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曆史上帶兵打仗不輸武將的8位文臣

中國曆史1小時前1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馳騁沙場帶兵打仗是武將的事情,運籌帷幄內修朝政是文臣的事情,然而縱觀曆史,有不少文臣帶兵打仗不輸於武將,甚至創造了更加耀眼的戰績,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曆史上帶兵打仗不輸武將的8位文臣。

1、南梁陳慶之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說的就是南梁名將陳慶之。

陳慶之出身寒門,自幼就跟著梁武帝蕭衍,因經常陪蕭衍下棋而得到蕭衍的賞識。蕭衍建立南梁後,任命陳慶之為主書,後官拜奉朝請。

陳慶之

公元525年,陳慶之被任命為武威將軍,一戰擊潰魏將丘大千;526年,擊敗魏豫州刺史李憲,攻占壽陽,俘獲七萬五千人;527年,大敗魏軍,攻占渦陽,俘獲城中男女三萬人。529年,率領7千梁兵攻打北魏,奉命護送北海王元顥回洛陽,經曆四十七戰,平定三十二城,長驅直入,所向無前。同年十二月,僅用12天迅速剿滅僧強、蔡伯龍的叛亂。536年,大敗擁兵7萬的侯景。

陳慶之身體文弱,難開弓弩,不善騎馬,但是他富有謀略膽略,擅於把握戰機,善待部屬,將士願為之效死,所以這也是他帶兵打仗經常勝利的原因。

2、北宋範仲淹

在我們大多數的印象中,範仲淹是個文人,學生時代還背誦過他的《嶽陽樓記》,文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是成為千古名句。除此之外,範仲淹也是一位儒將。

範仲淹

公元1038年,西夏李元昊脫離北宋正式建立西夏政權,為逼迫宋朝承認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進犯宋境,於三川口之戰大敗宋軍,集兵於延州城下,準備攻城。因邊事吃緊,宋仁宗任命範仲淹與韓琦一同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擔任安撫使夏竦的副手,防禦西夏作戰。

範仲淹到任後,更改軍隊舊製,分部訓練,輪流禦敵,采取“屯田久守”的方針,鞏固西北邊防,期間更是培養出狄青、種世衡、郭逵等有才幹的將領。

3、南宋辛棄疾

辛棄疾也是一位文武雙全的人物,都知道他是南宋初年的著名詞人,與蘇軾並稱為“蘇辛”。然而辛棄疾年輕時也是一位猛將。

辛棄疾青年時參與耿京起義,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叛徒張安國、邵進等謀害義軍首領耿京,帶領一部分人投降了金朝。辛棄疾聞訊後帶領50人直奔金軍大營,出其不意,從五萬金人中抓獲張安國,擺脫追兵直奔臨安,一戰成名。

辛棄疾

回歸南宋後,辛棄疾獻上很多戰守之策,但均未被朝廷采納,後來他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故而屢遭劾奏,數次起落,最終退隱山居。1207年辛棄疾抱憾病逝,終年68歲。

4、南宋虞允文

虞允文是南宋初期名臣,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登進士第。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帝完顏亮統率金軍主力越過淮河,進迫長江。兩淮前線宋軍潰敗,金軍如入無人之境。完顏亮領大軍逼近采石,淮西主帥王權獲罪免職,由大將李顯忠接任,虞允文則被派往采石犒師。虞允文到采石後,見宋軍萎靡不振,形勢危急,於是親自督師,並進行了一場慷慨激昂的演講,鼓舞了士氣。

虞允文

在虞允文的統一指揮下,以一萬八千人的兵力與十五萬金軍決戰於采石磯,大敗金軍,贏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乾道五年(1169年)虞允文拜相,乾道八年(1172年),加授左丞相兼樞密使、特進,封爵雍國公,淳熙元年(1174年)去世,終年65歲。

5、王陽明

我國曆史上有三個半聖人,王陽明就是其中一個,另外兩個是孔子和諸葛亮,那半個就是曾國藩。王陽明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心學的集大成者,他提倡知行合一,的陽明心學後傳入了日本、朝鮮等國。其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

王陽明

此外王陽明在軍事方麵也有一定的建樹,先後平定南贛、兩廣盜亂及寧王朱宸濠之亂,而且僅用35天就平定了寧王之亂,因功獲封新建伯,是明代因軍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6、袁崇煥

袁崇煥是廣東東莞人,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考中進士,步入仕途。天啟二年(1622年),袁崇煥自請到山海關外抵禦後金,任上輔佐督師孫承宗構築關寧錦防線,並於天啟六年(1626年)在寧遠阻擋後金汗努爾哈赤的攻勢,取得寧遠大捷,因功擢為遼東巡撫。次年又取得了寧錦大捷。不過之後不久他因與後金議和遭到非議而辭職。

崇禎帝繼位後,袁崇煥被重新啟用,擔任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督師薊遼、登萊、天津等處軍務。袁崇煥上任後立下了五年收複遼東的誓言,為此他在遼東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以加強防禦後金的力量。

袁崇煥

然而在崇禎二年(1629年),皇太極繞過袁崇煥的薊遼防線直逼北京城下,袁崇煥馬上回援,在北京廣渠門、左安門擊退皇太極。然而就在袁崇煥與後金鏖戰之時,北京城內謠言四起,說袁崇煥“引敵脅和”,甚至流傳起“殺了袁崇煥, *** 走一半”的民謠,而在城外有田莊地產的勳戚和大太監對袁崇煥不滿尤甚,紛紛向崇禎帝告袁崇煥的狀。崇禎第聽信了這些人的一麵之詞,將袁崇煥逮捕入獄,次年以謀反大逆罪將袁崇煥淩遲處死。就這樣,一位得力的幹將被崇禎帝自己給殺了。如果不是崇禎自毀長城,大明朝或許不會那麼快滅亡。

7、曾國藩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也是曆史上三個半聖人中的那半個聖人。

曾國藩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成為翰林院庶吉士,而後他十年七遷,連躍十級,成為正二品大員。鹹豐帝繼位後,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曾國藩奉諭組建湖南鄉勇,即“湘軍”,之後的十多年,曾國藩率領湘軍與太平軍作戰,最終在同治三年(1864年)平定太平天國運動。

曾國藩

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後,曾國藩又奉命赴北方鎮壓撚軍起義。同治五年(1866年)被清廷賜予一等“毅勇”侯封號,是文官中獲此封爵的之一人。同治十一年(1872年)病逝,終年61歲。

8、左宗棠

左宗棠也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在道光十二年(1832年)考中舉人,後來屢試不第,但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鑽研輿地、兵法,再後來成為湖南巡撫駱秉章的幕僚,參與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後又參與平定撚軍之亂和陝甘回亂。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海防和塞防之爭中,李鴻章主張海防,放棄新疆,而左宗棠則主張海防與塞防並重並於光緒元年(1875年)抬棺出征,最終打敗阿古柏將新疆收回。

左宗棠

收回新疆後,左宗棠升任軍機大臣,但是他與同僚不和,外放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85年在福州病逝,終年74歲。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405/594995.html

“曆史上帶兵打仗不輸武將的8位文臣” 的相關文章

長平之戰廉頗都已經埋下戰敗的種子 後人為什麼隻罵趙括

長平之戰廉頗都已經埋下戰敗的種子 後人為什麼隻罵趙括

長平之戰中,廉頗早就埋下了戰敗的種子,為何後世隻罵趙括?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戰國後期最令人矚目的戰役,非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莫屬。在此戰打響之前,山東六國僅有趙國能夠在軍事上與秦國一較高低。趙國在長平之戰中的慘敗,也使得秦國東出、橫掃六國再無太大...

郭子儀最後能得以善終,是怎麼做到的?

郭子儀最後能得以善終,是怎麼做到的?

自古伴君如伴虎,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下去。郭子儀(691—781年),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父親郭敬之,曾任刺史。他不僅長相魁梧、麵貌英俊,就是現在流行語所說的帥呆了酷斃了,還是一個剛強勇敢、公正無私之人,在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做過官。據傳他遇難時李白救過他,爾後兩人相交為友...

李世民和李治都寵愛武則天 最後為什麼隻有李治讓她做皇後

李世民和李治都寵愛武則天 最後為什麼隻有李治讓她做皇後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李世民和李治都寵愛武媚娘,為何隻有李治讓她做皇後?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武則天》、《武則天秘史》、《武則天傳奇》、《至尊紅顏》等劇,武則天的曆史不止一次被搬上熒幕,但是有一件事看過的人可能會有些不懂,李世民和李治都喜歡武則天,為何李世民隻給武則天...

李侍堯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李侍堯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李侍堯是清朝乾隆年間的人物,他其貌不揚,卻很有本事,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李侍堯(?一1788年),漢軍鑲黃旗人,是清乾隆時期的重臣,出身於官宦之家,二等伯李永芳的四世孫,父親是戶部尚書李元亮。李侍堯值得給讀者朋友聊聊,他經曆了充當朝廷重臣、因貪汙受賄判處監斬候、皇帝重新加以重用...

關羽和趙雲的關係怎麼樣 關羽被殺後趙雲想過報仇嗎

關羽和趙雲的關係怎麼樣 關羽被殺後趙雲想過報仇嗎

對關羽和趙雲關係如何?為何關羽被殺後,趙雲沒有想要為其報仇?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蜀漢勢力中,劉關張三位關係最好,其次就是劉備和趙雲之間的關係最為值得稱道。趙雲為救劉備兒子劉禪,七進七出,將生死置之度外。而劉備也因為如此,將阿鬥擲於地下(個人懷疑阿鬥是不是就是在這個...

陸景:東吳大司馬陸抗次子,晉伐吳時戰死

陸景:東吳大司馬陸抗次子,晉伐吳時戰死

陸景(250年—280年3月23日),字士仁,吳郡吳縣(今蘇州)人,東吳丞相陸遜之孫,大司馬陸抗次子。陸機、陸雲之仲兄。生於吳大帝赤烏十三年(250年),天紀四年(280年),晉伐吳時戰死,年三十一歲。陸景著書數十篇,《隋書·經籍誌》注有《陸景集》一卷,已亡佚。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

漢末時期袁紹敢和董卓公開叫板,他哪裏來的底氣?

漢末時期袁紹敢和董卓公開叫板,他哪裏來的底氣?

董卓是東漢末年軍閥、權臣。接下來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董卓率軍進入京師,掌握了大權,董卓想廢掉皇帝,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董卓召集群臣商議,眾人敢怒不敢言,這時,袁紹站出來強烈反對,董卓大怒,說,你認為我的寶劍不鋒利嗎?袁紹一聽,立即也拔出寶劍說,你的劍鋒利,我的劍難道就不...

三國時期魏延和楊儀的關係為何不好?背後是何真相?

三國時期魏延和楊儀的關係為何不好?背後是何真相?

在諸葛亮北伐時期,他最信任重用的人有兩個,一個是驍勇善戰的魏延,另一個則是掌管軍務的楊儀。讓曆史網小編帶大家撥開曆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諸葛亮臨終前,安排楊儀、費禕、薑維等組織退軍,其中以楊儀為首,並希望魏延領軍斷後。諸葛亮死後,楊儀讓費禕去刺探魏延的態度,魏延希望楊儀可以護送諸葛亮靈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