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揭秘皇太極奪取中原的引路者:出招直指殘明死穴

中國曆史7年前 (2017-05-21)22

洪承疇降清後隸屬鑲黃旗漢軍,皇太極將他視為入關奪取中原的“引路者”,對其“恩養有加”。據《清史稿》記載:“凡值大祭祀、宴會,必令親隨,賜房屋莊田男女有差,服食無虛日。”但皇太極生前,洪承疇的作用並未得到充分發揮。

崇禎十六年(1643年)八月九日,皇太極突然病逝,年僅6歲的福臨繼位。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占領北京,崇禎帝上吊自殺。消息尚未傳至沈陽,四月四日,大學士範文程根據明軍、大順軍、清軍 *** 博弈的情形,認為明朝衰朽不堪,“四麵受敵”,得出“我國雖與明爭天下,實與流寇角也”的結論,建議清軍把握時機,入取中原。四月九日,清軍在攝政王多爾袞的率領下大舉南伐。

此次出兵,規模空前,滿洲、蒙古八旗出動三分之二, *** 八旗傾巢出動,其中就有降清兩年但一直沒有委任官職的洪承疇。十餘萬之眾的大軍向山海關進發,北京被李自成所率大順軍攻克的消息很快被探馬報知。對手由不堪一擊的明軍,變成從未交戰的大順軍,本來信心滿滿的多爾袞頓時疑慮重重,隊伍前行的速度因而變得十分緩慢,十三日抵達遼河,四天時間隻走了一百多裏。

 揭秘皇太極奪取中原的引路者:出招直指殘明死穴

*** 配圖

直到駐軍遼河,多爾袞才想起隨軍而行的洪承疇:李自成曾是他手下敗將,請他出謀獻策,大順軍當不在話下。

洪承疇降清兩年“悄無聲息”,一則明清處於相持和談之際,難有“拋頭露麵”之機;二則可能還有一定的心理障礙,畢竟,要從明朝、 *** 的角度轉向清廷、滿族,尚需一定時間與過程。報效“恩養”的機會終於來臨,洪承疇自然不肯放過,他向多爾袞建言:“流寇”有著十多年的作戰經驗,不可輕敵,不要輕易攻打山海關,應像過去那樣繞道長城,突入關內;嚴明紀律,“不屠人民,不焚廬舍,不掠財物”;招降納叛,“有開門歸降者,官則加升,軍民秋毫無犯”;並在具體戰術方麵對清軍予以“指導”,如何利用精兵出其不意,步兵、騎兵如何配合作戰等。

就在這時,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致信多爾袞,向清軍求援。原來,吳三桂本欲投降李自成,率部眾進京途中,得知父親被拘,愛妾陳圓圓被大順軍將領劉宗敏搶奪,他“衝冠一怒為紅顏”,重新奪回山海關。李自成親率大軍前往征討,吳三桂抵擋不住,迫不得已向清軍求助。清朝曾多次招降吳三桂沒有成功,此次來信,也非降清,而是請求多爾袞出兵,共同對付大順軍。麵對吳三桂的“送貨上門”,多爾袞猶疑不決。洪承疇建議清軍改變方向,即刻向山海關進發。多爾袞予以采納,下令清軍日夜兼程,迅速趕至山海關。吳三桂曾為洪承疇舊部,在洪的引見下,吳三桂與多爾袞祭天盟誓,兩軍聯手對付李自成。

 揭秘皇太極奪取中原的引路者:出招直指殘明死穴

*** 配圖

山海關之戰以清軍完勝、李自成大敗告終。洪承疇建議清軍不得停留,應抓住時機,加速前進,目標北京。吳三桂受多爾袞脅迫,剃發投降,成為清軍的急先鋒與大順軍的之一殺手。洪承疇起草告示,沿途廣為散發,將清軍裝扮成救民倒懸的仁義之師,號召明軍與清軍聯手,共同圍剿農民起義。受此蠱惑,清軍不僅沒有遇到抵抗,反而受到歡迎,長驅直入,很快占領北京。洪承疇前往帝王廟,跪在崇禎皇帝的靈牌前“哭靈”。為了籠絡人心,多爾袞下令“官民人等為崇禎帝服喪三日”。清軍的這些行為,特別是洪承疇的特殊身份,給舊臣遺民造成一種假象,以為清軍是來替明朝報仇的,以致南明政權有過聯合清軍,共同對付農民軍,“合師進討,問罪秦中”的幻想。受此誤導, *** 不禁放鬆了戒備警惕,加速了清軍問鼎中原、滅亡明朝的曆史進程。

由此可見,洪承疇作為明廷職位更高的降官,隻要他一“出手”,就招招厲害,直指 *** 及殘明“死穴”。就當時的人口而言,滿人約一百萬, *** 約一億。滿人能一以當百征服 *** ,除有利於作戰的八旗製度外,實則利用了 *** 的力量,以漢製漢。清軍占領北京後,對有功之臣洪承疇備加重用,以明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原銜,入內院佐理機務,授秘書院大學士。洪承疇不負所望,處心積慮地為清朝統治者出謀劃策。一年前,愛新覺羅·福臨已在關外即位,為了證明清朝不是一個區域性政權,而是“君臨天下”的統治者,在洪承疇、範文程等漢族大臣的精心安排下,福臨在北京又舉行了第二次登基大典,一應禮儀全按中原典章辦理。

爾後,多爾袞便開始著手統一中國的行動,但“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做法,讓行動處處受阻。此時,洪承疇再次進入多爾袞視野。順治二年(1645年)閏六月十三日,洪承疇以原官總督軍務,招撫江南各省地方。多爾袞看中的,是洪承疇在南明故臣中的影響與號召力。清軍入關,洪承疇不斷招撫舊部或舊同僚歸順清朝,如明薊鎮總兵唐通、明寧夏花馬池副總兵董學禮、南明四鎮將之一劉澤清、南明提督李本深等人都是他的舊部,他們投降清朝多由洪承疇籠絡與招撫。於是多爾袞說道:“我亦見他做得來,諸王也薦他好,故令他南去。”並賜他衣帽,鑄印一方——“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洪承疇當即表態道:“感王上厚恩,敢不竭盡心力!”

 揭秘皇太極奪取中原的引路者:出招直指殘明死穴

*** 配圖

洪承疇降清後之一次麵對故人,多少還有一點廉恥之心。據陳洪範《北使紀略》記載,南明使團進京和談時,洪承疇見到使團成員王言,“似有不安之色,含涕欲墮”。而心理一旦適應,就變得坦然、決然乃至冷酷、殘忍了。

若論 *** 文臣對清廷的貢獻,入關前數範文程更大;入關之後,洪承疇便搶了範文程的“風頭”,以致享有“清朝開國之一功臣”之類的頭銜。當然,洪承疇畢竟是 *** 降臣,清廷在重用、倚靠的同時,又給以一定的牽製:任命多羅貝勒勒克德渾為平南大將軍,以固山額真葉臣佐之。也就是說,洪承疇招撫江南,隻能算個“三把手”,還得受命於勒克德渾與葉臣兩人。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705/126933.html

“ 揭秘皇太極奪取中原的引路者:出招直指殘明死穴” 的相關文章

孫尚香抱走劉禪時麵對趙雲十分囂張 為什麼看到張飛就慫了

孫尚香抱走劉禪時麵對趙雲十分囂張 為什麼看到張飛就慫了

孫尚香要抱走阿鬥時,為何麵對趙雲很跋扈,看到張飛後卻慫了,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在孫權和劉備出現矛盾後,嫁給劉備的孫權的妹妹,就選擇離開劉備回到江東,但是孫尚香在離開時,為了將來有個威脅劉備的籌碼,她準備將劉備的兒子劉禪,也帶到江東去。為了避免讓...

雍正四大寵臣中隻有李衛能善終 乾隆為什麼還要厭惡這個臣子

雍正四大寵臣中隻有李衛能善終 乾隆為什麼還要厭惡這個臣子

雍正的四大寵臣中,隻有李衛得以善終,為何卻被乾隆厭惡?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俗話說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次新皇帝的上位都代表著一次政權的變更。我們所熟知的“康乾盛世”,三位皇帝,祖孫三代,用人製度、治國手段都大有不同。“江山代有才人出”,盡管...

三國時期魏延始終攻不下陳倉,是因為什麼?

三國時期魏延始終攻不下陳倉,是因為什麼?

魏延,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各位讀者就和曆史網小編一起來了解吧!諸葛亮率軍北伐期間,被小小的陳倉守將郝昭一兩千人阻擋,魏延久攻不下,諸葛亮也無計可施,還下令差點斬了魏延。那麼,小小的陳倉,怎麼如此難打?陳倉守將郝昭又是什麼人物?諸葛亮最後打來下了嗎?先說...

曆史上朱升最後沒有被朱元璋清算的原因是什麼?

曆史上朱升最後沒有被朱元璋清算的原因是什麼?

洪武元年,朱元璋終於在應天府稱帝,定國號為大明。今天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朱升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謀士之一。在朱元璋建國過程中,他所做的貢獻,不在劉伯溫之下。尤其是他給朱元璋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遠近聞名,也是朱元璋打天下最重要的策略。朱元璋正是依靠這條策略,得以消滅一眾諸侯...

三國時期關羽巔峰時期的實力有多強?

三國時期關羽巔峰時期的實力有多強?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生活於東漢三國時代,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關羽和張飛是漢末三國時期公認的萬人敵,熊虎之將,不管是統兵打仗,還是武藝,都是實至名歸。巔峰時期的關羽,武藝非常厲害,解白馬之圍時,風頭無兩,蓋過曹操所有的名將。當時,勇冠三軍的顏良接連斬殺呂布部...

漢昭帝劉弗陵是什麼樣的皇帝 他的存在感為何那麼低

漢昭帝劉弗陵是什麼樣的皇帝 他的存在感為何那麼低

還不知道:漢昭帝劉弗陵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為何存在感那麼低?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說到西漢的曆代皇帝,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以雄才大略著稱的漢武帝,然後就是草根翻身做皇帝的第一人:漢高祖劉邦。如果再讓大家更深入的想一下,或許還有開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和漢景帝,...

孫權和劉備都敢稱帝 曹操為何始終沒有踏出那一步

孫權和劉備都敢稱帝 曹操為何始終沒有踏出那一步

還不知道:孫權和劉備都敢稱帝,為什麼曹操始終不敢稱帝?是因為他不想嗎?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曹操不是不想稱帝,隻不過是因為在他想稱帝的時候被人臨門一腳攔住了,在他好不容易把事情擺平後,他自己也就隻剩一口氣了,與其白白擔個賊名,還不如立個牌坊,反正稱帝的事有他兒子曹...

宋太宗趙光義繼位之後 他是怎麼處置大哥的妻兒的

宋太宗趙光義繼位之後 他是怎麼處置大哥的妻兒的

宋太宗繼位後,為何用令人發指的手段處置大哥趙匡胤年輕的妻兒?,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嫂子被幽禁,兩個侄子一個抑鬱而死,一個等同於暴斃,這是趙匡胤僅剩的掛念和血脈,也是趙光義給大哥的交代。宋太祖趙匡胤之死,乃是宋朝的一大謎案,後世人所傳的“燭光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