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龍且是項羽手下之一猛將,為何會被韓信擊敗呢?

中國曆史6年前 (2018-10-17)24

龍且是項羽手下之一猛將。跟隨項羽南征北戰,立下無數戰功,為何卻敗在了韓信手中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龍且,和項羽二人不僅是同鄉,還是好朋友。因為有著相同的誌向,使得龍且一直跟隨在項羽的身邊。因為龍且在智謀上不如項羽,但是在戰場上卻很聽項羽的話,對他提出的各種戰術 *** 也毫不懷疑,隻是一味的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也正因為這,使得他很受項羽的信任,在楚軍中也慢慢建立起了自己的聲望,慢慢也開始驕傲起來。

龍且是項羽手下第一猛將,為何會被韓信擊敗呢?

當時漢軍的氣勢正旺,在韓信等人的帶領下一路攻打下了很多地方,而龍且這邊,因為屢次的勝利也使得他很有威名,於是這時候二人就在齊國的戰場上遇上了。當時龍且部下一個很有遠見的謀士為他分析當時的局勢說道,雖然看起來漢軍的士氣很盛大,但卻距離後方很遠,可從糧草這一問題上著手。

因此給他建議到,派人前去遊說齊王,由他出麵號召齊國的士兵們起來反抗,齊國的百姓們知道了齊王還沒有投降的消息,以及戰場就在齊國士兵們的家鄉,這樣一來漢軍內部就一定會發生叛亂。再加上他麼糧草的問題,需要從後方很遠運送過來,必定趕不上。因此這樣的話,漢軍在長時間的內部叛亂之下是無法在來攻打的。但是龍且非但沒有聽從這樣好的計策,而是一味的根據自己的判斷出兵。

龍且出兵和韓信在戰場上相遇之後,因為他之前聽聞韓信的一些事跡,便不將韓信放在心上。於是在他率領軍隊在濰水與漢軍激戰,正打算渡過河去追擊漢軍的時候,他的部下認為韓信之前贏了那麼多場仗,應當謹慎為好,但龍且卻毫不在意,覺得韓信是貪生怕死之人,應該趁此機會追擊。於是事實正如他部下所想的一樣,在龍且的大部隊在渡河的過程中,立馬被突然從上遊出現的河水而淹沒了。於是楚軍被突然出現的漢軍大敗,龍且自己也戰死了。

龍且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一、過於自負,輕視敵人

龍且是項羽手下第一猛將,為何會被韓信擊敗呢?

龍且的自大自負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兩軍交戰之前,就有人提出意見,讓龍且將韓信的糧草進行攔截,沒有了糧食,韓信的士兵就會動搖,若是充分利用地理優勢,那麼韓信的軍隊就會自己投降。顯然龍且沒有采納這條建議,兵力懸殊情況下,他認為打敗韓信不用這麼麻煩,並且自認為韓信是無能之輩。

為何會有這樣的評判呢?嚴格說起來,還要和曆史上著名的事件聯係起來,那就是韓信所遭受的胯下之辱。韓信在落魄的時候,被街上的小混混欺淩,為了保全自己,隻能從他的胯下麵鑽。龍且隻了解韓信的一般不到,韓信的千金之諾,統帥三軍,豈是簡單的人,攻克的一個個省份,那都是韓信指揮的體現。現在韓信早就不是當年那個小混混了,絕非往日可比,龍且自認為了解韓信,卻隻了解到了韓信的過去,因為這點小事就驕傲自滿,無視他人的勸告。

二、對手陰險

韓信百年難遇的軍事才能,是龍且失敗的關鍵原因。相信遇上其他人,憑借龍且的戰鬥力,本可以取得巨大成功,可惜他碰上的是韓信,軍事史上有名的天才。韓信為了取勝,讓自己的士兵們做袋子,將沙子全部裝進袋子裏,然後將袋子都堵在濰水的上遊方向,攔截河水。同時呢還派出一小部分部隊去襲擊楚軍,佯裝不敵,將他們引至此。

本來龍且就很自負,這樣一個小軍隊更是讓他看不起韓信,他自認為可以一舉把韓信團滅,所以親自打頭陣,帶著所有大軍去攻打那個小部隊。可惜,正中韓信下懷,龍且一到岸邊,韓信就讓人將上遊所有的沙袋撤出,整個濰水上遊積攢的水一湧而下,將龍且與後方部隊阻斷開來。淮河水打掉了龍且大部分兵力,還有一部分沒有渡河,這個時候再給兩邊兵力做個比較的話,韓信已經不再處於劣勢地位了。接著就是韓信的反殺時間了,迅速將圍堵龍且,將他斬於馬下,龍且一死,那些活著的士兵死的死,逃的逃。

三、愛好戰爭

龍且的不動腦子,熱愛戰爭,都是他失敗的原因。龍且作為項羽的心腹大將,在自信方麵與項羽比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龍且相當自負,也相當好戰,這和他與項羽從小就一起生活有一定的關係,項羽讓龍且性格也發生了改變。項羽讀過兵法,能夠靈活運營,龍且也讀過兵法但是卻不像項羽。

孫子兵法講究的是用一點點兵力達到你想要的結果,但是龍且卻不這麼認為,他覺得隻要自己殺個痛快就好。雖然龍且的單兵作戰能力很強,但是論到用兵的話,那就不擅長了。其實當時追殺韓信的時候,龍且也沒有率領全部軍隊,隻是一小部分,可是其他人也都選擇跟著他,而龍且也沒有阻止,讓他們跟著,大概覺得這場戰爭必勝。

驕兵必敗,龍且臨走時搬了一口棺材給項羽,表示提前給韓信做了準備,可見龍且著實自負過了頭。龍且在最最主要的還是想著置韓信於死地,所以沒帶多少人就去追韓信了,韓信的部隊將龍且還有他的士兵阻攔開,讓龍且求救無門,最後難逃一死。我們都知道,行兵打仗最忌諱的就是急功近利及輕敵,尤其是團戰的關鍵時刻,絕不能被自傲蒙蔽雙眼。

濰水之戰是楚漢相爭時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龍且在濰水之戰戰敗,丟掉齊國,令項羽從此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最終隻能無奈地被迫以鴻溝為界,與劉邦議和。換句話說,龍且之敗對當時的局勢影響很大。那麼,龍且之敗對後人又有何警示呢?

之一、不能以老眼光看人。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無論是認識自己還是認識他人,都應該用全麵的、發展的眼光來看,既要看到優點與缺點,也要看過去、現在與將來,不能戴有色眼鏡,更不能單憑過往經驗,把人看死了——一成不變。

第二、驕傲輕敵曆來是走向成功的絆腳石。特別是在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許多失敗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因為心態出了問題。其中,又以驕傲輕敵的心態占據多數。“謙受益、滿招損。”“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些道理是曆史經驗的總結,並非是一句空話。

第三、為人處事要有平常心,看淡名利。“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做事應該分輕重緩急,循序漸進,遵循事理。貪功冒進,貪圖名利,自以為能名垂千古者,結果往往是害人害己,遺臭萬年。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810/215770.html

“龍且是項羽手下之一猛將,為何會被韓信擊敗呢?” 的相關文章

關羽在敗走麥城的時候 劉備為何會視而不見

關羽在敗走麥城的時候 劉備為何會視而不見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關羽敗退麥城,為何劉備視而不見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在《三國演義》裏,關羽與劉備是結義好兄弟。結果,關羽失守荊州卻孤立無援。為何劉備卻視而不見?究其原因真是萬萬沒有想到。我們都知道桃園三結義裏,劉備、張飛和關羽三兄弟隻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美好誓言。而...

後世是如何評價鄧艾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後世是如何評價鄧艾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鄧艾(197年—264年),字士載,義陽棘陽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其人文武雙全,深諳兵法,對內政也頗有建樹。本名鄧範,後因與同鄉人同名而改名。鄧艾多年在曹魏西邊戰線防備蜀漢薑維。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公元263年他與鍾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最後他率先進入成都,...

鄭譯是什麼人?楊堅奪位時他扮演的是什麼角色?

鄭譯是什麼人?楊堅奪位時他扮演的是什麼角色?

公元581年,楊堅登基成為隋文帝,並改國號為大隋。今天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大象二年(580年),北周太上皇宇文贇病重,其心腹大臣鄭譯卻密謀讓外戚楊堅輔政,導致北周最後被隋朝取代。鄭譯與宇文皇室的三代人都有密切交情,還深受宇文家信任,為何要背叛北周呢一,出身名門譯從祖開府文寬,尚魏平陽公主...

龐統: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深得劉備器重

龐統: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深得劉備器重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龐統初任郡功曹,後跟隨周瑜,被周瑜任以大事 ,周瑜逝世於巴丘,龐統為其吊喪至東吳,與陸績、顧劭、全琮等人結交而還。南郡借給劉備後,從事署理...

曆史上劉伯溫在死前為何要送朱元璋一筐魚和一本書?

曆史上劉伯溫在死前為何要送朱元璋一筐魚和一本書?

劉伯溫,在中國民間的名氣非常之大,甚至能與三國時代的季漢丞相諸葛亮相媲美。下麵就一起來看看曆史網小編帶來的文章。明朝時的老百姓常說“古有諸葛亮,今有劉伯溫”。眾所周知,諸葛亮在三國時期是頂級的謀略家和軍事指揮家,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而人們把劉伯溫跟孔明先生齊名比喻,說明劉伯溫的才華和謀略在...

良妃被稱辛者庫賤婢是因為什麼?

良妃被稱辛者庫賤婢是因為什麼?

良妃,衛氏,滿洲正黃旗人,內管領阿布鼐女,康熙帝妃嬪。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探尋。辛者庫是包衣的一種,和包衣佐領一樣,為皇室服務。辛者庫雖然是奴才的意思,可是滿清官員在皇帝麵前都稱奴才,例如和珅在乾隆皇帝麵前就是滿口奴才。辛者庫出身的人身份也不是那麼低賤。他們可以有自己的家奴,傭人。他們可以參加科舉,做...

劉邦和呂雉是狠辣出名的 他們為何對車夫夏侯嬰格外寬厚

劉邦和呂雉是狠辣出名的 他們為何對車夫夏侯嬰格外寬厚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劉邦、呂雉夫婦是出了名的狠辣,為何會對車夫夏侯嬰格外寬厚?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西漢開國功臣夏侯嬰曾經做了一件違背劉邦意誌的事情,讓劉邦起了殺心,有十幾次想直接殺了夏侯嬰,但也正是這件事讓呂後這個心狠果斷的人對夏侯嬰充滿了感激之情,而這件事正發生在...

曆史上張溫一家被廢,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曆史上張溫一家被廢,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張溫,三國時期吳國官吏,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吳郡張氏。不知道沒關係,曆史網小編告訴你。漢末三國時代,雖說中原才是士族聚集之地,但江東地區也有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其中尤以吳郡四姓顧、陸、朱、張最為顯赫。顧雍、顧譚,陸遜、陸績、陸抗,朱桓、朱據都是三國時代鼎鼎大名的人物。那孫權為何要廢黜張溫,甚至牽連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