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孫權基本都將所有勁敵的熬死了 孫權為何沒有能統一天下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19)120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孫權幾乎耗死了所有勁敵,為何沒有一統天下?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絕對有道理。有些曆史人物,因為壽命較短而“出師未捷身先死”;有的曆史人物,因為壽命較長最終完成了功名大業。三國時期,古人的壽命普遍較短。有些曆史名人,根本沒有時間實現自己的宏偉抱負。

周瑜、郭嘉、龐統等人年紀輕輕便一命嗚呼。如果這些人不死,足以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那些“剩下了”的人,則有希望成就一番大業。司馬懿活了72歲,成功地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最終架空了曹魏政權。司馬懿不僅熬死了自己的老大,還熬死了老對手諸葛亮。

說起三國君主,大家可能毫不猶豫地會說曹操、劉備、孫權。實際上,也確實是這三個人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本格局。可惜的是,曹操並沒有稱帝。所以,曹魏的開國皇帝為曹丕。不過曹丕在曆史上的名氣,不如孫權。

雖然孫權與曹操、劉備齊名,實際上他們的年齡相差甚大。曹操和劉備的年齡差不多,曹操比劉備大個五六歲,兩個算是同齡人。孫權在兩人麵前算是小字輩,比曹操和劉備小了20多歲,孫權和曹丕算是同齡人。

孫權基本都將所有勁敵的熬死了 孫權為何沒有能統一天下

孫權雖然是曹操的對手,不過在曹操眼中孫權隻是兒子輩。曹操曾經稱讚孫權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孫權不僅是小字輩,而且壽命還相對較長。孫權的壽命為70歲,為三國所有皇帝之最。孫權不僅壽命長,當皇帝的時間也僅次於劉禪。

作為“後起之秀”的孫權,起點不可謂不高。站在父兄的肩膀上,承繼江東事業。孫權在父兄的基礎上,將基業發展壯大,並且建立孫吳政權。孫權有絕對年齡優勢,去世之時,曹操、劉備、曹丕、諸葛亮、司馬懿等人都已經去世。諸葛亮和司馬懿去世之後,孫權麵對的基本上都是後輩。

孫權本人也才華橫溢。同時代的人幾乎都給予孫權極高的評價,非常認可孫權的才華。孫權繼承父兄事業的時候,不過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但是,孫權卻能選賢任能、審時度勢,穩定了政權。孫權主動聯合劉備,在赤壁擊敗了曹操,確定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孫權還擊敗了關羽,奪取了荊州。此後,又在夷陵擊敗了劉備。孫權多次擊敗了來自於曹魏和蜀漢陣營的攻擊,穩定了政局。孫權還在內部穩定了各大士族,使其成為孫吳的統治基礎。孫權迫使山越人走出大山,促進了民族融合。孫權還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礎。

孫權既有年齡優勢又有才華,幾乎耗死了所有敵人,最終卻沒有統一天下。為什麼有如此優勢的孫權,始終無法更進一步,最終沒能統一天下呢。其實,說到底就是孫權的優勢不足以彌補其劣勢。

年齡和才華隻是統一天下的條件之一,卻不是最重要的條件。孫權之所以無法統一天下,歸根結底是孫吳的實力不足。孫權成為江東之主時,曹操已經打贏了官渡之戰。此後,曹操陸陸續續統一了北方。曹操統一北方之後,在三國中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

孫權基本都將所有勁敵的熬死了 孫權為何沒有能統一天下

雖然曹操兵敗赤壁,但是並沒有元氣大傷,反而繼續發展。曹操去世之後,曹魏政權已經擊敗了北方的絕大多數敵人。東漢時期的十三個部州中,孫吳和蜀漢也就是占領了揚州、交州、益州和半個荊州。

東漢劃定十三個部州的時候,基本依據是人口、耕地、經濟水平等。天下十三個州,東吳也就是占據兩個半州。孫權在位期間,東吳的人口大約為250多萬,軍隊人數大約為20萬—30萬。蜀漢的人口大約為94萬,士兵大約為10萬。曹魏人口440多萬,軍隊大約為50萬。

綜合起來看,曹魏的綜合實力超過了蜀漢和孫吳總和。這種格局從三國鼎立之前,到孫權去世之後,始終沒有改變。無論哪一個王朝,之所以能夠完成統一,都是實力雖然。孫吳的基礎硬實力並不占據優勢,自然無法完成統一大業。西晉之所以能夠完成統一,主要因為曹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蜀漢和孫吳的綜合實力不夠,使得兩國的北伐基本上都是以失敗而終。蜀漢擁有諸葛亮這樣的頂級人才,孫權擁有呂蒙、陸遜這樣的頂級軍事人才。但是,兩國的北伐全部都是以失敗而告終。曹魏依靠強大的綜合國力,可以同時應對來自於蜀漢和孫吳兩國的進攻。

有句俗語叫“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 *** 數百年”,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人才。壽命足夠長,固然可以熬死一部分政敵,但卻不是擊敗政敵的更佳方式。如果敵對方出現了人才斷檔,倒是有可能實現逆襲。比如,司馬氏趁曹氏病要了曹氏的命。

孫權麵對的不是某個人或者某個家族,而是整個曹魏政權和蜀漢政權。曹魏政權內部出現了權力更迭,甚至是叛亂。但是,整個北方政權並沒有因此發生動搖,北方政權依然人才輩出。孫權熬死了曹操和張遼,卻迎來了曹丕、曹睿和司馬懿,此後又迎來了司馬師和司馬昭等人。

孫權基本都將所有勁敵的熬死了 孫權為何沒有能統一天下

孫權熬死了老對手,又迎來了新對手。相比較於老對手,新對手的成色並不差。司馬昭、司馬師、薑維等人都是難纏的角色。孫權去世之後,曹魏(西晉)同樣人類輩出,比如鄧艾、羊祜、杜預、王濬等人。其實,不光孫權存在這種情況,諸葛亮也一樣。

諸葛亮最初需要麵對曹操、魯肅等人,此後又要麵對陸遜、曹真等人。曹真去世之後,又要麵對更狠的司馬懿。孫權若是那種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人才,根本不需要將勁敵耗死,完全可以將勁敵整死。孫權固然才華橫溢,卻也有明顯的缺陷。簡單點說,孫權並不具備統一天下的才能。

曹操此前評價孫權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後來網友又加了一句“合肥十萬送人頭”。通過後半句,也可以看出後人對孫權的評價。孫權能夠在三國那麼混亂的環境生存下來,並且建立孫吳政權,自然有其過人之處。孫權絕對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皇帝,卻沒有完成統一的能力。

總得來說,孫權的馭人之術非常高超,政治才能次之,軍事才能平平。孫權憑借高超的馭人之術,總能選拔出出色的人才。周瑜去世之後,提拔了魯肅;魯肅去世之後,提拔了呂蒙;呂蒙去世之後,又提拔了陸遜。內政方麵,孫權也選拔了大量的人才。有了這些人才的扶植,孫權不需要有過多的政治、軍事才華。

合肥之戰堪稱是孫權軍事生涯更大的汙點。孫權率領十萬大軍,最終敗給了張遼的8000多人,自己還差一點送了人頭。孫權的軍事才能一般,也沒有開疆拓土的能力。此後,數次北伐也全部都無功而返。孫權的才華有某些缺陷,所以始終無法更進一步。

曹魏、蜀漢、孫吳之所以都沒有統一天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三國政權實際上都不是士族的代言人。當時的天下大勢是士族一統天下。三國皇帝都不是出身於士族,三國政權建立過程中,實際上也伴隨著與士族的鬥爭。

孫權基本都將所有勁敵的熬死了 孫權為何沒有能統一天下

孫吳的統治根基是江東士族,比如朱張顧 *** 大家族等。孫權為了鞏固政權,既依靠士族又打壓士族。孫權的理想和士族的理想並不一致,士族對孫吳政權也多有掣肘。蜀漢和曹魏也存在類似的情況。

司馬氏代表的是士族的利益,也得到了士族的支持。最終司馬氏架空了曹魏,滅了蜀漢,統一了全國。曹操、劉備無法對抗天下大勢,孫權也不行。天下大勢不在孫權一邊,他又怎麼能統一天下。

盡管孫權有的某些不足,卻不失為一位非常賢能的君主。孫權之所以始終無法統一天下歸根結底還是實力使然。如果將孫權和曹丕換一下位置,說不定三國時代會提前結束。可惜無論是曹魏還是蜀漢,都沒有把東吳當根蔥。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299.html

“孫權基本都將所有勁敵的熬死了 孫權為何沒有能統一天下” 的相關文章

司馬懿能力並不比弱於諸葛亮 司馬懿為何還非常害怕諸葛亮

司馬懿能力並不比弱於諸葛亮 司馬懿為何還非常害怕諸葛亮

司馬懿能力並不比諸葛亮差,為何司馬懿卻非常害怕諸葛亮?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倘若說到三國之中最為聰明的人,世人往往會脫口而出“諸葛亮”。其實在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如龐統、周瑜、司馬懿等人。由於《三國演義》的流行,世人皆知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但卻不知...

朱元璋當初靠郭子軒起家 朱元璋後麵是怎麼對待他的後代的

朱元璋當初靠郭子軒起家 朱元璋後麵是怎麼對待他的後代的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朱元璋靠郭子興起家,做了大明皇帝後,對郭子興及後代如何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說起朱元璋大家都非常熟悉,作為中國封建曆史上最後一位漢族開國皇帝,同時又是農民起家,朱元璋身上有著非常精彩的故事。眾所周知朱元璋在發達之前,和當時元末義軍首領郭子興有著特殊...

漢武帝後宮有多少位皇後 她們的結局是什麼

漢武帝後宮有多少位皇後 她們的結局是什麼

對漢武帝劉徹一生有多少位皇後?都是怎樣的結局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太子拒婚陳阿嬌,真傻。如果我兒子娶了她,皇帝的位子就輪到我兒子坐了。”王娡想著,馬上動身去找館陶公主,為四歲的兒子劉徹求娶她的女兒陳阿嬌。館陶公主正在生氣呢,她前幾天不顧臉麵,去找弟弟漢景帝劉啟的寵...

諸葛亮和司馬懿兩人各為其主 兩人到底是更加厲害

諸葛亮和司馬懿兩人各為其主 兩人到底是更加厲害

還不知道:諸葛亮與司馬懿相比,到底強在哪裏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三國時期的謀士,雖然人數很多,但真正能青史留名的卻很少,其中諸葛亮算是最有威望,後世讚譽最好的一個。曆史中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司馬懿是謀略的象征。諸葛亮輔佐劉備,司馬懿輔佐曹操兩人各為其主,各自都是曹...

王處直是什麼人?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王處直是什麼人?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王處直,五代十國初期北平國的統治者,王處存之弟。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帶你詳細了解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王處直是晚唐五代的義武軍節度使、北平王,實力弱小,因此在朱溫與李存勖之間左搖右擺以求生存。後來李存勖大敗後梁,稱雄河北,王處直隻得死心塌地的跟隨前晉。那他為何又要引遼人入侵,對抗強大的前晉呢。一,立足義...

諸葛亮明明知道北伐難以成功 諸葛亮為什麼還要堅持北伐

諸葛亮明明知道北伐難以成功 諸葛亮為什麼還要堅持北伐

諸葛亮明知北伐難成,為什麼他還要堅持北伐?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曆史上著名的忠臣良相諸葛亮,在先主劉備去世後,曾進行了五次北伐,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每一次他都是信心滿滿地率軍出征,但每次都是無功而返。後世之...

孫綝:三國時期東吳宗室、權臣,執政時嗜好殺戮

孫綝:三國時期東吳宗室、權臣,執政時嗜好殺戮

孫綝(chēn)(231年-259年1月18日),字子通,吳郡富春人。三國時期吳國宗室、權臣,昭義中郎將孫靜曾孫、定武中郎將孫暠之孫、安民都尉孫綽之子。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孫綝初任偏將軍。太平元年(256年),孫綝的從兄孫峻在北伐曹魏途中過世,他接替其位,升任...

寇準當初兩次挽救宋朝 寇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寇準當初兩次挽救宋朝 寇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對北宋名相寇準:兩度為相隻為挽救宋朝,可結局卻很淒慘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引導語:作為臣子,他們不僅要為黎民百姓謀福祉,而且還要想辦法討皇帝的歡心。不過,忠臣的身上卻存在一些令皇上難以忍受的缺點,例如直言進諫。在宋朝,有一位宰相便因此而經曆了兩次大起大落。一、寇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