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司馬懿既然已經看穿了空城計 司馬懿為什麼還要撤軍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20)114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司馬懿早已看出了空城計,為何還要撤軍?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

“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唐詩《蜀相》中,大詩人杜甫用這兩句詩表達自己對三國名相諸葛亮的讚美和敬佩之情。

諸葛亮曾是一介布衣,在窮鄉僻壤避世隱居。後來在劉備堅持不懈地盛邀之下,他才終於出山,拜在劉備麾下。從此以後,他鞠躬盡瘁,殫精竭慮,全身心地撲在蜀國大業上。

說起諸葛亮,我國正史和野史中有很多關於他的傳說。赤壁之戰大敗曹操,蜀魏之戰大罵王司徒,七擒孟獲收為己用等等典故,都體現了他超群的智慧和非凡的膽識,尤其是空城計的故事,堪稱兩大軍事謀略家的終極博弈。

司馬懿既然已經看穿了空城計 司馬懿為什麼還要撤軍

正如後人所加,諸葛亮使用空城計擺了司馬懿一道,成功帶領全城將士百姓轉危為安。可是,混跡官場多年的“老油條”司馬懿真的看不出其中的種種端倪嗎?或許,他早已看出了空城計,但他為何依舊選擇撤軍?

對此,諸葛亮曾說過一句話:“他若不撤兵,必死無疑!”那麼,麵對諸葛亮精心布下的空城計,司馬懿究竟是怎麼想的呢?

司馬懿:魏國權臣,深得重用

諸葛亮的盛名,世人皆知。當年,周瑜因為嫉妒他的才華,鬱結於心,曾說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毋庸置疑,諸葛亮才華出眾,足智多謀,以至於世人將他評為三國時期最聰明的謀士。

到實際上,當時出名的謀士還有很多,郭嘉、荀彧、龐統、徐庶,司馬懿等。尤其是司馬懿,他的才華與諸葛亮幾乎不相上下。

司馬懿,是三國時期曹魏重臣。早年間,他因支持曹操稱帝而得到了曹操的信任。後來,司馬懿被冊封為太子中庶子,負責教導曹丕。公元220年,曹魏建國,司馬懿他以開國大臣的身份成為新帝最器重,最信賴的人。

諸葛亮:臨危不懼,化險為夷

那時,魏蜀吳三國稱霸,國與國之間有時互不幹擾,有時又紛爭不斷。司馬懿和諸葛亮分別效忠於曹魏和蜀漢。所以,二人不可避免地會打交道,其中,最有名的一次非空城計莫屬了。

司馬懿既然已經看穿了空城計 司馬懿為什麼還要撤軍

諸葛亮率軍北伐時,曾任命手下愛將馬謖鎮守街亭。但馬謖此人好大喜功,做事武斷,為了多立軍功,竟然公然違抗諸葛亮的命令,放棄水源,將部隊駐紮在南山之上。

他的這一舉動正中魏國將領張郃的下懷。待到馬謖上了南山,眼疾手快地張郃迅速切斷馬謖部隊的取水之路,並發動進攻。直到部隊被打得潰不成軍,馬謖才知道自己違抗諸葛丞相的軍令導致了怎樣嚴重的後果。

街亭的失守也讓諸葛亮的北伐被迫夭折,隻得返回一千多裏之外的漢中整頓。為了給蜀國百姓一個交代,諸葛亮忍痛將馬謖等違反軍紀的將領處死。於是,就有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典故。

馬謖雖然死了,但他留下的爛攤子還得有人收拾。諸葛亮不得不從失去愛將的悲痛中振作起來,處理後續問題。正當諸葛亮焦頭爛額之際,司馬懿聽聞馬謖兵敗,他乘勝追擊,帶著15萬人馬來到了諸葛亮駐紮的西城,意欲將其擒獲。

若是在平時,諸葛亮一定毫不畏懼,直接應戰。可是現在城中隻有5000兵力,其中有一半還去到城外運糧草去了。此時城中,隻有十幾個文臣和兩千多兵力,還有幾百個手無寸鐵的老百姓。

聽到司馬懿帶重兵前來圍剿,西城中的眾人都亂了馬腳,大家都想逃出城外,博得一線生機。可是,此刻城,下場隻有一個,那就是死。諸葛亮苦思冥想,終於想到一個良計——空城計。

在他的安排下,城裏的軍旗全部被收起來了,士兵們原地鎮守,伺機而動,遇見不配合的百姓和叛軍一律斬首!西城的四個城門也全部打開,幾十名士兵喬裝成平民百姓自如地出入城門。

諸葛亮則沐浴更衣,換上了一身新衣服,披上珍貴的大氅,坐在端坐在城樓上,悠閑地彈起了琴,當司馬懿軍隊趕到西城時,他所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寧靜安詳的畫麵。司馬懿生性多疑。看著眼前的一切,他覺得非常奇怪。

不是說馬謖兵敗時已經損失了蜀漢的大部分兵力嗎?怎麼諸葛亮竟然如此“心大”,竟然還有心情撫琴?難道,他還留了後手?懷著這樣的疑問司馬懿決定按兵不動,靜靜觀察。

司馬懿既然已經看穿了空城計 司馬懿為什麼還要撤軍

可是,他的兒子司馬昭卻等不及了:“父親,此時諸葛亮的手中一定沒有多少兵力。這都是他一手營造的假象,為的就是迷惑我們,進而版保全自己!”

聽到兒子這樣說,司馬懿微微點頭,其實他也看出了破綻。緊接著司馬昭又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父親,就讓我率領一支部隊殺進城去,斬下諸葛亮的項上人頭!”

司馬昭說罷,司馬懿不再沉思,連忙厲聲製止:“萬萬不可!我與諸葛亮打交道已經好多年,我都不敢妄言能參透他的意圖,你個年輕人怎敢貿然進攻?”

撤兵不戰:實則大有考量

司馬懿抬頭看了看城樓上的諸葛亮,又說道:“諸葛亮為人謹慎,詭計多端,你萬一你進城後恰好中了他的圈套該如何是好?”在父親的勸誡之下,司馬昭隻能心不甘情不願地放棄進攻。

其實,聰明如司馬懿怎麼會看不出諸葛亮的計謀呢?隻不過,他有自己的考量。一方麵,諸葛亮是蜀漢的丞相,若此時貿然進城,將其俘獲,那麼蜀漢內部一定會焦急萬分,甚至會出兵征討曹魏。

到時候,蜀魏兩國交戰,那麼坐享漁翁之利的就會是吳國。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一定不能點燃蜀魏之間的導火索。

司馬懿既然已經看穿了空城計 司馬懿為什麼還要撤軍

另一方麵,司馬家族在魏朝中的地位十分尷尬。雖說司馬懿是開國大臣,曆任皇帝都對他禮遇三分。可是,身為臣子,最怕的就是功高蓋主,引起皇上的猜忌。

所以此時,是否攻入西城的這個決定,他不能自己做主。否則,被朝中眾臣口誅筆伐,就連皇上也不會再信任自己,甚至還會有生命危險!

因為這兩個原因,司馬懿最終決定班師回朝。而西城內所有人都轉危為安,這多虧了諸葛亮的空城計!

後來,當諸葛亮回憶此事時,曾這樣說道:“我猜測當時司馬懿不敢攻入城中,如果他真的這麼做了,一定會被魏帝猜忌,必死無疑!”由此可見,諸葛亮是個有大智慧的人啊!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406.html

“司馬懿既然已經看穿了空城計 司馬懿為什麼還要撤軍” 的相關文章

李悝和商鞅變法都使國家富強 世人為何隻記得商鞅而不是李悝

李悝和商鞅變法都使國家富強 世人為何隻記得商鞅而不是李悝

曆史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同樣是變法使國家富強,為什麼後人隻記得商鞅,不記得李悝?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和商鞅相比,主導魏國變法的李悝為何名聲不顯?在提起魏國崛起的曆史時,最不應該忘記三個人,他們分別是樂羊、吳起和西門豹。說到這裏,或許有人會疑惑:魏國不是因為李悝變法而崛起的嗎...

劉備為什麼要傳位給劉禪 劉備就沒有更好的選擇嗎

劉備為什麼要傳位給劉禪 劉備就沒有更好的選擇嗎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劉備有4個兒子,為何偏要傳位給劉禪,難道就沒有更好的選擇嗎?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劉備的一生中有那麼多兒子,為什麼偏偏把皇位傳給劉禪呢?提起劉禪,一定能想到“樂不思蜀”這個典故,既然劉禪這麼不求上進,難道劉備當初是選錯儲君了嗎?蜀漢在夷陵之戰戰敗後...

漢中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劉備選太守時為何選擇魏延而不是張飛

漢中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劉備選太守時為何選擇魏延而不是張飛

劉備任命漢中太守時,為何放棄戰功卓著的張飛,而是選擇了魏延?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劉備在奪取漢中後,便物色擔任漢中太守的人選。漢中是蜀漢的北大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當時大家都認為,擔任漢中太守的最佳人選是張飛。誰知道,劉備最後選擇的漢中太守是魏延...

黃忠在三國武將排名中不許褚高,是為什麼?

黃忠在三國武將排名中不許褚高,是為什麼?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以上問題曆史網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漢末三國,名將輩出,因為演義的渲染,民間有一個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和薑維。呂布排在第一,無可爭議,其他的有些出入,但是,基本都能說得過...

慈禧太後在上廁所的時候 宮女為什麼口含溫水守在一旁

慈禧太後在上廁所的時候 宮女為什麼口含溫水守在一旁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慈禧太後如廁時,為何要讓宮女嘴含溫水在旁等候?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慈禧太後作為清王朝最後的實際掌權者,她的一生可以說榨幹了清朝最後的一滴血,不僅拿著國家稅收來滿足自己的一己私欲,還造成了帝國主義的入侵,堪稱民族罪人。慈禧的奢靡生活是民間熱議的焦點...

曹操能統一中原是因為挾天子嗎 實際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

曹操能統一中原是因為挾天子嗎 實際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

曹孟德為何能統一中原?不隻是挾天子,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三國時期有一位口碑兩極分化的梟雄,他就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休要天下人負我”的曹操。世人都說曹操是亂臣賊子,以要挾天子來得到天下,這樣一個人就算成就了大業,但也因此遺臭萬年。可是縱觀他在三國...

項羽獲勝幾率比劉邦還要大 最後為什麼是劉邦取得勝利

項羽獲勝幾率比劉邦還要大 最後為什麼是劉邦取得勝利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項羽才是勝率比較高的一方,為什麼劉邦獲得了勝利?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項羽是大家公認的英雄,劉邦卻是大家公認的無賴,甚至劉邦的王位都是靠自己的無賴獲得的。但這樣的評價並不客觀,甚至還有些片麵。劉邦不僅僅是一個無賴,他在政治及軍事方麵的管理才能是十分...

袁紹作為劉備昔日的敵人 袁紹為什麼還要接納劉備

袁紹作為劉備昔日的敵人 袁紹為什麼還要接納劉備

對劉備投奔袁紹時局勢已大不如前,昔日的敵人袁超為何接納了他?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袁紹、劉備二人之間的衝突,主要集中於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前後。彼時的劉備作為公孫瓚麾下的一員將領,在河北戰場打出了不錯的戰績,想必也給袁紹集團帶去了一些困擾。《三國誌·先主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