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看懂了長孫無忌的下場,才理解立李治為太子,唐太宗有多無奈

中國曆史3天前4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駕崩在翠微宮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

一、

臨終前,他將太子李治托付給了長孫無忌,並對一旁的褚遂良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無忌盡忠於我,不要讓讒人離間他。

10年後,長孫無忌就因謀反被處死,連帶全族都被誅殺。

身為李治的親舅舅,又是托孤大臣,為何會落個如此的下場呢?其實,這一切早就在李世民的預料之中了!

事情還得從貞觀十七年(642年)說起!

四月初六,原太子李承乾因謀反被貶為平民。第二天,李世民便下旨改立晉王李治為皇太子,施行大赦。

自此,東宮之位已定,李世民可以鬆口氣了。

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李世民發現李治這個太子並不合格。李治不僅性格懦弱,過於循規蹈矩、缺乏狼性,難成為精明強幹的帝王。

李世民甚至動了廢儲之心,想改立吳王李恪,他覺得李恪英武果敢很像自己,後來在長孫無忌的極力反對下,最終作罷。

既然太子之位不能動,那就隻能自己多操些心了。李世民就此開始了一連串的布局,他想在死前幫李治,把不穩定因素都清除幹淨。

二、

說到不穩定因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人,特別是那些功臣勳貴。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在李世民執政早中期,很少出現殺功臣的事;到了執政後期,功臣被殺的事變多了。

李君羨就因“女主武王有天下”的謠言被殺,不得不說他是真的冤。

貞觀晚期,民間一直流傳一句讖言:“唐朝三代之後,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據有天下。”李世民對此深惡痛絕,就懷疑一切跟“武”有關的人和物。

剛巧李君羨的履曆,有太多跟“武”字扯上了關係:籍貫是洺州武安,封爵武連縣公,官至左武衛將軍,辦公地在玄武門。

要命的是,李君羨的小名叫“五娘子”。

這麼多巧合集一身,李世民怎麼看都覺得這小子有奪李家天下的想法。自己活著還能壓得住,要是自己死了,憑太子那仁弱的性格,還真就搞不定的!

秉著寧可錯殺,也不放過的原則。李君羨就被李世民以“欺君壓民”的罪名下令處決。

直到43年後,武則天才為其 *** ,下詔追複李君羨官爵,以禮改葬。

三、

李君羨之死是受謠言所累,倒不是因為他有能力威脅到李治的皇權。而“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張亮則就不一樣了。

張亮雖然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但他卻也是貞觀朝的大功臣,被視為李世民的心腹之人。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已經將退路選在洛陽,他把自己的大部分家底都給了張亮,讓張亮前去洛陽布置,隨時準備接應。

侯君集謀反前,曾慫恿張亮一起幹,張亮轉頭就將此事告知了李世民,可見他的忠心。

貞觀二十年(646年),有人告發張亮私養義子五百人,蓄意謀反。

如果說張亮要謀反,李世民肯定是不信的。但是,張亮觸碰到了李世民的敏感區,私養了500多名義子。

這500義子就是500私兵,想當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也就憑借著800私兵就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這事一出,很難不讓李世民起疑心。

當李世民得知此事後,大怒:“張亮養這麼多義子能做什麼?不就是要造反嗎!”

於是,就下旨殺了張亮。李世民這是在借張亮的人頭,告誡那些功臣勳貴們別養私兵,別起什麼歪心思,那些都是自己玩剩下的。

四、

隨著張亮被殺,李世民對武將的處理算是告一段落,接下來就要對文臣下手了。

宰相劉洎,原為魏王李泰的支持者,李承乾被廢後,他極力推薦李泰為太子,這就跟褚遂良結上梁子了。

李世民親征高麗時,讓太子李治監國、劉洎與高士廉、馬周一同輔佐。回師途中,李世民突發疾病,劉洎前去探望。

事後,褚遂良問起皇帝的病情;劉洎憂心忡忡地告訴褚遂良,皇帝患有癰疽,令人憂懼。

褚遂良聽完劉洎的話後,心中頓生一計。他等李世民病好後,就告發劉洎,說劉洎有不臣之心,想要當霍光那樣的權臣。

這下子,李世民就笑了!

原本自己就要拿朝堂開刀,正愁找不到理由,這劉洎倒好,自己送上門了。

霍光是什麼人?西漢大權臣,劉家天下差點就落入他手中。李世民還沒死,你劉洎就敢說這樣的話;等真死了,劉洎還有什麼幹不出來的?

於是,李世民下旨讓劉洎自盡。

堂堂大唐宰相就這樣被冤殺了,直到高宗李治時期才得以 *** 。

隨著劉洎死後,朝堂上的不穩定因素基本被清除幹淨了。

至於像房玄齡、李靖等老功臣,都死在李世民前麵,也就不會對李治產生什麼威脅。像尉遲恭、李道宗等功臣武將,早早就自請退休,不與人交往。

李世民對他們也就放心了,賞賜榮華富貴讓他們安心養老。

還有像薛萬徹這樣的軍中猛將,經常是恃才傲物,盛氣淩人。李世民直接一紙詔書,將他給免官流放象州(今廣西桂林),也就不會對李治產生什麼威脅了。

自此,李世民算是幫太子李治,將內部的不穩定因素都清除幹淨了。

五、

內部搞完,外部的也不能落下,要不都一並幫李治鏟除了吧。

李世民登基後,基本都是秉持愛惜民力的政策,在貞觀前中期的對外戰爭,都是五年一打,怕的就是增加百姓的負擔。

到了晚年,卻要頻繁對外作戰,還不是怕李治搞不定。為了能幫兒子剪除掉外在的敵人,李世民年齡那麼大,身體又不好的情況下,還貿然親征高麗。

李世民去世的時候,留給李治的國際格局幾乎是完美的。

妄圖東出的吐蕃,被安西四鎮牢牢的鎖死在青藏高原,完全沒有道路可以出來。

在漠南設立單於都護府,在漠北設立安北都護府,利用突厥人跟鐵勒人世仇的關係,隻要一方做大,唐軍就會協助另一方對其削弱,所以漠南漠北都被唐牢牢控製。

東北的契丹在大唐天威的威脅下瑟瑟發抖,隻敢當跟班小弟,成不了氣候。高句麗被打的半殘,直到滅亡,都不敢跟唐軍硬剛,隻敢據城堅守。

至於西域各國,唐軍需要他們協助時,要糧給糧、要人給人,生怕唐軍一不高興,就進攻自己。

大唐周邊的國家互相製衡,誰都坐不大、也坐不強,威脅不了大唐;而大唐隻付出很小的代價,就能實現這樣的平衡。

到此,李世民終於可以緩口氣了,內外都處理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輔佐大臣了。

六、

輔佐大臣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既要能起到輔佐新帝的作用,又要避免他們權勢過盛、威脅到皇權。

畢竟,隋代北周、唐代隋,都是由於輔佐大臣權勢過盛,才導致欺君篡位的事發生。這才過去幾十年,李世民肯定不會讓這種事發生在自己兒子身上的。

為了李治能坐穩皇位,李世民為他精心搭建了一套輔政班子:長孫無忌、褚遂良、李績。

這三人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勢力集團,三方互相牽製,免使一方坐大,進而威脅到皇權。

其中軍界的李績是最為重要的一環,李世民為了測試李績的忠誠度,特意將其無故貶礎。如果他聽命立刻執行,就讓李治登基後給予重用;如果他拖延不走,那就直接殺了永絕後患。

李世民的帝王心術可不止用在李績身上,連他的親小舅子長孫無忌也沒放過。

事實上,李世民對這位親小舅一直都是不放心的。如果可以,他還真不願意讓其擔任輔政大臣。

李世民臨終前,曾私下召長孫無忌入含風殿,伸手撫摩長孫無忌的麵頰,竟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可以想象,當時的李世民是多麼無奈。

七、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臨死前,再次召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到榻前說話,此時太子李治也在榻前侍奉著。

李世民對他們說:“朕今天將全部後事托付給你們。太子仁孝,你們要好好輔佐他!”

又對太子說:“無忌、遂良在,你不用擔憂天下!”

李世民又對褚遂良說:“無忌盡忠於我,我能有天下,很多是靠他的力量。我死之後,不要讓讒人離間他。”

說完沒多久,太宗李世民就駕崩了。

這句話,看似在叮囑褚遂良要保護好長孫無忌,實際卻是另有深意。

正常來說,李世民真想要保護好長孫無忌,應該叮囑未來皇帝李治才對,怎麼會對褚遂良說這樣的話?

李世民這是把醜話說在前頭,告誡長孫無忌不要膨脹,免得受到朝野非議。

對褚遂良,則是預先把長孫無忌倒台的鍋安在他的身上,將來長孫無忌出什麼事,就是褚遂良沒有保護好他。

八、

不得不說,李世民為了李治真是操碎了心。寧願背負屠殺功臣的罵名,也要幫李治將不穩定因素處理掉。

就連死後,可能會出現的更高權力之爭,李世民都提前安排好了褚遂良這個替罪羊。

將來李治為了集權,向長孫無忌開刀,那錯不在李治,而是褚遂良沒有起到規勸的作用。李治是無辜的,他沒有殺舅,也沒有屠殺輔政大臣,這一切都是長孫無忌咎由自取。

李世民留給李治一個千古好局,可惜李治不懂得珍惜,各種瞎折騰。

由於李治的目光短淺,放任吐蕃攻占吐穀渾,結果吐蕃做大後,西域遭受吐蕃與突厥的侵擾而漸趨衰退,以至於隻能放棄安西四鎮之地,各國之間互相掣肘的國際格局全沒了。

不僅如此,在李治當政的中後期,獨斷專行拒賢納諫,廣建宮室勞役繁重,使得“天下莫不失望”。李世民打仗,最多半年一年,幾年才發動一次戰爭。李治一打就是幾年,士兵受不了,紛紛選擇出逃。

最要命的是,李治害怕權臣坐大威脅到皇權,就將權力下放給皇後武則天,最終連江山都給折騰沒了。

大唐改武周,李唐宗室基本被屠戮殆盡。要是李世民泉下有知,不知道會做何感想!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405/593712.html

“看懂了長孫無忌的下場,才理解立李治為太子,唐太宗有多無奈” 的相關文章

朱祁鎮能複辟成功,孫太後扮演著什麼角色?

朱祁鎮能複辟成功,孫太後扮演著什麼角色?

奪門之變,是明景帝景泰八年正月發生的一場政變,太上皇朱祁鎮成功複辟,奪回皇位。 今天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這篇文章,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明史》記載:“孫氏陰取宮人子為己子。”就是說,朱祁鎮其實並不是孫太後親生。他本來是一個宮女生的,當時,孫氏為了爭奪皇後之位,把宮女的這個兒子奪過來,作為自己的兒子...

崇禎帝在位時期,都有哪些人擔任過內閣首輔職位?

崇禎帝在位時期,都有哪些人擔任過內閣首輔職位?

朱由檢,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年號崇禎,通稱“崇禎帝”。 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探尋。在崇禎執政的十七年間,內閣首輔換了十七個(十九任,有兩人擔任過兩次),平均算下來,幾乎是不到一年換一個。在這些首輔中,跟崇禎配合的時間最長的是周延儒和溫體仁。周延儒兩次擔任內閣首輔,合計時間長達四年零五個月,溫體仁一次擔任...

有哪些與杜牧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有哪些與杜牧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人,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杜牧在26歲中進士,先後官至弘文館校書郎,淮南節度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黃州、睦州刺史等職。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

劉敏:三國時期蜀漢將領,曾協助王平守衛漢中

劉敏:三國時期蜀漢將領,曾協助王平守衛漢中

劉敏(生卒年不詳),荊州零陵郡泉陵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官至左護軍、揚威將軍。曾協助王平守衛漢中抵禦了魏國十萬大軍的進攻,後以功封為雲亭侯。曆史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對此很感興趣,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人物生平年少知名劉敏是荊州零陵郡泉陵縣人,弱冠時便與表兄蔣琬因才學而知名當時。...

曆史上曹丕與曹植本是兄弟,為何二人關係不好?

曆史上曹丕與曹植本是兄弟,為何二人關係不好?

曹丕和曹植是親兄弟,他們都是曹操的兒子。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曹丕已然貴為魏文帝,為何還是不放過弟弟曹植呢?嚴格意義上來說,曹丕還是饒了曹植。之所以一開始想除掉曹植,主要是由於曹植給自己帶來的些許隱患。奪嫡,是我國封建王朝的一個顯著特征,是最殘酷的宮廷...

曹植和曹丕在奪位中 曹植為什麼會輸給曹丕

曹植和曹丕在奪位中 曹植為什麼會輸給曹丕

在奪嗣之爭中,曹植為什麼會輸給曹丕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曹操是三國時期一代梟雄,這一輩子都沒有當上皇帝。但不可否認,他是曹氏政權的開端,為老曹家打下了一片江山。誰都知道繼承了這個家底意味著什麼,所以,雖然這不是皇位繼承,但也是夠血腥的。曹植和...

曆史上朱元璋為什麼要殺李善長?

曆史上朱元璋為什麼要殺李善長?

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說到這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李善長就是朱元璋故意要殺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其一,李善長當時已經77歲了,而且已經辭職退休回家了。這樣一來,他在朝廷中不可能再有發言權。沒有發言權,自然不會影響到朱元璋的統治,朱元璋根本沒有必要除掉他。其二,李善長退休以後,就一心一意地栽花養草,不問...

作為清朝開國宰輔,範文程做了哪些事?

作為清朝開國宰輔,範文程做了哪些事?

作為清朝開國宰輔,範文程做了哪些事?他創造性地提出:“官來歸,複其職;民來歸,複其業”,安定了士心、穩住了民心,填平了滿漢之間的民族鴻溝,使清朝得以在中原站住腳跟。政治完善官製雖然文館至天聰十年(1636年)三月才改為內三院正式設立大學士,但在此之前,範文程實際上已被皇太極當作類似此職之親信內臣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