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呂惠卿和王安石是什麼關係?北宋宰相呂惠卿人物生平介紹

中國曆史7年前 (2016-12-23)22

呂惠卿(1032年-1111年),字吉甫,號恩祖,漢族,泉州南安水頭鎮樸裏人,北宋宰相,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變法中的二號人物,為推動變法做出了許多貢獻。和王安石情同師徒,後因事生恨;宦途起伏不定,後半生一直在朝外輾轉,曆任翰林學士、知軍器監、參知政事、知太原府等職。

 呂惠卿和王安石是什麼關係?北宋宰相呂惠卿人物生平介紹

嘉祐二年(1057年)中進士,因和王安石政治理念相合而獲得他的器重,還得到了宋神宗的信任。在熙寧初年王安石執政時期,幫助他推動了青苗法、市易法等數項改革。王安石之一次被罷相後,呂惠卿出任參知政事(副宰相),繼續推動變法,變法過程中,和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展開了激烈的鬥爭。成為參知政事後與王安石發生矛盾,二人關係破滅,王安石回朝後,呂惠卿因連坐其弟罪責被貶出京,從此遠離政治中心。在邊鏡,呂惠卿曆任鄜延路經略使、知太原府等職,繼續推動置將法等軍事改革的進行。宋哲宗即位後,呂惠卿被高太後支持的保守派迅速打倒,貶為建寧軍節度副使。在哲宗親政後,又得到任用,但再也無法進入政治中心。宋徽宗年間,於醴泉觀使任上致仕,死後被追贈為開府儀同三司。後追諡“文敏”。

呂惠卿大半生都被卷入新舊黨的爭鬥,宦途也因此非常波折,評價也出現極大分歧,史書上認為他背信棄義、禍國 *** ,人格低劣;而在後世對王安石變法重新定義後,認為他是卓有才能的政治改革家。

人物生平

平步青雲

嘉佑二年(1057年),呂惠卿登進士,任真州推官。任期滿後進入京城,拜見王安石,與王安石討論經義時意見有許多相合的地方,二人因此訂交。

熙寧二年(1069年),設置“製置三司條例司”,以指導新法的施行,吸收了大批有誌改革之士,並以王安石和陳升之總領其事。此時呂惠卿正任集賢殿校勘,編校集賢殿的書籍,王安石因和呂惠卿友好,因此向宋神宗進言推薦呂惠卿:“呂惠卿的賢能,豈止在當今之人中出類拔萃,即使是前世大儒也不是能輕易比得過的。學習先王的道理而能用於今世的,隻有呂惠卿一人而已。

呂惠卿因而被任命為檢祥文字,凡事不分大小王安石必定和他商議,凡是王安石所上涉及變法的奏章都出自呂惠卿的手筆。呂惠卿因此成為新黨核心,當時之人稱王安石為孔子,呂惠卿為顏淵。

熙寧二年(1069年)九月,呂惠卿被提拔為太子中允、崇政殿說書、集賢校理、判司農寺。

 呂惠卿和王安石是什麼關係?北宋宰相呂惠卿人物生平介紹

新舊黨爭

同年十月,司馬光入宮奏對,宋神宗向他詢問對群臣的意見,至呂惠卿時,司馬光上諫說:“呂惠卿此人邪佞不是良士,都是因為他的作為才讓王安石招致朝野的誹謗。王安石賢良卻固執,又不諳世務,呂惠卿謀劃變法的方略,並通過王安石極力推行,因此讓天下人認為王安石也是奸臣。近來官吏的提拔又不按次序進行,致使眾臣工非常不滿。”神宗說:“呂惠卿進獻對策條理明晰,確實像是美材。”司馬光答曰:“呂惠卿確實文采出眾,思辨明慧,但是用心不正,但願陛下能慢慢考察他,江充和李訓這一類人如果沒有才能,如何能打動人主?”宋神宗默然不語。

司馬光又給王安石寫信說:“呂惠卿是掐媚阿諛之人,對您現在而言確實有順從合意之感,一旦您失勢,必定將出賣您以換取利益。”王安石為此言感到不悅。

拜為副相

熙寧三年(1070年)九月,呂惠卿因為他父親離世而去職,守孝結束後,他又被任命為天章閣侍講、同修起居注,後又升為知製誥,判國子監。 [19] 熙寧六年(1073年)四月,設置經義局,負責編撰《詩》、《書》、《周禮》三書的經義,王安石為提舉,呂惠卿和王安石之子王雱一同修撰《三經新義》。呂惠卿後又被任命為知諫院,翰林學士。

熙寧七年(1074年)四月,以鄭俠向神宗進獻災民圖為導火索,在朝野的非議乃至慈聖和宣仁兩宮太後的壓力下,王安石請求離任。 [21] 呂惠卿指使他的黨羽變換姓名,每日投匭上書挽留王安石。王安石力薦韓絳為相以代其位並以呂惠卿為參知政事輔佐韓絳,呂惠卿害怕安石離任後,新法必定動搖,於是遍發書信給各監司、郡守,讓他們上書陳述利害向皇帝施壓,然後從容地請求皇帝下詔,表明始終不因官吏違法而廢除新法。因此,王安石新法得到更堅決地推行。

 呂惠卿和王安石是什麼關係?北宋宰相呂惠卿人物生平介紹

初掌大權

熙寧七年(1074年)五月,為在皇帝身邊施加影響力,盡管其弟弟館閣校勘呂升卿不學無術,呂惠卿卻依舊推薦他和國子監直講沈季長一同為崇政殿說書,每每進宮侍講,呂升卿總是舍棄經義不談而論錢財貨物,神宗有時問之以經義,呂升卿不能應對,便立刻示意沈季長從旁代為回答。

同在五月,廢罷製科,王安石執政時考進士已不考詩賦,王安石認為進士所考與製科無異,不必有製科之試,到呂惠卿執政時,再次提出製科隻有記誦,卻不深究經義,於是宋神宗下詔廢罷製科。但是當時的馮京卻極力反對這項決定,雖未成功,卻因此與呂惠卿結下怨恨。

六月,鄭俠上書說呂惠卿結黨為奸,堵塞言路,認為他是還未除盡的奸人。呂惠卿大怒並命中丞鄧綰、知製誥鄧潤甫懲治他,鄭俠被謫放至汀州。

七月,呂惠卿又采用弟弟曲陽縣尉呂和卿的計謀,製定五等丁產簿,讓百姓自報家財,連一兩隻家中禽畜都不許遺漏。還允許他人告發隱瞞家產者,用被告者財產的三分之一充賞告發的人,百姓不勝其困。又靠保甲正長發放青苗錢,還讓保甲內的人一同前往官府認領,不得遺漏一人,以至於上下騷動。

朝爭失敗

熙寧八年(1075年),利用鄭俠一案,呂惠卿又乘機構陷曾阻撓自己廢罷製科的馮京和當麵侮辱過他的王安國,讓他們都因此事而獲罪。

王安石也因王安國的原因開始和呂惠卿產生矛盾。呂惠卿卻早在掌權後便擔心王安石回朝威脅自己權位而開始采取種種辦法陷害王安石,熙寧七年(1075年)十一月,呂惠卿援引祭祀赦免的舊例,薦王安石為節度使。剛遞上奏章,皇帝便知道了他的想法,立刻問他:“安石不是因罪去官,為何要用赦免的方式複官。”呂惠卿無言以對。

熙寧八年(1075年)二月,因同平章事韓絳不能製住呂惠卿,因此秘密請皇帝重新啟用王安石,神宗同意,次日便派遣使者去下詔召回王安石,安石不推辭,加緊趕路,七日便到了京師,呂惠卿知曉王安石回朝後感到非常愕然。

六月,加王安石之子王雱為龍圖閣直學士,王雱推辭這道任命,而呂惠卿卻力勸神宗應允了他的辭呈,於是王、呂二人的矛盾再次加深。

十月,呂惠卿的弟弟崇政殿說書呂升卿因罪事而被遣出京師改任江南西路轉運副使。不久,禦史蔡承禧又論他結黨誤國等數件罪惡,禦史中丞鄧綰又告發他的兄弟強借華亭縣富民錢五百萬與知縣張若濟買田地一同作惡,並將這兩人一同下獄審問。不久後便下詔讓呂惠卿出京知陳州,不久後又改知延州。

 呂惠卿和王安石是什麼關係?北宋宰相呂惠卿人物生平介紹

輾轉邊州

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呂惠卿正任鄜延路經略使,當時陝西沿邊漢蕃兵各自為軍,每有戰役就由蕃軍做前鋒,漢兵守城,而不以戰場形勢分兵,而且每一路都由數位將領一起率領。他認為這種製度造成了調發兵力不能迅速集結,於作戰不利,於是改變舊法,混編漢蕃軍,推廣置將法,每五千人設置軍屯還設一將領,並把這些都立在條約上。

不久,呂惠卿母親去世,詔令在他的本俸外特加錢財五萬緡,呂惠卿又申請增加開支一萬五千緡,禦史因此舉而彈劾他貪婪,皇帝說:“呂惠卿固然貪婪,但他曾為參知政事,治他的罪有傷體麵,姑且責其不義便可。”但即使隻是罰去了他的俸祿,呂惠卿還依舊自辯。禦史又彈劾他正服喪而不應有言論,皇帝卻下詔不必責問他。

元豐五年(1082年),呂惠卿母喪後被加官為大學士、知太原府。入宮覲見時,神宗仍命他鎮守鄜延路。呂惠卿卻道:“陝西之師,不僅不能進攻,亦不能防守,主要依靠形勢如何發展。”皇帝說:“如你所言,意為陝西可以放棄,怎能委你守邊?”又列舉他種種淺薄暴躁欺蒙之罪,斥退他知單州,明年又知太原。

元豐八年(1085年)三年,宋神宗駕崩,宋哲宗即位,下詔告誡守邊官員勿挑起邊釁。四月,知太原府呂惠卿卻派步、騎二萬人在聚星泊襲擊夏人,斬首六百級,造成西夏人入侵鄜延路。

舊黨打壓

哲宗即位後,保守黨逐漸把持朝政,呂惠卿作為新法中的先驅,自知不被容於朝堂,於是懇求任官於外郡。元祐元年(1086年)五月右司諫蘇轍上奏彈劾他,說他有妄圖株連公卿、背叛恩師王安石、施行青苗等種種惡政數樁罪狀。禦史中丞劉摯又列舉他五條罪狀,認為他是大惡之人,於是呂惠卿由資政殿大學士、正議大夫、提舉嵩山崇福宮被貶為中散大夫、光祿卿、分司南京。

呂惠卿被判貶至南京後,不到十日,王岩叟、朱光庭、王覿、蘇轍等人又認為他被貶至南京不足以彰顯他的罪惡,降四官並分司南京隻是輕懲,而呂惠卿此人應用重典,不能用正常的法製來懲治他。於是呂惠卿又被加罪貶為建寧軍節度副使,而且不得辦理所任官的公事。

 呂惠卿和王安石是什麼關係?北宋宰相呂惠卿人物生平介紹

紹聖複官

紹聖元年(1094年)八月,高太後去世後,哲宗親政,又開始啟用原先被棄置的新黨。八月,三省呈遞上了呂惠卿、王中正、宋用臣三人的無罪狀,時任宰相章惇說:“呂惠卿被懲極其無名。”皇帝便讓呂惠卿複原職。十月,又以呂惠卿知大名府。”

紹聖二年(1095年)二月,呂惠卿乞求留在京師。皇帝認為得資政殿大學士已是要員,且大名府也是要地,又問宰相章惇呂惠卿是否啟程。曾布、韓忠彥都說君子進退自如,呂惠卿乞留是 *** 之舉。哲宗也僅置之一笑。十一月,呂惠卿入宮奏對後,皇帝後對曾布說:“呂惠卿極其凶橫,其弟呂升卿也是。”

紹聖三年(1096年)十月,西夏大舉入侵鄜延路,即將以全軍圍困延安,惠卿修繕米脂諸寨迎敵。西夏軍至延州,想進攻卻無法靠近城寨,想搶掠則一無所得,想叫陣則諸將按兵不動,想南下則怕腹背受敵。停了兩天夏軍就拔營而去,趁機攻陷了金明,呂惠卿將金明被攻陷之事上報樞密院卻無回應。

戰事剛剛結束,呂惠卿便上表請求進京奏事,章惇對曾布說:“戰事剛剛結束,呂惠卿真可謂不知緩急。”李清臣說:“他或許有借此事重回朝堂之意,我輩危矣。”十一月,進呈呂惠卿的奏章,哲宗問惠卿為何道理可以還朝,眾人皆答曰不可,於是皇帝下詔讓惠卿不必進京,有事條陳即可。

因修築了威戎、威羌二城而升為銀青光祿大夫,呂惠卿又被拜為保寧、武勝兩軍節度使。

 呂惠卿和王安石是什麼關係?北宋宰相呂惠卿人物生平介紹

晚年起落

宋徽宗即位後,調呂惠卿節度鎮南。因曾布與他有宿怨,他又被遷到杭州為官,而用範純粹守延州,並追究他冒領邊功之事,又被奪去節度之職。曾布罷相,他被起複為武昌節度使,知大名府。幾年後,又因上表中措辭失當而降官為銀青光祿大夫,令其辭官。

崇寧五年(1106年),起用他為觀文殿學士、知杭州。其子呂淵因為聽到妖人張懷素的話卻不揭發而獲罪,呂淵發配沙門島,呂惠卿則被追責為祁州團練副使,宣州安置,又轉到廬州。後來又被恢複為觀文殿學士,任醴泉觀使,從此任上致仕。死後,追贈為開府儀同三司。後追諡“文敏”。

因之前呂惠卿是依靠王安石的信任一路走到副宰相之位,而王安石離任後卻又極力打擊王安石,甚至拿出和安石的私信來詆毀他,王安石退處金陵後,也深悔錯信了呂惠卿。所以後來無論是章惇、曾布、蔡京中的誰當政,都會因為厭惡害怕其品性而不敢引其入朝,於是他一直在朝外輾轉為官至去世。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s://xlxlzx.com/201612/101162.html

“ 呂惠卿和王安石是什麼關係?北宋宰相呂惠卿人物生平介紹” 的相關文章

雍正對兄弟們刻薄猜忌 雍正為何對十三弟胤祥那麼好

雍正對兄弟們刻薄猜忌 雍正為何對十三弟胤祥那麼好

對雍正對兄弟刻薄猜忌,為何對十三弟胤祥那麼好?他對胤祥有多好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雍正皇帝在繼位前和繼位後對待兄弟們的態度完全不同,在繼位前雍正對待兄弟們比較溫和,還能團結兄弟,可是雍正繼位之後就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他對兄弟們刻薄猜忌,尤其是對曾經參與爭奪皇位的兄...

李勣的一生有哪些貢獻與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李勣的一生有哪些貢獻與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李勣[jì](594年-669年12月31日 ),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離狐人,唐朝初年名將,與衛國公李靖並稱。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崗軍,後隨李密降唐。一生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隨...

諸葛亮和龐統作為頂級謀士 兩人誰更勝一籌

諸葛亮和龐統作為頂級謀士 兩人誰更勝一籌

對諸葛亮與龐統,三國頂尖智囊,究竟誰更勝一籌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臥龍就是諸葛亮,鳳雛就是龐統,他們同為水鏡先生的高徒,是三國中頂級謀士。那他們究竟誰更勝一籌?如果龐統不死,蜀國會是怎樣的局麵?其實,想知道他們誰更厲害,就得先分析他們兩個...

張廷玉作為三朝元老 乾隆為什麼要對他進行抄家

張廷玉作為三朝元老 乾隆為什麼要對他進行抄家

對“三朝老臣”張廷玉謹慎一生,乾隆為啥要抄他的家?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不管是在如今的社會還是在古代封建社會,一個國家都不可能隻有領導人就能將國家領導好。他們都需要有人來幫助他們管理整個國家。在我國就是各級領導,反映到古代就是指皇帝需要賢良的大臣來輔導他們做好對國家...

張皇後:蜀漢後主劉禪第二任皇後,也是敬哀皇後的妹妹

張皇後:蜀漢後主劉禪第二任皇後,也是敬哀皇後的妹妹

張氏(生卒年不詳),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蜀漢後主劉禪的第二任皇後,敬哀皇後張氏之妹。曆史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對此很感興趣,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人物生平建興十五年(237年),張氏的姐姐、蜀漢後主劉禪第一任皇後敬哀皇後去世。 同年,劉禪將張氏納入宮中,封為貴人。238年...

慕容延釗是什麼人?他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慕容延釗是什麼人?他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慕容延釗有慕容化龍之稱,是五代末年到北宋初年著名的軍事將領。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建隆四年(963年),慕容延釗率領宋軍南下,一舉消滅荊南與武平軍兩個割據政權,平定了湖南與湖北。可不久慕容延釗就因為與監軍李處耘不和,被氣得憂病交加而亡。慕容延釗是趙匡胤義兄...

司馬師和司馬昭為何沒有因為權利反目成仇?

司馬師和司馬昭為何沒有因為權利反目成仇?

司馬氏自高平陵之變以後便牢牢掌握了曹魏大權。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古代的人為了爭奪儲位,兄弟相殺的情況非常普遍。比如李世民和李建成,為了爭奪太子之位,李建成曾多次謀害李世民,差點把李世民毒死。而最後,李世民在“玄武門政變”中,一箭射死了李建成。再比如,曹操的兒子曹丕...

後世對張溫的評價如何?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後世對張溫的評價如何?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張溫(193年—230年),字惠恕,吳郡吳縣人,三國時期吳國官吏。少修節操,容貌奇偉。孫權召拜議郎、選曹尚書,徙太子太傅。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吳郡張氏。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黃武三年(224),以輔義中郎將身份出使蜀漢,孫權原先害怕諸葛亮會有意留難張溫,但張溫不擔心。在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