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龍灣之戰朱元璋如何擊敗陳友諒

中國曆史6個月前 (11-01)30

龍灣之戰對於朱元璋和陳友諒來說,是一場非常關鍵的戰役,這場戰役將決定朱陳二人此後的勢力走勢。再次之前,陳友諒是要強於朱元璋的,不過經過龍灣之戰,朱元璋徹底崛起,他的力量一度超過陳友諒,也為此後擊敗陳漢政權奠定了基礎。那在龍灣之戰中,陳友諒為何會敗給朱元璋呢?有關這段曆史的說明已經替大家整理在下方了,感興趣一定不要錯過。

陳友諒大戰朱元璋

1360年五月,陳友諒親自率軍討伐朱元璋,大軍順江而下,水陸並進,一舉攻破了太平府,兵臨南京城下。當時,朱元璋的實力很弱,根本無法與陳友諒相比,有人甚至提出投降,還有人主張放棄南京城,在鍾山決一死戰。可是,朱元璋最終卻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大破陳友諒的軍隊。

陳友諒是沔陽人,也就是今天的湖北仙桃,他原是徐壽輝的部下,後來實力迅速增強,不僅占領了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西地區,還將勢力範圍擴展到安徽、浙江、福建的部分地區。而朱元璋的地盤很小,隻占據著江蘇、安徽、浙江的部分地區,無論是在兵力上,還是在財力上,都不及陳友諒。

1360年四月,徐達、常遇春在池州擊敗了陳友諒的軍隊,“斬首萬餘級,生擒三千人”。常遇春不顧徐達的勸阻,進行了殺降的行為,隻剩下三百人。陳友諒勃然大怒,決定發起一場大規模戰爭,他親率大軍順江而下,攻破了南京城的門戶太平府。之後,陳友諒還在采石的五通廟稱帝,國號大漢。

消息傳到了南京後引起了震動。在朱元璋主持的軍事會議上,有人主張獻城投降,有人認為“鍾山有王氣,欲奔據之”,還有人要求決一死戰,打不贏再跑。朱元璋對這些建議都不以為然,他發現隻有劉伯溫沒有說話。之後,朱元璋單獨召見劉伯溫,劉伯溫認為,“莫若傾府庫,開至城,以固士心,伏兵伺隙擊之。取威製勝,以成王業,在此舉也。”

龍灣之戰

最後朱元璋決定采用誘降計,派人誘使陳友諒的大軍進入包圍圈,然後發起攻擊,從而取得戰爭的勝利。那麼問題的關鍵是誰才能騙取陳友諒的信任呢?朱元璋想起了一個人,此人是陳友諒的老朋友,而且還是自己的部將,他就是康茂才!據史料記載,康茂才是湖北蘄春人,早年間曾經組織義兵,與陳友諒頗有交情。

朱元璋對康茂才說:“汝今作書,遣使貽友諒,偽約降為內應,招之速來,紿告以虛實,使分兵三道,以弱其勢。”於是,康茂才寫了一封信,派人送給陳友諒,約在江東橋會麵,並以“老康”為聯絡暗號。事成之後,朱元璋大喜,派人“撤江東橋,易以鐵石”,同時布置軍隊進行埋伏。

陳友諒高高興興地率領水陸大軍直抵南京城郊,可是抵達江東橋後卻非常驚訝,因為他看到的不是木橋,而是石橋。陳友諒趕緊喊出暗號“老康”,結果寂然無聲。陳友諒這時候才發現自己被騙了,隨即“率舟師趨龍江”。可是為時已晚,朱元璋一聲令下,伏兵四起,雙方爆發了一場大戰。

這場戰役被稱為龍灣之戰,由於該地區非常狹窄,不適合陳友諒大軍,特別是水軍的行動,所以很快就陷入被動,“友諒兵大潰走”。就這個時候江水退潮,陳友諒的大船擱淺,朱元璋的軍隊“殺溺死者無算,生擒七千餘人,收得巨艦百餘艘,戰舸數百”之後又展開追擊,殺傷數萬,一舉收複了太平,陳友諒狼狽而逃,朱元璋扭轉了不利的局麵。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311/541677.html

“龍灣之戰朱元璋如何擊敗陳友諒” 的相關文章

後世是如何評價單雄信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後世是如何評價單雄信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單雄信(?—621年),曹州濟陰縣人,隋末唐初時期的猛將。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驍勇矯捷,善用馬槊。勇武過人,號稱“飛將”。交好同郡徐世勣,誓同生死。隋朝末年,參加瓦崗起義,跟隨魏公李密,授左武候大將軍,參加偃師之戰。兵敗歸降王世充,授大將軍。對抗唐軍進攻,險些殺害秦王李...

李建成作為太子 李建成最後為何會輸給李世民

李建成作為太子 李建成最後為何會輸給李世民

對李建成為什麼會最終輸給李世民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不論是史書中還是演義中,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形象總是不成器,給人一種負麵的印象,但因為李世民首開皇帝影響史書的先河,所以史書記載常常令人懷疑。從魏征這樣一個直臣能給李建成打工和李建成死後還有手下馮立和薛萬徹主動為其...

曆史上董卓進京之後都做了哪些事情?有多殘暴

曆史上董卓進京之後都做了哪些事情?有多殘暴

從董卓進京奪權開始,中國曆史便開始進入到戰亂不休的漢末三國時期。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這是蔡文姬《悲憤詩》對於董卓之亂的描述,說的就是西涼兵把社祭(古代聚會)中所有男人殺掉,頭掛在搶來的車子上,女人則用車拉著回軍營的場景。這隻是董卓之亂其中一個很小的場...

關羽死後,曹操為何會選擇厚葬他?

關羽死後,曹操為何會選擇厚葬他?

提到關羽之死就不得不提到荊州,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來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欣賞。關羽作為漢末三國名將,在襄樊之戰中,屢次獲勝,生擒於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逼得曹操甚至想遷都以避開關羽的鋒銳。最後,曹操沒辦法了,暗中勾結孫權偷襲荊州,雙方前後夾攻,最終聯合起來才將關羽擊敗。孫權殺了關羽之後,把關羽首級送...

洪承疇為什麼會選擇投降大清?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洪承疇為什麼會選擇投降大清?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洪承疇與祖大壽都是明朝將領,在對清軍的作戰中可謂盡心盡力。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清朝時期,乾隆皇帝為了警示後人永遠忠於大清,防止他們在危急時刻倒戈,特令人修了一本《貳臣傳》。這本書統計了120多個“棄明投清”的明朝大臣。除了收錄一些主動倒戈,在投降後毫無建樹的官員外,甚至連洪承疇這類費盡心思收複,之...

諸葛亮火燒上方穀時為何會下雨 諸葛亮是真的失算了嗎

諸葛亮火燒上方穀時為何會下雨 諸葛亮是真的失算了嗎

還不知道:上方穀火燒司馬懿,為啥會突然下雨?真是諸葛亮失算了嗎?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風雲人物,幫助劉備建立起了西蜀的基業,在劉備死後,又忠心輔佐劉備的兒子劉禪,雖然劉禪始終都是扶不起的阿鬥。諸葛亮從來沒有過二心。諸葛亮多次北伐,其中好幾次都取得...

匡衡在曆史上有哪些故事?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匡衡在曆史上有哪些故事?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鑿壁偷光,是一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出自《西京雜記》。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各位讀者就和曆史網小編一起來了解吧!無疑,讀書改變命運這是正解。西漢大經學家、一度官至丞相的匡衡,用發奮苦讀的精神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他“鑿壁偷光”的故事也美名天下。但所謂“勿以惡小而為之”,雖然“偷光”看起...

顧徽:三國時期東吳官吏,他的一生經曆了什麼?

顧徽:三國時期東吳官吏,他的一生經曆了什麼?

顧徽,字子歎,吳郡吳縣人,漢末三國時期孫吳官吏。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人物生平年輕的時候遊曆四方,有口才。孫權剛統事的時候,聽說顧徽很有才,召進幕府為主簿。顧徽常常跟著孫權出行。一次見軍營拖著一男子到市場欲處死,就問他有什麼罪。別人說:“他偷了一百塊”。顧徽叫他們暫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