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明世宗朝官修《明倫大典》述論

中國曆史2天前3

明世宗朝官修《明倫大典》述論

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駕崩,由於皇帝沒有後嗣,經皇太後與大學士楊廷和等人商議,武宗叔父興獻王的獨子朱厚熜被確定為皇位繼承人。朱厚熜即位後,更年號嘉靖,是為世宗皇帝。世宗以藩王入繼大統,即位伊始,便要求追崇他的本生父母,為其生父興獻王定尊號。以楊廷和為首的一批大臣為了維護孝宗一係大宗不斷,主張世宗繼嗣孝宗。一些朝臣則迎合明世宗追尊興獻王為帝之意願,進言鼓動,由此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禮議”之爭。隨著爭端日趨激烈,嘉靖三年七月十五日,終於釀成了左順門哭諫事件。世宗不惜運用血腥暴力,以杖殺十七人的酷烈代價,為生父加上了“皇考恭穆獻皇帝”的尊號,取得了尊崇本生的勝利。他的願望也因此不斷膨脹,不但要為生父爭得天子名分,還要求祔享太廟,享受皇帝祭祀。興獻王生前僅具藩王資格,奉其神主入太廟,在嚴格的宗法製度下,無疑為亂帝統、壞名分的舉動,更激起了朝臣的群起反對,又引發了廟祀之爭。爭論的結果是,嘉靖五年九月,於皇城太廟外建世廟為興獻帝專廟,永享子孫奉祀。

我們發現,隨著“大禮議”的進行,嘉靖三年(1524)末開始,一批書史纂修活動逐漸展開,除卻嘉靖四年三月至五年六月纂成的《獻皇帝實錄》之外,還有《大禮奏議》、《大禮集議》、《大禮纂要》、《大禮要略》、《大禮全書》、《明倫大典》等緊扣議禮而進行的係列禮書編纂,展現出了朝內政爭與官方史學之間的特殊聯係,在此,謹以《明倫大典》纂修為中心,探討其在史學和政治上的效能和影響。

一 從《大禮奏議》到《大禮集議》、《大禮纂要》

世宗尊崇本生的大禮議,最終如願以償地獲得了成功,但其間的過程卻非常曲折。他依靠張璁、桂萼、方獻夫、席書等少數低級官員的支持,與舉朝大臣相抗,致使輔臣楊廷和、蔣冕、禮部尚書毛澄、汪俊等人先後被迫去職。又采用高壓手段,以左順門的廷杖壓服眾議,在皇帝的鐵腕強權下,興獻王被加上了皇帝的尊號。張璁等人雖然依靠議禮受到賞識和重用,但卻為輿論所不齒,被目為躁進小人、媚君奸邪。麵對強大的輿論壓力,方獻夫、張璁等都曾上疏求退,以避開爭端。

嘉靖三年十二月七日,屢次以病請辭,賦閑在家的翰林院侍講學士方獻夫將自己與張璁、桂萼、霍韜等五人所上議禮奏疏彙輯成冊,始以禮官之初議,終以近日之會章,編成上、下二卷上呈世宗。他在奏書中言明編纂意圖說:“大禮之議,仰賴聖明獨斷,大倫已明,但禮意尚微,國是靡定,彼心悅誠服者固有,而腹誹巷議者猶多。蓋緣臣等之議,尚未播之於人,雖朝端達士未睹其說之始終,即閭閻小民何知夫事之曲折。臣為是纂補學士張璁等五臣所奏,首以禮官之初議,終以近日之會章,編成上、下二卷,冀得刊布天下,使觀者具之顛末,而是非自見,不必家喻戶曉而聖孝光四海,傳後世矣。”[1]卷46,嘉靖三年十二月丁酉從中我們亦可見當時編寫這部會奏的背景,雖然世宗皇帝以高壓手段確定了父母尊號,但是卻很少有人真的心悅誠服,方獻夫希望通過彙編支持世宗議禮的奏疏,來傳播議禮派的議禮主張,影響輿論導向,其間亦有自明心跡的目的。

方獻夫所纂彙編名為《大禮奏議》,一卷為奏議,載錄張、桂等五人奏疏。二卷為會議,為禮官集議,世宗詔下禮部刊行。

或許是受到《大禮奏議》編纂的啟示,不久,世宗即命禮部尚書席書編纂《大禮集議》。席書受命後,先確定了收錄人員範圍和收錄奏疏的時限。《大禮集議》仍然收錄支持世宗的議禮諸臣所上奏疏,但擴編了收錄的範圍。席書、張璁、方獻夫、桂萼、霍韜等首倡大禮的五人所上奏疏被作為正取,禮科右給事中熊浹、南京刑部郎中黃宗明、都察院經曆黃結、通政司經曆金述、監生陳雲章、儒士張少連及楚王、棗陽王等宗室六人為附取。後來,席書又奏請收入錦衣百戶聶能達、昌平致仕教諭王階的奏疏,收錄的時限為嘉靖三年二月張璁、桂萼赴京師以前,此後則不取,其意在杜絕“望風希旨,有所覬覦”之輩。同時建議者,監生何淵、主事王國光、同知馬時中、巡撿房浚等人的上疏,因“言或未純,義多未正”,亦不在收錄之列。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405/593941.html

“明世宗朝官修《明倫大典》述論” 的相關文章

明朝滅亡時還有十五萬錦衣衛 他們為何沒有出現救國

明朝滅亡時還有十五萬錦衣衛 他們為何沒有出現救國

對明朝滅亡時,讓人聞風喪膽的15萬錦衣衛為啥不見了,他們去了哪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十五年,罷儀鸞司,改置錦衣衛,秩從三品……”——《明史》錦衣衛,是明朝政治生活當中的一個極為特殊的組織。這個組織設立於明太祖洪武十五年,雖然後來經曆過一段時間的裁撤,但又因為明成祖...

巨鹿之戰的過程是什麼樣的?項羽是如何做到以少勝多的?

巨鹿之戰的過程是什麼樣的?項羽是如何做到以少勝多的?

項羽字羽,秦末農民起義領袖之一。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著往下看吧~巨鹿之戰是中國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場戰役,項羽破釜沉舟以少勝多,率領楚軍和諸侯軍隊先後擊敗了王離的長城兵團、章邯的刑徒兵團共四十萬秦朝主力部隊,最終王離被俘、章邯投降,加速了秦朝的滅亡,項羽也憑借巨鹿之戰威服天下。但是在...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著怎樣的經曆?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著怎樣的經曆?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農,號薑齋,人稱“船山先生”,湖廣衡陽縣人,明遺民,明末清初思想家,與顧炎武、黃宗羲、唐甄並稱“明末清初四大啟蒙思想家”,學者王朝聘的兒子。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崇禎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組織“行社”、“匡...

諸呂之亂中劉襄的表現怎麼樣?他為何沒有登上帝位?

諸呂之亂中劉襄的表現怎麼樣?他為何沒有登上帝位?

西漢初期曾經發生了一起外戚被漢朝大臣聯合圍攻的事件,史稱諸呂之亂,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劉襄有獲得皇位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其一,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當時的情況,皇位已經傳到了第三代。第三代中,劉盈的兒子一個被呂後殺了,一個不被大家認可。重新選擇,隻能在第三代中尋找最恰當...

孫權奪下荊州後為什麼要殺關羽 孫權為何不留下關羽

孫權奪下荊州後為什麼要殺關羽 孫權為何不留下關羽

還不知道:孫權拿到了荊州,還殺關羽有意義嗎?為何不留著關羽做政治籌碼?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一代名將關羽於麥城突圍時,被東吳將領馬忠抓獲,隨後被處死,《三國誌·關羽傳》中記載: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以關羽的咖位,處...

龐統要是和諸葛亮聯手的話 兩人能擊敗司馬懿嗎

龐統要是和諸葛亮聯手的話 兩人能擊敗司馬懿嗎

對如果龐統和諸葛亮兩人聯手,能打敗司馬懿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比如《三國演義》,很多人都在為蜀漢的滅亡而悲傷。所以,也有一些人在猜測,劉禪若是再努力一些,蜀漢會不會繼續存在下去。或者,最好是關羽還活著。甚至還有人說,劉備曾經是臥龍鳳雛的智囊,龐統若不是死在了落鳳...

諸葛亮死後劉禪為何沒有同意立廟 劉禪這是對諸葛亮不滿嗎

諸葛亮死後劉禪為何沒有同意立廟 劉禪這是對諸葛亮不滿嗎

對諸葛亮死後,劉禪沒有同意為其立廟,是要發泄不滿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說起劉禪和諸葛亮,很多人都是知道諸葛亮是劉備為劉禪指定的輔政大臣,“先主病篤,讬孤於丞相亮”“使使持節丞相亮授印緩”,並且告訴劉禪對待諸葛亮一定要“敬聽師傅”“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諸葛亮...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除掉張郃?真相是什麼?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除掉張郃?真相是什麼?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帶來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張郃是曹魏五子良將,不僅武藝高強,而且很會打仗,劉備對張郃頭疼,諸葛亮也對張郃頭疼。張郃的三點做法,讓諸葛亮覺得此人非常可怕,必須要除掉他,因此,動了必殺之心,到底是哪三點呢?一下依據正史《三國誌》。先看第一件事,劉備和曹操爭奪漢中,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