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曾國藩是怎麼組建湘軍的?為什麼要湘軍和綠營徹底斷聯係?

中國曆史8年前 (2016-09-11)2

曾國藩是怎麼組建湘軍的?為什麼要湘軍和綠營徹底斷聯係?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但是未來的新軍究竟采取哪種形式呢?這是曾國藩需要考慮的之一個間題。當時,清朝統治者用以鎮壓人民反抗的武裝力量主要有兵、勇和團練三部分。兵又稱額兵,是有固定編製的國家軍隊,其中包括八旗和綠營兩部分。八旗即八旗驍騎營,又稱旗營,是滿洲費族入關前建立的武裝力量,共約二十五萬人。綠營以執綠色旗幟得名,是滿洲貴族入關以來陸續收降改編的漢族地主武裝,共約六十四萬人。八旗和綠營皆有兵籍,弁兵父子相承,世代為業。勇指國家臨時招募的官勇,有事臨時招募,事過隨即遣散。

這是清 *** 在遇有戰事而兵力不足的情況下采取的一種臨時措施。 *** 戰爭時清 *** 就曾招募過官勇;太平天國革命興起後,清 *** 也曾募集過官勇。江南大營悍將張國梁所統帶的就是勇營,窮極惡過於綠營;江忠源帶往廣西的楚勇也屬於官勇的性質。團練則是散布鄉鎮的地主鄉團武裝,基本上不脫離生產,屬於民兵的性質。八旗和綠營都是封建國家的常備武裝,團練和官勇則是非常備武裝;營兵和官勇經費出於國庫,團練自鹹豐初年以來基本上由民間籌資,鄉紳經管。官勇不同於團練,也不同於營兵,介於二者之間而又兼有二者的特點,帶有半官半民的性質。

曾國藩是怎麼組建湘軍的?為什麼要湘軍和綠營徹底斷聯係?

曾國藩既認為綠營兵不可用,又認為團練武裝難以得心應手,遂選擇了官勇的形式。另起爐灶、重建新軍的思想,曾國藩早在鹹豐二年底建議張亮基將所調各縣練勇“改募成軍”時就很明確。他在給寶慶知府魁聯的信中解釋采取這決策的原因說:“就現在之額兵練之而化為有用,誠為善策。然習氣太盛,安能更鑄其麵目而蕩滌其腸胃?恐嶽王複生,半年可以教成其武藝;孔子複生,三年不能變革其惡習。故酈見竊謂現在之兵不可練之而為勁卒,新募之勇卻可練之使補額兵。救荒之說,自是敝邑與貴治急務。

然而未來的新軍究竟是什麼樣子,曾國藩胸中並無成熟方案,因而他在建立所謂“大團”時,僅強調“今欲改弦更張,總宜以練兵為要務”。直到這年夏天,江忠源在給清廷的奏折中表示欲采取兵勇混用的辦法(從各地征調綠營六千人,從湖南招募官勇四千人,組成一支萬人之師)戰勝太平軍時,曾國藩才致信江忠源等人,指出綠營兵製的根本弊病,將其致敗的主要原因歸咎於調遣之法不善,提出改革軍製的主張。他說,“今日兵事最堪痛哭者莫大於“敗不相救”四字”,“雖此軍大敗奔北,流血成淵,彼軍袖手而旁觀,哆口而微笑”。他認為,造成這種積弊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調遣成法不善。

國藩指出,“當其調兵之時,東抽一百,西撥五十,或此兵而管以彼弁,真楚弁而轄以黔鎮”,“卒與卒不習,將與將不和”3,遂造成“勝則相忌,敗不相煮的風氣。既然“危急之際無人救應,誰肯向前獨履危地,出萬死之域以博化人之一微笑?是以相率為巧,近營則避匿不出,臨陣則狂奔不止,以期於身不見賊麵而後快”。他認為,太平軍所以無往不勝,不僅由於其紀律嚴明深得民心,還由於它內部團結,誓同生死,“若非練兵萬人,合成一心”,斷難製此強敵之死命。

因而,這支軍隊必須“呼吸相顧,痛癢相關,赴火同行,蹈湯同往,勝則舉杯酒以讓功,敗則出死力以相救。賊有誓不相棄之死黨吾官兵亦有暫不相棄之死黨”。隻有這樣,“庶可血戰一二次,漸新吾民之耳目而奪逆賊之魂魄”。可以說這是曾國藩對所建新軍政治素質的要求,他製定軍製改革的各項措施都是以此為出發點的。曾國藩對綠營軍製的改革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以募兵製代替世兵製,二是將“兵為國有”變為“兵為將有”。前麵已經講過,綠營兵實行世兵製度,基本上是父子相承,當兵為業,綠營子弟成年後即可隨營習武,稱為隨軍餘丁,一且營中出現空額,便可補缺吃糧。

曾國藩是怎麼組建湘軍的?為什麼要湘軍和綠營徹底斷聯係?

所以,綠營一般不從外麵招,隻有在餘了不足時才自外募兵補缺。湘軍屬官勇性質,數額不定,全部招募,且隨著形勢的變化和需要的不同隨時增減或裁撤。曾國藩為了不使湘軍染上綠營的種種惡習,首先要求湘軍在組織上與綠營徹底割斷聯係。認為,綠營的腐敗習氣已“深入膏肓,牢不可破”,隻有“盡募新勇,不索一卒,不濫收一弁”,“特開生麵,赤地新立”,才能“掃除陳跡”,練成勁旅他還說:“國藩數年來痛恨軍營習氣,武弁自守備以上無不喪盡天良,故不用營兵,不用鎮將。”曾國藩規定,湘軍士兵主要招募健壯、樸實的山鄉農民,不僅不收營兵,也不要集鎮碼頭上油頭滑麵之人,更不要曾在衙門當過差的書役、背吏之類。湘軍的軍官,主要 *** 紳士、文生充任,對政治、思想和身體條件都有一定要求。曾國藩在給朋友的信中提出四條標準,請人為他物色湘軍軍官。

他說:“帶勇之人,之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治民之オ不外公、明、勤三字,不公不明則諸勇必不悅服,不勤則營務細巨皆廢弛不治,故之一要務在此。不怕死則臨陣當先,土卒乃可效命,故次之。為名利而出者,保舉稍遲則怨,稍不如意再怨,與同輩爭薪水,與士兵爭毫厘,故又次之。身體贏弱過勞則病,i精神乏短者久用則散,故又次之。”又說:“四者似過於求備,而荀闕其一則乃不可以帶勇。”“大抵有忠義血性,則四者相從以俱至;無忠義血性,則貌似四者終不可特。”可見條件雖多,關鍵還是政治思想表現。

曾國藩選拔軍官始終堅持政治標準之一的原則,隻要被他認為“有忠義血性”者,不論營弁營兵、書生,都可錄用。後來成為湘軍名將的塔齊布、周風山、鮑超、楊載福都是營弁或營兵出身。至於其他條件,則各有高低差等,更可以在戰爭中磨練和培養了。為了加強對士兵的控製和湘軍內部的團結,曾國藩又在兩個方麵做出了努力:一是加強各級軍官的權力,下級絕對服從上級,士兵絕對服從軍官;二是募勇的地域原則和私人情誼至上的原則。曾國藩規定,湘軍的招募,統領由大帥挑選,營官由統領挑選,哨官由營官挑選,什長由哨官挑選,士兵由什長挑選。曾國藩認為,“口糧雖出自公款,而勇丁感營官挑選之恩,皆若受其私惠,平日既有恩誼相學,臨陣自能患難相顧”。

曾國藩是怎麼組建湘軍的?為什麼要湘軍和綠營徹底斷聯係?

曾國藩還認為,營一軍之中若募有兩地的士兵,必然造成地區之間的不和。因而不如幹脆隻用一地之人,可以利用地域觀念和同鄉感情加強團結。所以湘軍一般隻在湖南募兵,又主要在長沙、寶慶二府招募,尤以湘鄉最多。湘軍不論在何地作戰凡添新勇,都要回湖南招募。湘軍軍官外省人間或有之,而士兵則外省人極少一隻是到了後期,オ偶爾募集少量外省士兵,以補充兵源的不足。為防止士兵逃跑,曾國藩還規定,凡應募者必須取具保結,並將其府縣裏居及父母、兄弟、妻、子姓名詳細登記入冊,這樣土兵就不敢逃離營伍;即使有逃跑者,亦可按籍捉拿歸案。

曾國藩是怎麼組建湘軍的?為什麼要湘軍和綠營徹底斷聯係?

對於湘軍內部的關係,曾國藩規定:一軍之權全付統領,大帥不為遙製;一營之權全付營官,統領不為遙製。“如封建之各君其國,底節節維係,無渙散之虞。”為了保持湘軍從大帥到營、哨官的垂直指揮係統,曾國藩規定,隻看事寄輕重,不管官位尊卑。即使士兵已保至提鎮大員,而營官僅止從九品,土卒也要絕對服從於營官。營官之於統領亦然。這樣,士卒由私人關係轉相招引,軍官則憑個人好惡任免,官與官之間也靠同鄉、同事、師生、朋友等私人感情相維係,遂形成湘軍各樹一幟、各護其長的風氣,久而久之,逐漸變成一支軍閥武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609/83494.html

“曾國藩是怎麼組建湘軍的?為什麼要湘軍和綠營徹底斷聯係?” 的相關文章

何進作為東漢時期的大將軍 何進為何會被宦官輕易幹掉

何進作為東漢時期的大將軍 何進為何會被宦官輕易幹掉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何進身為大將軍,朝廷實際當家人,卻為何輕易被宦官幹掉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何進再是大將軍,出身也是一個殺豬的,殺豬和殺人是兩個概念,何進就是一個豬腦子,宮裏的太監雖然沒卵子,但每一個人都從政治博弈中殺出來的,政治經驗十分豐富,比這個政治小白的殺豬將...

正史中怒鞭督郵的人真的是張飛嗎?

正史中怒鞭督郵的人真的是張飛嗎?

劉備,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著往下看吧~讀過《三國演義》的都大約記得第二回裏邊有個情節——張翼德怒鞭督郵。劉備因為討黃巾有功,被任命為安喜縣尉。但是,有個督郵看不起劉備且索要賄賂無果,按照朝廷命令要把劉備的縣尉官職免去,劉備處處忍讓...

司馬懿在害怕什麼事情 司馬懿為何等到70多歲才造反

司馬懿在害怕什麼事情 司馬懿為何等到70多歲才造反

司馬懿活了73歲,他為何到70高齡才奪權,司馬懿到底在怕什麼?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公元220年,司馬懿盼天盼地的終於盼到了曹操死,這下,他不用時時刻刻緊盯著曹操了,擔驚受怕的日子到頭了,他司馬懿的春天也該來了。曹操死後,曹丕繼承了曹操的一切,成...

蘭陵王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蘭陵王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蘭陵王,北齊文襄帝高澄第四子,被人所知是因為他出眾的外貌。曆史網小編整理了一下,現在給大家詳細說明,快點來看看吧。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管你是同胞還是金蘭。高緯賜死蘭陵王,就充分地說明了在古代封建社會,親情與手足根本不可能淩駕於皇權至上,否則必遭殺身之禍。高長恭就因為自己看似不經意的一句...

董襲:東漢末年東吳將領,他的一生有著怎樣的經曆?

董襲:東漢末年東吳將領,他的一生有著怎樣的經曆?

董襲,字元代,會稽餘姚人,東漢末年江東孫氏部將。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身高八尺,武力過人。孫策進入會稽郡,董襲在高遷亭迎接,孫策見他甚為奇偉,十分欣賞,派他到地方擔任門下賊曹。後孫策討伐山陰賊黃龍羅、周勃,董襲親自斬下黃龍羅、周勃二人首級,升為別部司馬、揚武都尉。建安十八...

曆史上關興和張苞是怎麼死的?對蜀漢有何影響?

曆史上關興和張苞是怎麼死的?對蜀漢有何影響?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關興和張苞,是蜀漢後期的重要將領,關興是關羽的兒子,張苞是張飛的兒子,俗話說,虎父無犬子,關興和張苞在劉備伐吳、諸葛亮北伐中表現英勇,都立下不少戰功。在正史中,關興和張苞去世比較早,屬於英年早逝,史料記載較少,但是,在演義中,關興和張苞的表現非常...

吾彥:東吳至西晉初年將領,他擔任過哪些職位?

吾彥:東吳至西晉初年將領,他擔任過哪些職位?

吾彥,生卒年不詳,字士則,吳郡吳縣人,三國時期吳國及西晉初年將領。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初任通江縣吏,後得到大司馬陸抗的提拔重用,逐漸升至建平太守。太康元年(280年),西晉滅亡吳國,吾彥投降西晉,被晉武帝司馬炎任命為金城太守。後曆任敦煌太守、雁門太守、順陽內史、員外散...

靖難功臣泰寧侯陳珪是如何協助朱高熾留守北平的?

靖難功臣泰寧侯陳珪是如何協助朱高熾留守北平的?

曆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曆史人物,在曆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帶您走進靖難功臣泰寧侯陳珪的故事。陳珪是明朝初年的一個名將,出生在江蘇泰州,關於他的史料記載很少,所以我們後人並不清楚其究竟是什麼時候出生的,又是什麼時候參軍的,隻知道其在洪武初年的時候,便開始跟著大將軍徐達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