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齊桓公:春秋時期中原之一位霸主,晚年昏庸導致死狀淒慘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8-03)20

齊桓公,薑姓,呂氏名小白,薑姓齊國第十六位國君,在位共42年,他是春秋五霸之首,薑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齊僖公第三子,母為衛姬。下麵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薑小白早年在鮑叔牙保護下,逃到莒國避難。在齊襄公和公孫無知相繼死去後,搶先回國,奪取君位。任內勵精圖治,起用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製度,促使齊國逐漸強盛。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九合諸侯,平定宋國內亂,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滅掉譚、遂、鄣等小國,成為之一個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晚年昏庸,在管仲去世後,任用易牙、豎刁、開方、常之巫等人。公元前643年病死。

人物生平

驚險即位

齊襄公時,齊國政治混亂。管仲、召忽保護公子糾逃到魯國,鮑叔牙保護小白逃到莒國。襄公十二年(前686年),公孫無知殺齊襄公,自立為君 。次年,雍林人殺無知,並討論重立君主。高、國兩家事先暗地通知了小白回國 。魯國聽說以後也發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糾回國,並派管仲帶兵堵截了莒國到齊國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的帶鉤。小白假裝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魯國報捷。魯國於是慢慢地送公子糾回國,過了六天才到達齊國。這時小白早已兼程趕回齊國,高傒立他為國君,是為桓公。

管仲改革

齊桓公被射中帶鉤,裝死迷惑管仲。躲在帳篷車裏日夜兼程趕回齊國,又有齊國貴族國、高兩氏支持,成為國君,即位以後發兵攻擊魯國,在乾時(今桓台縣)大戰,魯軍敗走。鮑叔牙給魯侯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公子糾是齊君的兄弟,不忍殺他,請魯國自己殺他。公子糾的老師召忽、管仲是仇人,請魯國把他們送來。如不從命,將要出兵討伐魯國。”魯人害怕,殺公子糾,召忽自殺,管仲被囚禁。桓公要殺管仲,鮑叔牙勸說:“臣幸運地跟從了君上,君上現在成為了國君。如果君上隻想治理齊國,那麼有叔牙和高傒就夠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業,那麼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能強盛,不可以失去他。” 桓公便聽從他的建議,假借殺仇血恨之名把管仲接到齊國 。桓公和管仲談論霸王之術,大喜過望,拜其為大夫,委以政事。

齊桓公拜管仲為相之後,君臣同心,勵精圖治,對內整頓朝政、例行改革,對外尊王攘夷,存亡續絕。這一時期,齊桓公起用了一批各有所長、盡忠職守的出色人才。其中更具代表性的便是“桓管五傑” 。桓公十四年(前672),陳曆公子完(即田完)逃到齊國,桓公想任命他為卿,他不接受,桓公就任命他為工正。

齊桓公:春秋時期中原第一位霸主,晚年昏庸導致死狀淒慘

成就霸業

攻滅譚遂兩國、北杏會盟

桓公逃亡時經過了譚國,但譚國待桓公不好,所以桓公在齊桓公二年(前684年)出兵滅掉譚國,譚國君主逃向莒國 。齊桓公五年(前681年),齊、宋、陳、蔡、邾五國國君在齊國舉行“北杏會盟”,旨在協力平息宋國內部爭奪君位的變亂,齊國首開以諸侯身份主持天下會盟的記錄,齊桓公的威望在諸侯中開始不斷升高。會盟前齊桓公曾邀遂國國君入盟,遭到拒絕。“北杏會盟”結束後,齊桓公吞滅遂國 。

與魯會盟

齊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桓公攻打魯國,魯國戰敗,魯莊公請求割讓城池平息戰爭,桓公應允,並與魯在柯地會盟。會上,魯莊公的臣子曹沫拔出寶劍,劫持齊桓公,要求齊國歸還魯國在齊魯邊境上的汶陽之田 。齊桓公答應曹沫的要求。

事後齊桓公想不歸還土地並殺掉曹沫。管仲勸諫說:“不給汶陽之田,隻是逞一時之快。失信於諸侯,天下人就不幫我們了!”最後齊桓公將汶陽之田還給了魯國 。諸侯們知道這件事情後,都認為齊桓公有信譽,漸漸地都想依附齊國了。

鄄地會盟

齊桓公六年(公元前680年),參加過“北杏會盟”的宋國背叛盟約 [25] ,齊桓公約請曾參加“北杏會盟”的陳、蔡二國一起出兵伐宋 [26] 。

齊桓公先派人帶著豐盛的禮物去朝拜周天子,說宋國不尊重周天子,隨便廢立國君,請周天子興師問罪。周天子想借齊國的力量來樹立天子威望,遂答應齊桓公要求,派大夫單伯帶部分兵力,會同齊、陳、蔡三國合兵伐宋 。

宋國看到齊國打著周天子的旗號來討伐,不想背負抗禦王師、與天子作對的罪名,請求歸順王室、與諸侯和好。齊桓公覺得“拉大旗作虎皮”的辦法比自己直接出兵更有效,便又在第二年(公元前679年)冬天請周天子的代表單伯,約集衛、鄭、宋三國國君一起在鄄地會盟,各國諸侯看到周天子支持齊國,遂共推齊桓公為盟主,齊桓公的霸主地位開始確立。

幽地會盟

齊桓公八年(公元前678年),齊又約集魯、宋、陳、衛、鄭、許、滑、滕等國在“幽地會盟”。會上大家再推齊桓公為盟主,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

齊桓公:春秋時期中原第一位霸主,晚年昏庸導致死狀淒慘

救援燕國

齊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國,燕國向齊國求救,齊桓公出兵討伐山戎救援燕國,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師。燕莊公於是送齊桓公回國一直送到了齊國的境內。桓公說:“不是天子,諸侯相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對燕無禮。”於是把燕君所到的地方盡數割予燕國,並叮囑燕君學習召公為政,像在周成王、周康王時那樣給周天子納貢。諸侯聽說此事,都擁護齊國。

檉之會與重建邢衛

齊桓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59年)春,齊、宋、曹三國之君各率本國兵馬共同救邢。狄人退兵後,三國決定將邢國遷得離狄族遠些,齊桓公幫助邢國把都城遷到靠近齊國較為安全的夷儀(今聊城西南) 。

不久狄人又侵犯衛國,齊桓公考慮到衛國已是君死國滅,需要重新建國,便於第二年(前658年)春在楚丘幫助衛國築新城,使衛國在黃河南岸重建國都。

貫之會、陽穀之會與召陵之盟

齊桓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57),桓公和蔡姬在水中遊玩,蔡姬晃船,桓公心怕,阻止蔡姬。蔡姬不聽,晃個不停。齊桓公大發雷霆,將蔡姬送了回去。蔡國也不高興,把蔡姬又嫁給別人。桓公便興兵討伐蔡國 [32] 。秋、楚兩國進攻鄭國,齊桓公約集各國國君在“陽穀會盟”,商討伐楚救鄭。齊桓公三十年(前656年)春,齊桓公率領齊、魯、宋、陳、衛、鄭、許、曹等八國聯軍先對楚國的盟國蔡國實行軍事行動;接著,齊桓公率大軍聯合進攻楚國。兩者相持不下,通過外交談判,楚國答應遵守諸侯的本分,恢複向周天子納貢。於是齊桓公和各小國諸侯共同與楚國在召陵訂立盟約,互相結盟,各自退兵,史稱“召陵之盟”。

首止之會、寧母之會與洮之會

齊桓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55年),周王室發生更立太子之事:周惠王已立王子鄭為太子,因惠後喜歡小兒子帶,周惠王便欲廢鄭立帶。在周惠王死後,齊桓公約集魯、宋、衛、許、曹、陳等國在洮會盟,正式將王太子鄭扶上周天子寶座,是為周襄王。

葵丘會盟

齊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51年),齊桓公與各諸侯國在古葵丘會盟時,周襄王因齊桓公帶頭支持自己繼位,便派宰孔賜給齊桓公祭廟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車馬,這是周天子對於諸侯國的更高獎賞。

《孟子·告子下》記載了齊桓公“葵丘會盟”盟辭的“五禁”條款:“一是誅殺不孝之人,勿改變已確立的太子,不要以妾為妻;二是尊重賢能之人,培育人才,要大力表彰那些有德行的人;三是尊重老人,愛護孩童,不忘來賓和旅客;四是士不能世世為官,官吏的事情讓他們自己去辦,不要獨攬。取士一定要得到能人,不專殺大夫;五是不要故意設堤壩,不要阻止別國人來糴糧食,也不能不報告天子就封國封邑。

”這“五禁”條款分明是齊桓公成就霸業的經驗總結。周襄王派大臣與會並送重禮,說明周襄王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會上齊桓公儼然代周天子號令諸侯,標誌著齊桓公霸業達致顛峰 。

”桓管五傑”中的寧戚主管的是齊桓公稱霸時所需的糧草,可是寧戚一死,管仲便說齊國霸業要衰了;王子成父掌管齊國的軍隊,王子成父能讓齊國士兵勇猛善戰,可是王子成父一死,齊國軍力迅速衰退;賓須無掌管齊國的刑法,他能讓齊桓公稱霸時穩定齊國,讓齊桓公無後顧之憂,可是賓須無一死,齊國迅速奸佞橫行;隰朋主管齊國的外交,他能讓齊桓公稱霸時無須擔心各國諸侯的討伐,並能得到大批諸侯的支持,可是隰朋一死,各國諸侯便紛紛認為齊國即將大亂,於是就沒有人再對齊國有信心了。在等這些人才相繼去世之後,齊國堅如磐石的稱霸基礎就迅速動搖了,再到齊孝公即位,就無人能像“桓管五傑”一樣,能高明的發揮齊國政治體製的優越性了,因此齊國的衰敗重點是後繼無人、人才匱乏。主要原因就是齊桓公晚年寵信奸佞,沒有妥善的安排好身後事。

齊桓公:春秋時期中原第一位霸主,晚年昏庸導致死狀淒慘

昏庸晚年

鹽之會、牡丘之會、淮之會與抗楚援徐之戰

魯僖公十有五年(前645年)。春,王正月,公如齊。楚人伐徐。三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候、鄭伯、許男、曹伯盟於牡丘,遂次於匡。公孫敖帥師及諸侯之大夫救徐。夏,五月,日有食之。秋,七月,齊師、曹師伐厲。

魯僖公十有六年(前644年)。冬,十有二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邢侯、曹伯於淮。

魯僖公十有七年(前643年)。春,齊人、徐人伐英氏。

《國語齊語》萊、莒、徐夷、吳、越,一戰帥服三十一國。

《荀子?仲尼》"; 詐邾襲莒,並國三十五";

《尉繚子·製談第三》「有提九萬之眾(諸侯聯軍),而天下莫能當者,誰?」曰:「桓公也。」

管仲逝世

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管仲重病,桓公問他:“群臣中誰可以代你為相?”管仲說:“了解臣下沒有人比得上君主。”桓公說:“易牙如何?”管仲回答:“殺掉孩子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桓公說:“開方如何?”管仲回答:“背棄親人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難以親近。”桓公說:“豎刁如何?”管仲回答:“自己 *** 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難以親愛。”桓公說:“常之巫如何?”管仲回答:“死生,是無法逃避的;疾病,是人體失常所致。君主不順其自然,守護根本,卻完全依賴於常之巫,那他將對國君無所不為了。”管仲死後,齊桓公不聽管仲的話,重用四人,四人專權 。

死後淒清

桓公四十二年(前644年),戎攻打周朝,周告急於齊,齊令各國諸侯發兵救周 。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齊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無虧、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黨羽爭位。冬十月七日乙亥(前643年9月12日),齊桓公病死。五公子互相攻打對方,齊國一片混亂。桓公屍體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屍蟲都從窗子裏爬了出來。直到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齊君無虧才把桓公收殮。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8/13373.html

“齊桓公:春秋時期中原之一位霸主,晚年昏庸導致死狀淒慘” 的相關文章

清朝妃子每日無所事事就會勾心鬥角嗎 實際真相是什麼樣的

清朝妃子每日無所事事就會勾心鬥角嗎 實際真相是什麼樣的

對清朝妃子們每天生活在勾心鬥角中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清朝的妃子並非都像電視劇上麵演的那樣整天無所事事、勾心鬥角,她們也有自己的日程安排。清朝皇宮製度非常嚴格,皇帝祖上定下的規矩不但對自己嚴厲,對後宮妃子也是非常嚴格,容不得一點差錯。這裏就說明下,清朝妃子每天都在...

魏忠賢和崇禎接管朝政前後相差那麼大 兩人到底差在什麼地方

魏忠賢和崇禎接管朝政前後相差那麼大 兩人到底差在什麼地方

崇禎和魏忠賢相比,他到底差了哪一點?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在曆史上始終流傳著一種說法,當年崇禎皇帝不應該殺害魏忠賢,若是魏忠賢在位的話肯定崇禎皇帝不會把大明王朝給整垮,可能會有一個不一樣的後果,雖然當時的朝廷可能會依舊的烏煙瘴氣,但會有一種另外的...

明朝在要滅亡之前 崇禎為什麼要殺自己的女兒

明朝在要滅亡之前 崇禎為什麼要殺自己的女兒

對崇禎帝為何要親自殺死自己的女兒?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皇室公主,在古代看起來很尊榮,但是真的當公主就知道命好不好,全看當時的皇帝。為何要如此說?想一想電視劇清平樂裏的徽柔公主,沒成親之前她有多麼的開心,也曾經以為自己是深宮裏唯一的光鮮色彩,但是她嫁給駙馬之後,駙馬...

曆史上康熙一共有過多少位皇後?分別是哪些人?

曆史上康熙一共有過多少位皇後?分別是哪些人?

玄燁,清朝第四位皇帝,年號康熙。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康熙一生冊封過3位皇後,分別是孝誠仁皇後赫舍裏氏、孝昭仁皇後鈕祜祿氏和孝懿仁皇後佟佳氏,在這3位皇後中,要問哪位皇後最得康熙寵愛,那一定是赫舍裏氏,為什麼這樣說呢?順治帝去世的時候,康熙才8歲。由於他...

曹丕篡位是心腹力挺而成的 司馬氏篡位為何能順利成功

曹丕篡位是心腹力挺而成的 司馬氏篡位為何能順利成功

今天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曹丕篡政是大臣的擁護,為何還能被司馬氏代替?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東漢末年天下紛爭,十八路諸侯互相征伐,直到曹劉孫鼎立的局麵形成。曹操死後曹丕篡奪江山,自立魏國,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孫權建立吳國。自此,三國鼎立的局麵正式成立。可令人怪就怪在,曹丕篡奪江山之後,司馬氏繼承了他的...

被圍鳳鳴山時,趙雲是如何脫困的?

被圍鳳鳴山時,趙雲是如何脫困的?

趙雲,漢末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與關羽、張飛並稱“燕南三士”。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趙雲請求當先鋒,先行破敵,趙雲老當益壯,率軍力斬魏軍大將韓德等五人,後來,趙雲因為輕敵,被夏侯楙用計困於鳳鳴山。趙雲左衝右突,不能突圍,趙雲感歎,我不服老,死...

孫權都已經稱臣了 孫權為何不願意和曹操交好

孫權都已經稱臣了 孫權為何不願意和曹操交好

還不知道:孫權向兩位君王稱臣,為何不願與曹操交好?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孫權沒有向曹操稱過臣,他隻向漢獻帝稱臣,此後漢獻帝禪讓大位給曹丕,孫權又向曹丕稱臣,那麼他為什麼不向曹操稱臣呢?因為沒有理由嘛!曹操頂天了就是一個魏王和大漢丞相,在魏國他是國王,在漢朝他是丞相...

唐儉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唐儉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淩煙閣是唐代為表彰功臣而建築的繪有功臣圖像的高閣,因“淩煙閣二十四功臣”而聞名於世。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唐儉是唐朝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在晉陽起兵中立有大功,為唐朝的建立立下大功。但唐儉在出使東突厥時,差點被李靖與張公謹害死。那唐儉為何差點死在東突厥呢一,鼓動反隋唐儉為隋朝戎州刺史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