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夏朝的曆史很難找到準確的資料 司馬遷是如何確定匈奴和夏朝的關係的

中國曆史5年前 (2019-07-07)2

你真的了解匈奴和夏朝嗎?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匈奴人的來曆到底是什麼,恐怕沒有人能說的很清楚,《史記》有記載匈奴是夏朝人的後裔,然而畢竟司馬遷的年代距離夏朝已經很遙遠了,有一千多年的時間,他又是從哪裏得知,匈奴人就是夏朝後羿這件事情的呢?況且夏朝時期的曆史本身就比較,模糊,很難找到一些確切的曆史資料,那司馬遷為何又這樣肯定匈奴和夏朝的關係呢?

夏朝的曆史很難找到準確的資料 司馬遷是如何確定匈奴和夏朝的關係的

司馬遷在《史記·匈奴列傳》中開篇就寫道:“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

就是說,匈奴是夏朝王室的後代子孫。夏朝之前,是山戎、獫狁、葷粥這些少數民族居住在那個北部蠻荒之地。夏朝的時候,這裏被夏朝王室的後代取代,也就是淳維,後來就發展成了匈奴。

司馬遷說匈奴是夏朝的後裔,但是並沒有說為什麼匈奴是夏朝後裔,也沒有說夏朝後裔是怎麼取代山戎、獫狁、葷粥這些民族,住到北疆的。其間經曆過哪些事情?北疆原來的居民山戎、獫狁、葷粥到哪裏去了?是被同化了,還是舉族搬遷了?

司馬遷隻做出這個結論,並沒有提供相關的證據。司馬遷不提供證據,有兩種可能:一是找不到證據,二是不需要證據。

找不到證據,原因很簡單,因為從夏朝滅亡,到司馬遷生活的時代,少說也有1500年的曆史。如果是當下資訊發達的時代,就算有1500年的曆史,曆史記錄也是能找到的。但是那時候資料卻十分有限,有可能文字都還沒有成型(雖然傳說倉頡在黃帝時期就已經造字,但我們現在能找到的最早的文字資料,還隻是出現了商朝的甲骨文。因此,究竟文字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並不清楚),司馬遷不太可能得到文字資料,他能得到的,隻是民間傳說。就算得到的是文字資料,那些文字資料也未必可靠。

夏朝的曆史很難找到準確的資料 司馬遷是如何確定匈奴和夏朝的關係的

因為找不到證據,因此司馬遷幹脆不去證明。

為什麼又說司馬遷不需要證明呢?因此在司馬遷看來,如果要去找證據證明,那麼他所講的,別人反而會懷疑。不去證明,別人反而無話可說。說了就說了,說了就是結論,司馬遷想要達到的是這樣的效果。

那麼,司馬遷說匈奴是夏朝皇室的後裔,這個話說得對不對呢?

司馬遷找不到結論,我們當然也找不到結論。不過,我們可以來考慮另一個問題,假如司馬遷本人對事情的真相也不確定的話,他為什麼卻言之鑿鑿地說匈奴是夏朝的後裔呢?

我認為司馬遷之所以這樣說,更多的是一種“微言大義”的表達。

司馬遷是一個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知識分子。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好幾段曆史進行了特別的強調:一是堯舜禹的禪讓,二是武王伐紂,三是周公輔政,四是孔子以匹夫擔責天下。

司馬遷強調的這幾點,所要表明的是“德政”的重要性。君王應該以“德”安天下,天下應該“有德者居之”。因為舜有“德”,所以堯自覺地把帝位讓給他。周武王因為“有德”,所以他能夠取代商紂,獲得“天下之主”的位置,受到天下擁戴。周公雖然獨掌朝政,但是他“有德”,因而獲得天下人認可。孔子雖然隻是一個知識分子,但是積極地向諸侯們推薦“仁政”,也就是“德政”,這就是擔責天下的表現。

所有的曆史都是當代史。司馬遷寫曆史書,他想表達的也就是對於當下問題的看法。他寫匈奴,所要表達的,也就是他對匈奴的看法。

司馬遷怎麼看匈奴呢?我們可以從他對待李陵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

不錯,司馬遷和李陵確實是好友。司馬遷為李陵辯護,摻雜著個人情感。但是,這其實也是司馬遷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呈現。司馬遷認為,四海是一統的,就算是匈奴,和中原人都是從一個老根上發芽產生的,兩個民族屬於同宗同源。對於匈奴,作為上邦大國的漢朝,應該滿懷德政。並不是說不能打匈奴,打是必要的。但是打不是目的,目的是和平,是老百姓的安康幸福。

為了追求這個安康幸福,就應該想辦法實施“德政”,以德服人。李陵雖然投降了,但是李陵在匈奴,是可以用“德政”感化匈奴單於,實現漢匈兩國的和平安寧的。殺李陵全家,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雖然司馬遷其實並不肯定匈奴是不是夏朝的後裔,但他卻能那麼確定地把這件事寫出來。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907/261258.html

“夏朝的曆史很難找到準確的資料 司馬遷是如何確定匈奴和夏朝的關係的” 的相關文章

熊賜履和李光地是什麼人?他們對康熙產生了什麼影響?

熊賜履和李光地是什麼人?他們對康熙產生了什麼影響?

玄燁,清朝第四位皇帝,年號“康熙”。今天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清朝建國及入關之初,有兩位皇帝都是幼年繼位,分別是順治和康熙。幼年繼位的皇帝一般來說,可塑性更強,他們的人生觀念、權力觀念、治國觀念等,都是由教導皇帝的老師來塑造。而在當時,有資格教導皇帝的,當然是儒臣,對此,儒臣們也是趨之若鶩...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是什麼意思?講的是什麼故事?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是什麼意思?講的是什麼故事?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這是一句著名的諺語,通常被用來形容一種並非自己親手所為,但最後的悲慘結果卻是自己間接導致的情況。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周伯仁出身汝南周氏,為西晉安東將軍周浚之子,因此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為人謙遜有禮,很有才華,成為遠近聞名的大才子。...

蜀漢滅亡後關羽後人被滿門斬殺 張飛後人為何安然無事

蜀漢滅亡後關羽後人被滿門斬殺 張飛後人為何安然無事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蜀國滅亡後,為何張飛一家無人敢動,關羽後人卻被滿門斬殺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三國時期,劉備帶領兄弟關羽和張飛白手起家,帶著興複漢室的夢想一路拚搏,最後也是在亂世之中建立了蜀國,可惜的是,劉備並沒有活到他實現願望的那一天,不僅如此,其他的兩位兄弟也先...

劉虞為何會敗給公孫瓚?哪些原因導致的?

劉虞為何會敗給公孫瓚?哪些原因導致的?

劉虞可以說是真正忠心漢室的宗室重臣。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各位讀者就和曆史網小編一起來了解吧!初平四年(193年),幽州牧劉虞率十萬大軍討伐不聽號令的舊部公孫瓚,結果卻被公孫瓚率領的幾百精兵擊敗。劉虞愛民如子,深受幽州百姓愛戴,統領十萬大軍為何還打不過隻有幾百人的公孫瓚呢一,出身名門劉...

嘉靖皇帝的一生中有過幾次皇後?分別都是誰?

嘉靖皇帝的一生中有過幾次皇後?分別都是誰?

嘉靖皇帝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四十五年。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著往下看吧~明世宗的三位皇後都沒有得到善終,各自命運多舛。陳後心胸狹窄,張後沒有贏得歡心,方後死於非命。她們三位在曆史上雖然沒有被淪為政治犧牲品,可淒慘的結局總不免讓人覺得些許惋惜。撥開曆史迷霧,一起走進那個王朝。...

司馬冏是什麼人?他最後是如何被殺的?

司馬冏是什麼人?他最後是如何被殺的?

司馬冏,齊王司馬冏,字景治,是西晉八王之亂中其中一王。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永康二年(301年),西晉齊王司馬冏首先起兵討伐篡位的司馬倫。最後司馬倫兵敗被殺,司馬冏威望大增,成為輔政大臣。但司馬冏輔政不到一年,就被長沙王司馬乂誅殺。為何除掉逆臣的司馬冏會迅...

趙匡胤作為北宋開國皇帝 趙匡胤為何沒有能統一天下

趙匡胤作為北宋開國皇帝 趙匡胤為何沒有能統一天下

還不知道:大宋王朝為何至始至終都沒有能夠實現天下一統呢?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是曆史上非常有為帝王。秦始皇一統天下功過是非自然不必多說,千古一帝曆史上僅此一人。漢武帝開疆拓土,文治武功曆史上沒有幾人可以與之媲美。唐太宗創造大唐盛世,開疆拓土,文...

謝裒:東晉時期大臣,他擔任過哪些職位?

謝裒:東晉時期大臣,他擔任過哪些職位?

謝裒(282年~347年),本名謝魮,字幼儒,陳郡陽夏縣人,東晉時期大臣,散騎常侍謝衡的兒子,太保謝安的父親。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出身陳郡謝氏,才兼文武。永嘉年間,起家琅琊王(司馬睿)掾、丞相參軍。晉元帝即位,授丹陽郡尉。永昌元年(322年),授太常卿。永和三年(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