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甲骨文中,有關婦好的記載有二百多條

中國曆史1周前 (04-28)6

甲骨文中,有關婦好的記載有二百多條

甲骨文中,有關婦好的記載有二百多條

1976年,由殷商考古專家鄭振香女士和陳誌達先生主持發掘的婦好,被列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成果的前列。

婦好墓是1928年以來,殷墟宮殿宗廟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也是殷墟科學發掘以來,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員墓葬,該墓南北長5.6米,東西寬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辭稱為“母辛宗”的享堂。

甲骨文中,有關婦好的記載有二百多條。她曾率領一萬三千多人的軍隊,去攻打前來侵略的鬼方,並大勝而歸。因為功勳卓著,深得武丁以及群臣包括國民的愛戴。婦好終因積勞成疾先逝,國王武丁予以厚葬,並修築享堂時時紀念。

1976年發現的婦好墓,是一座墓主人身份清楚,沒有失盜的王室墓葬。該墓葬共出土隨葬物品一千九百二十八件,其中,青銅器四百四十多件,玉器五百九十多件,骨器五百六十多件。此外,還有石器、象牙製品、陶器以及六千多枚貝殼。

婦好墓出土的器物異常精美,譬如,工藝精湛的小玉人、鑲嵌綠鬆石的象牙杯等。

在出土的大量的青銅器中,有多件上麵鑄有“婦好”的銘文。特別是一件帶有“婦好”銘文的武器“鉞”,學界普遍認為,是婦好可以領兵打仗的權力標誌。安陽殷墟博物苑建有複原的婦好墓,供遊人參觀。

婦好享堂(母辛宗),是婦好死後,國王武丁為祭祀婦好,在其墓壙上所修建的宗廟建築。婦好,廟號“辛”。其墓上的享堂,卜辭稱“母辛宗”。這座建築就是對母辛宗遺跡的科學複原。

尊立於婦好享堂前的漢白玉婦好雕像,這是根據有關資料雕塑的。目光炯炯,不怒而威,披堅執銳,威風凜凜,顯示了華夏最早的巾幗女將的英姿和風采。她手持的這件龍紋大銅鉞,是其生前曾使用過的武器,重8.5公斤。另一件虎紋銅鉞重9公斤。婦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見武藝超群,力大過人。古代的斧鉞主要用於治軍,鉞曾是軍事統率權即王權的象征。

殷墟,是商王朝後期的王都,據文獻記載,自盤庚遷殷,至帝辛覆亡,曆經八代十二王。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所列《夏商周年表》確認,盤庚遷殷為公元前1300年,武王克商年為公元前1046年,共有二百多年,商王朝居殷最久,是無可爭辯的。

如今,殷墟早已蜚聲中外,現就婦好墓的發現與發掘過程作一回顧。

婦好墓位於當時小屯村的西北地,這裏原是一片高出周圍農田的崗地,1975年冬,掀起“農業學大寨”平整工地的浪潮,這片崗地成為被平整的目標。

要保護這片遺址,必須提出充分的理由,由於過去沒有在這一帶作過發掘工作,對遺址內涵知之甚少,當時,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的工作人員共同商量,決定對重要遺址進行鑽探。

當時,崗地上的棉杆尚未拔掉,隻能在邊緣鑽探。11月20日開始,經鑽探得知,耕土層下出現殷文化層,而且,靠東部東西長約70米的夯土比較厚,向西較薄,崗地南邊是取土形成的斷崖,斷崖南麵是空地。

於是,11月23日開始清理斷崖的工作,清理了三天,鏟刮出長約140米的斷麵。東邊顯露出密集的夯土房基,向西地勢較低,但仍有夯土。夯土房基的發現,為保護這片遺址提供了重要依據。經與村裏的負責幹部聯係,請他們看過現場後,都表示同意保護,並說,今後也不在這裏取土。保護遺址問題得到圓滿解決,並決定第二年進行發掘。

經辦理申報,批複手續後,於1976年春季,開展了對小屯村西北地的發掘。重點是發掘建築基址,為弄清房基下邊夯土的範圍和性質,發掘了1號房基,清除房基土之後,下麵出現的是一長方形坑,內填夯土,其南邊被取土挖掉,但經鑽探得知向下仍有夯土,找到其南邊緣,整體呈長方形,很像一座墓,但鑽探時,一杆探不到底,於是,係繩下探,由於夯土硬且幹,探鏟帶不上土,探到5米多仍未到底,有人說,小屯墓坑少,盡是“死夯土”(指房基土),影響民工的情緒。於是,采取先將局部向下挖,距地表深3米時停下來,還得鑽探,一杆探不到底可以加接杆,用螺絲檸緊,如果超過6米深就接近地下水了,夯土成濕泥也不好探,需加檸杆,目的是探到底,弄個水落石出。

5月16日是星期日,天氣晴朗,開始在邊緣探,幾個孔在不同深度都碰到似石頭的硬東西,打不下去。最後,在中心部位鑽孔,從距地表3米至6米深進度比較快。從水井得知,此處水位是6.5米。故向下夯土變成泥,探鏟探上的泥,上提時往往滑下去,這時,加用擰杆用轉動的力量向下鑽孔,一鏟鏟下探,速度很慢,每鏟上來都仔細看土質有無變化,工人們都很辛苦,從6米探到深7米用了半個多小時,正在推動擰杆下探時,突然,探杆下陷了約70厘米,把杆下探的工人緊握探杆,使盡全身的力氣向下墜,探杆又下沉了約50厘米,出現硬底。慢慢向上拔鏟,探鏟提上來滿鏟都是鮮紅的漆皮,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是墓葬,眼光敏銳的師傅發現鏟內有件東西,一把抓過來跑到水渠邊上洗淨,原來是一件玉墜,一座墓葬呈現在大家的麵前。

墓葬基口長5.6米、寬4米、深約8米。當時,對麵積僅有20多平方米的一座豎穴墓,並未抱過高的希望,但出人意料的是,在挖掘墓的填土中,就不斷出現遺物。遺物是分層埋入的,分為六層,更先發現的是一件殘陶爵,距地表深約3米,在墓穴東北部出現了一件大理岩的石臼,出土時底朝上,翻過來一看,臼孔內滿染朱砂,色澤鮮豔。其後,相繼出土數層文化遺物。

出土遺物最多的一層如下:此層距墓口深5.6米,在墓室中部有疊壓在一起的三件象牙杯和大量骨笄,大概原是放在木匣中的。在其南麵布滿不同質料的隨葬品,有石豆、成對的石鳥,精美的骨刻刀和一麵銅鏡,另有散放的骨笄多件。取出上層遺物之後,露出壓在下麵的遺物,有兩麵銅鏡,一件大石蟬,另有小石壺、石壘、石罐等供玩賞的“弄器”,還有玉管,瑪瑙珠等。出土時,色澤鮮豔。

清理完第六層,已接近水麵,但仍不斷發現遺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刻有“後辛”二字的石牛、靠墓壁發現殉人骨架和狗骨架。清理完這層遺物已臨近水麵,不再向下挖,水麵以上的發掘告一段落。

6月4-5日進行水下發掘的準備工作,原定6日開始發掘,但供電局未送電、工人們很心急,有位老師傅建議,用轆轤絞水可以下挖,對下邊的情況多了解一些,已安排好下水的工人很讚成。於是商定隻挖北端和墓室中間一小部分,向下挖了不久,中部出了兩件玉簋和一件石人。北邊大型銅器逐漸顯露,更先露出水麵的是大方鼎。鼎耳出來了,長方形口也很明顯,圍觀的人喊,“銅爐”!大甗也露出水麵。大型銅器的出現令人驚喜,但考慮到安全,停止下挖,並找供電局聯係,要求解決供電問題,以便抽水,供電局同誌看了現場,答應第二天全天供電。

7日早上,先抽去坑內積水,工人分組輪流下水操作。先從槨室中部向下發掘,很快進入棺室,棺內布滿玉器,玉戈、玉人等不斷送上來,但墓內遺物太多,傳遞太慢,於是,將玉器放入水桶內,殘銅器裝入筐內,送上地麵,大約午後,棺內的玉器,以及槨內的小型銅器已基本取出。

恰在這時出水量少了,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清理墓室周圍陳放的大型銅器,大型銅器用繩索捆緊,由工人順著坑壁慢慢拉上來,參加發掘的人處於緊張的勞動中。圍觀的人熙熙攘攘,其中,也有懂得古物的,每取上一件,就有人喊,又是一件,三聯甗架被拖上來了,有人說,六條腿,這是啥?旁邊的人說,沒見過。偶方彝的器體取上來了,有個孩子喊,長方的像豬槽。負責安全的人在極力維護秩序,下午三點多,遺物取淨了,最後,將被朱砂和漆皮染紅的水抽去,露出腰坑和生土底。

婦好墓雖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隨葬品極為豐富,共出土不同質料的隨葬品一千九百二十八件,有青銅器、玉器,寶石器、象牙器、骨器、蚌器等,最能體現殷墟文化發展水平的是青銅器和玉器。

青銅器共四百六十八件,以禮器和武器為主,禮器類別較全,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等。多成對或成組,婦好銘文的鴞尊、盉、小方鼎各一對,成組的如圓鼎十二件,每組六件,銅鬥八件,每組四件。後母辛銘文的有大方鼎、四足觥各一對。其他銘文的,有成對的方壺、方尊、圓斝等,且多配有十觚、十爵。有銘文的銅禮器一百九十件,其中,鑄“婦好”銘文的共一百零九件,占有銘文銅器的半數以上,且多大型重器和造型新穎別致的器物。如鴞尊、圈足觥造型美觀,花紋繁縟。

同時,“婦好”鴞尊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鳥形酒尊,其實用的造型、精巧的紋飾,具有商代銅器的大氣肅穆和獨特神韻。作為商代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體現,“婦好”鴞尊不僅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物質載體,也證明了中國青銅時代發展的高峰。

三聯甗、偶方彝,可說是首次問世。三聯甗是灶形器與甑配套使用,它可以同時蒸出三大甑相同或不同的食品,又可移動位置,使用方便,是炊具的創新。汽柱甑形器實為汽鍋,在昆明用汽鍋蒸雞,是一道美食,同樣的炊器在三千多年前已出現,足以說明殷人對食品也是刻意求精的。

墓內的銅器群,不僅是精美的藝術品,而且,是商王朝禮製的體現。“婦好”銘文的銅器是一個比較完整的禮器群。“後母辛”銘文的銅禮器當是子輩為婦好所作的祭器,其他不同銘文的銅禮器大多是酒器,大型酒器配十觚、十爵。大概是貴族或方國奉獻給這位赫赫有名的王後的祭器,這些也是研究殷代禮製的重要資料。

武器有戈、鉞、鏃等,兩件鑄“婦好”銘文的大銅鉞,最令人矚目,一件紋飾作兩虎捕捉人頭,虎似小虎,形象生動。相似的圖案曾見於“後母戊”大鼎的兩耳上。似有震懾作用。

墓內出土玉器多件,絕大部分完整或稍殘缺。以深淺不同的綠色為主,也有棕色的,白玉很少。當安陽市玉雕廠的工作人員看了玉器之後,就有人提出,墓內所出以新疆青玉為多,後經多位有經驗的人士驗證,確定婦好墓內所出以新疆玉為主。後經科學鑒定,多為透閃石,也有陽起石,透閃石與新疆玉相合,新疆玉在殷墟的發現具有重要意義。

玉器類別比較多,有琮、璧、璜等禮器,作儀仗的戈、鉞、矛等,另有工具和裝飾品。玉禮器對研究禮製極為重要,禮玉以琮、璧為主。《周禮·大宗伯》:“蒼璧禮天,黃琮禮地”。這雖是反映周朝的觀念,但用玉石器進行祭禮在新石器時代即已出現,而以良渚文化資料最為係統。盡管時代不同,考古文化不同,但用琮、壁進行祭祀當是一脈相承的。

裝飾品為數最多,有四百二十多件、大部分為佩帶玉飾,少部分為鑲嵌玉飾,另有少數為觀賞品。玉石人是研究當時人的發式、頭飾、著裝等的實物資料。各種動物形玉飾有神話傳說的龍、鳳,有獸頭鳥身的怪鳥獸,而大量的是仿生的各種動物形象,以野獸、家畜和禽鳥類為多,如虎、熊、象、猴、鹿、馬、牛、羊、兔、鵝、鸚鵡等,也有魚、蛙和昆蟲類。玉雕藝人善於抓住不同動物的生態特點和習性,雕琢的動物形象富有生活氣息,如一件回首狀的小鹿,表現出警覺的神情,而頭部歪向一側的螳螂則顯得悠閑自在,生動傳神。玉器之外還有綠鬆石、孔雀石、綠晶雕琢的藝術品和瑪瑙珠等,三件象牙杯,有兩件成對,造型美觀,雕琢精致,堪稱國之瑰寶。在此,還應說一說墓內所出的六千八百多枚海貝,經鑒定為貨貝,一件 *** 綬貝(也稱阿文綬貝)、二件脈紅螺。海貝產生於我國台灣、南海,反映商王朝與我國東海、南海海域有直接間接的聯係,是極重要的證據。

“婦好”之名,見於武丁時期甲骨文,生前曾主持祭祀,從事征戰,地位顯赫。婦好墓屬殷墟早期,與武丁時代相合。

墓主婦好當為武丁配偶。其重要性在於該墓保存得好,年代與墓主身份清楚,是商王朝晚期的一座王後墓。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在侯家莊一帶的王陵區內發掘的大墓均遭古今盜掘,因此,對商代王室墓的全貌知之甚少。婦好墓的發掘,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這一缺憾。墓內所出的銅禮群和武器,以及大量玉石器等,大體上反映了武丁前後商王朝禮器群的類別和組合,是研究商代禮製的重要資料。大型青銅禮器、武器和大量的玉器、象牙器也顯示了商王朝的興旺和手工業的發展水平。商文化是經過長期的發展所形成的,從玉器可以看出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新石器時代某些文化的先進因素,如紅山文化的玉龍、“豬龍”,良渚文化的琮、璧等,並不斷發展和創新,豐富了商文化的內涵,為祖國的文化增添了光彩。婦好墓的各種文化遺物,以及貝類、海螺等,尚有待於我們從多方麵、多視角進行研究。

(本篇完)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404/593115.html

“甲骨文中,有關婦好的記載有二百多條” 的相關文章

諸葛亮如果采用子午穀奇謀 諸葛亮北伐能夠成功嗎

諸葛亮如果采用子午穀奇謀 諸葛亮北伐能夠成功嗎

還不知道:諸葛亮如果采取魏延的子午穀奇謀,北伐能成功嗎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諸葛亮主政蜀漢北伐曹魏的時候,魏延曾提出了一個謀略。效仿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魏延自己率領五千精兵從子午穀快速趕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穀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

匡衡在曆史上有哪些故事?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匡衡在曆史上有哪些故事?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鑿壁偷光,是一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出自《西京雜記》。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各位讀者就和曆史網小編一起來了解吧!無疑,讀書改變命運這是正解。西漢大經學家、一度官至丞相的匡衡,用發奮苦讀的精神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他“鑿壁偷光”的故事也美名天下。但所謂“勿以惡小而為之”,雖然“偷光”看起...

徐達到底有什麼厲害之處,能被提拔成軍方第一人?

徐達到底有什麼厲害之處,能被提拔成軍方第一人?

徐達是明朝的開國功臣,朱元璋的得力軍事統帥。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朱元璋在家鄉募兵,正式建立自己的起家班底,共募兵七百餘。在這七百多人中,就有朱元璋的同鄉兼發小徐達,此時的徐達,隻是一個農家小夥子。至吳元年時(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滅...

朱元璋生性多疑 朱元璋為何還對馬皇後言聽計從

朱元璋生性多疑 朱元璋為何還對馬皇後言聽計從

還不知道:朱元璋生性多疑,為什麼卻對馬皇後言聽計從,偏愛有加呢?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朱元璋可以說是曆史上最殘暴的君主,但是在馬皇後麵前卻異常的溫柔,因為兩人一起患難與共,經曆過許多夫妻不能承受的苦難,更重要的是在朱元璋成為一國之君的時候,馬皇後勤於內治,對嬪妃關...

曹丕殺了幾個兄弟 曹丕真的對自己的兄弟下手了嗎

曹丕殺了幾個兄弟 曹丕真的對自己的兄弟下手了嗎

還不知道:曹丕真的殺了親兄弟嗎?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曹丕字子桓,是魏晉時期三曹代表之一,建安文學的奠基人,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曹魏開國皇帝,他也是曹操和卞夫人的嫡長子。曹丕自幼聰明好學,博覽群書,又能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對待部下謙遜和藹。善於和百官打交道,又宅心仁...

有哪些與陳堯佐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有哪些與陳堯佐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陳堯佐(963年—1044年10月26日),字希元,號知餘子,閬州閬中郡人,北宋官員、書法家、詩人,左諫議大夫陳省華次子、樞密使陳堯叟之弟、天雄節度使陳堯谘之兄。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端拱元年(988年),陳堯佐進士及第,授魏縣、中牟縣尉。鹹平初年,任潮州通判。曆官翰林學...

李淵退位給李世民後 李淵之後的生活過得怎麼樣

李淵退位給李世民後 李淵之後的生活過得怎麼樣

對李淵退位後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玄武門之變後,“太上皇”李淵的結局如何?“三代以後,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明王誌堅·《讀史商語·卷三》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一共誕生出四百多位皇帝,這些皇帝中,有昏庸無能,沉迷酒色者,也有英明睿智,雄才大略者,但能稱得...

孔衍植是什麼出身?曆史上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孔衍植是什麼出身?曆史上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俗話說臨患不忘國,忠也。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說的故事,歡迎關注哦。自古以來,孔子一直被看作是中國曆史上最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更是世人眼中的賢者。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千年之後,孔子的後裔之中卻出現了一位被後世唾罵的對象——孔衍植,此人出生於明朝最尊貴的家族,代代享受朝廷的優容,卻率先背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