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都說喝酒誤事 曹操立儲時曹植喝酒誤事是真的嗎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20)124

還不知道:立儲之爭關鍵時刻,曹植為何要醉闖司馬門?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導讀

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三國誌·曹衝傳》

曹操共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少年早智的神童曹衝最受曹操寵愛,曹操曾對群臣表示“欲傳後意”於曹衝,但可惜天妒英才,曹衝年僅十三歲就病逝了。痛失愛子的曹操雖悲痛欲絕,但也深知人死不能複生的道理,他對曹丕等人說:“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在後曹衝時代,曹植率先脫穎而出,彌補了曹衝留下的真空,在立嗣之爭中處於領先的位置。他“援筆立成”的才華深深地打動了曹操,再加上身邊聚集了丁儀、丁廙、楊脩等一眾才子,一時名噪朝野。曹操也對曹植寄予厚望,有意立其為太子。

但令人不解的是,就在立嗣之爭的關鍵時刻,處於領先位置的曹植卻犯了醉酒擅闖司馬門的低級錯誤,從而被曹丕後來居上逆轉局勢,並最終成為了魏太子。

都說喝酒誤事 曹操立儲時曹植喝酒誤事是真的嗎

那麼問題來了,在明知貪杯誤事是大忌的情況下,絕頂聰明的曹植為何會明知故犯,在立嗣之爭的關鍵時刻貪杯犯錯呢?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來快速了解下曹植醉闖司馬門這件事。

痛失好局:曹植醉闖司馬門失嗣位

植既以才見異,而丁儀、丁廙、楊脩等為之羽翼。太祖狐疑,幾為太子者數矣。——《三國誌·曹植傳》

曹植年紀輕輕就能出口成章、下筆成文,這讓曹操“甚異之”並開始對他刮目相看,從而使他在立嗣之爭中搶得先機。而大才子丁儀、丁廙、楊修等人除了在幕後為曹植出謀劃策外,更是直接在曹操麵前為他背書,曹操在猶豫之間,曾幾次想做出廢長立幼,立曹植為太子的決定。

但曹操畢竟是一代梟雄,他雖然善於采納別人的意見,但卻從來不盲從,而是經過深思實慮後才做出最終的決定。在立嗣這件事關曹氏政權生死存亡的大事上,曹操更是慎之又慎,雖然一度認為曹植是合適的人選,但為了保險起見,他決定在正式立曹植為太子之前,再對他做一次考驗。

十九年,徙封臨菑侯。太祖征孫權,使植留守鄴,戒之曰:“吾昔為頓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時所行,無悔於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與!” ——《三國誌·曹植傳》

公元214年,曹操東征孫權,下令曹植留守鄴城,並以自己當年二十三歲就擔任頓邱令的往事,來告誡同為二十三歲的曹植要發奮圖強、建功立業。鄴城是曹氏政權的政治、軍事中心,曹操在出征期間將保衛鄴城的重任交給曹植,足以看出曹植在他心目中的分量之重。

都說喝酒誤事 曹操立儲時曹植喝酒誤事是真的嗎

曹植本應抓住這次機會好好表現,從而一舉在嗣位之爭中勝出,但是,曹植卻搞砸了。

也許是自以為大局已定過於興奮,又或者是因為沒有了曹操的約束而情難自禁,曹植竟在曹操出征期間飲酒作樂,徹底放飛自己。公元217年,喝大了的曹植趁著酒興飆(王室的)馬車,最後竟擅自打開皇宮的司馬門(皇宮外門),在皇帝專用的馳道上縱情馳騁,從而鑄下了大錯。

曹操得知消息後勃然大怒,他首先將管理王室車馬的公車令處死,隨後又頒布了針對諸侯的禁令,以杜絕此類現象再次出現。同年十月,曹操立曹丕為世子,這宣告了曹植已從世子之爭中出局。

曹植醉闖司馬門的舉動讓人費解,當時正是立嗣之爭的關鍵時期,隻要確保鄴城在曹操出征期間平安無事,曹植就能順利通過考驗,成為魏太子的不二人選。但是,他卻偏偏將這簡單任務搞砸了,從而被曹丕後來居上,一舉拿下了魏太子之位。曹植當時年已二十有三,不可能不知道擅闖司馬門的後果,為何還要明知故犯呢?

種種跡象表明,在曹植醉闖司馬門這件事中,醉酒隻是表麵現象,而真正的原因史書中雖然不明說,但卻也留下了蛛絲馬跡。

都說喝酒誤事 曹操立儲時曹植喝酒誤事是真的嗎

擅闖司馬門:受人陷害還是自導自演?

曹植醉闖司馬門看似是無心之舉,但在實際上,除了皇帝(曹操)外,其他人要私自乘皇室的車馬進入司馬門(使用武力除外)絕非易事。

首先,皇室車馬被擅用就是公車令的失職,而失職就要付出掉腦袋的代價,這點公車令再清楚不過了,而當時曹植並沒有具備使用皇室車馬的資格,這點公車令也是知道的。所以,在正常情況下,公車令不可能冒著掉腦袋的風險,為曹植擅用皇室車馬網開一麵。

再者,曹植在世子之爭中已經領先曹丕,因此他的身邊也集聚了一批朝中的文臣武將,這些人將寶押在曹植身上,就是希望在曹植繼位後自己能夠加官晉爵,但如果是曹丕勝出,那麼他們就會前途渺茫了(事實也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曹植想做出軌之事,其身邊之人也會加以阻止的,因此,曹植根本沒有醉闖司馬門的機會。

不過,事在人為。如果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計劃,那麼,曹植在醉酒之後,還能旁若無人地闖入司馬門就不奇怪了。

都說喝酒誤事 曹操立儲時曹植喝酒誤事是真的嗎

1、曹丕設局陷害曹植?文帝禦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並為之說,故遂定為嗣。——《三國誌·曹植傳》

曹植才華出眾,兼有楊修、丁儀兄弟等大才子在身邊出謀劃策,從而能夠在立嗣之爭的初期領先曹丕。但是,曹丕卻得到賈詡、司馬懿、陳群、吳質等朝中重臣的擁護,因此才能夠後來居上,最終擊敗曹植成為魏太子。而曹植醉闖司馬門正是立嗣之爭的轉折點,在此之前曹植處於領先的位置,但在此之後,則是曹丕穩操勝券。

曹植雖然才華橫溢,但卻“不能克讓遠防”,這在殘酷的皇室鬥爭中,是一個致命的軟肋,而曹丕卻擅長“禦人以術,矯情自飾”這一套,他經常施以小恩小惠來攏絡宮人,從而使宮人“並為之說”。這既能為自己積聚了人氣,又能及時掌握宮中的之一手信息,可謂是一舉兩得。

曹植“飲酒不節”的習慣給了曹丕逆襲的機會,他也一直在等待曹植出錯的機會,以便對其施以致命一擊。因此,當曹植因為被曹操委以鎮守鄴城的重任而得意忘形,開懷痛飲之時,得知(密探)消息的曹丕便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機會,迅速啟動蓄謀已久的預案:利用自己在宮中的人脈,成功讓喝醉了酒的曹植在不知不覺中闖入司馬門,從而鑄下了不可挽回的大錯。

都說喝酒誤事 曹操立儲時曹植喝酒誤事是真的嗎

事實上,陳壽在《三國誌》中已對曹植先贏後輸的原因做了解讀。

陳思文才富豔,足以自通後葉,然不能克讓遠防,終致攜隙。——《三國誌·曹植傳》

所以,曹丕正是抓住了曹植“不能克讓遠防”的性格弱點,以及“飲酒不節”的不良習慣,設計讓曹植醉闖司馬門犯下大錯,從而完成了對曹植的逆襲。

2、曹植自導自演?彰至,謂臨菑侯植曰:“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植曰:“不可。不見袁氏兄弟乎!” ——《三國誌·曹彰傳》注引《魏略》

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陽病重,他自知大限已到,於是緊急派驛馬召見曹彰,但曹操卻沒能堅持到曹彰到來就去世了。而曹彰在到達洛陽後,就想擁護曹植繼承魏王之位(當時曹丕並不在洛陽),但卻被曹植以“不可。不見袁氏兄弟乎”為由拒絕了,同時,也由於曹丕果斷迅即稱王,一場可能發生的危機才沒有爆發。

都說喝酒誤事 曹操立儲時曹植喝酒誤事是真的嗎

由此可看出,曹植在主觀上並沒有想繼承魏王位的強烈意願。既然他不想當魏王,自然也就沒有爭當魏太子的必要了。

如果仔細研讀史書就會發現,曹植雖然因才華出眾而受到曹操的“特見寵愛”,但從始至終,曹植都沒有說過他要當魏太子。也就是說,不是曹植想當魏太子,而是曹植身邊的人(楊修、丁儀兄弟等人)想讓曹植當上魏太子,當然,他們力挺曹植是有原因的,其中丁儀兄弟與曹丕有仇(曹丕阻止清河公主嫁給丁儀),而楊修則是因為與曹植有共同語言才與曹植走得更近。

袁紹廢長立幼造成袁譚、袁熙、袁尚兄弟鬩牆,最終結果就是使袁氏集團覆滅。曹植不想曹氏集團重蹈覆轍,於是,他就故意“飲酒不節”,並配合曹丕的計劃醉闖司馬門,主動退出了魏太子的競爭行列。

綜上所述,曹丕為了陷害曹植,就趁曹植喝醉之機引導他乘皇室的車馬闖入司馬門,而曹植本來就是被動卷入了立嗣之爭,他本人並沒有要當魏太子的野心。因此,為了避免兄弟鬩牆的悲劇出現,曹植就將計就計,配合曹丕上演了醉闖司馬門的好戲。

都說喝酒誤事 曹操立儲時曹植喝酒誤事是真的嗎

結語

陳思王可謂達理者也。以天下讓,時人莫之知也。——王通(隋)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而且如果曹魏內部發生戰事自亂陣腳,那麼,劉集團備、孫權集團必將魚翁得利。正是考慮到這點,曹植才從大局出發,自動退出了立嗣之爭,從而為魏國的政權順利交接創造了條件。

隋朝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王通對此是洞若觀火,他認為曹植是“以天下讓”給曹丕,但“時人莫之知也”。事實上,不僅是當時的人們“莫之知”,就連後人也對曹植的行為存在誤解,人們普遍認為曹植是喝醉了酒而闖入司馬門,卻不知道他是為了顧全大局而有意為之。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374.html

“都說喝酒誤事 曹操立儲時曹植喝酒誤事是真的嗎” 的相關文章

盧綰作為劉邦的鐵哥們 盧綰為什麼還會選擇造反

盧綰作為劉邦的鐵哥們 盧綰為什麼還會選擇造反

還不知道:劉邦哥們兒中的鐵哥們兒盧綰,為什麼會造反呢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盧綰謀反,主要有兩方麵因素,一是唇亡齒寒的危機感,二是對劉邦老婆呂雉的不信任。接下來,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看當時的具體情況。其一,辰亡齒寒的危機感,讓盧綰走上了造反之路。盧綰和劉邦不僅是同鄉、...

朱聿鍵是什麼人?他是個什麼樣的皇帝?

朱聿鍵是什麼人?他是個什麼樣的皇帝?

朱聿鍵,南明第二位皇帝,後世稱為隆武帝,也稱唐王,你們知道嗎,接下來曆史網小編為您講解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崇禎皇帝朱由檢在李自成大軍攻進北京城後,於煤山自縊殉國。此後,在南方陸續出現了多個政權,流落到南方的明朝藩王們,在一些不願意降清的士大夫的擁戴下,或稱帝,或以監國名義,扛起了南明...

曆史上關於海瑞的後世評價如何?

曆史上關於海瑞的後世評價如何?

海瑞,字汝賢、一字國開,號剛峰,世稱剛峰先生。以上問題曆史網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海瑞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忠孝廉潔的名臣,《明史》對他的評價是:“秉剛勁之性,憨直自遂,蓋可希風漢汲黯、宋包拯,苦節自勵,誠為人所難能。”海瑞一生踐行“忠孝”二字,但是,史學家對海瑞的“忠孝”卻多有否定,認為他“盡忠...

王濬:西晉時期名將,促成了西晉滅東吳之戰

王濬:西晉時期名將,促成了西晉滅東吳之戰

王濬(207年~286年) ,字士治,小名阿童,弘農郡湖縣人。西晉時期名將。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王濬出身世家,博學多聞,容顏英俊,多謀善戰。舉秀才出身,起家河東郡從事。泰始八年(272年),擔任廣漢太守,平定益州叛亂,遷益州刺史。利用長江上遊地勢之利,修造...

胡威:曹魏征東將軍胡質之子,以廉潔慎重而聞名於世

胡威:曹魏征東將軍胡質之子,以廉潔慎重而聞名於世

胡威(?—280年),字伯武(又作伯虎 ),一名貔,淮南壽春人。曹魏至西晉時期名臣,曹魏征東將軍胡質之子。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胡威早年就自勉立誌向上,與父親都以廉潔慎重而聞名於世。曆任侍禦史、安豐太守等職。後升為徐州刺史,在任上,勤於習政,使教化之風盛行一...

衛綰是如何一步步坐上宰相之位的?

衛綰是如何一步步坐上宰相之位的?

在古代,宰相的地位僅次於君主,一些良相則是君主的左膀右臂,能夠幫助君主辦理各種政事。衛綰,代郡大陵人,他的年齡、籍貫史書上沒有記載,應該是家庭比較貧寒,在漢文帝時期被選拔為皇帝的“專職司機”當上了郎官,在漢朝,郎官並不是多高的職位,但勝在可以經常接觸到皇帝,算是離權力的中心非常近的一批人。之後累積功...

有哪些與王夫之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有哪些與王夫之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農,號薑齋,人稱“船山先生”,湖廣衡陽縣人,明遺民,明末清初思想家,與顧炎武、黃宗羲、唐甄並稱“明末清初四大啟蒙思想家”,學者王朝聘的兒子。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崇禎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組織“行社”、“匡...

張廷玉的晚年生活是什麼樣的?

張廷玉的晚年生活是什麼樣的?

說起張廷玉這個人,可能大家不是太熟悉,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張廷玉深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禮遇,而且是大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文臣,可見其在天子心目中的地位。但晚年的張廷玉卻因為自己的小小“瑕疵”而釀成大錯。正所謂,伴君如伴虎,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