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埋藏千年,這隻“進口”玻璃碗依然晶瑩透亮

中國曆史3天前3

埋藏千年,這隻“進口”玻璃碗依然晶瑩透亮

玻璃碗、玻璃杯……日常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的玻璃器皿,在古代可是數一數二的奢侈品,金貴堪比黃金。

特別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玻璃器皿被視為珍寶,王公貴族爭相追捧。當時出現了不少讚揚玻璃器的詩文,其中尤以西晉著名文學家潘安之侄潘尼的《玻璃碗賦》最為出名:“灼爍旁燭,表裏相形。凝霜不足方其潔,澄水不能喻其清……”

在寧夏固原博物館,就有這樣一隻來自北周時期的凸釘玻璃碗,它於20世紀80年代出土於固原市南郊的李賢夫婦合葬墓。雖作為陪葬品在地下沉睡了一千多年,但依然晶瑩透亮。不過,它可是來自遙遠的薩珊王朝的“進口貨”。

凸釘玻璃碗,高8厘米,口徑9.5厘米,腹徑6.8厘米,腹下部更大徑9.8厘米,總重245.6克,直口,矮圈足,呈淡綠色。其內壁光潔明亮,外壁有薄層的金黃色風化物。經檢測,其材質為鈉鈣玻璃,含有較多其它礦物質。玻璃碗上凸起14個凹球麵裝飾,在薩珊時期的伊朗高原十分流行。

自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伊朗高原西北部吉蘭省古墓中,出土了大量凸釘玻璃碗及殘片,但由於土壤腐蝕,表麵有一層厚厚的風化層,使玻璃失去了原有光澤。而這件凸釘玻璃碗風化層很薄,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玻璃的色澤和亮度,是薩珊玻璃器中的精品,在國內外實屬罕見。

那麼,凸釘玻璃碗是如何不遠萬裏來到了固原呢?這就要從墓葬主人李賢說起。李賢是北周柱國大將軍,曾長期執掌固原地區,固原作為絲綢之路西北咽喉門戶,是東西商旅往來的必經之地,李賢手中藏有西域珍品,不足為奇。與凸釘玻璃碗一同被發現的,還有國寶級文物、來自薩珊時代的鎏金銀壺,這些絲路奇珍一起見證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交融。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文攀)

來源: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文攀

[ 責編:邢彬]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405/594469.html

“埋藏千年,這隻“進口”玻璃碗依然晶瑩透亮” 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