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宋真宗趙恒死後留下的遺詔為何會被更改?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21)114

宋真宗趙恒,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1022年。在位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宋真宗乾興元年(公元1022年)二月,宋真宗趙恒駕崩,死前留下遺詔,升皇後劉娥為皇太後,並“權處分軍國事”。

這是因為他的兒子宋仁宗趙禎還未成年,當時還不到13歲,無法親政,所以安排老婆給兒子站台。

宋真宗趙恒死後留下的遺詔為何會被更改?

宋真宗交代得很清楚,劉娥是暫時性的代替宋仁宗掌權,等到宋仁宗成年就歸政。

不過,草擬這份遺詔時,還是出了點小波折。

當時,副相王曾在寫詔書,準備按照宋真宗的意思去寫,但首相丁謂卻突然要求他把宋真宗遺言中讓劉娥“權處分軍國事”中的“權”字去掉。

“權”是臨時 *** ,去掉“權”,就是把臨時變成終身,這顯然是在幫助劉娥爭取權力的延續性。

至於丁謂本人,如果幫助劉娥名正言順的更長時間掌權,得到劉娥的認可,他也就能更長時間掌握 *** 權力。

丁謂跟劉娥曾是政治上的隱形同盟,他們曾攜手搞掉了共同的政敵,北宋名相寇準、李迪等人(寇準、李迪曾反對劉娥當皇後,斥責丁謂是“奸佞之人”)。

所以,丁謂幫助劉娥爭取權力,是想在新朝讓這個同盟更緊密,共同掌握權力。

劉娥想不想去掉這個“權”字?這是毫無疑問的,如果不去掉“權”,按照禮法,她隻能輔佐宋仁宗四年,然後就要交還權力給皇帝。

隻不過,她本人當時無法表態,她需要避嫌,且遺詔未頒布前,她是無權指手畫腳的。

丁謂是首相,有他出麵為劉娥爭取,也就足夠了。

但正在寫詔書的副相王曾毫不猶豫就把丁謂的要求給頂回去了,堅持按照宋真宗的遺言完善遺詔,不給劉娥和丁謂得寸進尺的機會。

而且,丁謂無法跟王曾深入爭執,先帝宋真宗親口說的話,金口玉言,誰敢隨便更改?

於是,最終的遺詔,還是宋真宗原版的,讓劉娥“權處分軍國事”。

這起事件,其實是文官集團在為新皇帝宋仁宗張目,他們不希望劉娥掌權時間太長,這是基於唐朝武則天帶來的恐慌。

丁謂也是文官集團的一員,但他在陷害、貶斥寇準、李迪等名相的事件中,已經把自己放在了大多數文官的對立麵。

所以,他雖然是首相,但除了極少數黨羽可以代表外,他已經無法代表文官集團說話,他隻能選擇劉娥作為同盟。

宋真宗趙恒死後留下的遺詔為何會被更改?

文官集團顯然不想看到丁謂跟劉娥合流,在遺詔頒布僅四個月後,就抓住丁謂的把柄,在王曾的主導下,把丁謂給搞掉了,將其貶斥出京。

當時的劉娥,才掌權四個月,還不是太強勢,隻能妥協,放棄了丁謂。

至於丁謂和王曾在起草宋真宗遺詔時,爭來爭去的“權”,劉娥也沒有遵從,她實際掌權時間長達十一年,宋仁宗直到她死後,24歲時,才拿到皇帝的權力。

但這次爭執,起碼讓劉娥無法肆無忌憚地按照她自己的意願行使權力。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到了宋仁宗成年後,應該歸還權力而不還的劉娥,在麵對文官集團時,始終都有些理虧。

宋仁宗19歲時,才是個七品小官的範仲淹,就敢上書要求劉娥還政,而劉娥還無法反駁,隻能沉默應對,這就是“權”字保留,帶來的好處。

文官集團就是依靠著劉娥在掌權後期的名不正,才能多次理直氣壯地把劉娥的一些不合理要求給頂回去。

他們一直防備著劉娥成為又一個武則天,並保護著宋仁宗。

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三月,劉娥病死,她在死前也留下一份遺詔,要求:

“尊太妃為皇太後,軍國大事與太後內中裁處。”

“太妃”是指宋真宗的小老婆楊淑妃,她跟劉娥的關係很好,兩人在宋真宗時期的後宮中同進同退,還曾一起哺育宋仁宗。

劉娥留下這麼一份遺詔,我想大概有兩個目的。

其一是為了延續太後秉政的格局,讓自己不還政給宋仁宗變得更具合理性,以免死後被清算。

宋仁宗一直拿不到權力,成年後還是傀儡,多少會有些怨言,劉娥讓跟自己關係親近的楊太妃有一定權力,可以保護死後的劉娥及其家族。

其二是為了安撫部分支持劉娥的官員,劉娥掌權十一年,多少拉攏了些親信官員,為保證他們的政治安全,就需要有個能延續劉娥政治態度的人。

但劉娥的打算被支持宋仁宗親政的文官集團粉碎,最終頒布給天下人看的劉娥遺詔中,刪去了“皇帝與太後裁處軍國大事”這一條。

宋真宗的遺詔沒人敢更改,為何劉娥的遺詔,文官集團就敢理直氣壯地更改?

原因還是在宋真宗遺詔中的“權”字上,劉娥自己就是個 *** ,憑什麼再去安排誰掌權?

宋真宗趙恒死後留下的遺詔為何會被更改?

這依舊是當初王曾和丁謂的爭執中,力保“權”字寫進宋真宗遺詔中,給擅長講究名正言順的文官集團帶來的政治應對優勢。

當然,即使劉娥的遺詔被更改,宋仁宗最終也沒有清算她,文官集團也不支持搞清算運動。

文官集團隻需要防備武則天出現,隻要不出現,其餘就都是小節了。

比如,曾強烈要求劉娥還政的範仲淹,就表示:“太後受遺先帝,保佑聖躬十餘年,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力勸宋仁宗放棄追究劉娥生前做的事。

於是,劉娥雖然違背了“權”的名義,讓宋仁宗對其不滿,但死後,終究還是保住了自己應該有的待遇,以前的事也被免於清算。

宋仁宗親自下詔書昭告天下:“太後垂簾日詔命,中外毋輒以言。”

當然,這也是宋仁宗“仁”的表現,作為一位皇帝,成年後被壓製了七、八年,還能大度地對待非自己生母的劉娥,是很不容易的。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540.html

“宋真宗趙恒死後留下的遺詔為何會被更改?” 的相關文章

項羽死後屍體被漢軍肢解 項羽的親族又是什麼結局

項羽死後屍體被漢軍肢解 項羽的親族又是什麼結局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西楚霸王項羽死後,被漢軍亂刃分屍,他的親族結局如何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項羽、漢王劉邦在垓下進行決戰,結果項羽戰敗,率領八百騎兵突圍而出。麵對漢軍的追擊,最後項羽在烏江邊自刎。由於劉邦曾頒布賞格,能得到項羽者賞千金、封...

雍正四大寵臣中隻有李衛能善終 乾隆為什麼還要厭惡這個臣子

雍正四大寵臣中隻有李衛能善終 乾隆為什麼還要厭惡這個臣子

雍正的四大寵臣中,隻有李衛得以善終,為何卻被乾隆厭惡?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俗話說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次新皇帝的上位都代表著一次政權的變更。我們所熟知的“康乾盛世”,三位皇帝,祖孫三代,用人製度、治國手段都大有不同。“江山代有才人出”,盡管...

孫綝:三國時期東吳宗室、權臣,執政時嗜好殺戮

孫綝:三國時期東吳宗室、權臣,執政時嗜好殺戮

孫綝(chēn)(231年-259年1月18日),字子通,吳郡富春人。三國時期吳國宗室、權臣,昭義中郎將孫靜曾孫、定武中郎將孫暠之孫、安民都尉孫綽之子。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孫綝初任偏將軍。太平元年(256年),孫綝的從兄孫峻在北伐曹魏途中過世,他接替其位,升任...

劉備和孫尚香如果生下兒子 最後會被立作太子嗎

劉備和孫尚香如果生下兒子 最後會被立作太子嗎

劉備如果與孫尚香生了兒子,會因為東吳的關係立為太子嗎?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劉備如果與孫尚香生了兒子,一定會被立為太子,原因可能與東吳有關,但卻不僅僅因為是東吳。曆史記,劉備稱帝後,劉禪被立為太子。因為劉備有五個兒子。大兒子沒有記載,估計早夭,二...

多爾袞手裏大權在握 多爾袞為什麼不敢稱帝

多爾袞手裏大權在握 多爾袞為什麼不敢稱帝

你真的了解多爾袞手握大權,為何一生不敢稱帝?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權力是不少男人畢生的追求,戰功赫赫的多爾袞在早期也癡迷於追求權利。後來皇太極去世,他憑借功高成為了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人。令人意外的是思考了許久後手握大權的多爾袞竟然甘願讓6歲的順治當皇帝,自己則全力輔佐。外界傳言這是由於...

關羽和馬謖都令軍令狀了 諸葛亮為什麼不敢對關羽動手

關羽和馬謖都令軍令狀了 諸葛亮為什麼不敢對關羽動手

還不知道: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可是關羽也立下軍令狀了,為啥不斬關羽?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諸葛亮怎麼敢殺關羽呢?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劉關張三兄弟早已經三個頭磕在地上認了親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諸葛亮設計讓關羽簽了軍令狀,簽完後關羽又沒有完成任務...

曆史上孫策到底是怎麼死的?真相是什麼?

曆史上孫策到底是怎麼死的?真相是什麼?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說到這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孫策是漢末群雄之一,割據江東,也是江東孫吳政權的開創者,孫策智勇雙全,被稱為“小霸王”。孫策後來在一次打獵中,遇刺受傷而死。如果孫策不死,說不定將會改變整個三國的格局。說起孫策之死,非常值得探討,當時,孫策遇刺,哪幾種情況造成了孫策之死?關鍵時刻,孫策的劍...

朱軾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朱軾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朱軾(1665-1736年),字若瞻,一字伯蘇,號可亭,瑞州府高安縣艮下村人,係坡山始祖茂公派下第十六世孫。清朝中期名臣,著名史學家,乾隆帝師傅。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康熙三十三年,中進士,選為庶吉士。居官廉潔,剛正不阿,頗具惠政。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