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曾讓朱元璋放牛的地主劉德,待朱元璋當上皇帝後,下場如何?

中國曆史1天前2

地主劉德做夢也沒想到,當年給自己放牛的窮小子朱元璋,居然成了皇帝,更沒想到,朱元璋不僅沒有找他算賬,反而賜他“良田千畝”,還“免稅十年”。

明太祖朱元璋,恐怕是曆史中幾百位皇帝中,起點更低的一位,不僅出身貧寒,且少年時期多有磨難,父母雙亡,親人離散,可以說,人世間最悲慘的事,朱元璋幾乎都經曆了一遍。

但就是這個做過和尚,也當過乞丐的窮小子,在“開局一個碗”的艱苦條件下,若幹年後,建立了在曆史上占據重要地位的大明王朝,赤手空拳最終坐擁天下,成為了令後世敬仰的開國皇帝。

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前的人生,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在參加紅巾軍後的軍事生涯,另一個則是頗受磨難的少年時期,尤其這少年時期,應該是朱元璋一生中最為艱苦,也最為無助的階段。

不僅父母雙亡,親人離散,並且為了活下去,不得不當和尚,做乞丐,在這段日子裏,不乏有好心人對其有所幫助,但也有惡人對其欺辱,比如,朱元璋曾給他放牛的地主劉德,就是這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

有道是“莫欺少年窮”,顯然地主劉德不太明白這個道理,曾經對少年時期的朱元璋多番欺辱,甚至於在其朱元璋父母死後,拒不借地令其安葬,估計他肯定不會想到,這個給自己放牛的窮小子,有一天會做皇帝。

朱元璋的故鄉在安徽濠州,一個叫做孤莊村的小地方,這裏北靠淮河,南臨長江,屬於淮河流域,但水係發達的同時,帶來的還有如家常便飯一樣的水災。

因此,頻繁的水災就導致了這片土地上饑荒不斷,而朱元璋的家鄉,更是如此。

幼年時期的朱元璋,就在這種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裏度過,父親朱五四是一個佃戶,整日裏在田地裏辛勤勞作,也不過是換來一家人勉強不被餓死,大部分的收成,都拿去交給了地主。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朱元璋的一家人,可能會在這種清貧但又平凡的日子裏度過,朱元璋也可能會在長大後,娶一個媳婦,繼續佃戶的生活,周而複始。

但在至正三年(134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旱災,打破了這裏安靜的生活。

旱災倒並不可怕,忍一忍就過去了,無非是當年少吃點,對於半大孩子的朱元璋來說,這並沒什麼,山上的野果,樹林裏的小動物,都是他和小夥伴們可以果腹的好東西。

但在次年,接踵而至的蝗災,讓人們幾乎絕望,蝗蟲過境,將地裏、山上差不多所有東西啃的一幹二淨,原本就稀稀拉拉的莊稼,這下徹底沒了。

還沒等人們反應過來,瘟疫又起,染上瘟疫的人,起初吃不下飯,然後身體潰爛,最終在哀嚎中死去。

不足一個月,原本還算熱鬧的孤莊村,變的人煙罕至,有能力的都逃往外鄉,沒能力的,隻能在家中等死。

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就在瘟疫剛來不久,死在家中,一家人還沒從悲痛中緩過勁來,母親陳氏也緊隨而去,而大哥朱重五,早在幾個月前就餓死,偌大的一家人,轉眼就剩朱元璋和二哥兩人。

小哥倆在家是放聲大哭,悲痛不已,但悲痛又能如何呢?人死不能複生,目前最要緊的,是先要將自己的親人埋葬,入土為安才是。

但埋葬卻難為住了朱家兄弟,為何?沒有墳地。

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祖上並非是孤莊村人,而是在沛地,到了朱元璋祖父那一輩,遷徙到了江蘇盱眙,而朱五四,則在年輕時,又遷徙到了如今的安徽濠州,在孤莊村落了家。

因此,作為一個外鄉人,在當地是沒有土地的,朱五四所種的地,也是租借當地的大地主劉德的,如今人不在了,地肯定要收回去的。

至於挖墳安葬,就更不用想了。

思來想去,小哥倆別無他法,隻能去找劉德,祈求他能夠施舍一塊地,用來安葬自己的家人。

劉德的反應很痛快,隻有兩個字:不借。

田主德不我顧,呼叱昂昂,既不與地,鄰裏惆悵。---朱元璋《禦製皇陵碑》

劉德的反應也屬於正常,作為一個鄉間地主,他所看到的,隻是眼前的一點利益,至於長遠的,或者做善事之類,在他的概念裏,是不存在的。

在他看來,這兩個不知道哪天就會餓死的窮小子,即便是借給他們地,他們拿什麼來還?虧本買賣肯定是不能做的。

朱元璋曾經給劉德放過牛,這是那個時候窮人家孩子基本上都幹過的事情,大人為地主種地,小孩子給地主放牛,以此來糊口。

同時,自己父親還給劉德種過地,朱元璋以為劉德會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發善心。施舍給他們一塊地,但現實卻是如此殘忍。

即便是朱元璋跪倒在劉德麵前,苦苦哀求,劉德依然是不為所動,借地是不可能借的,還沒算朱元璋小時候放牛偷吃牛肉的賬呢,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幫助朱元璋的。

最後,還是同鄉人劉繼祖,看這小哥倆實在可憐,幫了朱元璋一把,將自己家中一塊閑置的薄地,施舍給了朱元璋,事情才得以解決。

吾饒於地,曷不謂我,任擇用,豈吝耶?---劉繼祖

墓地是有了,但棺槨之類還沒著落,這可沒人能夠幫助他們了,無奈之下,朱元璋兄弟二人,隻得用家裏的破衣裳,將親人包住,又用破草席裹住身體,就此將父母安葬。

據史料記載,在朱元璋將其父母下葬當日,突遇天降大雨,電閃雷鳴,原本還沒挖好的墳地,被衝下來的黃土掩蓋,連帶著父母的屍身,也被埋在裏麵,雨過天晴之後,正好形成了一個簡易的墳包,這段經曆,朱元璋所寫的《禦製皇陵碑》中就有記載。

無論如何,這父母是已經入土為安了,剩下的,就是如何討生活了,經過與二哥商量,兩人決定各奔前程,二哥投奔遠方親戚,朱元璋則出家皇覺寺,當了一個小沙彌。

至於吝嗇的地主劉德,以及好心人劉繼祖,可能在當時,很快就將朱家兄弟給忘了,畢竟當時兵荒馬亂,保住性命才是正事,但他們沒想到的是,下一次相遇,朱元璋居然成了皇帝。

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二十五歲的朱元璋受兒時夥伴湯和所邀,投奔紅巾軍首領郭子興,至此,朱元璋的軍事生涯就此展開。

十餘年的時間裏,朱元璋招納了常遇春、徐達、湯和等人,有了自己的勢力,並擊敗了陳友諒、張士誠,最終在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南京)建立大明,登基稱帝。

當了皇帝,自然要論功封賞,朱元璋對跟隨自己多年的功勳們一一進官加爵,安頓好一切後,就是要榮歸故裏的時候了。

古人有雲:富貴不還鄉,如錦夜夜行。更何況是當了皇上,更要回故鄉看一看,並且,自己父母的墳地還在那裏。

一番安排之後,朱元璋再一次踏上了故鄉的土地,迎接他的,是充滿熱情的鄉親們,家鄉出了一個皇帝,任誰都高興。

在和鄉親們噓寒問暖、感慨頗多後,朱元璋問起自己的曾經的恩人劉繼祖,才知道劉繼祖已經去世多年,不由得唏噓不已,同時下令,封劉繼祖為義惠侯,令其兒孫世代享受朝廷供奉。

在所有人都十分高興的時候,唯獨一個人慌亂不已,他就是地主劉德。

劉德在知道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早就嚇得不知所措了,自己曾經對朱元璋百般侮辱,甚至還曾對其打罵,並且在朱元璋向其借地時,拒絕不借,這一樁樁一件件,恐怕朱元璋不會饒了他。

有心想跑,但又不敢,再說跑也沒用,隻得硬著頭皮,哆哆嗦嗦的去麵見朱元璋。

在見到朱元璋後,劉德兩腿發軟,撲通一聲,就跪在朱元璋麵前,一麵叩頭,一麵請求朱元璋原諒自己當年的有眼無珠。

但老朱的反應,讓劉德大為驚訝,朱元璋親自起身,將劉德扶了起來,並對劉德說了一番話,讓劉德感動的痛哭流涕。

“此恒情耳,不必問。吾貧時,爾豈知今日為天子耶?”

朱元璋這番話的意思是說,你當年的所作所為,隻不過是人之常情罷了,我不會追究你的過錯,在我當年貧窮的時候,你怎麼會知道我會在今日當上皇上呢?

一番話,讓劉德感動至極,這還不算完,隨即,朱元璋下令,賞賜地主劉德良田三十頃,並免其賦稅十年,這就更讓劉德涕泗橫流,不由得叩首,高呼“皇恩浩蕩”。

這就是地主劉德的結局下場,史料中對其的記載,就止於此,在此之後,再無這個人物的蹤跡。

相對於對開國功臣的誅殺,朱元璋對這個鄉間地主,可謂是相當仁慈,當年的羞辱並未讓朱元璋對其有所報複,反而大度的寬恕劉德,並賞賜良田,這個表麵上看似朱元璋心懷寬廣的小事,實際上內地裏,暗藏著朱元璋高明的統治藝術。

首先,如果因為報複而殺死劉德,對於朱元璋來講,易如反掌,一道命令下去,劉德的九族恐怕都沒了,但殺了有什麼用呢?難道隻是報了當年欺辱的仇?

韓信尚且能受惡霸的胯下之辱,並在後來對惡霸賞賜,朱元璋作為開國皇帝,想必也知道韓信的故事,若是殺了劉德,豈不是變相認為,自己連韓信都不如,沒有絲毫的寬廣胸懷。

這種有損自身名譽的事,朱元璋是萬萬不會做的。

其次,相比於殺掉劉德,賞賜劉德有沒有好處呢?有,而且好處是大大的,劉德所代表的,是社會底層的人群,雖說他是個地主,但也隻不過是比普通百姓稍微好上一點,何況劉德這個地主,是祖上傳下來的,不偷不搶。

一個社會和 *** ,對待底層人民的態度,決定著 *** 的立場,朱元璋不殺劉德反而賞賜,正是將塑造描繪成一個愛民如子的好皇帝形象,並且,這種有利於自己名望的事情,會極快的在當地和更遠的地方傳播,屆時,必須是好評如潮,這種好處多多的打廣告方式,老朱必須要做。

最後,老朱參軍前,討過飯,當過和尚,各種苦難都經曆過,期間得罪過自己的人,多了去了,不能都一個個抓回來砍頭吧?如果那樣,誰還敢向大明朝效力,睚眥必報,隻會讓自己的統治不穩固,如果因勢引導,讓這些人對自己感恩戴德,那天下,必定是對老朱和大明是民心所向。

總而言之,劉德是老朱萬萬不能殺的,如果殺了他,得不償失,作為一個合格並成熟的政治家,朱元璋是知道孰重孰輕的,因此,他的屠刀,可能會砍向功勳官員們,但絕不會揮往劉德這類人身上。

無論是同鄉人劉繼祖,還是地主劉德,都是朱元璋少年時期所必須經曆過的人和事,即便是沒有這二位,也能能會有其他類似的人物出現,劉繼祖自不必說,地主劉德能夠在朱元璋當皇帝後,還能活命,正是朱元璋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的表現,不殺劉德,顯然是好處多多,朱元璋這個人精,肯定會留他性命的。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405/594397.html

“曾讓朱元璋放牛的地主劉德,待朱元璋當上皇帝後,下場如何?” 的相關文章

諸葛豐:西漢時期官員,自幼聰慧,性情剛正不阿

諸葛豐:西漢時期官員,自幼聰慧,性情剛正不阿

諸葛豐,字少季,琅琊諸縣人,西漢官員,三國時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的先祖。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諸葛豐自幼聰慧,讀經閱史,曾為禦史大夫貢禹屬官,後薦舉為文學侍禦史。漢元帝時,曾授其為司隸校尉,繼而長為光祿大夫。他性情剛正不阿,對貪官汙吏、專事阿諛奉承之小人...

朱棣靠謀逆當了皇帝,他的繼位詔書誰來寫?怎麼寫?

朱棣靠謀逆當了皇帝,他的繼位詔書誰來寫?怎麼寫?

朱棣靠謀逆當了皇帝,他的繼位詔書誰來寫?怎麼寫?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之初,他麾下的重要謀臣姚廣孝曾經囑托稱:“建文帝朱允炆身邊有一個叫作方孝孺的文臣,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你將來入主南京之後,一定要留下他的性命。如...

三國演義中曹操有五大謀士 赤壁之戰時曹操謀士在做什麼

三國演義中曹操有五大謀士 赤壁之戰時曹操謀士在做什麼

對三國演義赤壁之戰時曹操的謀士都在哪裏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三國演義中,曹操有五大謀士,分別為荀彧,荀攸,郭嘉,賈詡,程昱。他們在前期算無遺策,為曹操平定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在諸葛亮出山後,曹操南下之時,我們卻沒有看到曹操的謀士和周瑜,諸葛亮鬥智鬥勇的情節。而在...

張九齡是誰?曆史上的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張九齡是誰?曆史上的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在眾多詩人當中,張九齡可謂是官場情商比較高的一位。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張九齡是嶺南(今廣東韶關)人,自幼聰明伶俐,才智過人,在現代社會剛進學前班的五六歲年齡時,就能夠出口成詩,被當地人引為驕傲。當地迄今還流傳著他的不少故事。7歲那年他隨家人去遊覽寶林寺,此時恰逢韶州府太守率領本府的官...

崇禎時期總是會出現缺糧現象,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崇禎時期總是會出現缺糧現象,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崇禎,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644年在位。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說的故事,歡迎關注哦。朱元璋當年在打江山的時候從白手起家開始,要錢沒錢,要糧沒糧,要武器沒武器。但是他竟然把江山打下來了,也沒聽他說軍糧不夠的問題,至少史料上從來沒有記載過這樣的事情。崇禎皇帝當時雖然遇到了雙線作戰,既要和清...

明朝時期的南北榜之爭是怎麼回事?朱元璋是如何解決的?

明朝時期的南北榜之爭是怎麼回事?朱元璋是如何解決的?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的開國皇帝。說到這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明洪武三十年,明朝迎來三年一度的科舉會試。經會試考核,以78歲高齡的大儒劉三吾為主考的考官們選出貢士51名,均為南方考生。因此,大批北方落榜考生鳴冤告狀,“科場舞弊”成為當時最大的話題。隨後,朱元璋下詔徹查此事,經數日複核,調查組得...

朱允炆削藩最後為什麼會失敗?哪些原因導致的?

朱允炆削藩最後為什麼會失敗?哪些原因導致的?

1398年明太祖駕崩,由於太子朱標早死,由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來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欣賞。曆史上發生過不少削藩事件,這些削藩事件很少有失敗的。之所以都不容易失敗,一是因為削藩是眾望所歸,代表全國各階層的利益,包括老百姓的利益。畢竟所有的老百姓都不願意藩鎮割據,藩王造反。二是...

項羽當初殺了20萬的請君 後人為何還羨慕他的愛情

項羽當初殺了20萬的請君 後人為何還羨慕他的愛情

對項羽如此殘忍,殺了二十萬秦軍,為何後人還喜歡他和虞姬的愛情?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自古以來,成王敗寇,項羽在秦末之時迅速崛起,成為起義軍中的領頭人物。大家本以為能夠笑到最後的人肯定是項羽,結果沒想到被一個亭長出身的劉邦奪去了天下。有人說,項羽是輸在了殘暴,輸在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