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唐朝打敗仗領土能越來越多 宋朝常打勝仗為何越打越少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22)119

對為何唐朝常打敗仗,領土卻越多,宋朝常打勝仗,領土卻越少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網上有個問題問:為何唐朝常打敗仗,領土卻越多,宋朝常打勝仗,領土卻越少?

這個問題問得挺有意思。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話題。

客觀上講,唐朝確實打過不少敗仗,而宋朝也確實打贏不少戰役,但是要拿兩個朝代的勝敗戰役的多少來比較的話,其實還真沒有什麼對比性,因為兩者之間存在諸多的不對等性。

其實,總的來說,唐代軍力比宋代強大,這是不爭的事實。要說唐朝為何常打敗仗,而宋朝常打勝仗,這主要還得分情況來看。且領土擴張與否,也和許多方麵因素有關,而不單隻看戰爭勝敗次數多少。

唐朝打敗仗領土能越來越多 宋朝常打勝仗為何越打越少

下麵,我們從幾個方麵來分析一下:

1。從進攻與防禦性來看

若是進攻性、擴展性戰役,輸了十次也頂多是損兵折將,退回來韜光養晦,在歇而戰就可。勝了的話,那就是直接擴展了領土疆域,這是顯而易見的勝利。而防禦戰則剛好相反,若打輸了,不僅損兵折將,領土還被侵占,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而即便是打贏了戰爭,即防禦勝利了,也隻是守住了疆土。所以,對比來說,進攻性戰役即便敗得多,但是隻要贏了少數的幾次,也總比防禦性戰役經常打贏卻沒占實質性的勝利好得多!

唐朝時期,其實大多都是對外擴張,即便是安史之亂也是如此,結果強兵都派守在疆外,最終導致安祿山帶邊軍發動叛亂,而走向了衰敗。而宋朝的精兵強將基本是駐紮在內部,對外打仗也基本是防禦而不是進攻。唐朝打贏,正是關鍵性的打仗。

唐朝打敗仗領土能越來越多 宋朝常打勝仗為何越打越少

2。從作戰位置看

唐朝基本都是出擊, 雖然敗多勝少,但領土疆域隻會越來越大。如唐朝滅掉了突厥、高麗, 控製西域。雖然多敗給吐蕃,但總的來說,並沒有傷及要害。而宋朝太多時候隻是在防守,如甚至上百年也沒有辦法拿下幽雲十六州。可以預想,輸了肯定就是兵臨城下,割地賠款。所以哪怕十戰九勝,國土麵積也隻能是被越割越少。

唐朝打仗,多為對外戰爭。除了外族吐蕃幾次打了進來,其餘的大多戰役是在唐朝境外進行的,比如滅掉東突厥、 西突厥、 高昌等。而我們都知道,境外作戰,需要消耗的力量肯定都是境內作戰的數倍。

再者,境外作戰,深入敵方陣地,屬於客場作戰,對地形地貌等皆不熟,這就對外勤補給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若稍有不慎,可能就是全軍覆滅,戰敗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唐朝打敗仗領土能越來越多 宋朝常打勝仗為何越打越少

而宋朝基本都是在國內作戰,因為宋朝的軍事弱勢局麵,使得其根本無法將戰線拉長到敵方境內。在主場作戰, 熟悉作戰環境,取勝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再者,都在境內作戰了,若不背水一戰,全力以赴,若還不能取勝,這如何存活!

所以,從作戰位置看,即便唐軍戰敗了,也不代表其軍事能力不行。這就好比說讓你去登長城和珠穆朗瑪峰,最後登長城的人完成了任務,而登珠穆朗瑪峰的人沒能登到峰頂,但是卻已經走完了80%的路程,這時你以完成任務來判登長城的人為贏的話,這顯然多少有些不太公平。

3。從社會環境看

宋朝重文輕武。宋朝經濟發展不錯,但是在軍事方麵卻實在是“菜”得很。在中國曆代朝代裏麵,屬於差生的存在。一句“杯酒釋兵權”,就早已注定了大宋王朝的命運走向。再者, 宋朝,因為北方養馬地帶被控製,其軍事馬匹極缺,如此一來, 騎兵也極缺。而眾所周知,北方遊牧民族驍勇善戰。

唐朝打敗仗領土能越來越多 宋朝常打勝仗為何越打越少

這裏,宋軍要抵禦遊牧民族,其實還是具有很大難度的。平時,防禦一下,確實能取得一些勝利,但也僅是打死幾個士兵,獲得短暫性的小勝利。若真正交鋒,一旦被敵軍突破要地,恐怕就隻能全軍覆沒,被割地了。即贏百次小規模的勝利容易,但一旦輸一次,就徹底輸了。

總結

總的來說,最終的勝負,並不能以輸贏的次數決定的。唐朝之所以常打敗仗,卻能將土地越打越大,在於它多是對外的戰爭。在他人的領地上打,打輸了頂多撤回去,贏了就可以“坐地畫圈”了,甚至直接將他國給吞滅了。

而宋朝剛好相反,打來打去,多是防禦戰,且經常被外族圍著打,輸一次土地就被瓜分了。所以,越打土地越小,即便勝戰贏得多,也奈何抵不過一兩次大輸,輸得徹底。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696.html

“唐朝打敗仗領土能越來越多 宋朝常打勝仗為何越打越少” 的相關文章

曆史上比幹是什麼人?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曆史上比幹是什麼人?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商朝名人比幹,中國古代著名忠臣,被譽為“亙古第一忠臣”;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比幹是曆史上一個真實的人物,他是商紂王帝辛的叔父。也就是說,帝辛的父親帝乙和比幹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隻不過帝乙是嫡出,比幹是庶出。雖說比幹是帝辛的叔父,實際上也是帝辛的大臣。在夏商周那樣的朝代,由於等級森嚴...

朱瞻基有何特長之處能讓朱棣如此喜愛他?

朱瞻基有何特長之處能讓朱棣如此喜愛他?

朱瞻基明仁宗朱高熾長子,仁宗病故後繼位,明朝第五代皇帝。下麵就一起來看看曆史網小編帶來的文章。朱棣確實非常偏愛長孫朱瞻基。說朱棣偏愛長孫朱瞻基,有以下幾個理由。其一,朱棣除了立朱高熾為皇太子外,還立了朱瞻基為皇太孫。一般皇帝在確定儲位的時候,都會隻考慮自己繼承人的問題,不會考慮兒子繼承人的問題。畢竟...

王審琦是什麼人?從滴酒不沾到酒量驚人發生了什麼?

王審琦是什麼人?從滴酒不沾到酒量驚人發生了什麼?

王審琦是趙匡胤的義社兄弟,陳橋兵變的內應之一,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王審琦雖是武將但滴酒不沾,為何在趙匡胤向天祈禱後他就變得酒量驚人呢一,投靠郭威王審琦早年投軍,在後漢大將郭威手下效力,因為性格敦厚樸實,為人穩重有謀略,還驍勇善戰,所以很得郭威信任。乾祐元年(948年),河中節度使...

孫權當初固守江東52年時間 孫權為什麼遲遲沒有稱帝

孫權當初固守江東52年時間 孫權為什麼遲遲沒有稱帝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孫權憑什麼固守江東52年,又為何遲遲不稱帝,看孫策遺言就知道了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孫權劇照人們對三國的認知,大多來自於《三國演義》。在小說裏,作者給孫權集團的評語是占了“地利”的便宜。這句評語的確不假,但東吳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也得益於一種不健康...

馬忠:三國時期蜀漢將領,鎮守南中,深受百姓愛戴

馬忠:三國時期蜀漢將領,鎮守南中,深受百姓愛戴

馬忠(?-249年),本名狐篤,字德信,巴西閬中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建安末年,馬忠被推舉為孝廉,任漢昌長。曾被劉備稱為賢才。丞相諸葛亮開府治事,任馬忠為門下督。建興三年(225年),馬忠出任牂牁郡太守,討平牂牁叛亂。後任庲降都督,剿滅豪帥...

漢景帝殺晁錯是為了阻止七國之亂?真相是什麼

漢景帝殺晁錯是為了阻止七國之亂?真相是什麼

七國之亂是發生在中國西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今天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沒錯,漢景帝就算殺了建議削藩的晁錯,吳王劉濞等七國的叛亂,也不會停下腳步。這一點,漢景帝在殺晁錯之前,他就已經知道是這個結果了,可他依然還是殺了晁錯,而且用“腰斬”這樣一種殘酷的刑法來殺晁錯。那麼漢景帝為什麼要...

呂雉生前就為呂氏一族謀劃好了一切,為什麼呂氏還是被滅族了?

呂雉生前就為呂氏一族謀劃好了一切,為什麼呂氏還是被滅族了?

眾所周知呂雉不止是劉邦的妻子,還是一位極其有能力的女政治家,那麼這樣一個奇女子,生前就為呂氏一族謀劃好了一切,為什麼在她死後呂氏還是被滅族了?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因為人死燈滅,計劃趕不上變化,就像劉邦死前還為兒子劉如意安排好了一切,自認為萬無一失,沒想到還是被呂後給殺了。本來劉邦是想廢掉劉盈太子的...

龐統和諸葛亮都是劉備的謀士 劉備為何遠諸葛亮親龐統

龐統和諸葛亮都是劉備的謀士 劉備為何遠諸葛亮親龐統

還不了解:劉備和諸葛亮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劉備為何近龐統遠諸葛亮?隻因龐統具備一個諸葛亮沒有的“美德”。很多人都感到奇怪:諸葛亮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劉備也是當世梟雄,而且一貫以知人善任著稱,但是劉備入蜀,帶的是龐統龐士元,諸葛亮被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