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公孫衍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與秦朝之間有何瓜葛?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23)129

    公孫衍,縱橫學派的代表人物,原是秦國宰相,深得秦惠王的信任和器重,不知道沒關係,曆史網小編告訴你。

    在人們的印象中,與張儀作為政治對手的人是蘇秦。還有人說,蘇秦和張儀是同學,都曾一起就讀於鬼穀子的門下。不過,據1973年出土的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記載,蘇秦比張儀晚死26年。也就是說,張儀已經在戰國政壇叱吒風雲了,蘇秦還是個一文不名的年輕人。這樣一來,他們就不可能做對手了。

    而真正作為張儀政治對手,又同樣是出色縱橫家的人,是公孫衍。

    作為縱橫家的張儀,一生努力奮鬥的事業,是連橫。也就是讓秦國與東方六國中的某一國或者某幾國聯合起來,攻打別的國家。同樣作為縱橫家的公孫衍,一生做的事情,則是合縱,也就是讓東方六國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秦朝。

    公孫衍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與秦朝之間有何瓜葛?

    奇怪的是,公孫衍雖然一生都在致力於做合縱的事情,但是,他曾經是在秦國發跡的,曾被秦王任命為大良造。“大良造”是秦國二十級軍功爵位中的第十六級,算得上是高級軍官,白起就曾擔任過這樣的軍官。而曾率軍攻打趙國的王陵是九級五大夫、王齕是十級左庶長。可見,公孫衍這樣一個爵位實在是不小的。

    而且,公孫衍是作為商鞅變法事業的接班人,存在於秦國的。

    那麼,公孫衍已經當上了秦國的高級軍官,又是商鞅變法事業的接班人,為什麼後來卻背叛秦國,一生致力於反秦抗秦呢?

    我們先來看看公孫衍做過哪些反秦抗秦的事情。

    公孫衍做的之一件著名的抗秦的事情,就是“五國相王”。當時魏國早已稱王,韓國也已經稱王,公孫衍便讓魏國拉攏韓國,以及趙國、燕國、中山國四個國家一起稱王。這樣也就抬高了趙國、燕國、中山國的地位。這件事,最終由於秦國、楚國、齊國都反對,雖然最後失敗了。不過,公孫衍卻打出了自己的國際名聲,為他後來提倡東方六國合縱,打下了基礎。

    當時張儀為了實現連橫,在擔任秦國宰相的同時,又回魏國擔任宰相。當他擔任魏國宰相後,秦國便想借道魏國與韓國,攻打齊國。不過秦軍最終被齊威王的軍隊打敗。於是,公孫衍便奔走呼籲,促成東方國家驅逐張儀。最終魏國把張儀驅逐,公孫衍擔任了魏國宰相。

    公孫衍擔任了魏國宰相以後,就讓魏國聯合趙國、韓國、燕國、楚國合縱,組成五國抗秦。不過,由於當時的國家對合縱的概念不深,因此,實際參加抗秦的隻有韓、趙、魏三個國家,而且最終也被打敗了。

    由於在魏國失敗,公孫衍隻好逃到韓國,擔任韓國宰相。他在韓國依然積極地聯合魏國、楚國合縱抗秦。

    這時候,秦國已經發現了公孫衍主張的危險性,因此出麵攻打韓國。雖然楚王出麵救援,但是在秦國的強力攻擊下,韓國打敗。公孫衍的那些政敵,於是主張割地求和,最後韓王同意此做法。公孫衍在韓國呆不下去,隻好逃走。

    公孫衍雖然連韓國宰相都不能當了,不過,他依然不放棄抗秦的做法。又攛掇秦國西邊小國義渠趁秦國與東方國家作戰的時候,從背後偷襲秦國。由於秦國國內空虛,義渠竟然打敗了秦國。

    公孫衍在韓國失敗逃走後,又回到魏國。最終被魏國宰相田需嫁禍而被殺掉。

    公孫衍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與秦朝之間有何瓜葛?

    那麼,公孫衍為何至死都要和秦國對抗呢?

    直接的原因,是因為當初公孫衍在秦國的時候,曾幫助秦國打敗魏國。後來,由於魏王割讓土地給秦王,同時又由於魏國重金賄賂公孫衍,於是公孫衍說,可以趁秦魏和好的時機,先進攻別的國家。

    但這時候,張儀也來到秦國。他為了取代公孫衍的地位,於是對秦王說,公孫衍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損傷秦國的利益,同時把魏國保起來。秦王相信了張儀的話,拜張儀為客卿,驅逐了公孫衍。公孫衍才不得不回到魏國。

    當然了,除了這種直接的原因以外,公孫衍之所以後來一直堅持合縱,還有為了實現自己主張,與張儀一爭高下的想法。

    畢竟他們兩人都是縱橫家的代表,誰能成為縱橫家中執牛耳的人,公孫衍無論如何都要和張儀比一比。所以,此後一生,他都主張合縱,和張儀的連橫對抗。

    隻可惜當時東方六國人心不齊,公孫衍沒能實現理想。如果當時六國齊心,可能戰國後期的形勢,將是另外一番光景。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932.html

    “公孫衍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與秦朝之間有何瓜葛?” 的相關文章

    陶穀是什麼人?趙匡胤登基之後他是什麼結局?

    陶穀是什麼人?趙匡胤登基之後他是什麼結局?

    陶穀,北宋大臣,本姓唐,避後晉高祖石敬瑭名諱改姓陶。讓曆史網小編帶大家撥開曆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公元960年,後周顯德七年,趙匡胤在距離開封僅二十公裏處的陳橋驛被黃袍加身,叛周稱帝。隨即,趙匡胤在跟將士們約法三章之後,率部回師開封,後周滅亡,宋朝建立。在這個過程中,雖然也有如韓通、魏仁浦...

    呂布聯合王允殺董卓的原因是什麼 呂布是真的為了貂蟬嗎

    呂布聯合王允殺董卓的原因是什麼 呂布是真的為了貂蟬嗎

    對呂布為何與王允合謀誅董卓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三國演義》裏著名橋段,王司徒巧施連環計,呂布手刃義父董卓。可笑,董卓至死還不知道幹兒呂布為何要背叛自己。一句“吾兒奉先何在?”得到的回應卻是“有詔討賊!”在王允的連環計中,有一個關鍵的人物,王允的養女貂蟬,她和呂布還...

    年羹堯與和珅都是權臣 巔峰時期的兩人孰輕孰重

    年羹堯與和珅都是權臣 巔峰時期的兩人孰輕孰重

    曆史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年羹堯和和珅,巔峰時期誰的權利更大?,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年羹堯和珅都是清代有名的權臣。他們曾經盛極一時,但是最終都難以善終。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們隻是皇家的奴才罷了。狡兔死,走狗烹,皇帝用你時,百般寵愛,一旦失寵,又或者新皇登基,留給他們的,大多隻...

    呂不韋一生傳奇,最後卻被罷相革職到底發生了什麼?

    呂不韋一生傳奇,最後卻被罷相革職到底發生了什麼?

    呂不韋毋庸置疑是戰國末年一位極為重要的曆史人物,今天曆史網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我們知道,嬴政13歲在秦國稱王。雖然在此之前,呂不韋曾經在趙國有恩於嬴政,但出於諸多政治目的和私人恩怨,嬴政最後還是將呂不韋削官,到頭來呂不韋不得已飲鴆自殺。試從三個方麵加以分析。一、呂不韋其人呂不韋是戰國末...

    士燮:東漢末年軍閥,任交趾太守,後歸附孫權

    士燮:東漢末年軍閥,任交趾太守,後歸附孫權

    士燮(xiè)(137年-226年),字威彥,蒼梧廣信人,漢末至三國時期割據交州一帶的軍閥。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士燮年少時師事學者劉陶,其後逐漸升任交趾太守。後被朝廷加職綏南中郎將,遷安遠將軍,封龍度亭侯。在步騭接管交州時積極配合,歸附孫權,被孫權加為左將軍;...

    闞澤:三國時期東吳學者、大臣,他擔任過哪些職位?

    闞澤:三國時期東吳學者、大臣,他擔任過哪些職位?

    闞(kàn)澤(170-243年),字德潤,會稽郡山陰縣,三國時期吳國學者、大臣。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闞澤少年時家貧,隻得向別人抄書,於是博學多聞。漢末被舉為孝廉,出任錢塘長,升郴縣令。孫權為驃騎將軍時,征召他為西曹掾。後官至中書令、太子太傅,封都鄉侯。虞翻稱其為“蓋蜀...

    唐玄宗時期後宮有四萬宮女 她們是怎麼進入宮廷的

    唐玄宗時期後宮有四萬宮女 她們是怎麼進入宮廷的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唐玄宗時期,有宮女四萬人,這些宮女的來源都有哪些?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中國古代後宮製度源遠流長,後宮婦女人數眾多,漢魏時期已然。到了唐朝,宮女人數也不少,太宗時期,據李百藥《請放宮人封事》,“竊聞大安宮及掖庭內,無用宮人動有數萬”。這僅僅是長安宮...

    魏延如果代替馬謖鎮守街亭 魏延能受得住嗎

    魏延如果代替馬謖鎮守街亭 魏延能受得住嗎

    對魏延替代馬謖守街亭能不能守住?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街亭既好守有不好守,說好守是因為諸葛亮足夠重視,給的兵力還算充裕,而且主要任務不是攻城也不是消滅魏軍,阻擋魏軍不要過境就行;說不好守是因為街亭無險可守。馬謖是蜀漢陣營中青代的佼佼者。滿腦子兵書,一肚子經典戰例,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