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楚漢之爭到底爭的是什麼 項羽最後為什麼會失敗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19)96

    還不知道:統一是曆史大趨勢,那麼楚漢之爭爭的是什麼?項羽霸權為何滅亡?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提到中國的大一統傳統的開創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秦始皇。

    可是當時的人們並不滿意秦朝的統治,不然也不會揭竿而起,用當時的話來說就是“天下苦秦久矣”!

    這樣一個不得人心的王朝,她創建的製度理應遭大多數人反對,那麼為什麼中國最終又走向統一了呢?

    楚漢之爭到底爭的是什麼 項羽最後為什麼會失敗

    秦末亂世,是一段英雄輩出的時代,其中以劉邦、項羽為其中的佼佼者。

    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大一統建立秦帝國,於公元前207年,子嬰誅殺趙高,去皇帝號,向先攻入關中的劉邦投降。

    秦帝國滅亡,隻用了短短14年。

    當時的人民對秦朝的記憶隻有苦痛,無盡的徭役與賦稅,讓人喘不過氣的嚴刑峻法,還有山東六國故地之人對統一的抗拒心理,讓這樣一個強大的帝國轟然倒塌。

    中國又迎來了命運的十字路口:郡縣還是分封?

    毫無疑問的是,項羽選擇的是楚國的老傳統——分封製。

    戰國時期的楚國,是封建中的封建,地盤雖大,卻缺少整合,大部分貴族隻顧著自己的土地和財富,讓國家的動員能力成為諸侯中的倒數。

    屈原想通過變法強國,卻觸動了舊貴族的利益,最終走向失敗。

    秦亡後,項羽殺楚王熊心,自立為西楚霸王,並沒有上皇帝尊號。

    然後大肆分封諸侯。

    把劉邦封到交通不便、土地貧瘠的漢中,並沒有按照約定封關中王。

    都說項羽有貴族氣,但看他的格局和氣量,也就那麼回事。

    他在分封諸侯時,大搞挑撥、製衡的策略,比如效仿周武王應對殷商後裔的策略,把三個秦朝降將分封在關中之地。

    把燕王封為遼東王,卻把燕王的部下封在了燕地,同樣操作的對象還有趙王等諸侯。

    更過分的是他嫌棄韓王功勞小,直接把韓王殺了。

    楚漢之爭到底爭的是什麼 項羽最後為什麼會失敗

    項羽走的路線妥妥的霸權主義,天地之間唯我獨尊。

    他挑撥各諸侯矛盾,讓他們無法和睦相處,彼此消耗實力,這樣他就可以一直做諸侯的霸主。

    劉邦一開始並沒有多少選擇。

    封在漢中他是不滿的,屬下勸他忍下來,說銀河也叫天漢,漢中是個挺不錯的名字,吉利。

    之後他抓住機會,趁著項羽調兵譴將與山東諸侯“友好交流”的時候,迅速出兵關中,重新占領了秦人故地。

    早在之一次攻入關中時,蕭何就把秦朝庫房裏的戶籍、賦稅等重要典冊收集起來,如今正好用上。

    在戰亂時期,還有什麼製度能比得上秦國的耕戰製度呢?

    劉邦都不用怎麼修改,直接用現成的就行。

    楚漢之爭到底爭的是什麼 項羽最後為什麼會失敗

    有了秦地的兵員、財賦,讓劉邦有了爭霸中原的底氣,他可以經曆一次次失敗,他輸得起。

    但項羽卻不行,他隻要失敗一次,就沒有翻盤的可能,哪怕他武力值再強都沒用,這是綜合國力的差距,是製度上的差距,兩者的動員能力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

    楚漢之爭,本質上是兩個政治集團的路線之爭,一方是用郡縣製的以劉邦為首的沛縣集團;一方是用封建製的以項羽為首的彭城集團,結局大家都知道了。

    劉邦在打敗項羽後,並沒有完全實行郡縣製,而是采用過渡的“郡國並行”製度。

    因為山東六國故地風俗各不相同,靠近關中的趙、魏、韓三晉之地與秦地風俗接近,實行郡縣還可以,可是燕、齊、楚等地更崇尚任俠、浪漫,貿然實行秦法可能會引起反抗。

    最終,經曆文、景兩代帝王,諸侯國權力漸漸收歸中央,經曆多年的磨合後,人們也接受了大一統,在齊人、楚人、燕人、趙人等稱呼之上還有 *** 。

    甭管書上說什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際上漢朝一直是“儒皮法骨”,根子上用的還是法家。

    就像漢朝對外宣稱是“內聖外王”,可他們教育皇子時卻會說大漢用的是“王霸之術雜之”,不然那會有“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楚漢之爭到底爭的是什麼 項羽最後為什麼會失敗

    曆史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統一乃是曆史的必然,誰也無法阻擋。

    曾經的西楚霸王何其勇猛,但當他妄想用分封統治天下時,也會被曆史車輪碾碎。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232.html

    “楚漢之爭到底爭的是什麼 項羽最後為什麼會失敗” 的相關文章

    郭彰:晉惠帝皇後賈南風舅父,金穀二十四友之一

    郭彰:晉惠帝皇後賈南風舅父,金穀二十四友之一

    郭彰,字叔武,太原晉陽人。西晉大臣,皇後賈南風從舅,金穀“二十四友”之一。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出身太原郭氏。與西晉權臣賈充素相親遇,賈充妻郭槐待之若同母生。曆任散騎常侍、尚書、衛將軍,加封冠軍縣侯。當時賈謐參管朝政,郭彰參與賈謐權勢,世人諷稱二人為“賈郭”。後...

    王慧龍:南北朝時期北魏名將,他建立了哪些功勳?

    王慧龍:南北朝時期北魏名將,他建立了哪些功勳?

    王慧龍(390年~440年),字慧龍, 太原晉陽人。北魏名將,東晉尚書左仆射王愉之孫、散騎侍郎王緝之子。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十四歲時,遭遇東晉太尉劉裕滅門,渡江投奔後秦。義熙十三年(417年),後秦滅亡後歸順北魏。泰常八年(423年),跟隨明元帝拓跋嗣南征...

    麵對貪官胡惟庸的挑釁,朱元璋隻說了五個字

    麵對貪官胡惟庸的挑釁,朱元璋隻說了五個字

    眾所周知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窮苦出身,童年過得極其痛苦,常常飽一頓饑一頓的,這種悲慘經曆直接導致他對貪官汙吏深惡痛絕,他坐上帝位之後,麵對貪官,可以說是鐵腕鐵拳鐵石心腸,曾經有一位貪官挑釁他,朱元璋隻說了5個字,就震懾了所有人。那麼,朱元璋是如何治理官員腐敗的呢?他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思想有些局限。...

    曆史上張昭與孫權之間的關係如何?二人之間有何故事

    曆史上張昭與孫權之間的關係如何?二人之間有何故事

    張昭,三國時期孫吳重臣,輔佐孫策、孫權安定江東。今天曆史網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東吳重臣張昭,雖然被戲稱為“帶投大哥”,“內事不決問張昭”也成了諷刺的話。但其實真實曆史上,張昭是德高望重的忠正之臣,在吳國的地位聲望一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作為直臣,他多次勸諫孫權,兩人相愛相殺發生了很多趣...

    孫峻是什麼出身?他殺諸葛恪的原因是什麼?

    孫峻是什麼出身?他殺諸葛恪的原因是什麼?

    孫氏政權最大的特色就是孫權統治時間很長,執掌江東有50多年。對此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建興二年(253年),孫吳皇帝孫亮與堂侄孫峻在皇宮設宴,邀請權臣諸葛恪赴宴。不久孫亮借故離開,孫峻於是拿出詔書,以皇帝的命令逮捕諸葛恪。諸葛恪頓時嚇得大驚失色,孫峻於是命人上前將其...

    蜀漢滅亡後張飛一家無人敢動 關羽後代為何會被屠戮

    蜀漢滅亡後張飛一家無人敢動 關羽後代為何會被屠戮

    蜀漢滅亡之後,為何張飛一家無人敢動,關羽後代卻遭滿門屠戮?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公元263年,司馬昭為了消除自己在“甘露寺之變”之中弑君的惡行,為代替曹魏攢下政治資本,司馬昭不顧滿朝文武大臣的反對,趁著薑維被黃皓屯田遝中的機會趁機以舉國之力伐蜀。...

    杜瓊: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學者,受到蔣琬、費禕等人器重

    杜瓊: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學者,受到蔣琬、費禕等人器重

    杜瓊(?-250年),字伯瑜,蜀郡成都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學者。 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杜瓊學識淵博、沉默少言,自幼時跟隨任安學習,是三國時期著名學者。初仕劉璋,為從事,劉備割據益州後,任為議曹從事。後主時期,拜諫議大夫,遷左中郎將。丞相諸葛亮去世,後主劉禪使杜瓊追贈丞...

    朱元璋臨死前安排好了一切 朱允炆為何沒有能安享天下

    朱元璋臨死前安排好了一切 朱允炆為何沒有能安享天下

    兒孫自有兒孫福,朱元璋安排得那麼好,為何朱允炆卻不能安享天下?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朱元璋真是個稱職的家長,為了讓兒孫們安享天下,他幾乎殺光了所有開國功臣,製定了一整套完美的製度。他安排好了一切,為什麼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後卻無法安享天下?朱元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