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三秦項羽史緣談:項羽不僅是英雄,還是仁者

中國曆史7年前 (2017-05-26)33

在史聖司馬遷的《史記》中,我最喜歡閱讀的是《項羽本紀》。說起這位英雄,還與我們陝西有著密不可分的曆史淵源。被陝西人引以為自豪的“三秦大地”一詞,即始於項羽的“劃秦為三”之策,至今已有兩千多年了;另外,“皇帝製”的秦朝其實隻不過是“帽兒戲”,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帝製史上,建朝立國長達四百餘年之久的“大漢皇朝”國號“漢”的最初命名者,實際上是這位楚霸王——項羽,他在“劃秦為三”時,將位與自己“魯公”平齊的“沛公”劉邦貶封為“漢王”於漢中。沒想到,劉邦滅項之後,仍以“漢”為國號,從秦到清,“漢”立朝最久,而且,從此成為了大漢民族的由來。

 三秦項羽史緣談:項羽不僅是英雄,還是仁者

*** 配圖

項羽是中國曆史上集大成與大敗兩者之經驗教訓於一身的典型人物,頗值得後人借鑒。項羽的勇武史所罕見,真可謂是“力拔山兮氣蓋世”。他26歲起兵,以勇不可擋、摧枯拉朽之勢統帥天下諸侯,而一舉滅秦。不但使敵軍聞風喪膽,就是聯臂作戰的各路諸侯,亦被其神勇所震懾。以至在晉見他時,不由地拜伏於地,仰麵坐“壁上觀”,此時的項羽威名達於極點。他自己也頗誌得意滿,遂自封為“西楚霸王”而主宰天下,並大封諸侯,此時距他單戈起事僅年餘光景。如此威震天下,按說,項羽應該成就一代帝業,使天下太平。然而,此後,在剿滅手下敗將劉邦的過程中,雖然一直是屢戰屢勝,但是,與韓信九裏山一戰時,卻兵敗而被困垓下,旋即落得個四麵楚歌、軍前別姬、落荒敗北、烏江自刎的悲壯慘烈結局。年僅31歲的項羽,如此暴起暴落,前後不過短短的五年。致使史聖司馬遷在為他做《本紀》之後,發出了具有曆史意義的感慨“何興之暴也!”對此,許多後人也發出了這樣的曆史疑問——“何亡之速耶?”

我以為,項羽如暴風突起、狂飆驟落的經曆,都是由於他極端、分明的性格所決定的。項羽生性剛愎自用,且不善思索、不學文韜,最終造成臨機乏斷,這是曆來保守的認識。但我想說的不是他的性格缺陷。我以為,項羽是一個完整真實的人,他有著毫不混淆的愛恨,有著高昂的人生熱情和超常的膽略,他以此吸引著身邊的將士;但是,作為政治家是不能沒有精深的城府的,隻是因為簡單,隻是因為缺乏心機,所以,他最終脫離不了悲劇的結局。項羽不可以成功稱帝,卻可以完成詩人如泣如歌的英雄史話。

 三秦項羽史緣談:項羽不僅是英雄,還是仁者

*** 配圖

項羽是一位極富人格魅力的軍事領袖,他善於激發士氣,並且善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信條來鼓舞將士,這一點從他在巨鹿之戰的統籌中就能看出來。他即興發表煽動式演講,為一隻原本向心力不足的雜牌軍注入了昂揚、團結的士氣,眾將士擰成一股繩,在敵我實力相當懸殊的條件下,以少勝多打贏了戰爭。當然,擁有這樣才能的人的性格中,通常也會夾雜一些孩子氣、單純和蔑視一切的高傲,而往往正是這樣才有足夠的 *** 來點燃自己,同時也振奮別人。

另外,從他在鴻門宴上本不該放走劉邦、卻放走了的這件事來看,項羽不僅是一位英雄,還是一位仁者。而劉邦被項羽打得大敗逃命不迭時,先從逃車上推下女兒,後又推下兒子(這就是後來的魯元公主和大漢惠帝)。

 三秦項羽史緣談:項羽不僅是英雄,還是仁者

*** 配圖

項羽的性格中,非常值得一提的還有“英雄惜英雄”這一點,他雖然殺敵如麻,但對自己的將士卻關愛備至,親自為他們吮血敷傷時流淚不止。尤其在他生命最後的危急關頭,將唯一的生路留給了受重傷的愛將鍾離昧與胯下的烏騅馬。他自己卻單身麵對數十萬強敵而死戰不屈。其敗亡之錯雖不足取,但其無敵無畏的精神卻值得大加褒揚。尤其項羽的那首氣壯千古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讀之,令人悲中生壯,真是“身既死兮神似靈,子魂魄兮為鬼雄。”而項羽的那種“時不利兮騅不逝”的頑強戰鬥精神,曆來被後人當做敗而不餒的勵誌名言。千餘年後,才華曠代的女詞人李清照吟唱出了與垓下歌有著同樣氣魄的回音詩:“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首詩表麵看是在歌頌項羽戰敗後,無顏麵見江東父老的倔強自尊,實則是諷刺怯懦的宋王朝廷,同時也鼓勵廣大軍民為抗金事業,應生作人傑,死為鬼雄!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705/127805.html

“ 三秦項羽史緣談:項羽不僅是英雄,還是仁者” 的相關文章

劉備在夷陵之戰慘敗的原因是什麼?與陸遜有關嗎

劉備在夷陵之戰慘敗的原因是什麼?與陸遜有關嗎

劉備,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三國時期,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劉備以為大將關羽報仇的名義,禦駕親征,親率大軍東征伐吳。初期,劉備率部一路勢如破竹,水陸並進,拿下秭歸,進至夷陵。東吳孫權...

漢景帝一共有十四個兒子 最後為什麼是漢武帝繼承大統

漢景帝一共有十四個兒子 最後為什麼是漢武帝繼承大統

還不知道:漢景帝共有14個兒子,漢武帝為何能繼承大統,其他兒子結果怎樣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明】楊慎漢朝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前後曆時四百餘年,在這漫漫的曆史長河中,漢武帝作為一名雄才大略的皇帝名垂千古,他的事跡廣為...

在扳倒鼇拜以後,康熙做了哪些事情?

在扳倒鼇拜以後,康熙做了哪些事情?

玄燁,清朝第四位皇帝,年號康熙。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說的故事,歡迎關注哦。康熙在扳倒鼇拜以後,對鼇拜的處罰,有很多讓人不太理解的地方。為了搞清楚康熙是怎麼處理鼇拜的,我們先來看兩段史料。第一段史料《清史稿·聖祖本紀》記載:“庚申,王大臣議鼇拜獄上,列陳大罪三十,請族誅。詔曰:‘鼇拜愚悖無知,誠合...

朱元璋推翻元朝後留下十萬蒙古女人 朱元璋是怎麼處理她們的

朱元璋推翻元朝後留下十萬蒙古女人 朱元璋是怎麼處理她們的

對消滅元朝後,朱元璋是怎樣處理十萬蒙古女人的?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元朝是我國古代曆史上最為黑暗的朝代之一,種族等級製度讓漢人麵臨無法生存的情況,皇室內部為了爭奪權利,殺伐之事不在少數,朝堂官員更是貪淫腐敗,最終受苦的,乃是辛辛苦苦的老百姓。由於各地民憤四起,多處地...

曆史上司馬昭是真的想奪取皇位嗎?他最後為何沒有這麼做?

曆史上司馬昭是真的想奪取皇位嗎?他最後為何沒有這麼做?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個典故源自三國時期, 曆史網小編整理了一下,現在給大家詳細說明,快點來看看吧。“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句話,已經成為民間俗語。就算是沒上過幾天學的人,也能深刻地理解,並非常嫻熟地運用。也就是說,這句話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大家都知道。而作為本義,所所的是司馬昭想篡奪皇位,自...

海瑞的一生是什麼樣的?關於他的評價如何?

海瑞的一生是什麼樣的?關於他的評價如何?

海瑞是明朝著名清官。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宋有包青天,明有海青天。在民間,海瑞常常跟包拯並提,因為海瑞在明朝,也是有名的清官。海瑞一生曆經明朝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不但得到了重用,而且他為官一方,得到了老百姓的愛戴,朝中上下,對他的褒獎多於貶低。海瑞字汝賢,號剛峰,從他的號...

太史慈在投降孫策後 為什麼突然間就銷聲匿跡了

太史慈在投降孫策後 為什麼突然間就銷聲匿跡了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威名赫赫的太史慈,在投降孫策後,怎麼突然就“銷聲匿跡”了?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東漢末年,政治腐敗不堪,天災人禍頻發,立國數百年的大漢朝再也無法維持自己的統治,中原大地陷入了一片混亂的戰火之中,在亂世之中無數英雄豪傑趁機崛起,或是征戰四方,或是雄霸...

作為清朝開國宰輔,範文程做了哪些事?

作為清朝開國宰輔,範文程做了哪些事?

作為清朝開國宰輔,範文程做了哪些事?他創造性地提出:“官來歸,複其職;民來歸,複其業”,安定了士心、穩住了民心,填平了滿漢之間的民族鴻溝,使清朝得以在中原站住腳跟。政治完善官製雖然文館至天聰十年(1636年)三月才改為內三院正式設立大學士,但在此之前,範文程實際上已被皇太極當作類似此職之親信內臣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