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廣東人什麼都吃?大部分古人其實都這樣

    中國曆史2天前2

    在很多現代人看來,廣東人是什麼都能吃的。從天上飛的到地上跑的,再到水裏遊的,似乎隻要是活的,就沒有廣東人不吃的。為此,廣東人還被人們稱作有異食癖。

    如果查查曆史,似乎還能發現廣東人的異食癖不是現代才有的。漢朝的《淮南子》中就有記載,越人得蚺蛇以為上肴。相隔千年之後的唐朝的《嶺表異錄》,更是將廣東人吃鸚鵡、貓頭鷹等習慣記錄在冊。之後的宋朝《嶺外代答》中,直接說:深廣及溪峒人,不問鳥獸蛇蟲,無不食之!

    《淮南子》中的廣東人就愛吃貓頭鷹

    這些記載都坐實了廣東人在眾人眼中的異食癖。可是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全麵。因為在古代,類似的習慣是幾乎所有地區都有的。《漢書》就曾記載,五月五日作梟羹,以賜百官以其惡鳥,故以五日食之。古者重鴞炙及梟羹。蓋欲滅其族類也。顯然在當時,食用貓頭鷹的習慣非常普遍。

    漢朝人其實非常依賴野味來獲得肉食

    2002年,社科學家在陝西的長安城遺址中,挖掘出一堆餐廚碎骨。其中就發現了貓和黃鼠的殘骸。在唐朝,全國各地各有各的地方野味。比如閩浙地區就愛吃青蛙和蛤蟆,江西地區在冬天會吃紅燒穿山甲。哪怕是到了清朝,果子狸也是各地公認的美食。所以,野味在古代並非隻有廣東人的愛好。

    古代的都城居民 一樣會食用貓肉

    古代的畜禽業生產效率一直不高,雞鴨豬羊等家禽的養殖量,遠遠跟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所以,大部分人其實是吃不上肉的。正因如此,孟子在見梁惠王時,還特意闡述了他的解決辦法:要確保畜禽業勿失其時,70歲以上的人才能吃上肉。可見,尋常百姓家吃一次肉是多麼困難!

    古代畜牧業的產量 遠遠無法滿足大部分人需求

    所以,人們就隻能吃一些稀奇古怪的野生動物,來補充人體所需的動物蛋白。野生動物種類越多的地區,就越容易成為人們眼中的異食癖地區。廣東地處南部沿海,境內高山平原鱗次櫛比。加上江河湖泊縱橫交錯,所以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動植物種類繁多。

    孟子就提醒梁惠王要注意畜牧業發展

    到了近代,環境改變與畜禽業發展,讓大部分地區的人都已經吃不上多少野味。但古老的飲食習慣記憶還在,並因為野味的數量減少而逐漸變得“富貴化”。例如在清朝,人們就將熊掌、燕窩、魚翅等列入八珍。更將駝峰和果子狸等更少見的野味,列入山八珍。為了體現身份,官宦與富人都流行用熊掌、魚翅和駝峰等來宴客。野味就這樣成為了身份尊貴的象征。

    從古至今都不會便宜的 燕窩

    在價格上更勝一籌的魚翅

    在廣東開放通商口岸後,貿易讓有錢人越來越多。他們需要用最直接而迅速的 *** ,來標識自己的與眾不同。由於野味價錢越來越貴,所以就成為了商業新貴們的裝逼首選。隨後又向著其他有身份階層流動,最後形成了約定俗成的飲食理念。

    近代廣州一直是較為富裕地區

    富起來的新貴們 都喜歡用野味來彰顯身價

    所以近現代廣東人吃野味,已經不單純是為了補充身體所需蛋白質,而是把野味當作了富貴的符號。一直發展到今天,野味在廣東已徹底承載一種社會功能。任何有身份的人,都會以野味來招待那些倍感詫異的貴客。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405/595367.html

    “廣東人什麼都吃?大部分古人其實都這樣” 的相關文章

    楊六郎是什麼人?他最後鬱鬱而終的真相是什麼?

    楊六郎是什麼人?他最後鬱鬱而終的真相是什麼?

    楊六郎不僅是個小說角色,也是真實存在的曆史人物。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楊家將是國人喜愛的曆史英雄,楊家將的故事家喻戶曉,而給楊家將故事撐起主要骨架的是楊六郎抗遼的經曆。楊六郎,本名楊延朗,後改名楊延昭,他是北宋名將楊繼業七個兒子中的長子。至於大家...

    都說有臥龍鳳雛可安天下 劉備為什麼沒有能奪得天下

    都說有臥龍鳳雛可安天下 劉備為什麼沒有能奪得天下

    對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在任何一個時代,想要成就一番霸業,除了要有高瞻遠矚的預想、計劃之外,還離不開人才的輔佐。三國時期,無論是曹操、劉備是孫權,都十分注重對於人才的招攬以及培養。尤其是劉備,麾下更是有臥龍鳳雛兩大人才。水鏡先生司馬微更曾說過...

    侯景在曆史上是什麼形象?他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侯景在曆史上是什麼形象?他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侯景,南北朝時期南朝漢政權的皇帝。你們知道嗎,接下來曆史網小編為您講解侯景是北魏朔州懷朔鎮鮮卑人,少年時便是一條驍勇好鬥、橫行鄉裏的地頭蛇。“及長,驍勇有膂力,善騎射”,由此被“選為北鎮戍衛,稍立功效。”這條地頭蛇在軍營混得風生水起,很快拉起一支私人武裝。他趁“魏末北方大亂”之際,率部投奔權臣爾朱榮...

    荀彧之死曹操難辭其咎 侄子荀攸為什麼還要給曹操效力

    荀彧之死曹操難辭其咎 侄子荀攸為什麼還要給曹操效力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荀彧死後,侄子荀攸為何繼續為曹操效力?他怎麼想的?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九錫是古代帝王對大臣的九種賞賜,有車馬、衣服、樂器、武士、弓矢等,這是對大臣的最高禮遇)。荀彧認為:“(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朝寧...

    曆史上安祿山和史思明為何都被自己的兒子所殺?

    曆史上安祿山和史思明為何都被自己的兒子所殺?

    安史之亂是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背叛唐朝的戰爭,說起這個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安祿山和史思明各自死於自己兒子手中,原因並不複雜,但不得不說這是封建曆史上的一段奇葩往事。兩位悍將,由起兵到坐鎮一方,撼動了大唐的江山,然而,這場轟轟烈烈的內戰,與其說是被唐廷剿滅,倒不如說是滅於“家賊”,無疑...

    西漢時期齊國作為實力最大的諸侯 七國之亂時為何沒有存在感

    西漢時期齊國作為實力最大的諸侯 七國之亂時為何沒有存在感

    對西漢齊國:實力最強大的諸侯國,七國之亂時為何毫無存在感?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公元前203年,劉邦在垓下之戰打敗項羽,一統天下。後世人都說,項羽之所以會落得今天這個下場,都是因為他當初開曆史倒車,搞了分封製。現在,同樣的問題擺在了劉邦的桌案前。現在有這麼一大幫腦袋...

    王濛:東晉外戚大臣、名士,深得司馬昱的倚重

    王濛:東晉外戚大臣、名士,深得司馬昱的倚重

    王濛(309年~347年),字仲祖,小字阿奴,太原郡晉陽縣人,東晉名士、外戚大臣,新淦縣令王訥之子。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門蔭入仕,起家司徒掾,外放長山縣令,遷司徒左西屬。遷中書郎,深得輔政大臣、會稽王司馬昱倚重,累遷司徒左長史。永和三年(347年),去世,年僅三十九歲,...

    周魴:三國時期東吳將領,獎善懲惡,恩威並用

    周魴:三國時期東吳將領,獎善懲惡,恩威並用

    周魴,字子魚,吳郡陽羨縣人,三國時期吳國將領。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周魴年少時好學,被舉為孝廉。曆任寧國縣長、懷安縣長、錢塘侯相,一月之內,便斬殺作亂的彭式及其黨羽,因而升任丹陽西部都尉。彭綺率數萬人反叛時,周魴被任命為鄱陽太守,與胡綜共同將其生擒,因功加職昭義校尉。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