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龍且是誰?為什麼他的死讓項羽感到恐懼?

中國曆史6年前 (2018-05-06)26

眾所周知西楚霸王項羽英勇無敵,治國是不行的,但是打仗就非常行,那麼龍且是誰?為什麼他的死讓項羽感到恐懼?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龍且是楚漢交戰時期的楚國將領,但其在史料中的記載並不是很多。可以這樣評價,若是沒有他帶領項羽的20萬精兵強將與韓信作戰於濰水,似乎他的存在感就更低了。

濰水之戰讓曆史學家記下了龍且這個名字,也將這個名字瞬間埋沒在眾多曆史豪傑的汪洋大海之中。

細細地梳理一下史料中的細枝末節,還是能夠將龍且追隨項梁起兵,後聽從項羽召喚的過程加以明晰的。史料中沒有記載龍且的出生年月,隻是提到其在項梁的手下任司馬一職,在大破章邯的戰爭中表現突出。

跟隨項羽後,在定陶與韓信、曹參等開戰,不料兵敗。一年後與項聲一道擊敗謀反的英布,平定淮南地區。然後,史書中對其的記載就剩下決定其生死的一戰——濰水之戰了。

既然龍且在項羽部隊中的表現並不算怎麼突出,為啥項羽會在關鍵的戰役中將手下的一半軍隊調與龍且指揮呢?這恐怕與項羽當時所處的境遇有關係。

公元前204年四月,項羽的軍隊將劉邦圍困在滎陽地區,還將漢軍的運糧通道給切斷了,劉邦陷入岌岌可危的地步。

古時候打仗很有意思,若是有一方感覺到自己有些招架不住了,可以派出使者議和,這樣可以得到喘息機會。

龍且是誰?為什麼他的死讓項羽感到恐懼?

劉邦就采納了這一建議,但項羽的謀士範增不同意。大家都知道,範增的思維還是蠻厲害的,當初若是項羽聽從了範增的建議,在鴻門宴上果斷出手,也就不會有後麵楚漢爭霸的事情了。

此刻,劉邦謀士陳平的一句話,道出了項羽那時候的無奈“顧楚有可亂者,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鍾離昧、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人耳。”——這說明了啥,項羽真正的問題,就是無人可用!

範增屬於文人,隻能出謀劃策,鍾離昧和周殷當時負責防守西楚的後方根據地彭城,還要確保糧道的安全,因此,當齊國田廣來求助項羽時,項羽思考再三,也隻有派出龍且這位說不重要,其實也很關鍵的人物出戰了!

那麼,為什麼龍且的死,會讓項羽之一次感到失敗的恐懼呢?

龍且做了什麼讓項羽恐懼?

在項羽圍困劉邦於滎陽幾個月後,韓信率兵攻打位於現在齊魯大地的齊國,以便從側麵將楚軍包圍,緩解劉邦軍隊的正麵危機。韓信用兵,那沒得說,三下五除二,就將齊王田廣打得落花流水,齊都臨淄被攻破。

齊王也咽不下這口氣呀!雖然與項羽有宿怨,但也得求助於項羽。項羽想到的是,若是坐視韓信壯大,必然會對自己的地盤造成威脅,不利於今後作戰。

所以,項羽同意讓龍且與田廣組成楚齊聯軍,一起與韓信作戰。

於是,項羽將自己的20萬大軍交給了龍且指揮,自認為身經百戰的龍且對韓信並不看好,當著項羽的麵拍胸脯,說韓信“易與耳”,意思就是很容易對付,過不了多久就可班師回國。項羽當然也對此充滿信心,要不然,也不會派出龍且作戰了。

可是,沒想到的是,或許是龍且經曆了前麵若幹戰役的勝利,有了傲嬌之情,或許是龍且本身就沒有將韓信放在心上,竟然沒有聽從手下的建議,決定與韓信正麵硬剛。這下,正好中了韓信之計。

事後分析龍且的失敗,就是其太過剛愎自用。屬下謀士分析得頭頭是道,韓信軍隊雖為長途跋涉,但勢頭正猛,現在咱們是主場作戰,沒有必要速戰速決,拖一拖他,或者掐掉其糧草補給,這樣,咱們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獲勝。

若是龍且有頭腦,仔細分析一下當下的局勢,采取了謀士的建議,自己就不會兵敗,也不會身亡了。

但龍且認為,謀士的建議太消極了,自己不主動作戰,那麼,還有什麼功勞可言?

韓信兵力不如我龍且,我將其痛痛快快地打敗,項王高興,肯定會給我許多封地的。在此思想指導下,龍且指揮大軍大舉攻擊韓信。

韓信則邊戰邊退,龍且更高興了,認為韓信不過如此,遠不如傳說中的樣子。但韓信在濰水之上是有埋伏的,用沙袋將河水斷流,等到楚齊軍隊進入埋伏圈,韓信命令將沙袋卸掉,直接泄洪!咱們都看到過前段時間四川達州突然爆發山洪的視頻吧?

能夠想象到被困許久的洪水一下子爆發出來的勢能究竟有多大。所以,楚齊大軍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一下子被奔湧而下的濰水衝得暈頭轉向,衝走的衝走,淹死的淹死。

此刻,韓信帶領大軍向前衝殺,沒有多久,龍且的軍隊大幅潰敗,龍且也死於亂軍之中。冷兵器時期戰爭就是這麼神奇,勝負可能就在一瞬間。

龍且沒了,20萬精銳部隊沒了,項羽知道了,肯定會心痛不已,我們回過頭想想,龍且不就是項羽的一員大將嗎?他死了,再培養唄!軍隊沒了,再招兵唄!

但我們畢竟沒有處於項羽當時的境地,不明白項羽的處境,也就體會不到項羽此刻感受到的絲絲涼意和隱隱恐懼了。

龍且是誰?為什麼他的死讓項羽感到恐懼?

濰水之戰可謂是楚漢爭霸的分水嶺

先說說項羽當時的兵力分布。在濰水之戰以前,項羽手下的兵力大概有40萬,項羽帶了10萬與劉邦在滎陽一帶周旋,另外10萬調撥給了周殷和鍾離昧。

剩下的20萬都給了龍且,且屬於能征善戰的嫡係部隊,結果,就一場戰爭,就將這20萬給報銷了,今後,項羽拿什麼和漢軍對抗呢?人家是仗越打兵馬越多,這項羽是越來越少,你說,這仗可怎麼打?

項羽無奈,隻好與劉邦暫時簽訂“鴻溝和議”,準備就此中分天下,以備後戰。表麵上,項羽和劉邦之間的戰爭暫時得到了緩和,其實,對於項羽而言,存在於其內部的隱患並沒有徹底消除。要知道,由於連年征戰,全國的人口消耗非常大,兵力補充非常困難。

項羽一下子損傷了一半的兵力,可謂是元氣大傷。再者,項羽的謀士範增因被項羽懷疑而出走,病死在路上,鍾離昧和周殷也受到項羽的懷疑,導致手下將領軍心渙散,無心戀戰。

從全國形勢上分析,濰水之戰之後,韓信占據了三齊之地,可以迂回到西楚後方對其形成包圍的態勢,使得漢軍進可功,退可守,完全處於戰爭的主動地位,而項羽則因兵力損耗太大、軍心不穩、地盤越來越小而進入到被動防禦的階段。

可以這樣說,濰水之戰直接影響了曆史進程的改變,使得原本占據有利局麵的項羽處於劣勢,也預示著,項羽的失敗已經變得不可逆轉。

綜合來說,項羽感到恐懼的,並不簡簡單單是龍且一個人的戰亡,而是其麵對的戰爭局麵的窘迫之勢。

內部來說,幾乎無將可用,兵力也大打折扣;對外來說,也沒有兵力補充,地盤縮水,處於四麵受敵的地步。當項羽想到這些困擾之後,他不感到恐懼才怪。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805/187407.html

“龍且是誰?為什麼他的死讓項羽感到恐懼?” 的相關文章

曆史上何進為何會召董卓進京?與袁紹有何關係?

曆史上何進為何會召董卓進京?與袁紹有何關係?

從董卓進京奪權開始,中國曆史便開始進入到戰亂不休的漢末三國時期。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帶來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董卓本來隻是個邊地將領,卻陰差陽錯的進入洛陽,掌握了東漢朝廷的大權。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袁紹,那麼袁紹為何建議何進召董卓進京呢?混亂的公元189年,各方勢力大亂鬥史學界一般習慣於把三國時代界...

關羽在兵敗被困的時候 劉備為什麼沒有及時派人支援

關羽在兵敗被困的時候 劉備為什麼沒有及時派人支援

對關羽兵敗被困時,劉備為何不派人支援?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三國時期,曹魏勢力最大,吳國經濟最繁榮,而蜀國綜合國力最弱。其實劉備也曾有過一段短暫的輝煌期,隻是關羽丟掉了荊州,後來張飛又死了,接著劉備又在夷陵大敗,蜀國這才損失慘重,蜀整體實力才嚴重下滑了。換句話說,關...

關羽敗走麥城時路過馬超封地 馬超為何沒有出手救人

關羽敗走麥城時路過馬超封地 馬超為何沒有出手救人

對當年關羽敗走麥城,恰好路過馬超的封地,為啥馬超不救他?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說到英雄好漢,便要提到一本名著了,沒錯,那就是《三國演義》。書中雖說在描述戰爭的情節占比很大,但也側麵描繪和突出了三國各路好漢的英雄形象,比如劉備、張飛、周瑜、諸葛亮、司馬懿等這些人物,他...

有哪些與呂蒙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有哪些與呂蒙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呂蒙(178年-220年),字子明,汝南富陂人,東漢末年名將。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少年時隨孫策為將,累封別部司馬,從圍曹仁於南郡,破朱光於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後進占荊南三郡,計擒郝普,在逍遙津之戰中奮勇抵抗張遼軍追襲,並於濡須數禦魏軍,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魯肅去世...

程普:三國時期東吳名將,在東吳諸將中年歲最長

程普:三國時期東吳名將,在東吳諸將中年歲最長

程普(?~215年),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人,東漢末年江東名將,曆仕孫堅、孫策、孫權。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程普曾跟隨孫堅討伐黃巾軍,繼而參加討伐董卓的戰鬥,斬華雄、破呂布。孫堅死後,又助孫策平定江東。孫策曾經兵敗被圍,程普將孫策救出重圍。在孫策死後,他與張昭、周瑜等人共同...

曹洪是什麼人?他最後差點死於曹丕之手是為何?

曹洪是什麼人?他最後差點死於曹丕之手是為何?

曹操有夏侯氏和曹氏兩大宗親勢力,其中,曹氏宗親的實力最為雄厚。以上問題曆史網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黃初元年(220年),曹丕成為皇帝不久,就把堂叔曹洪逮捕入獄,還判他死刑,以發泄自己的心頭之恨。為何曹丕要殺死自己父親曹操的兄弟兼救命恩人呢一,投奔曹操曹洪出身沛國曹氏,為曹操堂弟,早年擔任蘄春縣...

有哪些與吾彥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有哪些與吾彥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吾彥,生卒年不詳,字士則,吳郡吳縣人,三國時期吳國及西晉初年將領。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初任通江縣吏,後得到大司馬陸抗的提拔重用,逐漸升至建平太守。太康元年(280年),西晉滅亡吳國,吾彥投降西晉,被晉武帝司馬炎任命為金城太守。後曆任敦煌太守、雁門太守、順陽內史、員外散...

朱軾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朱軾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朱軾(1665-1736年),字若瞻,一字伯蘇,號可亭,瑞州府高安縣艮下村人,係坡山始祖茂公派下第十六世孫。清朝中期名臣,著名史學家,乾隆帝師傅。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康熙三十三年,中進士,選為庶吉士。居官廉潔,剛正不阿,頗具惠政。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