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楚漢之爭時韓信手握幾十萬大軍為何不自立為王?

中國曆史6年前 (2017-12-13)30

公元前196年,“興漢三傑”之一的韓信,被劉邦、呂後以謀反的罪名誅殺於宮中,臨死之時,韓信感慨:“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其實,早在幾年前,韓信就已經被奪了兵權,從原先的齊王,被貶為淮陰侯,並且遷到長安,處於嚴密的監視之下。

當楚漢之爭臨近結束的時候,韓信還是手握幾十萬大軍,控製著北方廣大領土的大將,他的態度,對整個天下形勢,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而那時韓信領兵在外,根本不受劉邦的控製,卻乖乖地協助劉邦擊敗項羽,成就了漢家四百年的基業。

史書上對此的解釋是,韓信當初隻不過是一介布衣,無權無勢,當官當不了、賺錢賺不成,投靠項羽又不受重視,是劉邦讓他封王拜相、光宗耀祖的,所以韓信感戴劉邦的知遇之恩,覺得劉邦待他不薄,自己沒有理由背叛劉邦。

並且,他隻不過想做個“假齊王”( *** 齊王),而劉邦卻封他做了名正言順的齊王,韓信也就心甘情願地為劉邦效力、誅滅項羽了。

但是,回過頭去再讀記述韓信生平的《史記?淮陰侯列傳》,就不能不對這樣的解釋產生懷疑。

 楚漢之爭時韓信手握幾十萬大軍為何不自立為王?

*** 配圖

韓信何許人也?那是秦末漢初的風雲人物,謀略、智力都是超群的,怎麼可能犯這樣的錯誤,真的相信劉邦會一輩子待自己不薄呢?

何況,“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他也不是不懂,在鍾離昧自刎的場景中,《史記》裏還出現過這句話。

更重要的是,當時還有兩個非常著名的辯士,向韓信反複陳說利害,韓信不可能不加以考慮。

之一個辯士是項羽派去的武涉。

武涉勸韓信說,“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楚漢相爭最緊要的關頭,韓信已經是獨立於劉項之外的第三方勢力,他幫助劉邦,項羽就要滅亡,他幫助項羽,劉邦就要遭殃,這個道理,他不會不懂。

更何況,武涉說的很明白,“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劉邦滅了項羽,下一個就輪到你了!韓信對此的回答是,漢王對自己“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多少還是值得懷疑的,畢竟,武涉已經詳細地對韓信說過,劉邦這個人,“然得脫,輒倍(背)約”,是相信不得的。

不過,可能因為項羽當初對韓信十分冷淡,韓信對他派去的人沒有好感,所以一下就拒絕了武涉。

之後,範陽辨士蒯通出場了。他對韓信陳說厲害,並且最後向韓信說明他的處境,“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歸楚,楚人不信;歸漢, *** 震恐:足下欲持是安歸乎?”

你韓信的功勞已經沒什麼可以賞賜的了,你韓信的威望,已經蓋過了高祖劉邦,天下之大,誰能容得了你韓信做一個臣子呢?

為今之計,除了自立為王,隻有死路一條。

可韓信猶豫不決,對蒯通說“先生且休矣,吾將念矣”,要好好想想。

注意,這兒韓信並沒有立刻批評蒯通,也沒有說劉邦待自己有多好,而隻是說要考慮考慮,這分明是在仔細玩味武涉和蒯通兩個人的話。

 楚漢之爭時韓信手握幾十萬大軍為何不自立為王?

*** 配圖

事實上,韓信壓根兒就不相信劉邦會保他一輩子,他也沒打算一輩子聽劉邦的話。

早在韓信平定齊地之前,劉邦派了酈食其去勸說齊王,雙方談好了條件,齊王歸降劉邦。

此時的韓信,卻采納了蒯通的建議,不理睬酈食其和齊王的條約,揮軍直進,占領了整個齊國。

這件事的後果,就是齊王認為酈食其在誆騙他,下令把酈食其烹殺了。

再之後,韓信平定了齊地,手握重兵,這時候楚漢之爭正在最緊要的關頭,劉邦正需要韓信的軍隊來夾擊項羽。

可是,當劉邦的使者到達的時候,韓信並沒有答應劉邦夾擊項羽,而是,和劉邦談條件,要做“假齊王”。

試想,韓信如果真的認為劉邦待自己不薄,自己要知恩圖報,他又怎麼會在這最關鍵的時候,反而要挾劉邦談條件要封賞呢?

所以,可以肯定,以韓信的聰明、謀略,絕對不會相信劉邦會一輩子善待自己,自然也不會把劉邦待自己的恩遇置於現實利益之上。

韓信之所以沒有背漢自立,並且與劉邦協同作戰,在垓下殲滅了項羽最後的有生力量,還是因為根深蒂固的舊觀念作祟,韓信壓根兒不相信劉邦會真的對諸侯王下手。

 楚漢之爭時韓信手握幾十萬大軍為何不自立為王?

*** 配圖

所以,他覺得自己做了齊王,就功德圓滿了,奉劉邦為天下的共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因為在當時,天下封建割據的局麵,由來已久,各諸侯國之間,相互侵伐,隻是共同遵奉一個共主而已。

秦始皇雖然統一了天下,畢竟年歲尚短,天下之人,都以為封建割據是常態,統一不過是一種暫態。

至於韓信,他當然也難以例外,他絕不相信,劉邦會有那種削平四海、歸於一統的想法,就算有也不可能實現。

所以,他也覺得沒有必要造成事實上三分天下的局麵,而隻要保有自己齊王的名號和封地就足夠了。

當然,韓信還是想的太簡單,畢竟時代在變,況且劉邦、呂後一班人的政治手腕和政治才能,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以致於楚漢戰爭剛結束,劉邦就用計收奪韓信兵權,等於廢除了他這個有名無實的諸侯王。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712/162637.html

“ 楚漢之爭時韓信手握幾十萬大軍為何不自立為王?” 的相關文章

杜僧明:南朝梁時期名將,以陳朝開國功臣的身份配享於太廟

杜僧明:南朝梁時期名將,以陳朝開國功臣的身份配享於太廟

杜僧明(509年~554年),字弘照,廣陵臨澤人人,南北朝時期梁朝名將。曆史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對此很感興趣,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杜僧明早年擔任新州防助,效力於盧安興、盧子雄父子,後因盧子雄冤死而發動兵變,攻打廣州,被陳霸先俘虜,遂歸順陳霸先。他隨陳霸先收複交州、攻殺元景仲,擊...

諸葛亮臨死前真的喊龐德公救命嗎 此人到底是誰

諸葛亮臨死前真的喊龐德公救命嗎 此人到底是誰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諸葛亮臨死前大喊龐德公救我,是真的嗎?龐德公又何許人也?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直是大家最關注的人,喜歡諸葛亮的人很多,關於他的傳說也很多,魯迅曾說:關羽之義近乎偽,諸葛之智近乎妖,民間也有諺語說死諸葛嚇走生仲達,可見諸葛亮的智慧...

襄樊之戰後於禁是什麼結局?孫權是如何待他的?

襄樊之戰後於禁是什麼結局?孫權是如何待他的?

於禁,字文則,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於禁在襄樊之戰中,救援曹仁,結果遇上秋連綿雨,漢水暴漲,水深好幾丈,於禁所督七軍全軍覆沒,於禁本人被關羽生擒,被迫投降,關羽沒有殺於禁,而龐德因為誓死不降,被關羽斬殺。關羽被孫權偷襲荊州,敗亡後,於禁被孫...

同樣都是皇室的女兒 清朝格格和公主有什麼不同

同樣都是皇室的女兒 清朝格格和公主有什麼不同

還不知道:清朝的格格和公主有什麼區別?都是皇室女兒,為什麼差距這麼大?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清朝的格格和公主有啥區別?實不相瞞,受電視劇的影響,我以前都以為清朝沒有公主的叫法,都是稱呼為格格的,直到嫡癌公主的出現才讓我大徹大悟,原來清朝的等級劃分這麼嚴格。如懿傳中...

護守成憲是什麼意思?乾隆皇帝為何要推行這一政策?

護守成憲是什麼意思?乾隆皇帝為何要推行這一政策?

乾隆帝,清朝第六位皇帝,清朝知名度最高的一位皇帝。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清朝能取代明朝,成為其之後的又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仰仗的是開國之初那批戰力強勁的八旗子弟兵。雖然明朝的內亂也幫了清朝的大忙,可要想坐穩江山,先後擊敗李自成、張獻忠、南明等各方勢力,沒有充足的武力保證是不行的。在...

李斯在被腰斬的時候 滿朝文武為何無人求情

李斯在被腰斬的時候 滿朝文武為何無人求情

對秦朝丞相李斯被腰斬,滿朝文武為何沒有一個人為他求情?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曆史上大名鼎鼎的秦國丞相李斯,原本隻是一個平頭老百姓。他曾經拜師荀子門下,學習如何在朝廷為官,輔佐君王治理天下。出師後,他來到秦國,成為官場最底層的小小門客,憑借著滿腹才學和把握關鍵機會的能...

赤壁之戰如果是曹操獲勝 曆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赤壁之戰如果是曹操獲勝 曆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赤壁之戰聞名古今,如果當初是曹操打贏了,天下會變得如何?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軍揮師南下討伐荊州。剛剛從父親劉表手中接管荊州基業的劉琮,在舅舅蔡瑁等人的極力規勸下選擇不戰而降,歸順了曹操。如此容易便得到了荊州,...

哥舒翰手裏握著二十萬大軍 最後為什麼會輸給安祿山

哥舒翰手裏握著二十萬大軍 最後為什麼會輸給安祿山

還不知道:威震邊關的哥舒翰,為什麼手握20萬大軍,卻慘敗於安祿山手裏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哥舒翰是唐玄宗天寶年間的一代名將,在抵禦突厥入侵,保衛大唐邊關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唐朝西部邊民唱出的一首民歌:“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就是對哥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