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孫策臨死前托孤給張昭 孫權稱帝後為何這樣對待張昭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20)116

對孫策臨死前托孤於張昭,為何孫權稱帝後,卻土封、火燒張昭家門?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公元208年,曹操領兵親征荊州,此時荊州牧劉表病逝,其子劉琮領全州降曹,之後曹操又在當陽擊敗劉備,下一步,曹操就要對江東展開攻勢。麵對來勢洶洶的曹操,江東群臣無不色變,以張昭為首的大臣們極力主張投降。

眾所周知,東吳的君主雖然是孫權,但東吳基業的真正奠基人卻是孫策,在《三國演義》中,孫策臨終前曾囑咐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但在史料記載中,孫策臨終真正托孤的隻有張昭一人。

作為東吳的托孤大臣,張昭卻不像蜀漢諸葛亮那樣聞名後世,究其原因是孫策賦予張昭的使命是保證孫氏集團的權力平穩過渡,雖然孫策也對張昭說過“君便自取之”的話,但他並沒有賦予張昭與之對應的權力,反觀諸葛亮則手握大權,所以張昭達不到諸葛亮那樣的評價實屬正常。

孫策臨死前托孤給張昭 孫權稱帝後為何這樣對待張昭

此外,孫權晚年性格多疑,而張昭則性格剛直、敢於直諫,經常借著托孤之名勸諫孫權,令其下不來台,這才造成了後來孫權土封、火燒張昭家門的事件。那麼,這起事件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臨終托孤,張昭受命

公元200年,孫策經過南征北戰已經基本上統一了江東地區,當時曹操正領兵在官渡與袁紹死磕,於是孫策便想趁著曹操大後方空虛之際,領兵奇襲許都迎回漢獻帝,其誌在天下的野心暴露無遺。

當初孫策曾暫時臣服於曹操,而曹操也沒將這個年輕小將放在心上,於是以漢獻帝的名義下詔,將孫策封為吳侯,孫策這才有機會打下江東,而敗於孫策的吳郡太守許貢卻察覺出孫策的野心,於是秘密寫信提醒曹操要提防孫策,建議曹操將孫策征辟入朝。

如果曹操真的以漢獻帝的名義征辟孫策入朝,孫策若是接受征召,勢必會受到曹操的監視,若是拒絕,就意味著孫策公開與東漢朝廷決裂,這樣曹操就有理由號召江東豪強起兵討伐孫策,這樣一來,孫策好不容易打下的江東很快便會再次四分五裂。

許貢這一招著實老辣,但可惜他的這封密信還沒送出去就被孫策看到了,看到密信內容的孫策暴怒之下誅殺許貢滿門,隻有其幼子在三名門客掩護下成功逃脫,此後這三人便一直尋找機會行刺孫策。

正在孫策準備奇襲許都前夕,許貢的三位門客趁著孫策外出遊獵發動了刺殺,結果孫策受到重傷,生命危在旦夕,在其彌留之際,孫策叫來張昭,將他選定的繼承人孫權托付給張昭:

策謂昭曰:“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複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孫策臨死前托孤給張昭 孫權稱帝後為何這樣對待張昭

張昭接受托孤之後,當即擔起輔佐孫權的重任,命令江東各地屬官各司其職,後來又親自扶孫權上馬列兵而出,這才讓江東眾臣服從了孫權。

降曹敗筆,遭孫權恥笑

站在張昭的角度來看,孫策臨終前將孫權托付到他手中,因此他有義務輔佐孫權好好治理江東,因此對於孫權一些“違規”的舉動,張昭向來是直言進諫,也不管孫權身旁有沒有人,直接一頓“批評”。

但站在孫權的角度來看,自己是君,張昭是臣,張昭經常借著托孤之名來批評自己的,令他在眾臣麵前丟失了顏麵,這不是臣子該有的模樣,所以後來孫權對張昭的態度愈加冷淡,乃至於找到機會後還冷嘲熱諷了張昭一番。

而這個機會就是當初張昭力主投降曹操留下的後遺症。

當初曹操占領荊州之後,下一步就是進攻東吳,而此時擺在孫權麵前的隻有兩條路,要麼投降要麼抵抗,孫權自身是不願投降的,但以張昭為首的江東集團卻力主降曹,後在周瑜、魯肅等主戰派的力挺下,孫權抗下壓力聯合劉備發動了赤壁之戰。

孫策臨死前托孤給張昭 孫權稱帝後為何這樣對待張昭

結果大家都知道,孫劉聯軍大敗曹操,這著實給張昭臉上來了一巴掌,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後大宴群臣,孫權就抓住這一點嘲諷張昭,令其顏麵無存:

吳王(孫權)即皇帝位,大赦,改元黃龍。百官畢會,吳主歸功周瑜。綏遠將軍張昭舉笏欲褒讚功德,未及言,吳主曰:“如張公之計,今已乞食矣。”昭大慚,伏地流汗。

其實,站在張昭的立場來看,投降曹操並非壞事,首先曹操的實力遠超孫權,且手握天子大義,選擇對抗不明智,其次,張昭作為江東豪族的代表人物,即使降曹也能獲得重用,更何況張昭認為他們投降的是東漢朝廷,而非曹操。

退居不朝,孫權報複

張昭和孫權的關係可以說是亦師亦父,當初孫權上位時還年輕,是在張昭、周瑜等人的扶持下才穩定江東局麵,而張昭是長者且背負托孤重任,再加上性格剛直,因此對於孫權的一些出格舉動,張昭向來不假辭色。

而這讓孫權十分不喜,後來甚至還因為張昭不給他麵子,他惱羞成怒土封、火燒張昭家門,爆發了東吳君臣之間的一次劇烈衝突,而事件的起因則是張昭勸諫孫權不要派張彌、許晏兩位大臣出使遼東。

孫策臨死前托孤給張昭 孫權稱帝後為何這樣對待張昭

公元232年,魏明帝曹叡不聽劉曄勸諫,執意將公孫淵封為遼東太守,可公孫淵反複無常,次年便派人向孫權傳達臣服之意,孫權聞之大喜,當即決定派張彌、許晏等人領兵萬餘攜重禮前往遼東,封賞公孫淵為燕王。

東吳滿朝大臣都認為公孫淵此人不可靠,紛紛勸諫孫權不要如此大張旗鼓,但孫權聽不進去勸告,此時張昭站了出來,極力訴說利弊,但孫權仍不為所動,堅決派人前往遼東,而張昭見孫權一意孤行則十分生氣,托病不上朝。

孫權也很生氣,認為張昭這是在逼迫他,盛怒之下命人用泥土從外麵堵住了張昭家的大門,他的意思很明確,既然你不願意上朝,那就永遠在家中不要出來了,而張昭也是個倔脾氣,直接讓人從裏麵用土封住大門,意思也很清楚,就是不出去:

昭忿言之不用,稱疾不朝。權恨之,土塞其門,昭又於內以土封之。淵果殺彌、晏。權數慰謝昭,昭固不起,權因出過其門呼昭,昭辭疾篤。權燒其門,欲以恐之,昭更閉戶。

結果沒過多久,孫權就收到公孫淵斬殺東吳使節獻給曹魏並吞並兵馬禮品的消息,孫權怒不可遏的同時也意識到張昭諫言是正確的,於是多次派人向張昭致歉,但張昭就是不為所動,無奈之下,孫權便放火燒張昭家門嚇唬他,但沒想到張昭把門關得更緊了。

孫策臨死前托孤給張昭 孫權稱帝後為何這樣對待張昭

孫權見恐嚇不成,便命人滅火,站在張昭家門前等待,張昭這才出來接受孫權的歉意,重新參加朝會。

結語

一個是東吳大帝,另一個則是托孤老臣,兩人耍起小性子來就和小孩子一樣,這種事情發生在兩人身上令人覺得有些啼笑皆非,但這也足以可看出孫權與張昭君臣之間關係的親近,而縱觀張昭一生,雖有主張降曹的汙點在身,但誰也無法否認他為東吳作出的巨大貢獻。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357.html

“孫策臨死前托孤給張昭 孫權稱帝後為何這樣對待張昭” 的相關文章

丙吉是什麼樣的人?他與劉詢之間有何故事

丙吉是什麼樣的人?他與劉詢之間有何故事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好人有好報。這是告訴我們,良心好的人一定會有好報。西漢的丙吉就是這樣的人。丙吉,一作邴吉,字少卿。魯國人 。早年間丙吉就研究學習法律,從剛開始起步的魯國獄史一路做到了廷尉右監,之後因為被牽連免職。征和二年爆發巫蠱之禍,公孫敬聲被人告發以巫蠱之術詛咒漢武帝,並且與陽石...

能擊敗曹魏十萬大軍,王平是如何做到的?

能擊敗曹魏十萬大軍,王平是如何做到的?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 下麵由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著往下看王平是蜀漢後期少有的將才,他雖然不認識多少字,但是打仗很有一套,頗具軍事才能,諸葛亮北伐時,王平曾成功地挫敗了張郃。王平最出色的表現,當屬他一條計策,擊敗曹魏十萬大軍,可以說料事如神,足以和張郃的“料戰勢地形,無不如...

劉盈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的?商山四皓為何願意出山?

劉盈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的?商山四皓為何願意出山?

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黃老之學的博士,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著往下看吧~劉邦多次請商山四皓都把他們請不出山,呂後(代表劉盈)去一請,商山四皓就出山來了。那麼,呂後給商山四皓許諾了什麼,他們願意出山幫助呂後與劉盈呢?劉邦看見商山四皓站在劉盈身後,問他們,為什麼我請不出你們,太子...

朱元璋如果換成崇禎的話 朱元璋能解決明朝末年問題嗎

朱元璋如果換成崇禎的話 朱元璋能解決明朝末年問題嗎

把朱元璋換成崇禎皇帝,他能徹底解決內憂外患,實現複興嗎?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提到一路上白手起家的朱元璋,其展現出來的魄力和眼光,是很多人都無法匹及的,而提到大明朝的覆滅,也會有不少人十分心疼崇禎皇帝,但是也有不少人說,如果朱元璋換成崇禎皇帝的話...

廖化是如何得到司馬懿的金盔的?發生了什麼?

廖化是如何得到司馬懿的金盔的?發生了什麼?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說起這個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諸葛亮用木牛流馬搬運糧草,司馬懿模仿諸葛亮,也照樣仿造,比葫蘆畫瓢,現學現賣,結果,被諸葛亮用計奪了糧草。司馬懿聽說之後,率兵來救,在半路上被張翼和廖化截住殺敗,司馬懿單人獨騎逃走,廖化追殺司馬懿,司馬懿丟下頭盔,用金蟬脫殼之計逃走,廖化繳獲了司...

劉封封地就在關羽附近 關羽被殺前劉封為何按兵不動

劉封封地就在關羽附近 關羽被殺前劉封為何按兵不動

對劉封的上庸就在襄樊近旁,為何他卻始終按兵不動,不去援助關羽?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劉封作為劉備的義子,在戰場上為劉備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奪取漢中後,劉備派他與孟達一起奪取上庸,成為鎮守一方的大將。可就是這樣一個與劉備如此親近的人,在關羽覆亡的過程中袖手旁觀,最終被劉...

三國時期鄧艾和鍾會是怎麼死的?背後有何真相?

三國時期鄧艾和鍾會是怎麼死的?背後有何真相?

263年11月,蜀漢正式滅亡,開始了三國時代統一的序幕。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鍾會與鄧艾被殺,曆史上認為,是他們自取滅亡的結果。鄧艾在拿下成都,滅亡蜀國以後,雖然並沒有想叛變獨立的心思,但是他政治上很不成熟,自高自大,說話行事很不檢點,在成都當土霸王。這給了鍾會讒陷他的機會,因而...

夷陵之戰劉備大敗 曹丕為何不趁機攻打蜀漢而是東吳

夷陵之戰劉備大敗 曹丕為何不趁機攻打蜀漢而是東吳

還不知道:劉備夷陵之戰大敗,為什麼曹丕不趁勢進攻蜀漢,反而進攻吳國呢?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說起吳蜀翻臉,鬧得雙方大戰一場,最終的結局便是劉備慘敗,夷陵之戰後,魏國並沒有順勢進攻蜀漢,反而選擇進攻大勝的吳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劉備率軍伐吳前,曹丕其實叫大臣們一起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