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魏延與楊儀在諸葛亮死後,都發生過哪些事情?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23)123

蜀漢更大功臣諸葛亮為劉備奠立了三分天下的基礎,今天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魏延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在蜀漢後期更是能力非凡,獨當一麵,而諸葛亮死後,魏延和楊儀爭權,兩人都上表後主,稱對方反叛,但是,為什麼沒人保魏延,都保楊儀呢?

諸葛亮臨死前,召集楊儀、費禕、薑維等人開軍事會議,作出重要安排,讓楊儀率軍退回漢中,讓魏延斷後,薑維次之,如果魏延不聽安排,就不管他了,大軍自行撤回。

魏延與楊儀在諸葛亮死後,都發生過哪些事情?

諸葛亮死後,楊儀準備率軍退回,魏延果然不同意,認為諸葛亮雖然死了,但是應該由他繼續率軍北伐,這些長史什麼的,護送諸葛亮靈柩回去安葬就可以了。

但是,楊儀和魏延爭起來了,魏延當然不服楊儀了,於是,先行撤回,並燒毀了棧道。

楊儀和魏延幾乎同時上表後主,稱對方反叛。

後主也糊塗了,不知道到底該相信誰?於是,後主問侍中董允和留府長史蔣琬,該相信誰?

侍中董允和留府長史蔣琬都保楊儀,而不保魏延。

《三國誌 魏延傳》記載:延大怒,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延、儀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後主以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琬、允鹹保儀疑延。

為什麼這些人都保楊儀,而不保魏延呢?

魏延與楊儀在諸葛亮死後,都發生過哪些事情?

這是因為魏延當時勇猛過人,性格太高傲,表現的太過激,眾人都害怕魏延,隻有楊儀不買魏延的賬,因此,魏延和楊儀結怨,兩個矛盾越來越大,水火不容。

《三國誌 魏延傳》記載: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

魏延的鋒芒太盛,人際關係就不好,所以,眾人在關鍵時刻都不保魏延,都不替魏延說話,魏延就孤立了。

沒人在皇帝麵前保魏延,魏延就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加上楊儀公報私仇,因此,魏延必死無疑。

可惜魏延,這麼優秀的一位將才,死於人際關係,被眾人孤立了,關鍵時刻,沒一個人幫魏延說話,如果有人幫魏延說話,或許魏延也不會死。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937.html

“魏延與楊儀在諸葛亮死後,都發生過哪些事情?” 的相關文章

袁紹原本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袁紹為何會讓給曹操

袁紹原本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袁紹為何會讓給曹操

對袁紹有機會接來漢獻帝而“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何拱手讓給曹操?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東漢末期的朝廷已然成為了傀儡,宦官專政和外戚專權愈演愈烈,雙方的矛盾也越來越激化。董卓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即位。袁紹這個人可以說是很厲害的,他出身漢末名門“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袁安...

曹丕即位後曹植穿喪服為漢朝痛哭 曹植後麵的結局是什麼

曹丕即位後曹植穿喪服為漢朝痛哭 曹植後麵的結局是什麼

曹丕即位,兄弟曹植穿上喪服為漢朝痛哭,後來結局如何?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公元222年,31歲的曹植被哥哥曹丕封為鄄城王,封地遠離京城,食邑隻有2500戶。之前,曹植和曹丕爭儲失敗,所以他很受曹丕的忌憚和打擊。昔日很受曹操寵愛的王子,如今成為被曹...

曆史上漢宣帝對劉賀非常提防是因為什麼?

曆史上漢宣帝對劉賀非常提防是因為什麼?

漢宣帝劉詢,西漢第10位皇帝,前74-前49年在位。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漢宣帝當了皇帝以後,派了張敞等很多大臣去監督劉賀。當張敞把劉賀的日常作為報告給漢宣帝以後,《漢書》上是這樣記載的:“上由此知賀不足忌。”也就是說,漢宣帝認為劉賀昏庸無比,胸無大誌,因此完全不值得提...

武則天最後將江山還給李唐政權,是為了什麼?

武則天最後將江山還給李唐政權,是為了什麼?

武則天是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來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欣賞。說實話,作為一個權力欲望熏天的女人,武則天能把坐穩的江山重新交還給李家,是心有不甘的,那麼她是如果說服自己做到這一點的呢,原因就四個字:認清現實。我們從三個角度加以分析:首先:武則天眼裏的權欲,她稱...

曹爽可以說毫無建樹 曹爽是怎麼和司馬懿對抗的

曹爽可以說毫無建樹 曹爽是怎麼和司馬懿對抗的

看似草包的曹爽竟也可以跟司馬懿抗衡那麼久?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熟悉三國的朋友都知道,司馬懿奪取曹魏政權最關鍵的一步就是高平陵政變。在公元249年的一天,大將軍曹爽陪同小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祖,司馬懿乘機發動了政變,控製了首都洛陽,又逼曹爽交出了兵...

張彥遠:唐朝畫家、繪畫理論家,擅長書畫,精於鑒賞

張彥遠:唐朝畫家、繪畫理論家,擅長書畫,精於鑒賞

張彥遠(815年~907年),字愛賓,蒲州猗氏人。唐朝大臣、畫家、繪畫理論家,中書令張嘉貞玄孫,殿中侍禦史張文規之子。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出身三代相門,博學有文辭。擅長書畫,精於鑒賞,初為左補闕。大中初年(847年),遷任祠部員外郎。鹹通三年(862年),任舒州刺史。...

杜如晦的出身如何?他的一生對唐朝有何貢獻?

杜如晦的出身如何?他的一生對唐朝有何貢獻?

杜如晦是李世民的股肱之臣,為李世民立下奇功。感興趣的讀者和曆史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杜如晦是唐朝名相,與房玄齡合稱房謀杜斷,二人齊心協力,努力治理天下,使得唐朝蒸蒸日上,為貞觀之治的出現立下了巨大功勞。那杜如晦是如何為大唐盡職盡責的呢一,出身名門杜如晦出身京兆杜氏,祖上世代為官,因此家世顯赫。他小時候...

李迥:唐代宗李豫第七子,憑借母親的寵愛,成為首批晉封親王的皇子

李迥:唐代宗李豫第七子,憑借母親的寵愛,成為首批晉封親王的皇子

李迥(761~796年8月),字號不詳,隴西狄道(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朝宗室大臣,唐代宗李豫第七子,母為貞懿皇後(追封)獨孤氏。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唐肅宗上元二年(761),作為皇孫,冊封延慶郡王。唐代宗寶應元年,冊封韓王。憑借母親的寵愛,成為首批晉封親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