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火速將其下葬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中國曆史6年前 (2018-03-27)2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那我們的主人公朱允炆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駕崩於應天皇宮,也就是現在的南京故宮,並留下遺詔:

“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務有益於民。奈起自寒微,無古人之博知,好善惡惡,不及遠矣。今得萬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內外文武臣僚同心輔政,以安吾民。。。。 。。。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從事。”

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火速將其下葬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朱元璋駕崩之後,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何朱棣會在其死後篡奪朝政呢?洪武帝究竟被葬在哪裏,為何時至今日史學界仍沒有答案呢?

朱元璋的身後事,成為了朱棣靖難的理由。

朱棣在北方蠢蠢欲動,暗中蓄力,終於發動“靖難”,將朱元璋親自選定的繼承人朱允炆趕出了南京,被群臣擁立上位。“清君側”是諸侯造反的慣用說辭,但是,朱棣謀反的理由卻不完全是“清君側”,在朱棣靖難的檄文中,之一條就是朱元璋駕崩後,朱允炆未等皇子奔喪,自作主張將朱元璋埋葬,有違孝道。

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火速將其下葬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史料中,關於朱元璋死亡日期的記載均比較模糊,我們無法找到一個準確的說法:一說是明太祖於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九殯天;一說是閏五月初五;一說是閏五月十七,莫衷一是。當然,我們不能將原因全部歸結於史書記載模糊,帝王駕崩江山易主,對於國家來說是頭等大事,帝王的死亡日期一定會記錄在冊,隻是因為種種原因被篡改甚至被掩蓋了。

這就涉及到一個核心問題:是誰隱瞞了朱元璋的死亡日期?

這裏,我們先來看看各類史料中,對於朱元璋駕崩的記載:

《明史》中是這樣說的:“恭閩惠皇帝諱允蚊,大祖孫,懿文太子第;子也。三十一年閏五月太祖崩。”隻提到了朱元璋駕崩的月份,並沒有留下具體日期,不過,《明史》對洪武皇帝下葬的時間說的比較具體:“辛卯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為建文元年。是日,葬高皇帝於孝陵,詔行三年喪。”從“辛卯”二字可知,朱元璋被葬於孝陵的時間是五月十六日。

按照明朝皇室的喪葬製度推算,大部分明朝皇帝都會在死後第七天下葬,所以,朱元璋的死亡日期應該在五月初九。

就算史書中不留下明確的記載,後人也能根據皇帝的下葬日期推算出死亡日期,那麼,史官們何必要遮掩呢?從朱棣靖難檄文中“嫌其太速,事理有不盡然者”這句話來看,朱允炆顯然違背了祖製,還未等祖父的遺體停靈七天,便將朱元璋火速下葬。由此看來,史官們是出於某種目的掩人耳目,所以,才對朱元璋駕崩的具體日子避而不談。

的確,從《明皇大政記》等史料的記載以及朱元璋死亡日期及下葬日期來看,這位大明江山的奠基人,在死後未滿七天的情況下就被朱允炆速葬,那些被朱元璋分封到各地的皇子們都來不及回京城守喪,顯然不正常。也難怪朱棣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火冒三丈,“燕王入臨,將至淮安”,以為父皇奔喪為由,前往南京責問朱允炆,也為今後的靖難大業找到了借口。

那麼,朱允炆速葬朱元璋的原因是什麼呢?

除了《明史》之外,其他正史對於朱元璋下葬日期的記載也非常模糊,對此《明書》是這樣解釋的:“他書多不敢及,疑之也。於是有六月初一之說。夫即位,必先告幾筵,以明授受繼體之正。建文即位,實在三十一年閏五月十六辛卯日,去高皇崩僅七日,即於是日完葬事。”

雖然,正史中的記載含糊不清,但是,雜史卻說得很明白。

在《龍飛紀略》中則稱:朱元璋死後停靈七個月,隨後,才被朱允炆下葬。《龍飛紀略》對這種說法給出的理由是朱允炆是一個孝順守禮的皇帝,所以,他不可能做出速葬朱元璋這種有違禮製的事。然而,這種理由太過牽強,所以,參考的價值很低。

現在的史學界普遍認為,朱允炆的確沒有遵照祖製停靈,朱元璋死後沒過幾天,朱允炆匆匆忙忙地發喪,在其他皇子趕回京城之前將朱元璋下葬。

那麼,為什麼朱允炆敢公然對抗禮法,做這種挑起眾怒的事呢?

有些史書給出了答案,稱這是朱元璋臨終前自己做的決定,“故即位而葬,同日並舉,皆高皇遺命,正以速葬消諸”;有些野史則稱,朱允炆在登基的前一天,就將祖父下葬了。古人死後,停靈供親友哀悼幾日,這是無可厚非的。為什麼朱元璋不想停靈呢?

筆者認為:朱元璋擔心自己死後那幾個野心勃勃的兒子會借機篡權,這才讓皇孫朱允炆負責自己的喪事,且囑咐朱允炆越快越好,遲則生變。而朱允炆既是朱元璋的孫子,又是將來的一國之君,他不論出於孝心還是急於上位,這麼做都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朱允炆在安葬了朱元璋後,立即登基的原因應該也是遵從了祖父的遺願。

正如《明皇大政記》中的解釋:“並初虞致祭,不啻數壇,尚稱皇太孫。寧有大葬無嗣皇帝主祭之理?”這已經說的很明白了,主持國喪的朱允炆還是個黃太孫,若在安葬了祖父後仍不即位,明顯不符禮製。況且國不可一日無君,朱允炆上位迫在眉睫。

除了這些原因外,朱允炆還有可能是考慮到了南京的特殊氣候,才將祖父速葬。眾所周知,南京素有“火爐”之稱,閏五月的天氣已經相當炎熱,將朱元璋的遺體停在宮中,恐怕用不了幾天便會腐敗發臭。

話說,在洪武十四年,也就是1381年的時候,朱元璋便命中軍都督府僉事李新主持陵墓的營建工程,就在此年的八月,馬皇後去世,九月葬入此陵,並由朱元璋親自將其定名為“孝陵”。朱元璋去世後就埋在這裏,和馬皇後合葬於此。

但是,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為什麼朱允炆在埋葬朱元璋的時候要擺下“迷魂陣”呢?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803/180567.html

“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火速將其下葬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的相關文章

竇漪房都已經年老色衰了 漢文帝為何沒廢掉她

竇漪房都已經年老色衰了 漢文帝為何沒廢掉她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漢文帝好歹也是九五之尊,他為什麼廢不掉年老色衰的竇漪房?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西漢曆史上,在呂雉擅政之後還出現了一位一生頗為傳奇的女子,就是漢文帝劉恒的皇後竇漪房,她本是一名十分普通的宮女,在劉恒8歲被冊封為代王的時候,以隨行宮女的身份一同前往封國...

雍正上位後暴政殘忍 雍正又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兒子的

雍正上位後暴政殘忍 雍正又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兒子的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雍正在位期間,暴政殘忍,對他的兒子們又是怎樣對待的呢?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雍正一生皇子甚少,而在他的所有兒子中,他最為疼愛的無非就是弘曆了,一直以來他對這個孩子就特別寵愛,而相對來說另外二子就沒這麼幸運了,尤其是弘時,畢竟他二十幾歲時,在被父親拋...

孟光:三國時期蜀漢大司農,個性耿直,心直口快

孟光:三國時期蜀漢大司農,個性耿直,心直口快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陽人,是東漢太尉孟鬱的族人,三國蜀漢大司農。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漢靈帝時為講部吏。後因董卓之亂而逃入蜀,劉焉父子待其以賓客之禮。孟光博覽群書,無所不讀,尤其喜歡讀三史,精通漢家舊典。喜歡春秋公羊傳卻嘲諷左氏春秋,來敏因此常常和孟光發生爭論。劉備定益州...

王平: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諸葛亮器重

王平: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諸葛亮器重

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人,籍貫益州,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原屬曹操軍隊,在曹操與劉備爭漢中時得以投降劉備。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與馬謖一同守街亭,之後深受諸葛亮的器重,率領蜀漢的無當飛軍,多次隨諸葛亮北伐。諸葛亮死後,拜前監軍、鎮...

張綱:東漢時期官員,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張綱:東漢時期官員,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張綱,字文紀(108—143年),東漢犍為郡武陽人。 張綱是漢留侯張良的後代(七世孫),父親叫張皓,爺爺叫張胤。他還是蜀漢將軍張翼的曾祖父。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人物生平張綱少時勤奮好學,對經學有一定研究。他雖出身官宦家庭,但少紈絝習氣,很注意氣節方麵的修養。主...

劉備有臥龍和鳳雛輔佐 劉備為何沒有能奪得天下

劉備有臥龍和鳳雛輔佐 劉備為何沒有能奪得天下

還不知道:劉備得臥龍鳳雛為何不能一統天下?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三國中名士司馬徽,曾經說過隻要得到臥龍鳳雛其中之一,就可以輕鬆平定天下。但是,劉備同時得到了臥龍鳳雛,為什麼最終隻能偏安一隅呢?首先,三國是一個混戰時期。並不是隻有劉備一家獨大。還有繼承東漢政權的曹魏...

魏忠賢是忠臣還是奸臣 魏忠賢的死和明朝有關係嗎

魏忠賢是忠臣還是奸臣 魏忠賢的死和明朝有關係嗎

對“九千歲”魏忠賢究竟是忠是奸?他的死與明朝的滅亡有何關聯?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自明代以來,宦官勢力空前強大,前有明英宗、明憲宗時期的王振、汪直,後有明武宗、明熹宗時期的劉瑾、魏忠賢,他們個個都是當時朝堂內外紅得發紫的人物。如若單拎出來,誰也說不準這四人究竟誰的權...

年羹堯最後為何是自盡而死?真相是什麼?

年羹堯最後為何是自盡而死?真相是什麼?

雍正是清朝第五位君主,清朝世宗的年號。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各位讀者就和曆史網小編一起來了解吧!年羹堯是漢軍鑲黃旗人,康熙三十九年進士,欽點為翰林,後升為內閣學士,從康熙四十八年開始,仕途一路通暢,雍正即位後,將不輕易授人的“大將軍”印信授予年羹堯。為啥後來被雍正帝賜予自盡呢?筆者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