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中國人用時20年,花3億打撈南海沉船,發現18萬件國寶,專家驚歎

中國曆史1天前2

製圖 超級鄉村研究所 圖源/圖蟲創意

800多年前,一艘滿載著瓷器、金銀製品的貨船,在一次例行的貿易中,行駛至現在的廣東陽江海麵附近沉沒海底。

800多年後,這艘船吸引了全球的探險家們爭先恐後前去捕撈尋寶。

為了打撈它,中國國家水下考古隊發明了世界首創的古沉船整體打撈技術,耗時20年,花費了3億元。

由於這艘船本身的價值以及承載著眾多的文物,人們還專門為它建了一座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這艘傳奇商船,就是“南海一號”。它見證了中國水下考古從無到有、迅速發展的曆程。

01 中國南海的水下國寶出事了

我國的東南水域,自古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這片海域見證了幾千年海外貿易的繁榮,也吞噬了無數生命和貨物。

據考古專家估計:從公元前後到20世紀,我國東南沿海至南中國海海域的沉船數量超過2000艘。

這些寶藏吸引著全球的尋寶獵人。他們開著搜尋船,在中國領海來回穿梭,為的就是從中國海域,搜撈到沉沒於海底的沉船,把裏麵的寶藏打撈帶走。

“南海一號”古沉船中的瓷器 圖源/ ***

但遺憾的是,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中國人沒有絲毫守護這些水下國寶的能力。

因為當時中國水下考古是一片空白,別說技術知識,很多考古學家連潛水設備都沒見過。

於是,國外的職業尋寶人把從中國南海的沉船中,非法打撈出來的中國瓷器拿到拍賣會上拍賣,件數高達23.9萬件!明明是自己國家的寶藏,中國人卻找不出任何一條國際海洋公約和海洋法來製止拍賣。

1986年,被外國人非法打撈出的中國瓷器 圖源/ ***

痛定思痛,1987年,中國成立了國家水下考古機構,開始培養自己的水下文物考古隊。

02“南海一號”的發現

1987年,有兩個英國人從史料中發現:一艘18世紀東印度公司的船隻“萊茵堡號”,不幸在中國南海沉沒。因沉沒地點離我國海岸線太近了,他們不敢偷偷盜撈,便找到我國水下考古研究室。

我國同意了合作打撈的申請,但也吸取了之前的慘痛經驗,於是在協議中明確寫明合作打撈的隻是“萊茵堡號”,其他沉船不得打撈,且全程打撈工作必須我國監管。

隨後,打撈隊確實在相關海域發現了一艘沉船,結果一抓鬥下去撈上來一條1.72米長的金腰帶,以及200多件中國瓷器。

金腰帶 圖源/ ***

我國考古人員意識到,這根本不是外國沉船,分明是我國古代沉船。於是,中方立刻阻止了這次打撈,並要求對方立即離開。

經過對文物的進一步研究,考古人員判斷,這應該是一艘宋代沉船。不過,限於當時的水下打撈技術,根本達不到打撈要求,所以隻得 *** 。這一等,就是15年,這艘神秘沉船也被命名為“南海一號”。

“南海一號”複原模型 圖源/圖蟲創意

2002年,中國考古隊嚐試進行打撈,僅僅4平方米的打撈範圍內就撈到約4000件文物,可見整艘船的寶物數量之龐大。

考慮到其考古價值,我國有關部門決定整船打撈。但是當時的整體打撈技術還不成熟,因此又等了5年。

2007年,我國打造出一艘具備4000噸起重能力的大型起重工程船——“華天龍”號。在幾千噸水泥石的作用下將集裝箱沉入水中,順利罩住了“南海一號”。接著在箱底插入鋼梁,再用“華天龍”號將集裝箱吊起來,沉睡在海底800多年的“南海一號”終於重見天日。

華天龍號吊起集裝箱 圖源/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至此,這條沉船從1987年首次被發現,再到2007年整體打撈上來,中國花了整整20年的時間。

03“水晶宮”——為“南海一號”而生

為安置“南海一號”而創建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海絲館),坐落於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十裏銀灘。

陽江處在古代沿南海北部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上,在“海上絲綢之路”上充當了“轉運港和補給站”的角色。

自宋元以來,陽江漸漸成為南海漁民和商船過往的停靠之地。

製圖 超級鄉村研究所

駐足在海絲館前,不由地被它的建築風格所震撼。立麵由五個大小不一的橢圓體連環相扣組成,像起伏的波浪,又似展翅的海鷗。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圖源/圖蟲創意

它不似傳統的梁架結構,而是把造船的龍骨結構和南方獨特的幹欄式建築形式相結合。將海洋元素和嶺南式建築風格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圖源/圖蟲創意

海絲館有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地上的五個拱體包括了博物館的陳列展示區及辦公區。中間更大的橢圓體就是為“南海一號”量身定做的家——“水晶宮”。

“水晶宮”是一個深12米的巨型玻璃缸,裝載著“南海一號”沉船的沉箱就靜靜地安放在缸內的海水裏。這裏的水質、水溫和環境都與沉船當初沉在海底的位置完全一樣。

“南海一號”發掘現場 圖源/小紅書 度妹是印度妹

“南海一號”船體長30.4米,寬9.8米,深4米。船體甲板麵上的生活艙部分損毀,船頭部位存在斷裂,其他部分基本完好。船體之大、年代之久、保存之完整,令人驚歎。

現在,遊客可以通過地下一層的水下觀光走廊,透過透明的牆壁環繞參觀“南海一號”沉船及船載文物的風采。

海絲館不僅是國家一級博物館,更是世界首例將古沉船水下考古發掘的過程都向觀眾展示的動態博物館。

時間趕巧的話,還能現場觀看考古隊員在船體中進行考古工作的實況。

考古工作者在船體中整理文物 圖源/ *** 陽江市委宣傳部

04水下敦煌、南宋時間膠囊

也許“南海一號”的沉沒在當時是巨大的災難,但對現在的考古界而言,卻是無比珍貴的曆史遺跡。

人們稱“南海一號”為“水下敦煌”,甚至是“南宋時間膠囊”,它更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見證。

沉船保留的是古代社會的一瞬間,但留下來的信息量卻是如此豐富。從“南海一號”中發掘出的金、銀、銅、瓷、玉類等文物,數量達18萬件之多。

金三重項鏈犀角型牌飾項鏈 圖源/小紅書 4_Ada^_-天姐

南海一號上的瓷器 圖源/小紅書 LZ雷神

這些文物以瓷器為主,大多來自瓷器製造的巔峰期——宋朝。它們產自浙江龍泉、福建德化、閩清義窯、江西景德鎮等南宋幾大著名窯係,宋朝的工藝美術在這些瓷器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絕大多數瓷器完好無損,曆經800多年還潔白如玉,非陸地出土的同類瓷器所能類比。

南海一號上的瓷器 圖源/小紅書 MinaRich

除了瓷器,還有金銀、銅錫、金葉、銀鋌、漆木器等文物,它們身上多印有店鋪名稱、地名等戳記。

瓷器背後的戳記 圖源/小紅書 小耶

這樣一艘巨大的沉船,這麼多數量驚人的出土文物,反映了南宋時期繁榮的海外貿易。由此不難想象出我國宋代的沿海港口,是怎樣一幅商船雲集的壯觀景象。

而這些文物,現在就靜靜地待在海絲館一號展區的陳列櫃中,向前來參觀的遊客們訴說著那段海底傳奇。

“南海一號” 上的瓷器 圖源/小紅書 4_Ada^_-天姐

“海難是上帝寫了一半的劇本,句號得由那些沉船打撈者來完成。”

一艘宋代沉船,沒人知道它是因為超載、海盜還是風浪,800年來,沉沒在海底。

800年後,一個“不計成本”的博物館為迎接這艘沉船而建立。

感謝想出了整體打撈方案的今人,用智慧讓我們有幸看到完整的“南海一號”船體,以及精美的瓷器和金銀製品。

金虯龍紋環物 圖源/小紅書 4_Ada^_-天姐

如果你到陽江旅遊,不妨到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參觀遊覽。這是中國離大海最近的博物館,亦將是一場你與曆史文物跨越八百年時空的震撼會麵。

每一件出土的文物背後都有它獨特的故事,這正是博物館如此令人著迷的地方。

*部分圖片素材來自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係處理。

參考資料:

[1]《 從泉州出發的南海一號,一艘船就是一座博物館》

[2]《800 年古船水晶宮裏初露真容》

[3]《 南海一號是我國古代三大船型的“福船” 發掘文物超200噸》

[4]《 南海再掀沉船遺址考古熱 中國水下考古從無到有的艱辛曆程》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405/595182.html

“中國人用時20年,花3億打撈南海沉船,發現18萬件國寶,專家驚歎” 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