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孫權死後東吳到底怎麼了 東吳為何沒有一點擔憂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19)112

對孫權死後,東吳為何毫無滅國焦慮、瘋狂自相殘殺?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魏蜀吳三國,存在感較低的國家,自然要屬於吳國了。劉備的蜀漢,自認為是正宗的漢王朝的延續,劉備又是“皇叔”,自然被重視。

曹丕的魏國——當時的最強國,後來的晉朝也是以魏國班底組成,也會被曆史重視。而吳國前沒有背景,後沒有曆史,被大家忽略,似乎屬於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吳國並不簡單。

要知道,吳國的建國者孫權,從公元222年被魏文帝冊封為吳王,標誌著吳國的崛起,到其去世的公元252年,足足在位30年。

若是從其兄孫策遇刺身亡的公元200年算起,孫權執掌吳國政權長達半個世紀,在這52年時間內,孫權對於吳國的政治影響力可謂是非常關鍵,憑借一己之力將吳國打造為一方諸侯,但其在晚年時刻的優柔寡斷,給其後世子孫的發展和吳國的走向,埋下了禍根。

我們看曆史,不能僅僅從“演義”中了解事情的原委,還應該從各種史料中辨別真偽和細節。

從目前掌握的各種曆史資料中抽絲剝繭,我們發現,孫權稱帝之後,尤其是到了晚年,雖然麵臨著蜀國和魏國侵略的危險,但其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解決國家內部各種爭鬥中,孫權也沒有平衡好其內部子嗣、親戚、部下的關係,為其死後吳國不斷發生內部爭鬥留下隱患。

那麼,在孫權死後,東吳的各個階層,為啥沒有團結一致,積極對外,而是熱衷於內部爭鬥呢?難道他們不擔心在紛雜的三國時期,因內亂導致國家政權不穩定而讓外敵趁機入侵嗎?

或許他們也擔心,但因為在東吳內部存在諸多根深蒂固的原因,導致他們騰不出時間和精力顧及外麵的事情。下麵,就“孫權死後,東吳為何毫無滅國焦慮、瘋狂自相殘殺?”這一問題,從以下三個方麵簡要分析一下。

孫權死後東吳到底怎麼了 東吳為何沒有一點擔憂

直接原因:孫權在立嗣問題上反複猶豫,舉棋不定

話說皇帝這個角色,對於眾人的吸引力簡直是太有誘惑力了。

不然,民間怎麼會有“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說法呢?從側麵反映出老百姓對做皇帝的渴望。

所以說,無論是草根還是權貴,都想圓自己的皇帝夢。我們觀看各個朝代的電視劇,知道了在宮廷內部,為了爭奪皇權,各種勢力間的爭鬥是多麼地激烈,盡管某些情節是戲說,但也從側麵反應出曆史真實的一麵。

孫權家的故事也很狗血,足夠寫一部內容豐富、人物性格突出、矛盾點頻頻爆發的電視連續劇了。因為孫權在立嗣這一重大決策中有些舉棋不定,導致後續權臣當道、篡權奪位的事情頻頻發生。

首先來說,孫權兒子很多,且人才濟濟,正是因為這一特點,加之孫權本人對兒子們的親疏遠近,影響了孫權對爭奪皇位這一重大事件的判斷。

據《三國誌》記載,孫權的大兒子孫登為人好善,且有治國之方,隻可惜英年早逝,隻獲得了太子之名,未能登上皇位。孫權確定三子孫和為太子。

但孫權更喜歡四子孫霸,將其封為魯王,還授予其與太子孫和同等級別的待遇。這不是犯了“僭越”之怒嗎?也有臣下向孫權進諫認為這不妥,但孫權不為所動。

時間長了,魯王孫霸就起心思了。為啥我就不能當太子了呢?於是,明裏暗裏和孫和爭鬥,弄得全國皆知兩兄弟不和。

孫權死後東吳到底怎麼了 東吳為何沒有一點擔憂

孫權無奈,隻好廢掉太子孫和,將挑起事端的魯王孫霸殺掉,轉而將另一個兒子孫亮送上了皇位。

其實,孫和也是非常有才能的,大兒子孫登對弟弟孫和有極高的評價,曾經給父皇孫權建議“皇子和仁孝聰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係民望。”若是孫權就確定孫和就是太子,並且給予特權,相信後續的兄弟鬩牆的事情也就不會發生了。

孫權於公元252年駕崩,太子孫亮繼位,孫峻輔政。東吳內部的爭鬥告一段落了嗎?沒有!

後續孫亮又被權臣孫綝廢黜殺死,孫權的六子孫休繼位,孫休又聯合勢力將孫綝幹翻,過了六年,孫休病故,諸臣擁立孫和之子孫皓當上了皇帝。

孫皓又將孫休的子孫殺掉。這一樁樁慘案,連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拍。

孫權家裏麵的人在不停爭鬥、自相殘殺,“不亦忙乎”,下邊的群臣也在爭權奪利。從孫權的父親孫堅開始,就存在著嚴重的派係問題,而這一問題一直沒有從根本上加以解決,孫權死後,東吳內部的派係爭鬥越來越複雜,越來越激烈。

孫權死後東吳到底怎麼了 東吳為何沒有一點擔憂

根本原因:吳國內部其實存在著複雜的派係問題

從東漢末年開始,逐漸形成了多個地域集團,比如,在劉備圈裏,就有故舊集團、荊襄集團、益州集團和涼州集團。孫權這裏呢?

就分為淮泗集團和江東集團,還有一部分宗親勢力。無論是在東吳勢力創立的初期,即孫策征討江東時,還是孫權執政初期,他們倚仗的均為淮泗集團。

但在孫權有意無意扶持之下,以顧雍、陸遜為代表的江東世族在慢慢崛起。得益於顧雍、陸遜等人的品學,兩大派係和平相處,相安無事。

不過,表麵上的安定並不能掩飾暗流湧動的勢力爭鬥,當太子孫和和魯王明爭暗鬥之時,淮泗集團和江東世族也在站隊。

而且,兩股勢力的政治目標也不一致,前者以北伐曹魏為目的,而後者意在保衛江東,前者較為激進,想輔佐孫權統一天下,而後者較為保守。

在孫權製止孫和與孫霸太子之爭時,淮泗集團和江東世族兩個黨派的重要人物均受到擠壓,造成雙方勢力在不斷互相殘殺、嚴重受損。

孫權為了壓製兩股勢力的迅猛增長而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同時也為了鞏固東吳政權的穩固性,尤其在設置托孤班底時,孫權絞盡腦汁,用心良苦,將兩股勢力中的代表人物分別納入到班底之中,包括屬於淮泗集團的諸葛恪、呂據,也有江東人士孫弘、滕胤。

但盡管如此,兩大勢力的互相牽製,再加上孫家宗室的不安分,造成東吳各股勢力為了自家的利益而不斷爭執,使得東吳朝局不斷動蕩,頻繁出現內耗。

我們知道,西晉歸一統時,最後滅掉的才是東吳,說明盡管東吳各個派係、勢力在不斷內耗,但還是沒有擔心會有亡國的危險,一大原因就是因為有了長江這一天然屏障,從客觀上安了東吳將士的心。

孫權死後東吳到底怎麼了 東吳為何沒有一點擔憂

客觀原因:東吳 *** 自認為擁有長江天險,可以無視蜀魏

我們知道,即便是在近代,長江也是軍事上的天險,更不用說在20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了。公元229年,東吳軍隊在陸遜的帶領下,大敗北魏大司馬曹休,之後,東吳有24年未起大的國與國之間的爭端。

孫和與孫霸為了皇位激烈內鬥時,也正是處於這一暫時和平時期,而北魏正忙著和蜀漢作戰,顧不上東吳。直到孫權去世,魏國才發動東興之戰,不想,再次戰敗。

東吳政權倚仗長江天險,在當時,也被諸葛亮看在眼裏,他分析說,孫權雖然不能渡江北伐,但憑借長江足以能夠自保。

孫權死後東吳到底怎麼了 東吳為何沒有一點擔憂

無論是北魏還是西晉的部隊,都不善水戰,這在著名的赤壁之戰中就得到了驗證,所以說,在被層層加固之後,東吳政權依靠長江防線,過上了多年的和平日子。

但是,東吳政權內部的不斷爭鬥,終究是要消耗內力的。多年的內耗,國力逐漸衰竭,民心逐漸喪失,何時亡國,隻不過是時間問題。

東吳各種勢力並沒有以國家大局為重,而是為了自家的蠅頭小利,逐漸喪失了國家的基本穩定盤,最終落得個國破家亡的悲劇。而早先所掙的利益,也成為“掩耳盜鈴”的犧牲品。

學史論今。我們在了解到東吳政權在孫權去世後的格局演變,也要思考,小到企業、公司,大到 *** ,有沒有必要以私利為重而喪失掉整體利益呢?值得思考!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292.html

“孫權死後東吳到底怎麼了 東吳為何沒有一點擔憂” 的相關文章

蔣琬和薑維相比 諸葛亮臨死前為何讓蔣琬做繼承人

蔣琬和薑維相比 諸葛亮臨死前為何讓蔣琬做繼承人

諸葛亮臨終前,為何讓蔣琬當繼承人,而不是薑維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諸葛亮在死之前,為什麼不選他,而是讓蔣琬做他的接班人?諸葛亮在西元234年在五台山去世,終年54。諸葛亮在彌留之際,任命蔣琬和費禕為繼任者。諸葛亮死後,蔣琬並未坐上宰相之位,而...

關羽丟失荊州的時候 劉備為何不去救關羽

關羽丟失荊州的時候 劉備為何不去救關羽

對關羽失了荊州,劉備為什麼不救關羽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劉備為什麼不救關羽?公元219年,關羽從荊州興兵北上,攻打在曹魏控製下的重鎮襄陽、樊城。關羽的蜀軍包圍了樊城,困住了駐守在此的魏將曹仁。然後,關羽又水淹七軍,擊敗了於禁、龐德二人率領的魏軍援軍。一時間,關羽名聲...

司馬懿既然看穿了空城計 司馬懿為何沒有攻城

司馬懿既然看穿了空城計 司馬懿為何沒有攻城

對司馬懿早就識破了諸葛亮的“空城計”,為何沒有攻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將諸葛亮塑造得神乎其神,借東風,草船借箭,七擒孟獲,似乎諸葛亮是個神通廣大的神人。其實,曆史上諸葛亮也是個普通人,隻是在治國理政和帶兵打仗方麵非常有才能而已。他的宿敵司馬...

楊修如此才華橫溢 曹操為什麼還要殺他

楊修如此才華橫溢 曹操為什麼還要殺他

還不知道:曹操為何要除掉才華橫溢的楊修?這3點原因讓楊修必死無疑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三國戰亂,各方勢力為了爭霸天下不擇手段,爭權奪利成了最重要的事情,曹操生性多疑,死在他身上的人不在少數,尤其是楊修的死,更是成為了千百年來熱門的話題。曹操雖然生性多疑,但為了博得...

全琮:三國時期吳國名將,為人恭順,被孫權親近重用

全琮:三國時期吳國名將,為人恭順,被孫權親近重用

全琮(?~249年),字子璜,吳郡錢唐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桂陽太守全柔之子。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早年仁義,賑濟災民。起家奮威校尉,參與討伐山越。募兵守衛牛渚,遷偏將軍。參加洞口之戰,加號綏南將軍,進封錢唐侯,授九江太守。參加石亭之戰,配合輔國將軍陸遜,大敗曹...

劉邦死後呂後掌權 呂後用什麼手段控製朝廷的

劉邦死後呂後掌權 呂後用什麼手段控製朝廷的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劉邦逝世後,呂後是靠什麼手段控製漢朝?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引言:提到我國女性當權的代表,想必絕大多數人都會首先想到“呂武”,她們分別指的是漢朝的開國皇後呂雉以及唐朝的一代女皇武則天。有很多人把武則天和呂雉視為正反麵的代表,認為呂雉是一位凶狠殘暴的...

三國時期投降的武將那麼多 於禁為何會受人鄙視

三國時期投降的武將那麼多 於禁為何會受人鄙視

三國投降的人那麼多,為何單單於禁被鄙視?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三國時期投降的猛將那麼多,比如張遼、張頜、黃忠、薑維、太史慈等等,就連一向以忠義著稱的關羽,也有過不得已降曹的經曆。於禁作為投降中的一人,於禁為什麼會被鄙視?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點就是年紀作為最早和曹...

皇太極後宮明明有三千佳麗 皇太極為何對海蘭珠情有獨鍾

皇太極後宮明明有三千佳麗 皇太極為何對海蘭珠情有獨鍾

還不知道:皇太極為何對海蘭珠情有獨鍾?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封建王朝在中國曆史上占據了很長的一個時間段,隨著封建王朝製度的確立與發展,皇權得到了空前強化,帝王具備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因為自身的方方麵麵有帶著政治因素,哪怕是婚姻也不例外,封建王朝皇帝的婚姻往往是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