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詩詞文獻 > 正文內容

《宋史龐安時》原文及翻譯 ,龐安時,字安常

詩詞文獻1年前 (2022-11-16)22

龐安時,字安常,蘄州蘄水人。兒時能讀書,過目輒記。父,世醫也,授以《脈訣》。安時曰:“是不足為也。”獨取黃帝、扁鵲之脈書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說,時出新意,辨詰不可屈,父大驚,時年猶未冠。已而病聵,乃益讀《靈樞》、《太素》、《甲乙》諸秘書,凡經傳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通貫。嚐曰:“世所謂醫書,予皆見之,惟扁鵲之言深矣。蓋所謂《難經》者,扁鵲寓術於其書,而言之不祥,意者使後人自求之歟!予之術蓋出於此。以之視淺深,決死生,若合符節。且察脈之要,莫急於人迎、寸口。是二脈陰陽相應,如兩引繩,陰陽均,則繩之大小等,此皆扁鵲略開其端,而予參以《內經》諸書,考究而得其說。審而用之,順而治之,病不得逃矣。”又欲以術告後世,故著《難經辨》數萬言。藥有後出,古所未知,今不能辨,嚐試有功,不可遺也。作《本草補遺》。

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踵門求診者,為辟邸舍居之,親視、藥物,必愈而後遣;其不可為者,必實告之,不複為治。活人無數。病家持金帛來謝,不盡取也。

嚐詣舒之桐城,有民家婦孕將產,七日而子不下,百術無所效。安時之弟子李百全適在傍舍,邀安時往視之。才見,即連呼不死,令其家人以湯溫其腰腹,自為上下拊摩。孕者覺腸胃微痛, *** 間生一男子。其家驚喜,而不知所以然。安時曰:“兒已出胞,而一手誤執母腸不複能脫,故非符藥所能為。吾隔腹捫兒手所在,針其虎口,既痛即縮手,所以遽生,無他術也。”取兒視之,右手虎口針痕存焉。其妙如此。

有問以華佗之事者,曰:“術若是,非人所能為也。其史之妄乎!”年五十八而疾作,門人請自視脈,笑曰:“吾察之審矣。且出入息亦脈也,今胃氣已絕。死矣。”遂屏卻藥餌。後數日,與客坐語而卒。

(選自《宋史?龐安時傳》

【譯文】

龐安時,字安黨,是蘄州蘄水人。很小的時候就能讀書,過目就能記住。父親是位世醫,教他學脈訣,安時學後認為:“這不能夠成為冶病的依據,”隻拿黃帝和扁鵲的脈書研究,不久,已能通曉書中全部內容,時常有自己的新見解,與他辯論駁詰不能使他屈服。他的父親大為驚奇,當時龐安時還沒有成年。不久,因患 病而耳聾,於是他更加刻苦研究《尋樞》、《太素》、《甲乙》等珍貴罕見的醫書,經史百家凡是涉及醫學內容的,沒有不能融會貫通的。龐安時普說:“世上的所謂的醫書,我基本上都看過,唯存扁鵲的《難經》一書比較深奧。所謂《難經》就是扁鵲在書中將其醫學要旨隱藏,但是講述得並之詳細,意思是讓後人自己從書中去學習領會吧!我的醫術就是來自扁鵲的《難經》之中,按照該書所言來診斷病患的深淺,訣斷死和生,就象符合到一起一樣恰當。而且觀察脈象的要點,最重要的莫過於人迎脈和寸口脈。這兩脈陰陽相應,猶如兩條引繩,陰陽平衡,則以繩大小相等。扁鵲《難經》大體開啟了診治這兩種脈象的端倪,而我用《內經》等書加以參考,考索研究然後得出這種結論。仔細考察病症以後才應用,順著這個理論然後治病,所有疾病都逃不出這一範圍。”他打算將自己的醫術告知後世,所以著《難經辨》數萬言。藥物後來增加有的,古人所不知道的,今人不能辨別的,經過嚐試,確有功效的不應該遺漏,為此他寫了《本草補遺》一書。

龐安時為人治病,大都十有八九痊愈,登六求醫的病人,龐安時替他們騰出房間使他們居住,並且親自察看患者的藥物,一定要等病人痊愈然後才讓他們回家,那些無法救治的病人,一定如實告訴他們病情,不再為他們治療。治好了無數的病人,患者持金帛來感謝,他並不都收下。

一次,龐安時去舒州的桐城,有位民家婦女恰好生產,已經過了七天但是胎兒還沒有生下來,有了許多辦法都無效。龐安時的學生李百全家恰好是他家鄰居,於是邀請龐安時前往治療。剛剛看見產婦,就連聲說不會死的,並告訴產婦家人用熱水溫敷產婦的腰腹部,並親自為產婦上下 *** ,產婦感到胃腸部一陣微痛, *** 間,一個男孩子就出生了。她的家人既驚又喜,不知為什麼會這樣。龐安時說:“嬰兒已出胎胞,而一手誤抓著母腸不能脫出來,故不是符藥所能治療的,我隔腹撫摸胎兒手所在有位置,然後針刺的他虛口,胎兒既然感覺疼痛就會立即縮手,所以馬上就生了下來,並沒有別的 *** 。”取來孩子觀察,右手虎口針眼痕跡仍在。他醫術的高妙就是這樣。

有人曾問他有關華佗的事,他說:“華佗醫術如此高明,不是人所能達到的,大概史書的記載沒有什麼根據吧!”五十八歲時疾病發作,他的學生請求他給自己診脈,他笑著說:“我已仔細地研究了,而且呼吸出入也是脈象,現在我的胃氣已絕,該死了。”於是他不再服用藥餌。過了幾天,坐著與客人談話時去世了。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211/473527.html

“ 《宋史龐安時》原文及翻譯 ,龐安時,字安常” 的相關文章

白勝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上排一百零六位

白勝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上排一百零六位

白勝,小說《水滸傳》中人物,梁山一百單八將之一,綽號“白日鼠”。原來是個閑漢,和晁蓋等好漢一起智取生辰綱。案發後白勝被何濤、何清兄弟抓捕,熬不過苦刑,供出了晁蓋等人。後來白勝在晁蓋、吳用派出的梁山人馬配合下逃出後,上了梁山。在梁山上,白勝雖然地位不顯著,卻參與了很多行動。大聚義時排名106位,為地耗...

施恩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單八將之一

施恩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單八將之一

施恩是小說《水滸傳》中一百單八將之一,綽號“金眼彪”,在小說第二十八回“武鬆威鎮安平寨,施恩義奪快活林”中首次出現,出場時是一個小管營,後來於第五十八回“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中跟隨二龍山頭領上梁山,司職步軍將校,巡邏營步軍頭領。施恩跟隨宋江征討方臘時,在打常熟時落水而死,死後追封:義節郎...

淩振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二位

淩振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二位

《水滸傳》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章回體小說。作者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東人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那麼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淩振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淩振,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轟天雷”,祖貫燕陵,善於製造火炮,能打十四五裏遠。原來是東京甲仗庫副使...

裴宣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七位

裴宣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七位

《水滸傳》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章回體小說。作者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東人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那麼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裴宣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裴宣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鐵麵孔目,京兆府人氏,曾任六案孔目,因剛正不阿,受到官府迫害,隻得上飲馬川落草,...

於仲文簡介:隋朝名將,撰有《漢書刊繁》30卷與《略覽》30卷

於仲文簡介:隋朝名將,撰有《漢書刊繁》30卷與《略覽》30卷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國曆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統一朝代,享國三十七年。其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等領域進行大改革。政治初創三省六部製,鞏固中央集權,正式推行科舉製,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現象,建立政事堂議事製、監察製、考績製,強化了政府機製,根據南北朝的經驗改革政治,興建隋唐...

南宋吏部郎中王稱簡介:父子兩代人編撰《東都事略》

南宋吏部郎中王稱簡介:父子兩代人編撰《東都事略》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個時期,因以臨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稱南宋,曆九帝,享國152年。南宋雖然外患深重,統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經濟上外貿高度發達 ,重心完成了曆史性南移,思想學術和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理學成型確立正統地位,並向海外傳播,形成了東亞“儒學文化圈”...

明朝榜眼周洪謨簡介:曾修過《英宗實錄》、《憲宗實錄》

明朝榜眼周洪謨簡介:曾修過《英宗實錄》、《憲宗實錄》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國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明朝時期君主專製空前加強,多民族國家也進一步統一和鞏固。明初廢丞相、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加強了專製主義中央集權,但同時也為中後期宦官專政埋下伏筆。明朝時期農民反封建鬥爭也進入...

明朝著名廉吏喻茂堅簡介:官至刑部尚書,編著《問刑條例》

明朝著名廉吏喻茂堅簡介:官至刑部尚書,編著《問刑條例》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國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明朝時期君主專製空前加強,多民族國家也進一步統一和鞏固。明初廢丞相、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加強了專製主義中央集權,但同時也為中後期宦官專政埋下伏筆。明朝時期農民反封建鬥爭也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