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蓮花行動——印度尼西亞侵占東帝汶

中國曆史44分鍾前1

印度尼西亞入侵東帝汶,在印度尼西亞本地被稱為“蓮花行動” (印尼語Operasi Seroja)。1975 年 12 月 7 日,當時印度尼西亞軍隊以反殖民主義為借口入侵東帝汶以推翻1974年出現的革陣(獨立東帝汶革命陣線,簡稱Fretilin)政權。受歡迎的革陣領導的 *** 被印尼推翻並引發了長達四分之一世紀的暴力占領。其中估計約有 100,000 至 180,000 名東帝汶士兵與平民餓死或被殺死。東帝汶接受,真相與和解委員會記錄了 1974 年至 1999 年期間東帝汶與衝突有關的死亡人數至少 102,000 人,其中包括 18,600 人暴力殺戮和 84,200 人死於疾病和饑餓;印尼軍隊及其輔助部隊加起來造成了 70% 的殺戮。

(革陣旗)

東帝汶與帝汶其他地區以及整個印度尼西亞群島的不同性歸因於葡萄牙人而非荷蘭人的殖民統治;1915 年,兩國簽署了一項劃分該島的協議。二戰期間,日本人取代了殖民統治,日本人的占領引發了一場抵抗運動,導致 60,000 人死亡,占當時該地人口的 13%。戰爭結束後,荷屬東印度群島獲得了獨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和葡萄牙人同時重新建立了對帝汶島的控製。

根據1974年之前的葡萄牙憲法,東帝汶(葡屬帝汶)是一個“海外省”,就像葡萄牙大陸以外的任何省份一樣。“海外省份”還包括非洲的安哥拉、佛得角、葡萄牙幾內亞、莫桑比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中國澳門;並且一直包括葡萄牙印度的領土果阿,直到 1961 年印度入侵並吞並該領土。

1974 年 4 月,葡萄牙軍方內部的左翼武裝力量運動( Movimento das Forças Armadas ,簡稱 MFA)在裏斯本發動政變反對右翼獨裁的新國家(Estado Novo) *** (即所謂的“康乃馨革命”) ,並宣布迅速撤出葡萄牙的殖民地(包括安哥拉、莫桑比克和幾內亞,自 1960 年代以來,支持獨立的遊擊運動一直在這些地方進行戰鬥)。

與非洲殖民地不同,東帝汶沒有經曆過民族解放戰爭。土著政黨在帝汶迅速興起:帝汶民主聯盟(União Democrática Timorense,簡稱UDT)是康乃馨革命後東帝汶之一個宣布成立的政治協會。UDT 最初由高級行政領導和種植園主以及土著部落領袖組成。這些領導人出身保守,效忠於葡萄牙,但從未主張與印度尼西亞融合。同時,革陣(獨立東帝汶革命陣線)由行政人員、教師和其他“新招募的城市精英成員”組成。Fretilin 很快變得比 UDT 更受歡迎,因為它向民眾介紹了各種社會項目。UDT 和革陣於 1975 年 1 月結成聯盟,其統一目標是自決。這個聯盟代表了幾乎所有受過教育的部門和絕大多數人口。第三個小黨東帝汶人民民主協會(葡萄牙語:Associação Popular Developa Timorense ; APODETI)也應運而生,其目標是與印度尼西亞融合。該黨幾乎沒有受歡迎的吸引力。到 1975 年 4 月,內部衝突分裂了 UDT 的領導層,洛佩斯達克魯茲lopes da cruz領導了一個想要放棄革陣的派係。

洛佩斯擔心革陣的激進派別會將東帝汶變成紅色主義陣線。而革陣將這一指控稱為印度尼西亞的陰謀,因為激進派沒有權力基礎。8 月 11 日,革陣收到 UDT 領導人終止聯盟的信。UDT 政變是一次“巧妙的行動”,在街頭展示武力之後,接管了重要的基礎設施,如廣播電台、國際通信係統、機場和警察局。在由此引發的內戰中,雙方領導人“失去了對其支持者行為的控製”,雖然 UDT 和革陣的領導人都表現得很克製,但不受控製的支持者卻策劃了各種血腥清洗和謀殺。UDT 領導人逮捕了 80 多名革陣成員,包括未來領導人Xanana Gu *** ão. UDT 成員在四個地點殺死了十幾名革陣成員。受害者包括革陣的創始成員,以及副總統尼古拉洛巴托的兄弟。作為回應,革陣成功地向受葡萄牙人訓練的東帝汶軍隊發出呼籲。UDT 的暴力接管因此引發了長達三周的內戰,它的 1,500 名士兵與現在由革陣指揮官領導的 2,000 名正規部隊對抗。當接受葡萄牙訓練的東帝汶軍隊轉而效忠於革陣時,它被稱為Falintil“東帝汶民族解放部隊”。到 8 月底,UDT 殘餘部隊正在向印度尼西亞邊境撤退。1975 年 9 月 24 日,一支由 900 人組成的 UDT 小組進入西帝汶,隨後還有 1000 多人,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裏,革陣控製了東帝汶。據報道,內戰中的死亡人數包括帝力的 400 人,可能還有山區的 1600 人。

東帝汶民族解放部隊旗

東帝汶遊擊戰士

印度尼西亞民族主義和軍事強硬派,特別是情報機構和特種作戰部隊的領導人,將葡萄牙政變視為印度尼西亞吞並東帝汶的機會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哈托的親密顧問阿裏穆爾托波少將和他的門生本尼穆爾達尼準將領導了軍事情報行動,並帶頭推動了印度尼西亞的吞並行動。1970 年代中期的印度尼西亞國內政治因素,不利於這種擴張主義意圖;1974-75 年圍繞石油生產商的財務醜聞這意味著印度尼西亞必須謹慎行事,以免驚動關鍵的外國捐助者和銀行家。因此,蘇哈托最初並不支持東帝汶的入侵。

一代梟雄蘇哈托

印尼和西方擔心左翼革陣的勝利將導致在印尼邊境建立一個紅色主義國家,這可能會被對印尼不友好的大國用作入侵印尼的基地,並對西方國家構成潛在威脅。人們還擔心,獨立的東帝汶可能會在印度尼西亞各省引發分裂主義情緒。這些擔憂成功地獲得了渴望與印度尼西亞保持良好關係的西方國家的支持,尤其是美國,當時美國正在完成從中南半島的撤軍。軍事情報組織最初尋求非軍事兼並戰略,打算使用“新秩序”計劃入侵東帝汶。9 月初,多達 200 名特種部隊發動了入侵,美國情報部門注意到了這一點,10 月,常規軍事襲擊隨之而來。10 月 16 日,為澳大利亞新聞 *** 工作的五名被稱為巴裏博五人組的記者在邊境城鎮巴裏博被印度尼西亞軍隊處決。

(印尼軍隊登陸海岸)

約翰泰勒寫道,印度尼西亞入侵的主要原因有三個:(1) 避免東帝汶成為某些尋求分裂的省份的“負麵例子”,(2) 獲得整個帝汶海下石油和天然氣(3)在南越淪陷後,印度尼西亞成為美國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夥伴。

Operasi Seroja(蓮花行動)是印度尼西亞有史以來更大的軍事行動。在對東帝汶首都帝力進行轟炸之後,印度尼西亞海上部隊在該市登陸,同時開始傘兵投送。641 名印度尼西亞傘兵率先跳入帝力,在那裏他們與 FALINTIL 部隊進行了 6 小時的戰鬥。印尼軍艦炮擊了海岸建築物,印尼運輸機將部分傘兵降落在撤退的東帝汶部隊之上。到中午,印度尼西亞軍隊以 35 名印度尼西亞士兵喪生為代價占領了這座城市,而 122 名 FALINTIL 士兵在戰鬥中喪生。

12 月 10 日,第二次入侵導致第二大城鎮包考被占領,聖誕節那天,大約 10,000 至 15,000 名士兵在利基薩和莫巴拉登陸。到 1976 年 4 月,印度尼西亞在東帝汶有大約 35,000 名士兵,另有 10,000 名士兵在西帝汶待命。這些部隊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印度尼西亞的精銳。到年底,10,000 名士兵占領了帝力,另有 20,000 名士兵部署在整個東帝汶。FALINTIL 部隊人數眾多,逃到山區繼續遊擊戰。

(印尼裝甲部隊入侵)

不久,印度尼西亞軍隊開始屠殺東帝汶人。在占領開始時,FRETILIN 電台發出以下廣播:“印度尼西亞軍隊正在不分青紅皂白地殺人。婦女和兒童在街上被槍殺。這是一個呼籲尋求國際幫助的時候,請國際做點什麼來阻止這次入侵。” 一名東帝汶難民後來講述了“對婦女兒童和華裔店主的冷血暗殺”。帝力當時的大主教Martinho da Costa Lopes說:“登陸的士兵開始殺戮他們能找到的每一個人。街上有很多屍體——我們隻能看到士兵在殺戮、殺戮、殺戮。” 在一次事件中,包括澳大利亞自由記者羅傑伊斯特在內的 50 名男女老少在帝力城外的懸崖上排成一列並遭到槍擊,他們的屍體掉入海中。帝力發生了許多這樣的大屠殺,當每個人被處決時,旁觀者被命令觀察並大聲數數。除了革陣支持者外,華裔移民也被挑出來處決,僅之一天就有五百人被殺。

“蓮花行動”的印尼指揮官達丁卡爾布阿迪上校

盡管印度尼西亞軍隊進軍東帝汶,但大部分東帝汶人離開沿海地區和被入侵的城鎮和村莊,前往山區內陸。FALINTIL部隊由前葡萄牙殖民軍的2500名 *** 正規部隊組成,裝備葡萄牙精良武器的軍隊,嚴重限製了印度尼西亞軍隊取得進展的能力。因此,在入侵的最初幾個月,印度尼西亞的控製主要限於主要城鎮和村莊,例如帝力、包考、艾勒烏和薩姆。

整個 1976 年,印尼軍方采取的策略是軍隊試圖從沿海地區向內陸移動,以與進一步向內陸空降的軍隊會合。這一戰略沒有成功,部隊遭到遊擊隊的頑強抵抗。例如,3000 名印度尼西亞軍隊用了四個月的時間攻占了距離海岸僅 3 公裏的南部城市蘇艾鎮。軍方繼續限製所有外國人和西帝汶人進入東帝汶,蘇哈托在 1976 年 8 月承認,革陣“在各處仍然具有一定的實力”。到 1977 年 4 月,印尼軍隊陷入僵局:軍隊已經超過 6 個月沒有取得地麵進展,而這次入侵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負麵國際輿論。

(1975 年 11 月,在東帝汶巴圖加德,印度尼西亞士兵手持被俘的葡萄牙國旗合影留念。)

1977年初,印尼海軍從美國、澳大利亞、荷蘭、韓國和台灣訂購了導彈巡邏艇,並從西德訂購了潛艇。1977 年 2 月,在美國 *** 官方對外軍事援助銷售信貸的幫助下,印度尼西亞還從羅克韋爾國際公司獲得了 13 架OV-10 Bronco飛機。

Bronco 是東帝汶入侵的理想選擇,因為它專為在困難地形中進行反叛亂行動而設計。隨著新的武器裝備 *** ,另外 10,000 名士兵被派往開始新的戰役,這將被稱為“最終解決方案”。

“最終解決方案”戰役涉及兩種主要策略:“包圍殲滅”戰役涉及用飛機轟炸村莊和山區,造成饑荒和地被植物破壞。當幸存的村民下到低窪地區投降時,軍隊會直接射擊他們。其他幸存者被安置在安置營,在那裏他們被禁止旅行或耕種農田。1978 年初,靠近印度尼西亞邊境的 Arsaibai 村的所有平民在遭到轟炸和饑餓後出來投降,但是因支持革陣而喪生。在此期間,出現了關於印度尼西亞使用化學武器的指控,因為村民報告說,“圍剿”運動的成功導致了“最後的清洗運動”,來自重新安置營地的兒童和男子將被迫手牽手在印度尼西亞部隊前行進,尋找革陣成員。當革陣成員被發現時,成員將被迫投降或向自己的人民開火。1977 年至 1978 年的印度尼西亞“包圍殲滅”運動打破了革陣的主要民兵組織,有能力的東帝汶總統兼軍事指揮官尼古拉羅巴托於 1978 年 12 月 31 日被直升機上載運的印度尼西亞軍隊開槍打死。

(印尼軍隊)

1975 年至 1978 年期間,從入侵開始到圍殲行動成功,這時期被證明是整個衝突中最艱難的時期,在 2,000 印尼人死亡的總數中,在這個時期印度尼西亞就死亡了 1,000 多人。

在 1970 年代後期印度尼西亞攻勢中幸存下來的革陣民兵選擇了夏納納古斯芒

後來的東帝汶的國父,東帝汶獨立後首任總統夏納納古斯芒

作為他們的領袖。他於 1992 年在帝力附近被印度尼西 *** 報機構抓獲,之後1993 年由毛霍尼繼任,隨後由尼諾科尼斯桑塔納繼任。桑塔納的繼任者是Taur Matan Ruak,他於 1998 年在印度尼西亞的一次伏擊中喪生。到 1990 年代,山上大約隻剩下不到 200 名遊擊戰士(有爭議)和分離主義者想法在很大程度上轉移到了城市的秘密戰線上。印度尼西亞特工的持續逮捕和滲透使秘密運動在很大程度上陷入癱瘓,前景非常暗淡,直到 1998 年蘇哈托倒台和哈比比總統突然決定允許東帝汶在 1999 年舉行全民公決。

印度尼西亞哈比比總統

1976 年 3 月,UDT 領導人 Lopes da Cruz 報告說,有 60,000 名帝汶人在入侵期間喪生。印度尼西亞救援人員代表團同意這一統計數據。在 1977 年 4 月 5 日接受《悉尼先驅晨報》采訪時,印度尼西亞外交部長亞當馬利克說,死亡人數是“50,000 人,或者可能是 80,000 人”。 *** 組織估計,從 1975 年到 1999 年,東帝汶人口的三分之一,即總共 200,000 人死於軍事行動、饑餓和疾病。1979 年,美國國際開發署估計,有 300,000 名東帝汶人被轉移到印度尼西亞控製的營地。聯合國東帝汶接納、真相與和解委員會 (CAVR) 估計,在 1999 年的一次占領期間,因饑荒和暴力造成的死亡人數在 90,800 至 202,600 人之間,其中包括 17,600 至 19,600 人的暴力死亡或失蹤。人口約 823,386 人。真相委員會認為印度尼西亞軍隊對大約 70% 的暴力殺戮負有責任。

在采取軍事行動的同時,印度尼西亞還建立了一個民政管理機構,使東帝汶與其他省份享有同等地位。該省沿爪哇村莊的結構分為區、副區和村莊。通過在這個新結構中賦予傳統部落領袖職位,印度尼西亞試圖同化東帝汶人。但是盡管東帝汶被賦予了同等的省級地位,但實際上東帝汶實際上是由印度尼西亞軍隊統治的。新 *** 建設了新的基礎設施,提高了商業農業企業的生產力水平。咖啡和丁香的產量翻了一番,盡管東帝汶農民被迫以低價將咖啡賣給鄉村合作社。

東帝汶民族臨時 *** 於 1975 年 12 月中旬成立,聯合國秘書長特別代表維托裏奧溫斯皮爾吉恰爾迪試圖從澳大利亞達爾文訪問革陣控製區,但遭到封鎖東帝汶的印度尼西亞軍隊的阻撓。1976 年 5 月 31 日,由印度尼西 *** 報部門選出的帝力“人民議會”一致通過了“一體化法案”,7 月 17 日,東帝汶正式成為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第 27 個省。在許多國家,尤其是葡萄牙,對東帝汶的占領仍然是一個敏感問題,聯合國從未承認印度尼西亞人建立的政權或隨後的吞並。

帝力融合紀念碑是印度尼西亞 *** 捐贈的,象征著從殖民主義中解放東帝汶。

印度尼西亞 *** 將其吞並東帝汶作為反殖民統一的問題。印度尼西亞外交部 1977 年出版的題為《東帝汶非殖民化》的小冊子讚揚了“神聖的自決權” ,並承認 APODETI 是東帝汶多數人的真正代表。它聲稱 FRETILIN 的受歡迎程度是“威脅、勒索和恐怖政策”的結果。後來,印度尼西亞外交部長阿裏阿拉塔斯在他 2006 年的回憶錄《鞋中的卵石:東帝汶的外交鬥爭》中重申了這一立場。印度尼西亞在入侵後辯稱,該島最初分為東西兩部分,是葡萄牙和荷蘭帝國強權實施的“殖民壓迫的結果”。因此,根據印度尼西亞 *** 的說法,它對第 27 個省的吞並隻是 1940 年代開始的群島統一的又一步。

印度尼西亞“東帝汶省”旗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405/593733.html

“蓮花行動——印度尼西亞侵占東帝汶” 的相關文章

朱瞻基平定漢王叛亂的時候,為什麼不順手收拾了趙王?

朱瞻基平定漢王叛亂的時候,為什麼不順手收拾了趙王?

眾所周知漢王和趙王都是不服朱瞻基當皇帝的,那麼朱瞻基平定漢王叛亂的時候,為什麼不順手收拾了趙王呢?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洪熙元年五月,明仁宗朱高熾突然暴病而死,皇太子朱瞻基接到遺詔後,趕緊從南京城火速趕往北京進行奔喪。曆來不滿朱高熾當皇帝的漢王朱高煦,認為這是上天賜給他...

曹睿後宮妃子那麼多 最後為什麼會後繼無人

曹睿後宮妃子那麼多 最後為什麼會後繼無人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曹睿究竟為何會斷子絕孫?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曹睿字仲元,既魏明帝,是魏文帝曹丕與文昭甄皇後的長子,曹魏第二位皇帝,黃初三年,曹睿被封為平原侯。226年,文帝病重,立曹睿為太子,並立司馬懿、曹真、曹休、陳群為輔政大臣,曹睿在位期間,攘外安內,發展生...

劉秀作為一個開國皇帝 劉秀為什麼延續漢作為國號

劉秀作為一個開國皇帝 劉秀為什麼延續漢作為國號

劉秀作為開國皇帝,為何要繼續沿用“漢”這個國號?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劉邦從微末之中起義,推翻大秦,打敗項羽,最後立下大漢朝,漢朝分為東漢和西漢,東漢的創立者是劉秀,也是劉邦的血脈子孫。其實按照我們一些人的想法,當時劉秀是推翻了王莽的新朝,自己足...

關羽都已經投降過曹操了 此事為何沒有影響到關羽的聲譽

關羽都已經投降過曹操了 此事為何沒有影響到關羽的聲譽

還不知道:關羽投降曹操是曆史事實,但這件事對他並沒有影響,這究竟為何?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在關羽的一生中,他投降曹操是一樁讓大家爭議的公案。有人為此對關羽頗有微詞,甚至在民間傳說中對此也有體現。傳說中關羽為了表白自己對劉備的忠心,他將劉備賜予的綠袍穿在曹操賜予的...

嚴光是什麼人?他與劉秀之間有何故事?

嚴光是什麼人?他與劉秀之間有何故事?

嚴光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他曾經是劉秀的同學。每當一提起這個,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在《後漢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因共偃臥,光以足加帝(光武帝劉秀)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禦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嚴子陵共臥耳’。”意思是說,嚴光和光武帝一同睡覺,嚴光由於睡姿不雅,將一隻腳壓在光武帝...

明朝臨死前說過朕非亡國之君 崇禎為大明真的盡力了嗎

明朝臨死前說過朕非亡國之君 崇禎為大明真的盡力了嗎

對明代和崇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明代滅亡,崇禎皇帝有沒有資格說一聲“我盡力了”?明代從1368年建國到1644年滅亡,享國276年,但建國初朱元璋的英姿勃發與敗亡時崇禎帝的淒悲涼慘形成鮮明對比。崇禎皇帝在死前曾有一封血詔,上書“朕非亡國之君”等言,悲憤地向世人申辯...

辛毗是什麼人?他的一生都有何種貢獻?

辛毗是什麼人?他的一生都有何種貢獻?

辛毗,字佐治,潁川陽翟人。三國時期曹魏大臣。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讀《辛毗傳》有兩件事讓我感到非常有意思的,第一件事是曹丕被立為太子後,得意忘形地抱著辛毗的脖子對他說:“你知道我有多高興嗎?”第二件事是辛毗為了勸諫曹丕,拽著他的衣服不讓走,今天我...

如果周瑜沒有早逝,三國會是什麼走向?

如果周瑜沒有早逝,三國會是什麼走向?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是一個有著出眾的軍事才能,卻又心胸狹隘之人。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既生瑜何生亮”,在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中,這是周瑜死前的話,包含了周瑜這一生最遺憾的事,那就是這短暫的一生沒有鬥過諸葛亮。但其實,《三國演義》始終是一部“演義”,羅貫中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