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探索唐朝的建立、發展和滅亡之路

中國曆史6年前 (2018-01-25)2

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探尋曆史上真實的唐朝。

說起唐朝,很多人首先會想到唐詩,要知道如此豐富的精神文明大餐,必須得建立在強大的物質文明之上,所以唐朝毫無疑問是我國曆史的最為輝煌的朝代之一。或許大部分人對唐玄宗開元盛世之前的唐朝相對比較熟悉,因為那才是我們心中的“大唐盛世”,而“安史之亂”以後,唐朝便逐漸陷入藩鎮割據、宦官幹政、皇權更替頻繁的怪圈。真實的唐朝中晚期,大部分皇帝都由宦官所立,而且多位皇帝屬於“非正常”死亡,偶爾出現一兩個創造中興的明君,也終究隻是曇花一現,無法擺脫一步步走向分裂和滅亡的曆史循環。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唐朝的曆史。

唐朝是一個上承隋朝,下接五代十國的大統一王朝,自李淵於公元618廢隋恭帝自立,到公元907年唐哀帝被朱溫廢殺,唐朝在不到三百年的曆史裏,一共出現了二十一位皇帝(武則天除外)。

話說隋朝末年,隋煬帝窮兵黷武濫用民力,導致全國各地爆發反隋起義。特別是公元616年,各路起義軍已經發展合並成了三支超強的軍事力量,他們分別是河南翟讓、李密的瓦崗軍,河北的竇建德軍,江淮地區的杜伏威軍。

探索唐朝的建立、發展和滅亡之路

一年後,唐國公李淵看到隋朝滅亡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於是產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很快,李淵便以尊“隋”為名在晉陽起兵,在攻占長安以後,他先是擁立代王楊侑為皇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又一年後,隋煬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縊殺的消息傳來,李淵便廢楊侑自立為帝,是為唐高祖,唐朝由此正式建立。

這裏值得一提的是,隋末群雄並起,各地割據勢力稱王稱帝,所以唐朝絕不是對隋朝的簡單繼承,而是李淵父子和日後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的這些人一步步重新打下來的江山。由於這些開國功臣大部分都擁護秦王李世民,使得當時身為太子的李建成甚為忌憚,隨著兩人矛盾的不斷升級,發生了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從此李世民掌握了唐朝的更高權力。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從諫如流,勸課農桑,讓民眾休養生息,迅速穩定了自隋末以來的動蕩局勢。不僅如此,李世民還先後攻滅了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了高昌、龜茲和吐穀渾,重創了高句麗,以至於被北方各民族尊稱為“天可汗”,所以曆史上也稱這段時期為“貞觀之治”。

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繼位為皇帝,是為唐高宗。唐高宗在位時很好地延續了父親的治國方略,被稱讚為“有貞觀之遺風”,曆史上又稱之為“永徽之治”。可惜的是,從公元660年開始,唐高宗的身體開始出現問題,經常頭暈目眩,從而大大影響了政務處理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皇後武則天乘機插手政事,並逐步掌握朝政被稱為“天後”——與號稱“天皇”的李治並稱為“二聖”。

探索唐朝的建立、發展和滅亡之路

公元683年,時年56歲的李治因病去世,遺詔皇太子李顯繼位,是為唐中宗。另外,因為李治臨死前曾說過“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後處分”,所以太後武則天得以臨朝稱製。不久,權力欲極強的武則天廢唐中宗李顯,立另一個兒子李旦為皇帝,是為唐睿宗,後來又幹脆廢掉唐睿宗自立,並改國號為“周”,曆史上稱之為“武周”。

武則天在位時重視人才選拔,整頓吏治,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發展,但她大肆殺害李唐宗室,而且晚年生活奢靡不知節製,終於引發了宰相張柬之等人發起的“神龍政變”——武則天無奈退位,同時宣布禪位給太子李顯,唐朝由此複辟。

這是唐中宗李顯第二次登上皇位,上位伊始便大量恢複唐朝舊製,然而其皇後韋皇後和女兒安樂公主都有效仿武則天稱帝的野心,所以兩人合謀毒殺了李顯,並立李顯幼子李重茂(15歲)為“傀儡”皇帝。即便隻是個傀儡,這位李重茂也隻當了一個多月皇帝就被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發動“唐隆政變”所廢,李隆基的父親——時任相王的李旦(唐睿宗)又被推上了皇位。

李旦自知皇位由李隆基賺來,所以在位兩年便主動退居二線,這位李隆基便是曆史上鼎鼎有名的唐玄宗,也稱唐明皇。唐玄宗即位後迅速剪除了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勢力,在位前期勵精圖治,不拘一格選拔了大量治國賢才,將唐朝帶入極盛,曆史上也稱這段時期為“開元盛世”。

所謂“盛極必衰”,由於唐玄宗晚年重用李林甫、楊國忠等奸臣,再加上他之前已經將不適應時代的府兵製改成了募兵製,同時在全國各地大設節度使,從而讓常年鎮守在邊防重鎮的節度使們擁有了極強的軍事實力。另外,唐玄宗還不顧倫理強納兒媳楊玉環為妃,生活上窮奢極欲,各種社會矛盾不斷加劇,最終引發了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

由於唐朝邊境戰爭頻發,所以久經戰陣的安祿山叛軍在很短的時間內便由範陽(今河北涿州)殺到了唐朝首都長安,唐玄宗倉皇逃往四川。途中,隨行的將士們發生嘩變,楊玉環兄妹魂斷馬嵬坡,太子李亨則往北逃到朔方,主持平定叛亂。不久,李亨在眾人的擁戴之下即位為皇帝,是為唐肅宗,遙尊李隆基為太上皇。

探索唐朝的建立、發展和滅亡之路

唐肅宗李亨在位時的主要精力,基本都用於平定“安史之亂”,無奈因為重用宦官,而宦官又掣肘前線將領,導致自己壯誌未酬便因病去世,太子李豫繼位,是為唐代宗。

唐代宗即位後起用郭子儀等人迅速平定了安史之亂,但他采取“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將”的策略分封安史降將為節度使,也給唐朝埋下了藩鎮割據的種子。

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去世,太子李適(kuò)繼位,是為唐德宗。唐德宗時期發生了著名的“奉天之難”,幾個割據一方的藩鎮節度使聯合起來反叛,連首都長安都一度被攻占,好在叛亂最終被名將李晟等人合力平定。

好不容易返回長安後,唐德宗覺得在外擁有兵權的節度使將領們都不靠譜,隻有一直陪伴在自己身邊的宦官才最可靠,於是開始任命宦官擔任神策軍(禁軍)首領。從此,宦官們徹底掌握了唐朝的軍政大權,其首領甚至可以擅自廢立皇帝。

公元805年,唐德宗李適去世,太子李誦繼位,是為唐順宗。當了25年太子的唐順宗目睹朝外藩鎮割據,時常發生叛亂,朝內宦官把持朝政,一片烏煙瘴氣,所以一即位便起用王叔文等人實行變法。此舉無疑嚴重侵犯了宦官們的利益,而且唐順宗又突然身患中風,宦官們順勢扶立其子李純為皇帝(唐順宗退居太上皇),是為唐憲宗。雖然曆史上稱之為“永貞內禪”,但很多人至今都認為這是宦官們的暗中“操作”,因為不到半年太上皇李純就被宣布“死亡”了。

探索唐朝的建立、發展和滅亡之路

唐憲宗在位時,先後攻滅了西川節度使劉辟和淮西節度使吳少陽之子吳元濟等人的叛亂,使得唐朝藩鎮割據形勢為之一振,一些曾經不太“聽話”的節度使們紛紛迫於壓力向朝廷宣誓效忠。隻可惜唐憲宗晚年喜食丹藥,性情變得暴躁易怒,結果落了個“暴斃”的下場,其子李恒在宦官們的支持下繼位,是為唐穆宗。

唐穆宗在位時縱情享樂毫不節製,人心盡失不說,而且還自認藩鎮已平,開始大肆削減兵員,使得被裁撤的士兵紛紛歸附各大藩鎮,從而讓本已歸附的藩鎮有了複叛的能力。另外,唐穆宗和他爹一樣喜歡煉食丹藥,所以隻在位5年,29歲便英年早逝了。

唐穆宗去世後,他的三個兒子相繼在宦官們的擁護下即位,他們分別是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

唐敬宗李湛在位時不務正業,沉迷於蹴鞠和打夜狐,結果被17歲就被宦官害死。

唐文宗李昂雖然想有一番作為,不料卻在意圖誅滅宦官集團的“甘露之變”中失手,結果反被宦官集團軟禁終身,一度自歎待遇還比不上漢獻帝,31歲便抑鬱而終,唐朝曆史自此進入晚期。

唐武宗李炎在位時不惜發動滅佛運動來大力發展經濟,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藩鎮勢力,讓唐朝一度出現中興之勢,所以這段時期也被稱為“會昌中興”。但他也因為信奉道教,在位七年便因為過度服食丹藥而亡,享年隻有32歲。

唐武宗在位時一直有意抑製宦官勢力,所以他去世後,宦官們本來想要擁立一個比較“聽話”的皇帝便於控製,結果平時表現“木訥不慧”的光王李忱(憲宗之子,穆宗之弟,敬宗文宗武宗之叔)進入了他們的視野。然而,讓人始料未及的是,這位陰差陽錯被擁立為皇帝的李忱日後竟成了有“小太宗”美譽的一代明君——唐宣宗。

探索唐朝的建立、發展和滅亡之路

唐宣宗李忱處處以唐太宗為榜樣,不但勤於政事結束了文宗以來朝臣們“牛李黨爭”的局麵,還整頓吏治,有意打擊宦官外戚,使得日漸衰敗的晚唐朝政出現了中興的局麵,曆史上稱之為“大中之治”。

不幸的是,唐宣宗最終也因為過量服食丹藥中毒而亡,而宦官們擁立的唐懿宗李漼(唐宣宗之子)在位時驕奢淫逸,大肆任用一些無能之輩擔任宰相,結果將其父好不容易開創的“大中之治”成果付諸東流。

唐懿宗去世後,宦官們擁立其子——12歲的李儇(xuān) 為皇帝,是為唐僖宗。唐僖宗在位時,大權掌握在權宦田令孜手中,朝政日益黑暗,黃巢起義也隨之發生。等到唐僖宗調動各地藩鎮剿滅黃巢起義後,卻發現江山已經幾乎不屬於唐朝——各藩鎮之間開始互相攻擊搶占地盤。混戰之中,唐僖宗還多次逃出長安避難,最終在顛沛流離中去世。

隨後,唐僖宗的弟弟李曄被宦官們擁立為皇帝,是為唐昭宗。唐昭宗在位時,唐朝藩鎮和宦官勢力積弊已深,雖有心勵精圖治,卻終究無力回天,後期一直受製於宦官和李茂貞、朱溫等人,最終還被朱溫劫持到洛陽後弑殺。

公元904年,朱溫擁立昭宗之子——年僅12歲的李柷(chù)為傀儡皇帝,是為唐哀帝。唐哀帝在位時,擁護李唐的大臣和宗室幾乎被朱溫誅殺殆盡。四年後,朱溫索性廢殺李柷自立為帝,唐朝正式滅亡。

探索唐朝的建立、發展和滅亡之路

總體來說,因為唐朝中晚期宦官們掌握了禁軍,所以自唐穆宗以後,天子多受製於宦官。唐穆宗以後的九位皇帝裏,除了敬宗、哀帝以外,其餘均由宦官所立,而且還有至少四位皇帝(順宗、憲宗、敬宗、武宗)為宦官所殺,唐朝宦官們的囂張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關於藩鎮割據,自唐玄宗後期開始,藩鎮節度使們便出現了尾大不掉之勢,這也是“安史之亂”爆發的重要原因。另外,唐代宗分封安史降將為節度使,使得唐朝幾乎失去了一些地方(主要是河北地區的範陽、成德、魏博三鎮)的軍事、財政、人事大權,雖然他們一度宣布歸順,但終究隻是貌合神離,常有反叛發生,到黃巢起義朱溫篡唐以後便一發不可收拾——紛紛宣布自立建國,最終形成了五代十國的曆史亂世。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801/170075.html

“探索唐朝的建立、發展和滅亡之路” 的相關文章

江東時期的虎將太史慈為什麼會有那麼高的地位?

江東時期的虎將太史慈為什麼會有那麼高的地位?

時間長河不停的流淌,曆史在不停的發展,讓曆史網小編帶大家撥開曆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看看江東時期的虎將太史慈的故事。生逢亂世太史慈21歲就做了官員,這可以看得出他的起點是非常高的。而太史慈和孔融等人都是好朋友,太史慈地位朋友當中甚至有一部分是劉氏皇室後裔。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想象的。當時是...

曆史上比幹是什麼人?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曆史上比幹是什麼人?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商朝名人比幹,中國古代著名忠臣,被譽為“亙古第一忠臣”;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比幹是曆史上一個真實的人物,他是商紂王帝辛的叔父。也就是說,帝辛的父親帝乙和比幹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隻不過帝乙是嫡出,比幹是庶出。雖說比幹是帝辛的叔父,實際上也是帝辛的大臣。在夏商周那樣的朝代,由於等級森嚴...

後世是如何評價徐邈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後世是如何評價徐邈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徐邈(172年-249年),字景山。燕國薊縣人。三國時期曹魏重臣。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徐邈早年曆任丞相軍謀掾、奉高縣令、尚書郎、隴西太守等職。曹丕稱帝後,任譙國相、安平太守、潁川典農中郎將。每任一官,皆政績卓著,被賜爵關內侯,遷撫軍大將軍軍師。後被委以重任...

雍正和十四才是親兄弟 雍正為何對同父異母的十三阿哥最親

雍正和十四才是親兄弟 雍正為何對同父異母的十三阿哥最親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雍正和十四阿哥是親兄弟,為何卻和同父異母的十三阿哥最親?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康熙十三子,也是被大清為數不多被工作“累死”的鐵帽子王爺之一,而雍正明明和十四阿哥胤禵是親兄弟,但一輩子中卻是和同父異母的十三阿哥最親。十三阿哥正是愛新覺羅·胤祥,清朝的第一任怡親王。其實...

純貴妃蘇式是什麼出身?她的晉升之路是什麼樣的?

純貴妃蘇式是什麼出身?她的晉升之路是什麼樣的?

在乾隆這六大皇貴妃中,隻有純惠皇貴妃蘇氏和慶恭皇貴妃陸氏是來自民間的漢女,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清朝曆史上,乾隆是一個特別風流的皇帝。可以看到,他的壽命十分長,在位時間也不斷,好在他是一個有所作為的皇帝,在統治的這段時間內把大清王朝帶到了頂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一生...

康熙去世之後,胤祕是什麼結局?他與雍正之間的關係如何?

康熙去世之後,胤祕是什麼結局?他與雍正之間的關係如何?

康熙五十五年,康熙的庶妃陳氏為其生下一個兒子,取名胤祕。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國古代那種“以男為尊”的年代,男子三妻四妾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因此就衍生出了一種現象——老夫少妻,所以很多男性都能夠有老來得子的經曆。作為一國之君,皇帝貴為九五之尊,後宮佳麗三千,出現這...

曆史上漢文帝是如何虛懷納諫的?

曆史上漢文帝是如何虛懷納諫的?

曆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曆史人物,在曆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帶您走進漢文帝虛懷納諫的故事。思想家賈誼提出農業生產是立國的根本,隻有把糧食積貯得多了,才能攻能守。政治家晁錯提出重農輕商的主張,提出使農民附著於土地的觀點,文帝都采取了措施加以實行。西漢初年,儒生陸賈與叔孫通...

張良封侯為何隻排62位 張良最後為何退隱江湖

張良封侯為何隻排62位 張良最後為何退隱江湖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張良退隱江湖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漢初三傑的張良,為什麼封候隻排62位,張良為什麼退隱江湖?劉邦稱帝以後有過著名的一番話,那就是“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