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天朝上國這種說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是在清朝嗎

中國曆史6年前 (2018-04-26)2

熟讀近代史,我們便會對“天朝上國”這個概念不會陌生。一般來講,滿清士大夫在麵對“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麵對洋人的船堅炮利時,不僅不痛定思痛、深刻反省,反而充斥著盲目的自信,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是世界的中心;而別人不過是“蕞爾小邦”,是蠻夷。

當然,我們今天再來看這段曆史的時候覺得當時人是多麼的愚昧。其實大可不必,任何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曆史局限性。“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若幹年後,我們也會成為古人,別人再來看我們的時候恐怕也是這個樣子。因此,我們看待曆史的時候一定要充滿同情與敬意,遵循曆史主義的原則。

天朝上國這種說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是在清朝嗎

圖1 《萬國來朝圖》 故宮博物院藏

接下來我們就談談“天朝上國”的前世今生,看看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實質內涵到底是什麼?

所謂的“天朝上國”並非一個事實的描述,而是一個價值問題,即認為自己處於天下的中心,自己所代表的文明是更優越的,由此來判定華夏與夷狄。當然,在16世紀以前,這種價值的判斷與曆史事實是同一的,因為當時的中國的確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中華文化輻射到較廣的範圍,如儒家文化圈影響下的朝鮮、日本、越南如是。但是自新航路開辟以後,世界史開始形成,西方國家逐漸崛起,與此同時伴隨的是 *** 的崩潰。如果此時再以“天朝上國”自居,無疑是一種虛幻的想象,一種盲目的陶醉。

圖2 禹貢九州圖

一、天下觀的下的朝貢外交

先秦時期,很多思想家開始思考世界,由此形成了各種各樣對世界的看法。時人認為我們所生活的這個總體空間叫作“天下”,天下共由“九州”構成。(戰國時期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提出“大九州說”和“小九州說”)此外,還有一種看法,就將天下劃分為“五服”,此以周人為典型。所謂的“五服”由內向外分別為甸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每一服之間的距離是五百裏。

無論是“九州”的劃分還是“五服”的劃分,總的一個原則就是天下為天子所有,天子代天臨民,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基於“天下”的劃分,古人又根據地理位置和文明的程度區分了華夏與夷狄,具體則為:東夷、西戎、北狄、南蠻。

天朝上國這種說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是在清朝嗎

圖3 記錄商鞅變法後耕作景象的石刻

圖4 商鞅變法

當然,地理位置的劃分並不是主要的,所謂的夷夏之別最主要的還是文明程度的不同。為何如此說呢?因為“夷狄進中國則中國之”,就是說哪怕你是夷狄,如果心向中原文明,接受這套教化,你就可以成為華夏的一份子。比如春秋時期的楚國,一直被視為蠻夷,因為進行了一係列文明化的改革,故而獲得了中原王朝認可。一直被中原王朝視為“虎狼之邦”的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逐漸富國強兵,走上法製化道路,以至於荀子對之讚不絕口,認為其有古代遺風。

這種“天下觀”到了秦漢以後,則體現為中國與周邊國家的一種“朝貢關係”,如漢代與烏桓、扶餘、月氏等國的外交關係。到了曹魏時期則“西域雖不能盡至,其大國龜茲、於闐、康居、烏孫、疏勒、月支、鄯善、車師之屬,無歲不奉朝貢,略如漢氏故事。”到了隋唐時期,由於武功的強盛,這種關係體現的更為淋漓盡致。如唐朝與周邊國家的關係,由於其一視同仁,“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因此,周邊國家對唐太宗極為擁護,稱之為“天可汗”。

天朝上國這種說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是在清朝嗎

圖5 《步輦圖》是唐朝畫家閻立本的名作之一。圖為唐太宗李世民接見和親使者祿東讚

二、朝貢外交下的天朝意識

到了宋代,其所麵對的外交關係是極為複雜的。周邊的少數民族已經與過去不同了,進行了大規模的漢化運動,除了風俗、服飾、飲食等方麵可能與 *** 存在較大差異外,在政治製度、文化等方麵與 *** 幾無差別。如遼、金、西夏都進行了改革,政治製度仿照漢族政權而設立,並采取科舉取士,信奉儒家文化。說句不恰當的話,“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因此,我們再看待宋朝的時候不能一味的批評它對外軍事軟弱,如果能夠理性、客觀的看待當時的政治格局就不會得出如此充斥著情緒化的、嬰孩般的想法。

麵對如此險惡的外交關係,因此華夷之別這個問題重新被喚醒,得到了空前的強化。宋太宗時期采取過“雍熙北伐”,可惜功敗垂成。如此,傳統的朝貢貿易便不複存在,宋朝甚至還要向這些國家輸送“歲幣”。如此,宋朝士大夫的民族自尊心空前強化,對夷夏之別的問題更加強調。雖然在軍事上無法戰勝這些國家,但至少在文化上是有優勢的。如宋初三先生之一的石介寫過《中國論》,“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他希望“四夷處四夷,中國處中國,各不相亂”。因為四夷的風俗是“被發紋身”、“毛衣穴居”,與中原絕不相同。

圖6 宋朝的上層階級生活 (北宋-趙佶-文會圖)

三、走向奔潰的虛幻的天朝意識

明清時期,“天朝意識”可謂是登峰造極,如明太祖攻打蒙古的口號便是“驅除韃虜,恢複中華”。明朝鼎定後,為處理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朱元璋說道:“萬國來朝進貢,仰賀聖明主,一統華夷,普天下八方四海,南北東西。讬聖德,勝堯王,保護家國太平,天下都歸一。”這樣使得明朝維護了與周邊國家較為良好的外交關係,而支撐這種關係的便是朝貢外交,周邊國家隻要承認明朝,就會得到很多賞賜,鄭和下西洋便是將這種朝貢貿易發揮到曆史上的頂峰。

明朝我們不再展開,就說說清朝吧。關於“天朝上國”最為有名的當屬馬戈爾尼訪華。當時使團不願意下跪,而乾隆皇帝認為這有關國體,斷不可議論。最後馬戈爾尼在強大的壓力之下,不得不妥協,采取了單膝下跪的折中做法。

圖7 馬戛爾尼晉見乾隆

此外,更為離奇的是英國國王給乾隆皇帝的來信,被翻譯者做了大幅度的改動,變成了一副諂媚、討好的樣子。“如今聞得各處惟有中國大皇帝管的地方,一切風俗禮法比別處更高,至經至妙,實在是頭一處,各處也都讚美心服的。故此越發想念著來向化輸誠。”明眼人一看,這封書信就是被篡改過的,但乾隆皇帝和他的大臣們依然沉醉於其中。

這無疑是一種虛幻的想象,一種盲目的陶醉!這是十分可笑的,既缺乏自知之明,也缺乏知人之明,無論什麼時候也是需要警惕的!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804/185660.html

“天朝上國這種說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是在清朝嗎” 的相關文章

鹹豐帝是怎麼死的?早逝的原因是什麼?

鹹豐帝是怎麼死的?早逝的原因是什麼?

奕詝,清朝第九位皇帝,也是清朝和曆史上最後一位手握實權的皇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皇帝貴為九五之尊,位居萬人之上。所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在外人看來,皇帝是一個光鮮亮麗的職位,可以說隨心所欲,想幹啥就幹啥,但不可否認,皇帝確實又是個“高危職業”。細數封建...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真相是什麼 一頓飯就能解決這件事情嗎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真相是什麼 一頓飯就能解決這件事情嗎

對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為何能夠成功?難道隻是請喝了一頓酒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趙匡胤在發動了“陳橋兵變”後黃袍加身,在重臣的力捧下順利登上了皇帝寶座、建立了大宋王朝。皇位雖然是權力的象征,但想要有真正的權利,還需要將兵權緊握手中。當宋朝建立以後,趙匡胤經常冥思苦...

有哪些與王夫之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有哪些與王夫之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農,號薑齋,人稱“船山先生”,湖廣衡陽縣人,明遺民,明末清初思想家,與顧炎武、黃宗羲、唐甄並稱“明末清初四大啟蒙思想家”,學者王朝聘的兒子。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崇禎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組織“行社”、“匡...

曆史上曹操與蔡文姬之間的感情如何?

曆史上曹操與蔡文姬之間的感情如何?

蔡文姬,是與曹操同時代的著名才女,出身名門。今天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蔡文姬,名琰,字文姬,東漢時期女性文學家,文學家蔡邕之女。蔡文姬的一生,詮釋了東漢末年佳人的悲慘命運。出生於書香門第的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就曾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天賦異稟。她博學多才,擅長文學、音樂、書法,是方圓百裏出...

傳聞康熙第一次見到孫子乾隆,被驚的放下酒杯

傳聞康熙第一次見到孫子乾隆,被驚的放下酒杯

傳聞康熙第一次見到孫子乾隆,被驚的放下酒杯,這件事是真的嗎?乾隆有哪些特殊之處嗎?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乾隆皇帝是古代統治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他在位60年,禪位後又訓政3年,實際統治清朝長達63年的時間。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清朝不但達到了...

雍正上位後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聲 雍正對兄弟真的如此嗎

雍正上位後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聲 雍正對兄弟真的如此嗎

還不知道:雍正帝對兄弟們刻薄寡恩嗎?看看他19個兄弟的待遇和結局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康熙帝在位後期的九王奪嫡可謂十分激烈,這場政潮的餘波直至乾隆初年都還存在,而九王奪嫡的勝利者雍正帝在曆史上名聲並不太好,有傳說他弑父、逼母、殺兄、屠弟,甚至還有害子,這就讓雍正帝...

李世民登基之後沒有將楊氏納入後宮,是有什麼考慮?

李世民登基之後沒有將楊氏納入後宮,是有什麼考慮?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任皇帝,是為後世爭相效仿的明君典範之一。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各位讀者就和曆史網小編一起來了解吧!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殺掉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後,收納了李元吉的正妻楊氏。後來,當李世民皇後長孫皇後去世以後,李世民打算封楊氏為皇後。不過後來又放棄了。那麼,他究竟為什...

關羽死後劉備為什麼不追諡 劉備是在埋怨荊州的過失嗎

關羽死後劉備為什麼不追諡 劉備是在埋怨荊州的過失嗎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關羽死後,劉備為何沒有追諡他,是在怨其丟失荊州之過嗎?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關羽獲得人生的第一個諡號,已經是他薨後四十年的事情了。季漢景耀三年(260年),後主劉禪追諡關羽為“壯繆侯”,此時的季漢政權已經到了國祚的最後三年。一、劉備是沒有資格追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