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清朝九子奪嫡是哪九個兒子 他們的結局是什麼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21)96

還不知道:清朝的“九子奪嫡”是指哪九子?他們的勢力如何,結局又怎樣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常言道:“可憐紅顏多薄命,最是無情帝王家”,自古以來,錢權色便是人們爭相追逐的目標,而其中又以權勢最為受人追捧,畢竟有了權勢自然會有人為其奉上金錢與美貌。

我國古代權勢的巔峰便是一國之君、一朝天子,人人渴望坐上那個至高無上之位,可那九五之尊之位隻有一個,人人明知那是一場命懸一線的豪賭,卻還是奮力一搏去賭那一絲可能,這便是奪嫡的殘酷。

清朝九子奪嫡是哪九個兒子 他們的結局是什麼

說起我國曆史上將這句話體現得淋漓盡致的史實,一定非清朝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莫屬,談及此事大家腦海中可能都會浮現出血流成河、兄弟反目等詞語。

但若是想要在深究九子奪嫡中的人物,許多人隻知道勝利者四皇子雍正皇帝。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九子奪嫡”指的是哪九子?他們的勢力、實力怎麼樣?最後又是什麼結局?

龍生九子,子子不同

清朝作為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曾出現過“康雍乾盛世”的繁華景象,康熙皇帝作為盛世開創者之一自然是功不可沒。有意思的是,他除了在政事上出名以外,在子女緣這件事上也分外有名。

康熙皇帝一生曾擁有五十五個子女,其中皇子三十五名、公主二十名,而在他三十五位皇子中,又有九位在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們分別是:

驍勇善戰的大阿哥胤禔、富貴驕奢的二阿哥胤礽、博學多才的三阿哥胤祉、深謀遠慮的四阿哥胤禛、溫潤如玉的八阿哥胤禩,精明多金的九阿哥胤禟、粗獷老實的十阿哥胤、年輕有為的十三阿哥胤祥、能文能武的十四阿哥胤禵。

康熙執政末期,這九位皇子便是參與奪嫡的九位候選人,讓他們成功被鐫刻在曆史上的原因,便是兄弟反目、同室操戈的“九子奪嫡”一事。

雖說這九位皇子都參與了奪嫡,但單槍匹馬終究比不上並肩作戰,九人又形成了五個奪嫡陣營。之一個陣營乃是以大阿胤禔為首,主張立長子。

清朝九子奪嫡是哪九個兒子 他們的結局是什麼

第二個陣營乃是以二阿哥胤礽,也就是(前)廢太子為首,主張立嫡。第三個陣營是以三阿哥胤祉為首,純粹在這場奪嫡之爭中打了個醬油。

第四個陣營是以八阿哥胤禩以及十四阿哥胤禵為首,主張皇子賢能,還獲得了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的支持。最後一個陣營則是以四阿哥胤禛為首,十三阿哥胤祥為輔的集團。

明爭暗鬥,你來我往

這五個陣營中太子恃寵而驕經曆2廢2立,最終與大阿哥胤禔一樣被康熙皇帝終身幽禁致死。三阿哥胤祉因在奪嫡一事中並未卷入過深,從而在最後保住了一條命。

不過,後期因為私下哀悼怡親王胤祥被雍正帝奪去爵位,後半生幽禁於景山永安亭。以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為首的集團,以及以四阿哥胤禛為首、十三阿哥胤祥為輔的團隊,則是勢力更大、廝殺最為激烈的兩個陣營。

其實,雍正皇帝能夠登上皇位,是一場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案例。八皇子作為清朝曆史上著名的“賢王”,在朝中的根基可謂是十分深厚,裕親王福全、刑部尚書阿爾鬆阿、工部尚書王鴻緒等朝臣都是八皇子的入幕之賓。

雖然八皇子在朝堂之上根基頗深、賢名遠揚,但他卻有一個十分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不被康熙皇帝所喜愛。康熙皇帝不待見八皇子的原因也十分現實,那就是他的賢名過於礙眼。

當時,天下是康熙的天下,老子還沒死、兒子就開始在朝堂之上立賢名,這不是在打康熙皇帝的臉嘛。

大皇子也借著康熙皇帝的這一心理,給了八皇子一記重擊,他假裝讚揚八皇子賢德,建議康熙皇帝立八皇子為儲君。

清朝九子奪嫡是哪九個兒子 他們的結局是什麼

然後,再利用康熙皇帝對八皇子的猜忌,讓康熙皇帝對八皇子下手。果不其然,康熙皇帝給八皇子扣上了個結黨營私的帽子,還把八皇子給幽禁了,讓他徹底與皇位無緣。

後來,八皇子被放了出來,但他並沒有放棄奪嫡之爭,既然自己不能當皇帝,那麼就另辟蹊徑捧手下的十四阿哥,繼續在奪嫡這條路上狂奔。

相較於八皇子的“少年成名”,四皇子則更偏向於“大器晚成”,八皇子在朝堂上立“賢王”的好名聲時,四皇子正在家中閑雲野鶴般的賞景品茗。

如此姿態降低了八皇子對於四皇子的戒心,但四皇子隻是看上去雲淡風輕,其實私底下一直在培養自己的勢力,保證自己能夠一擊即中,這個一擊即中的機會便是在康熙皇帝駕崩之時。

榮登大寶,同室操戈

當時,西北發生了戰爭,十四皇子不得不去邊疆打仗,被康熙皇帝厭棄的八皇子也待在自己的王府,非詔不得入宮,隻有一直裝作無欲無求、忠孝兩全的四皇子陪在康熙皇帝身邊。

正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在康熙皇帝駕崩後的之一時間裏,四皇子讓康熙皇帝的寵臣步軍統領隆科多,宣布了自己繼承皇位的康熙遺詔。

朝臣們雖有所疑惑,但卻不敢輕易置喙遺詔的真實性,八皇子被困在王府無法入宮,十四皇子遠在天邊更是束手無策。就這樣,四皇子完美的通過天時地利人和坐上了這張皇位,成為了雍正皇帝。

登上九五之尊之位的雍正皇帝,之一時間不是享受榮華富貴、權利在握的 *** ,而是解決掉對皇位虎視眈眈的八皇子和十四皇子,這便是所謂的“殺人誅心”。

清朝九子奪嫡是哪九個兒子 他們的結局是什麼

麵對長久以來和自己做對的八皇子,雍正皇帝選擇了最殘忍的方式,他先是將遠在西北的十四皇子召回,然後當著八皇子的麵下令賜死十四皇子,讓八皇子的希望徹底破滅。

雍正皇帝並沒有賜死八皇子,而是把他幽禁在宗人府,讓他眼睜睜看著自己登上皇位、君臨天下。當然,最後還是死在了宗人府,九阿哥也是如此。

總的來說,在這一場皇權鬥爭中,除了四阿哥、十三阿哥外,7位皇子死的死、瘋的瘋,皆是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雍正皇帝也因為這場同室操戈的九子奪嫡事件,立下了全新的立儲方式。

那就是秘密立儲,以避免將來自己的兒子之間再發生如此慘劇,但依然沒有如願,後來弘曆與他的哥哥也發生了兄弟相殘的事情,也算是完美繼承了父親的基因。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612.html

“清朝九子奪嫡是哪九個兒子 他們的結局是什麼” 的相關文章

自古虎父無犬子 雍正和乾隆之間的關係為何如此複雜

自古虎父無犬子 雍正和乾隆之間的關係為何如此複雜

還不知道:雍正與乾隆既是最大的冤家又是最默契的皇家父子呢?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中國人自古就有虎父無犬子;知子莫如父;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等名言,這表明著父親和自己的兒子,天生有種默契在裏麵,這可能得益於孩子身體裏有一半的基因來自父親。但是貌似父親與孩子之間天生...

正史中王平在蜀漢的地位怎麼樣?實力如何

正史中王平在蜀漢的地位怎麼樣?實力如何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各位讀者就和曆史網小編一起來了解吧!蜀漢後期,名將凋零,魏延作為漢中太守,獨當一麵,確實有將才,當時,魏國大將張郃,用兵巧變,讓諸葛亮都很忌憚,街亭之戰,張郃擊敗馬謖,讓諸葛亮損失慘重,被迫撤回漢中。此時的蜀漢,似乎隻有魏延能與張郃匹敵。其實,蜀...

劉禪在諸葛亮死後斬殺了三位蜀漢大臣,分別是哪些人?

劉禪在諸葛亮死後斬殺了三位蜀漢大臣,分別是哪些人?

劉禪三國時期蜀漢末代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下麵由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著往下看說起劉禪,你也許會聯想到兩個俗語:“樂不思蜀”和“扶不起的阿鬥”。這一刻板的印象,似乎已經延續了千年。正史上的阿鬥究竟是什麼樣子呢?不可否認,蜀漢的滅亡,寵幸宦官,排斥忠良等,的確讓劉...

公孫賀為何不願擔任丞相一職?漢武帝為何要處死他?

公孫賀為何不願擔任丞相一職?漢武帝為何要處死他?

丞相製度起源於戰國,後明太祖朱元璋殺丞相胡惟庸廢除了丞相製度。丞相的職責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協助皇帝管理一切軍國大事,即所謂的“掌丞天子,助理萬機。”公孫賀,字子叔,北地郡義渠人。他從小是在馬背上長大的,也正是如此,他屢立戰功,他的父親公孫昆邪平定七國之亂時立功封侯,也因為這層關係他便被選為了太子劉...

周泰是什麼人?他的一生對孫權都有哪些貢獻?

周泰是什麼人?他的一生對孫權都有哪些貢獻?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帶來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孫權與眾將在濡須口相聚,席間孫權讓周泰袒露上身,讓他講明身上各個傷口的來曆。周泰便把力救孫權,拚死作戰的事跡詳細講來,使得眾人歎服。那周泰是如何舍身護主,救出孫權的呢一,投靠孫策周泰是九江郡人,因此和蔣欽是同鄉,...

李世民和李治都寵愛武則天 最後為什麼隻有李治讓她做皇後

李世民和李治都寵愛武則天 最後為什麼隻有李治讓她做皇後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李世民和李治都寵愛武媚娘,為何隻有李治讓她做皇後?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武則天》、《武則天秘史》、《武則天傳奇》、《至尊紅顏》等劇,武則天的曆史不止一次被搬上熒幕,但是有一件事看過的人可能會有些不懂,李世民和李治都喜歡武則天,為何李世民隻給武則天...

被圍困麥城時,關羽沒有選擇挾持諸葛瑾脫困是為什麼?

被圍困麥城時,關羽沒有選擇挾持諸葛瑾脫困是為什麼?

麥城之戰是東漢末年的一場戰役,在《三國演義》裏被濃墨重彩地描寫。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關羽發動襄樊戰役,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操勾結孫權,夾擊關羽,孫權派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敗走麥城。劉封、孟達不救,糜芳、傅士仁投降,關羽孤立無援,退守麥城,被東吳大軍圍困,彈盡...

明朝時期的南北榜之爭是怎麼回事?朱元璋是如何解決的?

明朝時期的南北榜之爭是怎麼回事?朱元璋是如何解決的?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的開國皇帝。說到這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明洪武三十年,明朝迎來三年一度的科舉會試。經會試考核,以78歲高齡的大儒劉三吾為主考的考官們選出貢士51名,均為南方考生。因此,大批北方落榜考生鳴冤告狀,“科場舞弊”成為當時最大的話題。隨後,朱元璋下詔徹查此事,經數日複核,調查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