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把治國的重心轉向文治,乾隆皇帝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22)112

弘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號“乾隆”。今天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清朝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清朝結束了長達70年的統一準噶爾之戰。至此,乾隆皇帝治下的清朝既無內憂,也無外患,暫時進入了全盛時期。

從乾隆二十四年起,清朝有了一段時間的全盛時期,也是所謂“康乾盛世”的全盛時期。

把治國的重心轉向文治,乾隆皇帝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既然太平盛世了,乾隆皇帝的治國理念也要變上一變,他從乾隆二十四年開始,把治國的重心轉向文治。

而重視文治的目的,是為了“持盈保泰”,也就是真正進入到了守業期,準備整理出一些重要的經驗傳給後世君王,讓他們有規可循,有經驗可借鑒,以保清朝長長久久。

為此,乾隆做了一係列事情,如開始整理、彙編重要曆史文獻,刪除某些404的內容,證明和完善清朝統治的合法性。

還如大規模給宗室 *** ,包括給清朝入關之初立下不世功勳的多爾袞、多鐸等人,以及被雍正迫害的宗室中人,來保證滿族宗室的團結。

再如對康熙、雍正兩朝的不法臣僚、貪官汙吏,乾隆也要求如實在國史和相關文獻中記錄,不比隱晦,以警示後人。

除上述行為之外,乾隆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大力“扶植綱常”,開始從儒家的忠義立場為出發點,教導天下臣民要學會“忠”,並大肆宣傳。

要解釋何為“忠”?除了找出書本上記載的古人的範例大肆宣傳外,主要就是對明清更迭之初的一些人和事,進行重新解讀。

於是,在乾隆皇帝表態“(前明)諸臣各為其主,義烈可嘉”後,明末清初的那些曆史名人們的評價標準出現了截然不同的變化。

為明朝殉國的史可法、劉宗周、黃道周等前明舊臣,都被乾隆予以相當高的評價:“臨危受命,均足稱一代完人……皆無愧於疾風勁草。”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乾隆下令為江陰抗清三公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分別追賜諡號“忠烈”、“烈湣”、“節湣”,並建祠紀念。

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乾隆親自為史可法畫像題詩,並命令將史可法曾寫給多爾袞的信件等劄稿,放於揚州史可法紀念祠中,並要求勒於祠壁,以此來褒揚史可法這位大忠臣。

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乾隆為褒揚袁崇煥,下令尋找其子孫後代,並要求地方官依據袁氏後人的實際狀況授官,因袁氏後人讀書不多,隻好授予紮佐官(縣官的助理)。

如上述給前明忠臣的褒揚,給予其後人的優待,在乾隆皇帝提倡“扶植綱常”後,開始大規模進行。

既然有“忠”,就必須要有“奸”來襯托,乾隆因此表示“一褒一貶,袞鉞昭然,使天下萬世共知朕準情理而公好惡,以是植綱常,即以是示彰癉。”

這就是要褒揚忠義,懲治奸邪了。史可法、黃道周等人既然是忠,那麼,叛明投清,為清朝奪得江山曾立過汗馬功勞的其餘前明文、武舊臣就是奸邪了。

故而,乾隆開始陸續對洪承疇、馮銓、錢謙益、龔鼎孳等清朝入關之初大加籠絡和優待的降臣們大肆批評,斥責他們“大義有虧”。

把治國的重心轉向文治,乾隆皇帝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乾隆四十一年,乾隆下令編撰《貳臣傳》,乾隆四十八年,乾隆下令編撰《逆臣傳》,將明末清初的重要降臣都編入其中。

乾隆的想法就是用這些“貳臣”和“逆臣”當教材整頓綱常:“俾天下萬世共知似此行同狗彘之徒……以副朕扶植綱常,折衷公當至意。”

乾隆做的上述事情,看似很提氣,其實,歸根結底是為了讓天下臣民認可清朝,並世代臣服清朝,他褒揚“忠”和貶斥“奸”,核心目的都是為此。

至於效果,在一定的曆史時期內,還是有一點作用。

但清朝的江山是否萬年穩固,不在於乾隆拚命地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解釋忠奸,也不在於在《四庫全書》中刪除掉404的內容。

而是在於清朝對外能否威懾強敵,對內讓老百姓不缺衣食。

顯然,乾隆之後的清朝沒能做到,包括乾隆朝後期,乾隆自己都沒能做到。

乾隆四十三年後,各種大、小規模的反清起義此起彼伏,清朝開始由盛而衰,乾隆寄望的天下臣民都世代臣服清朝,終究隻是泡影。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s://xlxlzx.com/201505/803.html

“把治國的重心轉向文治,乾隆皇帝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的相關文章

唐朝打敗仗領土能越來越多 宋朝常打勝仗為何越打越少

唐朝打敗仗領土能越來越多 宋朝常打勝仗為何越打越少

對為何唐朝常打敗仗,領土卻越多,宋朝常打勝仗,領土卻越少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網上有個問題問:為何唐朝常打敗仗,領土卻越多,宋朝常打勝仗,領土卻越少?這個問題問得挺有意思。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話題。客觀上講,唐朝確實打過不少敗仗,而宋朝也確實打贏不少戰役,但是要拿兩個...

梁士彥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有何功績?

梁士彥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有何功績?

梁士彥,字相如,北周大臣、名將。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建德四年(575年),北周武帝發動滅北齊之戰。此戰之中周武帝意誌不堅加上身有微恙,於是中途退軍。為了鞏固此次伐齊之戰的成果,周武帝於是留梁士彥鎮守晉州。正是梁士彥死守晉州,力挫北齊,這才使周武帝信心...

李建成的姐姐可謂是巾幗不讓須眉 她若不死又會怎麼樣

李建成的姐姐可謂是巾幗不讓須眉 她若不死又會怎麼樣

還不知道:巾幗不讓須眉,李建成有一位姐姐,假如她不死,或將改寫大唐曆史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隋唐演義與三國演義幾乎是起到了同樣的作用,就是說,三國演義對三國時期起到了推動的作用,那麼隋唐演義對隋唐時期也起到了推動作用。大部分人了解隋唐這段曆史,都是通過隋唐演義,不...

有哪些與孫峻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有哪些與孫峻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孫峻(219年-256年10月19日),字子遠,吳郡富春人。三國時期吳國宗室、權臣,昭義中郎將孫靜曾孫,定武中郎將孫暠之孫,散騎侍郎孫恭之子。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孫峻年少時驍勇果敢精明強幹,初任武衛都尉兼侍中,孫權病危時,與諸葛恪共受遺詔輔政,孫亮即位之後,升...

李隆基在霸占兒媳時壽王李瑁為何不反抗 李瑁最後的結局如何

李隆基在霸占兒媳時壽王李瑁為何不反抗 李瑁最後的結局如何

他霸占兒媳,逼楊玉環穿上道袍,壽王為何不反抗?他的結局如何?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52歲那年,唐玄宗深愛的武惠妃去世了。他鬱鬱寡歡,高力士進言:您的兒媳楊玉環生得傾國傾城。唐玄宗大喜,立即宣壽王妃到華清宮沐浴,自己則躲在暗處偷看!此時,壽王李瑁正...

三國時期投降的武將那麼多 於禁為何會受人鄙視

三國時期投降的武將那麼多 於禁為何會受人鄙視

三國投降的人那麼多,為何單單於禁被鄙視?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三國時期投降的猛將那麼多,比如張遼、張頜、黃忠、薑維、太史慈等等,就連一向以忠義著稱的關羽,也有過不得已降曹的經曆。於禁作為投降中的一人,於禁為什麼會被鄙視?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點就是年紀作為最早和曹...

司馬乂是什麼人?他最後被殺的原因是什麼?

司馬乂是什麼人?他最後被殺的原因是什麼?

司馬乂晉武帝司馬炎第六子,八王之亂的參與者之一。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探尋。太安元年(302年),長沙王司馬乂(ai)在洛陽發動兵變,除掉了驕橫專權的齊王司馬冏,控製了西晉朝廷。司馬乂德才兼備,文武雙全,為八王之亂中少有的賢王,但不到一年就倒台。那司馬乂為何輔政才一年就迅速倒台被殺呢。一,出身皇室司馬乂...

商鞅變法後秦國怎麼樣 士兵打仗為何像餓狼見了肉

商鞅變法後秦國怎麼樣 士兵打仗為何像餓狼見了肉

對商鞅變法後為什麼秦國百姓一聽說打仗,就像是惡狼看到了肉一樣?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春秋戰國時期,為了能在六國之中快速崛起,各個諸侯國之間紛紛掀起了改革的大旗,如吳起變法,管仲改革等等,不過要說舉世聞名的變法那就非秦國的商鞅變法莫屬了,商鞅變法的一個側重點就是調動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