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不征稅,不納糧,李自成攻進北京城後為何會這麼宣傳?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18)124

    李自成,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在被明軍合力圍剿後,最後隻剩下十八騎逃到商洛山一代。後來,謀士李岩給他出了個“均田免賦”的主意,並且還編成歌謠,“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讓人四處傳唱。

    由於當時明朝應付兩線作戰,同時國庫吃緊,因此,明朝的征稅非常重。而李自成卻宣傳不征稅,不納糧。兩相比較,這對老百姓是多大的誘惑啊。所以,李自成在短短的一年多一點的時間裏,部隊就擴容到上百萬。這樣數量龐大的隊伍,讓明王朝措手不及。很快,李自成就打進北京城,逼迫崇禎皇帝自殺,明朝滅亡。

    那麼,李自成既然進行了這樣的宣傳,他真的不收稅納糧嗎?

    我們知道,稅收是一部國家機器能夠正常運轉的基本保障。因為有了稅收,才能供養皇帝及相關王公貴族過上奢侈的生活,才能給各級官員發放工資,才能給守衛邊關平定天下的部隊提供糧草。如果沒有稅收,那麼整個國家機器都無法動彈了。

    不征稅,不納糧,李自成攻進北京城後為何會這麼宣傳?

    關於稅收,老百姓隻會有交得多交得少的區別。比如在“文景之治”的時候,讓老百姓上交的稅收就比較少。當然了,交得少,前提是皇帝要節約,王公貴族也要節儉,不能鋪張浪費,不能大興土木。比如漢文帝準備修一個宮殿,聽大臣一算賬,覺得太貴,立馬就取消了計劃。

    除此之外,天下還不能動刀兵,不能打仗。當年漢景帝的時候,曾經因為一件事和周亞夫發生了矛盾。有五個匈奴將軍投降漢朝,漢景帝便準備封他們為侯,當時周亞夫不同意,說,這種投降分子,不能這樣做。但漢景帝的眼光顯然更高一點,因為提倡休養生息,不能增稅,因此就不能動刀兵。如此一來,用“封侯”的辦法引誘匈奴人投降,就是更好的做法。

    既然收稅是一個 *** 運轉的基本條件,那麼,李自成為什麼敢說這樣的大話呢?他究竟征沒征收過稅呢?

    我認為,實際上,李自成在整個起義的過程中,確實沒有收過稅。

    沒有收過稅,那麼,李自成的 *** 機構,以及軍隊糧草,依靠什麼來保障呢?

    李自成的糧草,都是依靠“打土豪”和“開倉”獲得的。

    實際上,很多農民起義者,在早期都是依靠這兩項來征集糧草,維持日常開支的。比如隋末農民起義軍瓦崗軍,就曾經多次打劫富戶,同時,瓦崗軍還攻破了隋朝更大的糧倉回洛倉,因此獲得大量的糧草。

    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小說《水滸傳》,裏麵都是采用這樣的辦法,收集糧草的,而不是收稅。

    這種辦法收集糧草,對於農民起義軍來說,好處是很大的。貧苦百姓都有仇富心理。同時,很多富戶的糧食,都是從老百姓那裏搜刮來的民脂民膏。把富戶的糧食給收繳了,老百姓自然非常高興,因此非常擁護起義軍。同時,古代的朝廷都有國家糧倉,比如回洛倉就是一個更大的國家糧倉,裏麵的糧食直接供應東都的需要。瓦崗軍打下回洛倉後,就開倉賑糧。而這個做法,一下獲得老百姓的大力支持,瓦崗軍的人馬迅速就壯大起來。

    不征稅,不納糧,李自成攻進北京城後為何會這麼宣傳?

    李自成在打進北京城之前,也是依靠這兩個辦法征集糧草和錢財的。

    當李自成打進北京以後,實際上他也沒有收稅,而是繼續堅持之前的政策,所以,他要拷掠百官富戶,想從明朝百官富戶那裏獲取糧食和錢財。而京城裏的百官富戶,也幾乎被他拷掠了一個遍。

    李自成采用這個辦法,確實也獲得了不少糧食和銀兩,但是,這卻讓他在北京城大失民心。最終當他逃出北京城的時候,幾乎得不到任何支持。

    李自成之所以要拷掠百官,也是他信守當初“不納糧”的承諾。但是,這個承諾到京城後,顯然是不能繼續使用的。因為京城就那麼大一點,糧食、銀兩也就那麼多,你搶光了,就再也沒有了。更好的辦法,還是應該征稅。

    我相信,若是李自成能夠打敗清軍,他接下來還是隻能走征稅這條路。不過因為被清軍和吳三桂軍隊聯合打敗了,他不得不逃出北京城,最終他永遠沒有征稅的機會。

    這也算是李自成信守承諾吧,不知道這是不是黑色幽默。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47.html

    “不征稅,不納糧,李自成攻進北京城後為何會這麼宣傳?” 的相關文章

    盧象升是什麼人?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盧象升是什麼人?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盧象升是明朝末年大臣、名將。東漢末年著名的經學家盧植的後人。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來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欣賞。據《明史》記載,盧象升戰死後,“三郡之民聞之,哭失聲”。可見老百姓對他去世的惋惜。同時,作為總督天下兵馬的盧象升去世,也是明朝的重大損失。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軍屢剿不絕,與明軍失去盧象升的指揮,不...

    袁盎在曆史上是什麼形象?他最後的結局是如何造成的?

    袁盎在曆史上是什麼形象?他最後的結局是如何造成的?

    曆史上有這麼一類人,他們為了國家而將生死置於度外,這些人值得敬佩和懷念,這些人不畏強權,從而流芳千古。袁盎,漢初楚國人,他的父親從前是個強盜,後來遷徙到了安陵。在呂後執政時,做過呂後侄子呂祿的家臣,呂氏一族被滅門之漢文帝即位後,被哥哥袁噲保舉擔任中郎。袁盎有較濃厚的儒家思想,強調等級名分、按“禮”行...

    譙周:蜀漢大臣、學者、儒學家,曾力勸劉禪投降

    譙周:蜀漢大臣、學者、儒學家,曾力勸劉禪投降

    譙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國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大臣、學者、儒學家、史學家。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幼年喪父,少讀典籍,精研六經,頗曉天文,成為蜀地大儒之一,門下有陳壽、羅憲等學生。諸葛亮擔任益州牧時,授勸學從事。諸葛亮死後,不顧朝令,前往奔喪。...

    有哪些與潘皇後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她的?

    有哪些與潘皇後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她的?

    潘淑(?-252年),會稽句章人,是吳大帝孫權的皇後,吳少帝孫亮的母親。和孫權是中國曆代帝後中年齡差距較大的一對。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潘淑少時與姐姐俱沒入織室,後得寵幸拜為夫人,其容貌和寵愛流傳到後世,世稱神女、江東絕色。太元元年(251年)、立為皇後。神鳳元...

    劉惔:東晉大臣、清談家,是當時清談的主力幹將

    劉惔:東晉大臣、清談家,是當時清談的主力幹將

    劉惔(生卒年不詳),一作劉恢,字真長,沛國相縣人,東晉大臣、清談家,晉陵太守劉耽之子。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出身世族家庭,清明遠達,風度才氣。得到丞相王導所識,時人比為荀粲。迎娶廬陵公主司馬南弟,成為永和名士的風流之宗,當時清談的主力幹將。曆任司徒左長史、侍中、丹陽尹等,...

    薑維北伐連諸葛亮的兒子都反對 薑維北伐到底有多少人反對

    薑維北伐連諸葛亮的兒子都反對 薑維北伐到底有多少人反對

    還不知道:薑維北伐,到底有多少人反對?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眾所周知,公元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薑維繼續北伐中原。對於薑維北伐來說,《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將其稱之為“九伐中原”。當然,在《三國誌》等正史中,則認為公元238年—公元262年之間,薑維...

    曆史上朱元璋死後,張美人為何沒有殉葬?

    曆史上朱元璋死後,張美人為何沒有殉葬?

    殉葬是古代極其野蠻的喪葬製度。曆史網小編整理了一下,現在給大家詳細說明,快點來看看吧。眾所周知,朱元璋是一個草根出身的皇帝,他曾經經曆戰亂的紛擾,在那樣的環境下是很難生存下去的,於是朱元璋便毅然決然地開始了反抗的道路。可以看到,朱元璋能夠成功建立大明王朝,是跟他周圍的忠誠人士分不開的。但是朱元璋在成...

    趙允寧:商恭靖王趙元份長子,為人至孝好學,擅騎射

    趙允寧:商恭靖王趙元份長子,為人至孝好學,擅騎射

    趙允寧(?~1034年),字德之,河南開封人。北宋宗室大臣,宋太宗趙炅孫子,商恭靖王趙元份長子,宋英宗趙曙伯父。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鹹平五年(1002年),起家右千牛衛將軍,四遷右武衛將軍。天禧二年(1018年),進唐州團練使。宋仁宗即位,授潁州防禦使。天聖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