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獨樹一幟——美國海軍的1850噸級驅逐領艦(上)

    中國曆史6天前5

    自之一次世界大戰末期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這段時間內,美國海軍建造了數以百計的驅逐艦,而其中卻有一型驅逐艦顯得與眾不同,這就是今天的主角——1850噸級驅逐領艦(也可稱為波特級和索莫斯級)。

    與歐洲各國不同,美國海軍並沒有什麼建造驅逐領艦/大型驅逐艦的傳統,然而美國人卻一反常態地在1936-39年間陸續建造了13艘“1850噸”級驅逐領艦。事實上,美國海軍手中有著數量龐大的驅逐艦但卻缺少合適的小型巡洋艦來作為她們的領艦。多年以來,美國海軍手中僅有10艘“奧馬哈”級巡洋艦在功能性上接近於驅逐領艦,但這些排水量高達7100噸的巡洋艦相對於驅逐領艦來說有些太大了。由此美國海軍也進行了一係列研究,而“1850噸”級驅逐艦便是其唯一成果。

    早在1917年時,美國海軍就意識到了驅逐領艦的缺口並拿出了一係列設計方案。這其中有裝備6門127mm炮和2座三聯裝魚雷發射管的,也有裝備4門127mm炮和4座魚雷發射管的,但重點在於提升適航性和作為旗艦的功能性而不是火力。到1919年時,美國人又拿出了一型排水量達2200噸的方案,沿中軸線布置5門127mm炮,像平甲板驅逐艦一樣裝備4座三聯裝魚雷發射管,每舷各兩座。而艦體方麵采用淺艏樓船體以增強適航性,與平甲板驅逐艦相比,額外的1000噸重量換來了2門炮、兩節航速和更高的續航力。此外該設計還采用了雙層艦底,這也暗示其不再是作為一型便宜的艦隊消耗品來設計的。

    (1912年和1917-19年間部分設計案)

    (裝備4門127mm炮和4座魚雷發射管的設計案)

    (沿中軸線布置5門127mm炮的2200噸設計案)

    由於剛剛完成了一大批艦隊驅逐艦的建造,美國海軍的總委員會(General Board)認為驅逐領艦是必要的,並且在1921年的造艦計劃中申請建造5艘,這一造艦計劃將於1920年6月開始。然而,可能是由於戰時造的船已經夠多了,國會老爺沒批下來這個計劃。盡管海軍部非常想建造領艦,並在20年代中期用1919年的設計案進行了財政評估,但最終還是沒能如願,直到1927年都沒能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在27年秋天,為滿足總委員會的新要求,修造局(Bureau of Construction and Repair)又拿出了一係列方案。其中包括1600-2000噸的大型驅逐艦和2900噸的小型巡洋艦(4門152mm炮、2門127mm炮、4座四聯裝魚雷發射管和彈射器)。這些方案全部出自修造局之手,並不能反映當時的海軍政策,僅僅是對各種方案的探索。

    (1927-28年間的部分設計案)

    總委員會偏向於選擇建造一型稍大一些的驅逐艦,配備有足量的防護並且擁有和普通驅逐艦一樣的機動性。這一決策很可能是受到了1927年日內瓦裁軍會議的影響,會議希望為驅逐領艦設置1850噸的限額(驅逐艦為1500噸),這一限製在日後的倫敦條約中成為現實,而美國海軍的驅逐領艦也正是在這一限製下建造的。無論如何,在1928年4月,修造局指出:“建議考慮將排水量定為1500噸……建造一兩艘這種體量的戰艦的好處可能有二,一方麵適合作為現有艦隊驅逐艦的領艦,另一方麵,當未來海軍開始用新艦替換現有驅逐艦時,也會為未來驅逐艦的設計提供寶貴的參考經驗。”

    將大型驅逐艦首先視作領艦,其次視作常規驅逐艦的這一思潮起源於皇家海軍在一戰時建造的V、W級驅逐艦。然而總委員會拒絕了這一提案,他們希望按照1850噸的排水量上限來設計驅逐艦,裝備有4座隻能對海射擊的51倍徑127mm炮、12根魚雷發射管以及不低於6000海裏/12節的續航力,同時還要擁有35節的航速。這實際上是一種擁有作為驅逐艦中隊旗艦功能的驅逐艦,當然同時期驅逐艦相比高得多的噸位也可能因此浪費掉一些。值得注意的是總委員會要求安裝的是隻能對海射擊的火炮,而此時修造局已經提倡基於現有的25倍徑127mm高射炮來設計一種高平兩用炮。

    (英國V級驅逐艦HMS Veteran“老兵”號的模型)

    盡管1928年的一係列討論未能得出結果,但這並不意味著海軍對於驅逐領艦缺乏興趣。在1930年1月總委員會再次提出建造驅逐領艦的問題,而這一次終於修成正果。委員會注意到此前修造局所拿出的排水量為1440噸、動力達27000匹馬力的設計案已經滿足的武備方麵的要求。這樣一來額外的410噸重量就可能用來安裝更多現代化的設備以及改進適航性。然而,海軍方麵還有一個難言之隱,他們很難說服國會同時采購新的常規驅逐艦和驅逐領艦,一方麵現有的平甲板驅逐艦正慢慢老化,而另一方麵驅逐領艦相對於常規驅逐艦的戰鬥力提升並不明顯。

    關於火炮的討論指出,25倍徑127mm炮確實是一個理想的選擇:其彈重較輕,在搖晃的船上也能輕鬆裝填;盡管理論上51倍徑127mm炮彈速更高,射程更遠,但無論如何在驅逐艦這樣不穩定的平台上遠距離射擊都是不可控的。關於火炮布置位置的討論引出了艦艏炮位過於潮濕的問題,為了使新驅逐艦的艦艏保持幹燥,應當采用高艏樓甲板的設計。

    1930年11月時,修造局又帶來了新的設計案:1375噸或1500噸的常規驅逐艦以及1850噸的驅逐領艦。前者最終成為了“法拉格特”級,在此就不加以贅述了。而1850噸的設計案最終演變成了美國海軍建造的驅逐領艦。上述方案在船型方麵都采用了高艏樓,這樣可以降低重心,同時在不需要更寬的船體的情況下獲得更好的穩定性,因此其吃水深度也更大:

    “由於前部幹舷高度的增加以及艦艉寬度的增加,該設計有著充裕的儲備浮力並且後甲板也更加寬敞。”上述三種設計案都使用了25倍徑127mm炮,驅逐領艦設計案在中軸線上布置了兩座四聯裝魚雷發射管,而驅逐艦裝備的是三聯裝魚雷發射管(1375噸設計案在兩舷各安裝兩座,1500噸設計案在中軸線上安裝三座)。相比於驅逐艦,驅逐領艦航速快0.5節,續航力高出1600海裏(35.5節、8100海裏),並且安裝有裝甲(動力艙、炮盾和艦橋覆蓋有12.7mm STS裝甲),此外還有一些重量用於更重的船體結構。盡管如此,從紙麵數據上來看驅逐領艦的設計也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不過在討論後,美國人驚喜地發現設計中留出的35噸空餘重量可以用來布置8門安裝雙聯裝炮塔中的102mm或127mm炮,亦或者是5門單裝127mm炮,25倍徑和51倍徑均可。這個例子可以提醒我們,某些情況下,在一個明顯十分緊湊的設計中增加武備是很容易的。

    (1931年的1500噸驅逐艦設計案)

    與此同時,軍械局在低初速25倍徑127mm炮的基礎上研發了高平兩用的38倍徑127mm炮,相比於老式高初速的51倍徑127mm炮,他們十分中意這款新產品,這門新炮也成為了二戰期間美軍驅逐艦的製式武器。

    在1931年間,由於總委員會將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常規驅逐艦上,驅逐領艦的設計工作被迫暫緩,但自32年1月後,設計師們又重新回到了領艦的設計工作中。在總委員會及修造局成員私下非正式的討論中,他們指出驅逐領艦的航速至少要達到35節(在初步的設計中曾定為36.5節)、並且有著和其他驅逐艦同樣的武備(5門38倍徑127mm炮以及8根魚雷發射管)。“有人提議為艦橋敷設可以抵擋機槍射擊的輕裝甲,並且如果可以的話也要為火炮安裝防盾。在35節的設計案中,也有人提議將空餘噸位用於為動力艙敷設裝甲,不過在36.5節的設計中由於動力係統重量有所增加,因此空餘的噸位可能不足以為其增添防護……比起常規驅逐艦,驅逐領艦的優勢在於更高的噸位……而這些噸位可以用於增強適航性、提升穩定性或是防禦空中威脅(例如低空掃射),從而將噸位上的優勢轉化為戰鬥力上的優勢。”

    2月1日修造局的一份備忘錄中寫道:

    “總委員會顯然對領艦裝備和驅逐艦一模一樣的武備表示滿意。但修造局也理解,當其他方麵的要求都達到後,總委員會希望能用空餘的噸位增加額外的火炮。

    我們相信總委員會希望領艦能更堅固耐用、具有更好的適航性、為艦員們提供更寬敞的空間並且希望我們能為領艦設計一套高效的通訊係統。此外,如果可以的話,總委員會也希望為艦橋和火炮提供可以抵擋飛機掃射的防護。

    在設計人員看來,現有的以及正在建造的常規驅逐艦的缺點在於,其重心相對於水線的位置過高。實際使用中發現,這一缺陷會導致船體在轉向時傾斜度過大,並且修造局擔心正在建造的驅逐艦也會出現這一問題。此外,修造局還發現除非在船上裝載鹽水作為壓艙物,否則那些排水量較低的驅逐艦也會存在穩定性問題。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在目前戰艦設計中有著頂部重量不斷增加的趨勢,火控、火炮布置位置、在高海況下的耐久度、長時間保持高速航行的能力等因素在設計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如果可以的話,在設計時一方麵要滿足基本設計要求,另一方麵又要盡可能壓低重心高度。基於此觀點,修造局仔細研究了數個可能的設計案,並將在此後進行更深入的細節研究。此外,1931年1月3日偵察艦隊指揮官所提交的首份文件以及30年12月4日偵察艦隊及驅逐艦中隊指揮官寫給海軍作戰部長的信件都已經過相當細致的研究。以下提及的手法可以應用於初步設計,並在某些情況下有利於降低重心。這些 *** 都已就應用在現有設計中進行了謹慎的考慮。

    - 應當采用艏樓船體而不是平甲板船體,由於後者無法有效利用淨高度,因此會損失大量封閉空間。

    - 為給前部炮位提供盡可能多的保護,艏樓甲板前部應得到延展。

    - 主甲板後端應充分延展,如果可能的話應在不安裝螺旋槳防護欄的情況下覆蓋住螺旋槳。但采用這一 *** 的前提是不應過分增加船艉水線寬度,以保證船艉不易受水流砰擊影響。

    - 船體應足夠堅固,使戰艦能在常規海況下保持理想的速度。其速度應在艦隊預期航速之上留出合理的餘量,以保證驅逐艦可以履行其常規職責。

    - 有充分的意見支持將四座三聯裝魚雷發射管布置在舷側的方案,如果海軍還看上了這種布置方式所具備的某種特性,那麼就采用這種布置方式而不是布置中軸線上。

    - 船體前部應布置兩道堅固的防撞艙壁……”

    在討論過船體設計後,設計師們開始就火炮的種類與軍械局進行討論……未完待續

    以下內容摘錄自同作者的The U.S. Destroyers An Illustrated Design History一書:

    “在很多情況下都需要留下幾條魚雷備用。例如在日德蘭海戰中,英國驅逐艦在一開始就發射掉了所有的魚雷,結果盡管在後續的戰鬥中有數個可以成功實施雷擊的好機會,但卻沒有魚雷可用。而想要留魚雷更好的方式就是通過魚雷管的布局來實現(譯者注:指平甲板驅逐艦那種將魚雷布置在兩舷的方式)”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405/594935.html

    “獨樹一幟——美國海軍的1850噸級驅逐領艦(上)” 的相關文章

    三國時期蜀漢本土的士族、豪門與劉備的關係怎麼樣?

    三國時期蜀漢本土的士族、豪門與劉備的關係怎麼樣?

    劉備,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俗話說得好“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是指三國時期的蜀漢政權,在中後期已經無人才可用,隻能用廖化這樣的老將來衝鋒陷陣。這種現象在三國時期,也是蜀漢政權特有的,人才更迭青黃不接。和...

    張邦昌不想成為皇帝是因為什麼?是害怕嗎?

    張邦昌不想成為皇帝是因為什麼?是害怕嗎?

    張邦昌,北宋末年宰相,也是偽楚皇帝。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公元1127年1月,金國軍隊攻破汴京,俘虜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金軍在汴京沒待多長時間,他們也無意留下金國官吏和軍隊統治這座城市。這是因為金國崛起時間不長,本族人口少,他們無力統治許多被占領區...

    有哪些與鍾會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有哪些與鍾會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鍾會(225年-264年3月3日),字士季,潁川長社人。三國時期魏國軍事家、書法家,太傅鍾繇幼子、青州刺史鍾毓之弟。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鍾會出身潁川鍾氏,少年成名,博學多聞,弱冠入仕,曆任要職。深得魏帝和群臣賞識。隨從司馬師征討毌丘儉,典知機密。獻策於司馬...

    漢明帝劉莊是什麼出身?他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登基繼位的?

    漢明帝劉莊是什麼出身?他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登基繼位的?

    漢明帝本名劉陽,字子麗,東漢王朝第二位皇帝, 讓曆史網小編帶大家撥開曆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劉莊是光武帝劉秀與皇後陰麗華之子,自幼聰穎伶俐,“十歲能通《春秋》”,十五歲時被立為皇太子 。光武帝駕崩後,劉莊“即皇帝位,年三十。尊皇後(陰麗華)曰皇太後。”漢明帝曹隨蕭規,“遵奉建武製度,無敢違...

    戚夫人廁神的稱號是怎麼來的?她的一生有何經曆

    戚夫人廁神的稱號是怎麼來的?她的一生有何經曆

    戚夫人是中國曆史上出身最卑微的後妃之一。每當一提起這個,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戚姬:兩千年前被做“人彘”,兩千年後依然是讓人心疼的大漢女子。發生在戚夫人身上的遭遇,堪稱“奇”。眾所周知,戚夫人替子爭奪太子之位失敗後,在沒有劉邦的庇護下,呂後對其製造了“人彘”事件,被呂後被關進廁所。所以...

    薑維北伐是在何時?為何要等十多年?

    薑維北伐是在何時?為何要等十多年?

    曆史上的北伐大事記中,因為三國演義的緣故,蜀漢北伐成為了耳熟能詳的典故,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國時期,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隨即,蜀漢的北伐行動終止,大軍撤退。諸葛亮死後,蜀漢政權經過一係列上層權力調整,以及恢複國力,隔了好幾年才又開始兵...

    高順比張遼和臧霸更有能力 曹操為什麼還要殺他

    高順比張遼和臧霸更有能力 曹操為什麼還要殺他

    曹操為何降服張遼和臧霸,卻殺死最有能力的高順?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眾所周知,在三國時期,呂布作為群雄之一,以其勇武而名動天下。有著飛將軍的美譽,但是其人品實在是過於敗壞,先後殺死自己的義父董卓和丁原。可見呂布是個反複無常,見利忘義的真小人。而在...

    對於康熙皇帝來說 康熙是想傳位給老四雍正還是十四子胤禵

    對於康熙皇帝來說 康熙是想傳位給老四雍正還是十四子胤禵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康熙究竟想傳位給誰?是雍正,還是皇十四子胤禵?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1月13日(農曆),清聖祖康熙皇帝在北京病逝,終年68歲。康熙去世後,皇四子胤禛繼承皇位,是為雍正皇帝。不過,關於雍正皇帝繼位的問題,從雍正年間一直到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