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年輕時期的孫權是一個雄才大略的雄主 孫權晚年為何如此昏庸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19)125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東吳雄主孫權:年輕時雄才大略,為何晚年變得昏庸?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

三國時期吳國的存在感一直很低,這不是因為吳國實力弱,而是因為《三國演義》裏用大量的章節描述蜀漢和曹魏,吳國戲份比較少。但實際上那個時期的吳國還是很強的,赤壁之戰主力就是東吳水軍,指揮官也是東吳大都督周瑜,諸葛亮起到的作用並不大。夷陵之戰時東吳大都督陸遜火燒七百裏連營,直接讓蜀漢元氣大傷,劉備遭遇戰敗後第二年便鬱鬱而終。

年輕時期的孫權是一個雄才大略的雄主 孫權晚年為何如此昏庸

可以說吳國是當時唯一一個戰勝過兩個國家的存在,實力非常雄厚。這得益於吳國良好的經濟和強大的水軍,以及君主和大臣們的和諧。但到了孫權晚年,他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和年輕時天差地別,不僅殘暴弑殺而且還非常昏庸。這極具反差的轉變讓很多網友不解,其實隻因為一個人關鍵人物死後導致。

稱帝不久太子孫登便離世

早在吳國從蜀漢手上奪下荊州後,吳國的實力直接超過蜀漢,僅次於曹魏。曹丕稱帝時孫權稱王,但實際上行使皇帝的權力。曹丕的戰略目標是蜀漢,所以對吳國采取的綏靖政策,並沒有在荊州方向和江東方向給吳國施加軍事壓力,吳國減輕了來自後方的壓力可以趁勢南下吞並交州和剿滅山越蠻族,給國家拓展了極大的生存空間和人口。

黃龍初年孫權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在建鄴稱帝,同時立長子孫登作為太子。史書上記載的孫登非常優秀,赤壁之戰前夕出生在吳郡,由孫權的母親吳國太養大成人。因為處於亂世,原本吳國太想把他培養成孫堅、孫策這樣驍勇善戰的大將,彌補現在孫氏沒有武將的缺陷。盡管酸等年紀還小,但他認為光有武力不夠,還需要有智謀,這樣才是一個合格的大將。孫權知道這件事後非常開心,在往後的日子中一直偏愛孫登。

孫登二十歲完成學業後就被孫權派遣到會稽郡對付山越異族,在此之前不論任何勢力對山越人都是對立、打壓政策。而孫登認為東吳偏安一隅,盡管有長江作為天然險阻,但境內人口相對於中原和北方來說很少,這是東吳的弱勢。山越人雖然野蠻也沒有文化,但驍勇善戰,與其兩邊交戰死傷無數,不如采取親善政策,鼓勵山越人和東吳老百姓通婚,鼓勵山越人搬遷到東吳居住。

孫登這種破天荒的政策剛開始帶來了很多質疑,但僅僅兩年時間,很多山越人紛紛遷到會稽居住,為東吳帶來了龐大的勞力和足夠的兵源,效益非常好。孫權見狀以孫登的做法為模版,命令柴桑、荊州地區和山越接壤的郡縣使用這項政策,十餘年時間為東吳補充了龐大的人口資源。後來孫登又被派往前線督戰曹魏,孫權此舉已經有確立孫登為接班人的意思,讓他積累足夠的功勳。很多人以為孫登到前線隻是走個過場,但實際上孫登認真勘察廬江周邊地形,也為吳軍提供了很多有建設性的意見,經常鼓舞士氣,受到吳軍的擁戴,他的幾個兄弟也很服他。

年輕時期的孫權是一個雄才大略的雄主 孫權晚年為何如此昏庸

可惜的是孫登並沒有等來上位的那天,而是在太子之位病逝。孫權如遭遇五雷轟頂一般呆若木雞,身為一個帝王沒有處理公務卻為太子守靈7天,從此性情大變。

放任兒子爭權導致政局混亂

孫登死後孫權立三子孫和為太子,孫和其人盡管頗有才華但實際上性格懦弱,從來沒有接觸過軍務,並沒有東吳軍方的支持。而孫權的另外一個兒子魯王孫霸,他性格火爆但非常有進取心,而且因為和軍方、江東各大名門望族交好。大哥孫登的死讓他覺得自己能夠上位,處於權力的誘惑他開始和孫和爭權。

孫權對自己兩個兒子的性格心知肚明,但卻沒有製止孫霸的行為,也沒有為新晉太子孫和樹立威信,而是放任不管。孫霸見狀仿佛受到了孫權的鼓舞,爭權越來越激烈,甚至公開拉攏人才建立自己的班底。而孫和見狀以為孫權正考驗自己,他也盡自己更大的努力建立自己的班底,從此東吳朝堂正式分為兩大派係,雙方劍拔弩張,火藥味十足。

年輕時期的孫權是一個雄才大略的雄主 孫權晚年為何如此昏庸

頂梁柱陸遜被賜死

彼時孫權已經年老,隨著孫霸以及孫和鬥爭日益加劇,孫權驚奇地發現竟然開始沒人聽信自己的話,很多時候發布的政令都沒有人執行。這種現象讓孫權感到恐懼,畢竟自己還是一國之主,皇帝的威嚴不能褻瀆。於是孫權用殺人的 *** 樹立自己的威信,先從宮中的侍女和侍衛開始,然後到朝堂上的大臣,一時間處決、抄家了一大批人。

年輕時期的孫權是一個雄才大略的雄主 孫權晚年為何如此昏庸

當時戰功赫赫的陸遜已經是吳國的丞相,出將入相的他並不忍心看孫權變成這個樣子,更加不忍心看吳國內耗。他知道事情的源頭就是孫霸和孫和的鬥爭,他曾經多次建議孫權早點為接班人確立威信,對外積極備戰。但孫權認為陸遜作為丞相本身又是江東大族出身,他這種行為就是偏單其中任何一方,於是逼死陸遜。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陸遜對孫權的行為感到非常心寒,但為了保全自己的家族還是自盡。至此,隨著朝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都被孫權賜死,大臣們再一次感覺到了孫權的威信,從此開始收斂自己。而孫權同時賜死孫和以及孫霸,改立年少的孫亮為太子,自己不久後離世。

年輕時期的孫權是一個雄才大略的雄主 孫權晚年為何如此昏庸

小結

假如孫權沒有晚年的黑曆史,那史書對他的評價堪稱一代明君。畢竟他十幾歲上位就能穩定自己的位置,麵對曹操、劉備這樣的梟雄卻從不畏懼,對峙、周旋兩個勢力間獲取足夠的好處,還以一己之力挫敗了曹魏和東吳,以至於曹操評價他:";生子當如孫仲謀";。

但從情感上來講,他更好的繼承人,同時也是自己付出最多心血的孫登卻沒有按照預期成長起來,這種付出得不到回報的狀態讓孫權崩潰,以至於性情大變。從這點來看,他也是悲哀的。但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並不會考慮個人情感,比的是兩國之間的綜合實力。吳國因為長期內耗錯失很多機會,甚至連參天大樹陸遜這樣的人都被逼死,實際上已經沒有任何優勢了,所以後來吳國被滅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孫權要為此承擔一定的責任。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294.html

“年輕時期的孫權是一個雄才大略的雄主 孫權晚年為何如此昏庸” 的相關文章

清朝後宮中的妃子是如何侍寢的 正史上記載是什麼樣的

清朝後宮中的妃子是如何侍寢的 正史上記載是什麼樣的

對清代正史中,是如何記載後宮妃嬪侍寢的?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在一些清宮影視作品以及野史中,後妃侍寢基本上是這樣一個程序:皇帝睡覺前要翻後妃的牌子,被翻到牌子的後妃,在去見皇帝前要沐浴,然後一絲不掛由幾個太監用一條大被子裹起來,然後一直抬到龍床上,靜候皇帝的到來。這...

推恩令相當於變相削藩 諸侯王為什麼不反抗漢武帝

推恩令相當於變相削藩 諸侯王為什麼不反抗漢武帝

對明知漢武帝頒布推恩令是變相削藩,諸侯王們為什麼無人反抗?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漢武帝的“推恩令”是我國古代最強的陽謀之一,盡管諸侯王都知道“推恩令”的危害,但是卻都無法抗拒“推恩令”的實行。因為“推恩令”在損害諸侯王嫡長子利益的同時,也讓諸侯王的其他兒子獲得了好處...

司馬懿是不是在害怕諸葛亮 司馬懿又是怎麼評價諸葛亮的

司馬懿是不是在害怕諸葛亮 司馬懿又是怎麼評價諸葛亮的

對司馬懿懼怕諸葛亮嗎?司馬懿評價過4次諸葛亮,你看他都說了些啥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一、極致化的諸葛亮和司馬懿無論《三國演義》還是三國正史,諸葛亮和司馬懿的碰撞,都堪稱是最激動人心的一刻。因為諸葛亮和司馬懿,同屬於極致化人物。概括說來就是存在著兩同和兩不同。所謂兩同...

高陽公主作為李治的姐姐 李治為什麼要賜死她

高陽公主作為李治的姐姐 李治為什麼要賜死她

還不知道:李治為何要賜死風姿綽約的姐姐高陽公主?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李治賜死姐姐高陽公主,源於一場香豔的“風流案”。貞觀年間,長安城裏抓獲了一名小偷,按說偌大的長安城,抓個小偷也是正常的事,但關鍵是,從這名小偷的贓物裏,搜出來一件特殊的東西。這件東西是一個枕頭,...

於謙在死之前發生了什麼?隱藏了什麼真相?

於謙在死之前發生了什麼?隱藏了什麼真相?

說起明朝的於謙,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有一句話叫“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於謙之死,乃是明朝政治潛規則使然,更是於謙作為官場邊緣化、信奉儒家文化而導致的孤立和格格不入,最終,明朝第一國士冤死於刀下。一、從“土木堡之變”說起公元1449年,在土木...

唐朝之後長安成為一座廢都 長安到底經曆了什麼事情

唐朝之後長安成為一座廢都 長安到底經曆了什麼事情

唐朝末期的長安經曆了什麼?為何在此之後長安就成為了一座廢都,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前言:每一個中國人,似乎都對長安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作為十三朝古都,長安見證了中國幾千年的發展脈絡,沉澱了從周朝到唐朝的深厚文化底蘊。長安憑借著它絕佳的地理...

耿精忠最後為何會淪落淩遲的結局?發生了什麼?

耿精忠最後為何會淪落淩遲的結局?發生了什麼?

淩遲是古時候專業用以罪大惡極的人的一種刑訴法。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探尋。耿精忠確實參與了“三藩之亂”,但他很快就反正,幫助朝廷剿滅其他藩王,包括鄭經和尚可喜。然而,他幫了朝廷,最終卻死得最慘,被朝廷淩遲處死。這是怎麼回事呢?清軍入關後,耿精忠的爺爺耿仲明由於在攻打明朝的過程中屢立奇功,因此在1649年...

劉備死後諸葛亮是怎麼掌握大權的 諸葛亮為什麼不輔佐劉禪

劉備死後諸葛亮是怎麼掌握大權的 諸葛亮為什麼不輔佐劉禪

對劉備死後,為什麼諸葛亮獨攬國家大權,而不是輔佐劉禪呢?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說起三國誰的謀略最高,恐怕首推諸葛亮了在,這個絕對沒有人會反對的吧。然而公元223年,劉禪登基,蜀中大權全部落入諸葛亮手中。在諸葛亮的政策之下,蜀國的國力日益昌盛,倉庫的糧食儲備糧已經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