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齮字怎麼讀?大秦悍將桓齮與李牧孰強孰弱

    中國曆史8年前 (2016-12-13)28

    桓齮乃是秦始皇時期的將軍,對於桓齮這個名字,人們經常讀錯。一種是認識這個字但是總讀不對,一種則是根本就不認識桓齮的齮字,更別說讀對了。那麼桓齮怎麼讀才是正確的呢?

    齮字怎麼讀?大秦悍將桓齮與李牧孰強孰弱

    桓齮畫像

    “桓”讀huan第二聲,同環的讀音一樣。“桓”是一個形聲字,木作偏旁,從的是亙的音。“桓”有三種詞性,一種是名詞,一種是形容詞,還有一種則是動詞。“桓”的本義是柱子的,在作為名詞的時候,“桓”指的是木頭、水、山的名字,也是姓氏之一,在這裏,“桓”便是作為桓姓。在作為動詞的時候,“桓”有盤桓,擔憂的意思。而作為形容詞的時候,“桓”的意思的大。

    “齮”讀yi第三聲,同以的讀音一樣。“齮”一共有23畫,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字。對於這一類的字,人們經常將它的偏旁作為它的讀音,但是“齮”不適用這個規律。“齮”的偏旁是齒字旁,帶一個奇字,而“齮”的讀音既不是“齒”也不是“奇”,而是“以”。“齮”隻有一種讀音,便是“以”。“齮”也隻有一種詞性,那就是動詞。“齮”有咬,侵犯的意思。

    “桓”和“齮”組合在一起便是桓齮。如果單單以“桓”和“齮”這兩個字的意思來組合的話,桓齮就是啃咬柱子的意思了。就這個意思來說,並不是什麼好的寓意。而在曆史上,有人也認為桓齮就是樊於期,桓齮是樊於期的化名,桓齮就是被貶的樊於期用來重回朝廷的化名。

    桓齮的故事

    桓齮,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知名的將領,桓齮作為秦國大將,在秦國消滅六國,一統天下的道路上作出了不小的貢獻,他的一生記載不多,而且因為秦始皇時期焚書坑儒,留下來的資料就更加少了。

    齮字怎麼讀?大秦悍將桓齮與李牧孰強孰弱

    秦趙宜安之戰

    桓齮的記載很少,其中最值得令人深思的就是他和李牧之間的勝敗關係了。這裏就由小編帶大家一起去追溯那段曆史。首先看看《史記》裏麵的記載,現實“趙世家”裏麵的記載:秦攻武城,扈輒率師救之,軍敗,死焉。之後秦攻赤麗、宜安,李牧卻之,封武安君,在之後秦攻番吾,李牧卻之。從這裏來看,沒有出現桓齮和李牧交戰的記錄,也沒有提到李牧擊殺或是打敗了桓齮。

    再看看“秦始皇本紀”,這裏記載的是秦攻平陽,取宜安,破之,殺將軍。桓齮定平陽、武城。然後過幾年之後,王翦攻趙,這段記載之中也沒有出現桓齮和李牧交手的記錄,甚至桓齮還是擊敗了趙軍。而在“李牧傳”之中則是提到了“趙乃使李牧為將,記秦軍於宜安,大敗秦軍,秦將桓齮敗走。”而在《戰國策》之中則是明確記載,李牧數破秦軍,殺桓齮。

    綜合這些史料來看,首先《戰國策》的可信度是更低的,畢竟是名士自己寫的文章,很難令人相信,而但是在史記記載中雙方的勝負就不相同,或許更好的理解方式是當時是三場戰役,平陽和武城都被桓齮攻破了,而到了宜安的時候被李牧給擊敗了,然後桓齮逃跑或是戰死,但是如果真的如此的話,“秦始皇本紀”之中應該要有一點記載,而且始皇本紀之中的勝負記載和趙世家之中也有一些差距。所以說李牧和桓齮之間的勝負其實並沒有一個真的定論。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612/99518.html

    “齮字怎麼讀?大秦悍將桓齮與李牧孰強孰弱” 的相關文章

    曆史上康熙為什麼要多次祭拜朱元璋的明孝陵?

    曆史上康熙為什麼要多次祭拜朱元璋的明孝陵?

    曆史上康熙為什麼要多次祭拜朱元璋的明孝陵?一個清朝皇帝拜一個前朝的開國皇帝,隻是為了收買民心這麼簡單嗎?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農民軍占領北京,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在紫禁城後麵的煤山上吊身亡,明朝宣告滅亡。四月底,李自...

    周宣:三國時期解夢師,擅長解夢,曾為曹丕解夢

    周宣:三國時期解夢師,擅長解夢,曾為曹丕解夢

    周宣,生卒年不詳,字孔和,樂安(治今山東高苑西北)人,三國時期解夢師。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擅長解夢,在郡做官時曾為太守解過夢,後又給曹丕解夢,都靈驗。官至中郎,死於魏明帝末年。人物生平預言黃巾周宣是樂安人,在郡裏做官。太守楊沛作夢,有人對他說:“八月一日曹公會...

    張孝純的一生是什麼樣的?都經曆了哪些事情?

    張孝純的一生是什麼樣的?都經曆了哪些事情?

    自古以來,很多男人為了前途功名而拋家棄子遺臭萬年之人,不在少數。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北宋靖康年間,一場由金人南侵引發的“靖康之變”讓宋朝的半壁江山變色。其後,金人陸續扶持張邦昌、劉豫等建立偽朝,宋高宗登基稱帝,宋和偽齊、金國之間大戰連連,後又簽訂和議息兵。長時...

    要是沒有多爾袞 清朝能攻破山海關統一中原嗎

    要是沒有多爾袞 清朝能攻破山海關統一中原嗎

    對如果沒有多爾袞,清朝是否還能攻破山海關,繼而統一中原?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對於清朝的建立來說,多爾袞絕對功不可沒。而如果沒有多爾袞的話,滿清照樣有機會入關,隻不過過程會坎坷很多。多爾袞絕對算得上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十四歲就被封為貝勒,跟隨父親努爾哈赤南征...

    太史慈在投降孫策後 為什麼突然間就銷聲匿跡了

    太史慈在投降孫策後 為什麼突然間就銷聲匿跡了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威名赫赫的太史慈,在投降孫策後,怎麼突然就“銷聲匿跡”了?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東漢末年,政治腐敗不堪,天災人禍頻發,立國數百年的大漢朝再也無法維持自己的統治,中原大地陷入了一片混亂的戰火之中,在亂世之中無數英雄豪傑趁機崛起,或是征戰四方,或是雄霸...

    失去荊州就意味著失去天下 劉備為什麼不派趙雲去守荊州

    失去荊州就意味著失去天下 劉備為什麼不派趙雲去守荊州

    還不知道:荊州之失是天下之失,劉備為何不讓趙雲守荊州?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三國時期,蜀國之所以沒能完成統一大業,很大的原因在於丟失了荊州這個軍事要地。荊州不僅可以進攻東吳還可以進攻曹魏,而且是糧食生產之地,對蜀國來說是極大的助力,擁有著這樣的地區,蜀國的勝算也就...

    有哪些與陸凱相關的軼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與陸凱相關的軼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陸凱(198-269年),字敬風,吳郡吳縣人。三國時期吳國重臣,丞相陸遜的族侄,大司馬陸抗的族兄。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黃武年間,舉孝廉出身,曾任永興縣長、諸暨縣長,頗有治績。拜建武都尉、儋耳太守,與聶友率軍討伐朱崖和儋耳,遷建武校尉。五鳳二年(255年),討斬零陵山賊...

    張安世是什麼出身?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張安世是什麼出身?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張安世,西漢大臣,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張安世是漢初著名酷吏張湯之子,因擅長書法被安排到尚書台供職。他“精力於職”,經常主動放棄朝廷法定節假日,加班加點,一門心思撲在工作和學習上。天道酬勤,憑著勤勉努力和超群記憶力,張安世得以脫穎而出:漢武帝巡幸河東時,隨身攜帶的書箱不慎遺失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