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在政治、史學等方麵,李燾有哪些成就與作為?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18)86

李燾(1115年~1184年),字仁甫,一字子真,號巽岩。眉州丹棱人。南宋官員、曆史學家、目錄學家、詩人,唐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李明之後。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紹興八年(1138年),李燾登進士第,授華陽縣主簿,未就任,於丹棱龍鵠山讀書,至紹興十二年(1142年)方才赴任。其後曆官州縣及朝廷史職,宋孝宗朝仕至同修國史,終高、孝二朝,始終未受重用。淳熙十一年(1184年),以敷文閣學士致仕,不久後逝世,享年七十歲。累贈太師、溫國公,諡號“文簡”。

主要成就

政治

李燾為官清廉,敢於直言。在殿廷召對,曾“首舉藝祖(此指宋太祖)治身、治家、治官、治吏典故,以為恢複之法”,請增置諫官,許以六察言事;請練兵,不增兵,杜絕諸將的私獻,核實軍籍。

在政治、史學等方麵,李燾有哪些成就與作為?

史學

李燾終生力學,博覽經史,“搜羅百氏”,慨然以治史而自任。一生著述弘富,《續資治通鑒長編》是他的代表作。這部著作的正式寫作時間,應為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李燾時年四十歲。他在知成都府雙流縣任上,於公務之外,“日翻史冊,彙次國朝事實。謂司馬光修史,先為《百官公卿表》十五卷,後頗散佚。乃遍求正史、實錄,傍采家集、野史,增廣門類,起建隆,迄靖康,合新舊官製,成一百四十二卷。其重編者僅七之一,《長編》之書蓋始於此”。實際上這部著作纂修時間,應該更早一些。淳熙九年(1182年),他說為修此書,“網羅收拾垂四十年”。以此上推,當在李燾讀書龍鶴山以後不久。

李燾自隆興元年(1163年)至淳熙四年(1177年)先後四次上進此書。隆興元年(1163年),李燾在知榮州任上,進太祖朝部分。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迄開寶九年(976年),計十七年,為書十七卷。當時李燾四十九歲。乾道四年(1168年)又進上已修成的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五朝,共一百零八卷,寫成一百七十五冊和《目錄》冊。由《進〈續資治通鑒長編〉表》可知此書在編纂 *** 上是仿司馬光《資治通鑒》體例。此年,李燾五十四歲。

淳熙元年(1174),李燾六十歲,他又進神宗朝《長編》,自治平四年(1067年)至元符三年(1100年),計四百一十七卷。

淳熙三年(1176年)孝宗擢李燾為秘書監,權同修國史,兼權實錄院同修撰。朝廷意在專付李燾以史事。

在政治、史學等方麵,李燾有哪些成就與作為?

淳熙四年(1177年),徽宗、欽宗二朝《長編》編成,孝宗稱讚他“無愧司馬光”。北宋“一祖八宗”至此完篇。但李燾仍在不斷地修訂重編。完成修訂工作一說是在淳熙七年(1180年),一說是在淳熙十年(1183年),《文獻通考·經籍考》認為是在淳熙九年(1182年)。白壽彝在《中國通史》中認為這樣一部卷帙浩大的著作,根據孝宗的要求,進行增損的內容達四千四百餘條,絕不是一、二年所能完成的,應該是開始修訂為淳熙七年(1180年),淳熙九年(1182年)“重別寫進”,完成在淳熙十年(1183年)。重編的《長編》為九百八十卷,記北宋一百六十八年史事,另有《修換事目》十卷,《舉要》六十八卷,《總目》五卷。共計一千零六十三卷。凡實錄、國史、會要、野史、家乘、墓誌銘、行狀等有關資料,無不廣收博采。其中分注考異,詳引他書,保存了大量史料。

李燾撰《續資治通鑒長編》的最初動機,是要整理北宋九朝史事。他說:“臣盡力史學,於本朝故事尤切欣慕。每恨士大夫各信所傳,不考諸《實錄》、正史,紛錯難信。如建隆、開寶之禪授,涪陵、岐、魏之遷歿,景德、慶曆之盟誓,曩霄、諒祚之叛服,嘉祐之立子,治平之複辟,熙寧之更新,元祐之圖舊,此更大事,家自為說,臣輒發憤討論,使眾說鹹會於一。”可見李燾修史,最初興趣在文獻的網羅整理及考訂。

《續資治通鑒長編》選材上是“寧失於繁,無失於略”。編纂過程也是按長編法進行,先以年月為叢目,叢目既成,乃修長編。李燾對史料進行考訂,也是遵司馬光的考異法,所以時人評說李氏之書是“仿司馬氏《通鑒》,踵為之”(李心傳語)。“大略皆溫公舊規”(陳振孫語)。

在政治、史學等方麵,李燾有哪些成就與作為?

李燾從形式上繼承了司馬光史學,但與司馬光作史旨趣略有差異,司馬光是“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盛衰,係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戒者,為編年一書”。李燾說他寫《續資治通鑒長編》是“統會眾說,掊擊偽辨,使奸欺訛訕不能乘隙亂真,祖宗之豐功盛德益以昭明”(《進續資治通鑒長編表》)。因此,李燾認為他的書不敢稱作《續資治通鑒》,隻能稱作是《續資治通鑒長編》。但李燾以四十年之精力,撰成近千卷的當代史,為治宋史之要籍。《長編》行文簡潔,頗有章法,雖無“史臣曰”之類文字,但敘事中有識斷;材料增刪,足見其用心。

儒學

李燾著意研究宋代禮儀典製,曾進言稱“漢、唐祀天、地,散齋四日,致齋三日”,而北宋建隆初年的郊禮亦依此例。但他認為,自宋徽宗崇寧、大觀年間以來,卻效法《周禮》祭天地,故前十日受戒。南宋朝廷既然合祭天地,則應該恢複漢、唐以及建隆年間的舊製。李燾又以中興祭禮末完備,請令太常寺參校《開寶通禮》《嘉佑因革禮》《政和新儀》的異同,修成祭法。除此之外,他還奏請複行明堂製。

李燾“恥讀王氏(即荊公學派,以王安石為代表的學術派別)書”,主張升範仲淹、歐陽修、司馬光、蘇軾從祀孔子,奪去王安石父子的從祀資格。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s://xlxlzx.com/201505/158.html

“在政治、史學等方麵,李燾有哪些成就與作為?” 的相關文章

趙恒是什麼出身?曆史上他與趙匡胤有何故事?

趙恒是什麼出身?曆史上他與趙匡胤有何故事?

宋真宗趙恒,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以上問題曆史網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皇帝,在古代是一個光鮮亮麗的職業,非但如此,當上皇帝則可以言出法隨、手握乾坤,而且可以擁有天底下最豐富的一手資源。皇權也因此成為很多人的夢想。所以那些為了皇權不惜君臣反目、骨肉相殘者,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了。在古代,人...

如果朱棣沒有清君側的話 朱允炆的皇位能夠做多久

如果朱棣沒有清君側的話 朱允炆的皇位能夠做多久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沒有朱棣的清君側,朱允炆到底能幹多久呢?四年還是十年?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建文元年,朱允炆開始削藩,為的就是抑製藩王,皇爺爺朱元璋親自定下的九邊十三王才是重點,可惜的是當削藩的大棒揮舞到燕王朱棣的頭上時,朱棣看見之前的弟弟們被朱允炆這個侄子整的都...

辛憲英:魏晉時期著名才女,曾預言鍾會將會叛亂

辛憲英:魏晉時期著名才女,曾預言鍾會將會叛亂

辛氏(191年—269年),字憲英,祖籍隴西,潁川陽翟人。出身隴西辛氏。魏晉時期著名才女,曹魏侍中辛毗之女,衛尉羊耽之妻,魏晉時期名將羊祜之叔母。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辛憲英聰朗有才鑒,曾勸弟辛敞盡忠職守,預言鍾會將會叛亂。泰始五年(公元269年),辛憲英逝...

於謙作為明朝的功臣 奪門之變時於謙為何沒有阻止

於謙作為明朝的功臣 奪門之變時於謙為何沒有阻止

曆史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於謙不是忠臣嗎?他為什麼不去阻止“奪門之變”?,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奪門之變時,朱祁鎮被囚禁在南宮。不管籌劃政變的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是從哪裏出發,政變這個事件,是從打開南宮之門、迎出朱祁鎮開始的。南宮位於現在北京東城區普渡寺位於南池子大街,原址是南...

董厥:三國時期蜀漢重臣,跟隨薑維一同投降魏國

董厥:三國時期蜀漢重臣,跟隨薑維一同投降魏國

董厥,字龔襲,義陽郡平氏縣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臣,鎮北將軍魏延同鄉。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諸葛亮開府治事,以為丞相府令史,遷相府主簿,讚為“良士”。累遷尚書仆射,封南鄉侯。尚書令陳祗去世後,繼任尚書令。景耀四年(261年),遷任輔國大將軍,與衛將軍諸葛瞻並為平尚書事,連同侍...

商鞅變法使秦國變強做大 秦惠文王上位後為何要殺他

商鞅變法使秦國變強做大 秦惠文王上位後為何要殺他

還不知道:嬴駟即位之後,為何要處死變法圖強的商鞅,甚至將其屍體車裂?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戰國初期,秦國國力弱小,時常遭受他國侵擾,為了改變這種麵貌,秦孝公發求賢令,後商鞅入秦,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變法,曆經二十餘年,方使秦國逐漸強大。然而,秦孝公去世之後,即位的...

明朝時期的南北榜之爭是怎麼回事?朱元璋是如何解決的?

明朝時期的南北榜之爭是怎麼回事?朱元璋是如何解決的?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的開國皇帝。說到這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明洪武三十年,明朝迎來三年一度的科舉會試。經會試考核,以78歲高齡的大儒劉三吾為主考的考官們選出貢士51名,均為南方考生。因此,大批北方落榜考生鳴冤告狀,“科場舞弊”成為當時最大的話題。隨後,朱元璋下詔徹查此事,經數日複核,調查組得...

有哪些與呂範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有哪些與呂範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呂範(?-228年),字子衡。汝南郡細陽縣人,漢末至三國時期吳國重臣。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呂範年輕時為汝南縣吏,後避難壽春,結識孫策,此後便為東吳效力。先後隨孫策攻破廬江郡 ,攻克陳瑀,平定七縣;隨周瑜征戰赤壁,因功拜裨將軍,領彭澤郡太守。呂範對穩固孫氏在江東的統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