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李隆基為何不念舊情放過上官婉兒?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23)124

唐玄宗李隆基,李旦第三子,亦稱唐明皇。今天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這篇文章,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唐隆元年(710年),唐中宗李顯暴斃,韋後欲效仿武則天攝政奪權。臨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自然不允許李唐政權落在韋後之手,於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了“唐隆政變”,誅殺韋後、安樂公主及黨羽。隨後,李隆基不顧宰相劉幽球的阻攔,又誅殺了一代才女上官婉兒。

李隆基為何不念舊情放過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不是皇室成員,也不存在權力威脅。並且,她在誅殺韋後上,是立了功勞的。可為什麼李隆基要殺她呢?

說起來,上官婉兒和李唐王朝還真是有著扯不斷的恩怨。

上官婉兒還在繈褓中時,身居高位的祖父上官儀和父親上官廷芝,便因替唐高宗李治起草廢後詔書,得罪武則天被殺,而上官婉兒也因此被充入掖庭為奴。

武則天是上官婉兒的仇人,但武則天亦是上官婉兒的恩人。

原來,上官婉兒雖入賤籍,一生為奴,但她卻得母親鄭氏指點,再加上她聰慧異常,因此到她14歲時,“能詩會文,明達事理”的名聲便傳到武則天的耳中。

後來,經過武則天親自考試,發現她果然文理了得,正好身邊缺個寫詔令的女官,於是免去她賤奴的身份,讓她掌管宮中誥命。

上官婉兒為了抓住這來之不易的機會,不顧父仇,對武則天屈意奉承,精心侍奉。再加上她所寫的敕書很稱武則天心意,因此得到了武則天的信任和寵愛。

武則天稱帝後,上官婉兒不僅掌管百司奏表,還在武則天的允許下,參議朝政。上官婉兒在朝中開始有了權勢。

緊接著,發生的“神龍政變”,再次改變了上官婉兒的命運。

神龍政變後,武則天被迫退位。唐中宗在宰相張柬之等人的幫助下,得以複位。

不可否認,上官婉兒生得模樣秀美,又很有才華。再加上曾經又有武則天手把手教她處理奏章,因此,對朝廷事務,再沒有比她業務能力更強的了。所以,唐中宗繼位後,繼續任命她起草詔令敕書等事務,同時還封她為昭容,她的生母鄭氏亦得封沛國夫人。

如此,上官婉兒的權勢更上一層樓。按說給她這一切的是唐中宗,她當忠於唐中宗才是。可是她很快就發現,唐中宗性格怯懦,昏庸無能,事事都依賴韋後,權力幾乎都掌握在韋後和安樂公主手中。

為了能得到更多權力,上官婉兒再次選擇站到了韋後和安樂公主這一邊。不僅幫韋後在朝中樹威,還勸說韋後多施善政收服民心。因此,韋後和安樂公主對她多有倚重,如此一來,上官婉兒在朝中權勢熏天,幾乎能夠左右軍國政務。

上官婉兒不滿足。她為了鞏固權勢,又將有私情的武三思引薦給韋後,以討得她的歡心。

李隆基為何不念舊情放過上官婉兒?

本來,武三思就是武則天的侄兒,又是唐中宗的姑表兄弟,再加上他又是安樂公主的公公,這親上加親的關係,使得唐中宗對武三思毫無防備,任由他自由進出宮禁。

在上官婉兒的撮合下,武三思很快就和韋後勾搭成奸。三人 *** 後宮的行為,鬧得天下人皆知。唯有中宗不以為意,甚至還將武三思引為知己,視為心腹,給他很大的權力。上官婉兒亦在朝中助紂為虐,幹些崇武抑唐的勾當。

不過,讓李唐宗室和上官婉兒徹底翻臉的一件事,是太子李重俊之死。

李重俊本是唐中宗的兒子,並非韋後所生,早年被立為太子。

一心想奪權的武三思視李重俊為奪權路上的絆腳石,因此慫恿兒媳婦安樂公主向唐中宗討要“皇太女”的封號,以期將來能奪權上位。

盡管唐中宗最後沒有同意封安樂公主為皇太女,但李重俊的太子之位,仍舊受到威脅。他隻得被迫起兵,先殺了武三思,不慎讓上官婉兒脫逃。結果上官婉兒跑到宮中後,稱李重俊謀反。韋後正一心想除去他,趁機在唐中宗麵前詆毀李重俊。

唐中宗信以為真,暴怒之下,立刻發兵攻打李重俊並殺死了他。

此事讓在朝廷上翻雲覆雨的上官婉兒,對李唐宗室心存恐懼,經過權衡後,她轉而依附於韋後所忌憚的太平公主。

景龍四年(710年),韋後和武三思醜事被人告發於唐中宗。唐中宗因而不悅,韋後畏懼,和安樂公主合謀毒殺了他。

隨後,韋後為了奪權攝政,命上官婉兒寫繼位遺詔。

上官婉兒深知韋後勢力和威望都不能和武則天當年同日而語,為了自保,她找到太平公主,共同草擬遺詔。在經過商量後在遺詔上寫下了三條內容:一是立中宗幼子李重茂為帝;二是韋後位尊太後攝政;三是相王李旦輔政。

上官婉兒自認為這樣一來,既沒得罪韋後,又向李唐宗室表了忠心,不管是韋後得勢還是李唐宗室得勢,她都不會受到另一方的牽連。

這份遺詔並不能使韋後滿意,於是黨羽韋召便修改了詔書,將李旦改為有名無權的太子太師。

眼看韋後就要得勢,臨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當然不答應,他們聯合起來發動了唐隆政變,以極快的速度誅殺了韋後、安樂公主和一眾黨羽。

上官婉兒得知韋後被殺後,為表忠於李唐宗室,立刻率宮人迎接李隆基等人入宮,同時又將所寫的遺詔,拿給李隆基的心腹大臣劉幽球看,希望他能在李隆基麵前替自己申辯。

然而李隆基卻稱:“此婢妖淫,瀆亂宮闈,怎可輕恕?今日不誅,後悔無及了。”

李隆基為何不念舊情放過上官婉兒?

如此,曆經幾任統治者,在朝中屹立不倒的上官婉兒,死在了李隆基的刀下,

那麼,李隆基為何要殺死上官婉兒呢?

其實秘密都在遺詔上。

遺詔上是立李重茂為帝。如果李隆基認可那份遺詔,那麼繼位的就是李重茂,而這顯然和他一心稱帝的野心有違,所以他必須殺死上官婉兒,才有合理的理由擁立父親李旦為帝,這樣皇位才能名正言順地傳到他那裏。

另外,李隆基由於有稱帝的野心,所以在和太平公主聯手發動政變後,兩個人的合作關係也就趨於結束。為了能得到帝位,他當然不希望本就在朝中勢力盤根錯節的太平公主有上官婉兒這樣厲害的幫手。

還有,上官婉兒和韋後 *** 宮闈的醜事,鬧得天下皆知,簡直丟盡了李唐王室的臉。再說,李重俊之死的直接原因,也是因上官婉兒而起。

所以,各種因素交織,最終促使李隆基處死了上官婉兒。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996.html

“李隆基為何不念舊情放過上官婉兒?” 的相關文章

曆史上康熙跪拜朱元璋在史書上是如何記載的?

曆史上康熙跪拜朱元璋在史書上是如何記載的?

康熙,清朝第四位皇帝,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看過清廷劇《康熙王朝》的都知道,裏麵有這樣一個橋段,那就是康熙向朱元璋行三叩九拜之禮。可能你會覺得這是狗血劇情,是編劇老師隨意杜撰的。其實不然,在曆史上,康熙跪拜朱元璋的確...

甘羅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最後的結局如何?

甘羅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最後的結局如何?

甘羅出場的時候,是秦王嬴政三年,當時的丞相是呂不韋,以上問題曆史網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甘羅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奇跡。甘羅12歲當宰相(上卿)的故事,已經家喻戶曉,成為年少有為最經典的典故。也成為很多家長用來教育自己孩子,激勵自己孩子要努力學習,出名要趁早,少年有為的一個鮮活的教材。不過,可能很...

張廷玉的晚年生活是什麼樣的?

張廷玉的晚年生活是什麼樣的?

說起張廷玉這個人,可能大家不是太熟悉,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張廷玉深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禮遇,而且是大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文臣,可見其在天子心目中的地位。但晚年的張廷玉卻因為自己的小小“瑕疵”而釀成大錯。正所謂,伴君如伴虎,君要...

唐朝時期,後宮妃子的服飾有何不同?

唐朝時期,後宮妃子的服飾有何不同?

唐朝是中國曆史上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下麵由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著往下看古代的皇帝和後妃們在宮禁中的服飾,基本上是由飽讀經史的文臣們去詳定和解釋的。中國古來的輿服製度卷帙浩繁,有時候卻又語焉不詳,帝王們也時常對此大惑不解。唐高祖李淵就曾詢問過令狐德棻:“丈夫冠、婦...

司馬懿造反等到曹叡死後才動手 司馬懿為何不敢在曹叡活的時候動手

司馬懿造反等到曹叡死後才動手 司馬懿為何不敢在曹叡活的時候動手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司馬懿為什麼等到曹叡死後才發動兵變?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司馬懿之所以會不敢在曹叡活的時候造反,主要是他沒有一絲機會,所以他隻能安靜做個美男子,然而曹叡死後,局勢瞬間發生變化。司馬懿不是個簡單人物,從相關史說中可以得知,司馬懿是個有膽識、有謀略的人...

趙匡胤如果沒有死的話 趙匡胤能收複燕雲十六州嗎

趙匡胤如果沒有死的話 趙匡胤能收複燕雲十六州嗎

還不知道:如果趙匡胤不死,他能收複燕雲十六州嗎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趙匡胤不死能奪回燕雲十六州嗎?不能,99%沒戲。“不死”這兩個字,其實是個偽命題,你總不能為了個燕雲十六州讓趙匡胤長生不老吧?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你打算再讓他活多久?十年,二十年還是三十年?不管老趙...

劉邦沒有選擇廢掉呂後來保全戚夫人母子,是因為什麼?

劉邦沒有選擇廢掉呂後來保全戚夫人母子,是因為什麼?

劉邦,漢朝開國皇帝,中國曆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指揮家,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劉邦在晚年的時候,為了戚夫人和劉如意的事情費盡心機。他為了改立劉如意為太子,不僅僅多次在朝中把這件事提出來說,和那些大臣們爭論。而且後來,當他決定不再廢劉盈的太子之位...

吳範:三國時期東吳官員,擅長推算天象節氣和觀察氣候

吳範:三國時期東吳官員,擅長推算天象節氣和觀察氣候

吳範(?-226年),字文則,會稽上虞人。三國時期孫吳官員,擅長術數。與劉惇、趙達、嚴武、曹不興、皇象、宋壽和鄭嫗合稱“吳中八絕”。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吳範以推算天象節氣和觀察氣候聞名於郡中。孫權起於東南,他委身事奉,每推算災祥多應驗,遂顯名。孫權委以騎都尉,領太史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