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23)95

對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也太高抬諸葛亮了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一、被妖魔化的周瑜

三國時期,最讓人惋惜的英年早逝是誰?魏、蜀、吳三國都有一位,魏國的是郭嘉,死時才37歲,蜀國的是龐統,死時才36歲,而吳國便是周瑜,也是36歲。這三人的死,對曹操、劉備和孫權的打擊都相當大。

反應在《三國演義》中同樣如此,曹操兵敗赤壁後大哭郭嘉,認為要是郭嘉沒死,自己也不至於慘敗,這個基本符合史實。

龐統的死,在《三國演義》中被神化了,先跟劉備換馬,騎上了那匹著名的妨主的的盧馬,然後進兵至落鳳坡,大感詫異,自己綽號鳳雛,這裏是落鳳坡……果然中箭死於此。其實正史中的記載,是龐統死後被埋葬在落鳳坡(還是後來改的地名),真正死亡的地點是雒城!

而周瑜的死,在《三國演義》中則被妖魔化了,是被諸葛亮氣了三次後給氣死的,並因此留下了兩個最著名的成語:既生瑜何生亮和賠了夫人又折兵。但正史中周瑜可沒這麼窩囊。

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

先說:陪了夫人又折兵,在這句之前是“周郎妙計安天下”。但實則應該是“孫權嫁妹”,陪了夫人又折兵!跟周瑜沒啥關係,倒是周瑜反對這事。奈何孫權就要這麼幹!而周瑜提出軟禁劉備的理由是:“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顯然,周瑜真正忌憚的是劉關張這三人組合,根本就沒把諸葛亮放眼裏。所以《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三氣周瑜,使得周瑜臨死前大喊:“既生瑜何生亮。”簡直莫名其妙,這也太高抬諸葛亮了!那麼問題也隨之而來了,《三國演義》為何如此妖魔化周瑜呢?

二、周瑜破解了《隆中對》

皆知諸葛亮在之一次見劉備時,有個《隆中對》,其中的重點便是,西取巴蜀複製當年劉邦的成功經驗。因為才有了諸葛亮“未出茅廬三分天下”之說。那麼這個大戰略,僅僅有諸葛亮一人提出過嗎?

答案是否定的,周瑜就曾提出過這樣的戰略,但卻更狠,直接丟棄劉備越過三分天下,跳入到東吳和曹操的“雙雄爭鋒”格局。當時周瑜認為應該“規定巴蜀,次取襄陽”。

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

為此在赤壁之戰打敗曹操後,周瑜這才玩了命的攻占曹仁據守的南郡等地,並因此而受了傷,而目的就是以此地為前沿進擊西川,然後再取襄陽。根據如今的史料來看,這個大戰略的總籌劃是周瑜和龐統。(周瑜領南郡,以龐士元名重,州裏所信,乃逼為功曹,任以大事,瑜垂拱而已。《荊州先德傳》)

也就是說,周瑜的這個大戰略,不但能一舉擊碎了諸葛亮的《隆中對》的規劃,且若周瑜真的能多活幾年,那麼龐統根本就不會投奔劉備,會留在周瑜手下,取西川占漢中,然後奪襄陽。

孫權同意了嗎?當然同意了!卻僅僅是口頭上同意,而真實的做法卻是,采取了魯肅的方案,聯合劉備,這才有了孫權嫁妹,並在周瑜死後,把周瑜舍命打下來的南郡等地“借給劉備”。

如今的問題是,周瑜為啥好端端的突然就死了?《三國演義》虛構出了“周瑜中毒箭”的說法,但實則周瑜那次受傷,並不是啥致命傷,也根本不是毒箭。在《三國誌》中,周瑜的死是這樣說的: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而周瑜給孫權的遺書中,卻是這樣說的:道遇暴疾,昨自醫療,日加無損……

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

三、周瑜之死,另藏玄機

首先從周瑜的遺書中,可以確定的是周瑜死於突然的“暴疾”,且就醫之後,便自感生命進入了倒計時,故而才給孫權寫信,最後一次勸諫孫權,采取自己提出的“規定巴蜀,次取襄陽”的大戰略,並推薦了魯肅接替自己。

這裏麵有兩個矛盾點,之一是,周瑜好端端的突然得暴病,看過醫生後,就認定自己不行了,到底啥病?不知道,反正就自感來日不多了。第二個就是,周瑜勸孫權采納自己的大戰略,卻推薦否定自己的大戰略,卻堅定執行“聯合劉備,借荊州”的魯肅為接班人。這簡直讓人摸不到頭腦了。

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

且更讓讓莫名其妙的是,在龐統送周瑜棺槨回江東後,雖江東名士紛紛前來會見龐統,但孫權卻不聞不問,直接讓大名鼎鼎的“鳳雛”從手邊溜走了,孫權不知道龐統?不可能!所以這證明了,孫權是對周瑜的大戰略異常戒備,因為這個大戰略是周瑜和龐統製定的。如今孫權如此不待見龐統,那麼他就真的待見周瑜嗎?

《三國演義》中,孫策死時對孫權說“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但實則正史記載卻是,孫策直接告訴張昭:我把弟弟孫權托付給你了,你要是看著他行就輔佐,認為他不行,就取代他,你當江東之主。(後來劉備也是這樣對諸葛亮說的)

顯然周瑜的地位,根本比不過張昭!周瑜是靠赤壁大戰,擊敗曹操的戰功才壓住了張昭。但後果卻是,先是曹操曾給孫權寫信表示:我是自己燒掉的戰船,然後從容撤走,卻因此稱全了周瑜的名聲。跟著是劉備對孫權道: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意思就是說,周瑜野心勃勃,不會甘心當臣子的。

曹操貶周瑜,劉備黑周瑜,會對孫權起一種怎樣的作用?誰也不清楚,但從龐統被孫權無視來分析,顯然周瑜在孫權眼中,已經成為了防範對象了。不但功高蓋主,且兩人還存在重大分歧。

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

所以周瑜突然暴病而亡,孫權難逃幹係。還有一個旁證是,孫權在《三國誌》中,給了一個“勾踐”的定位(有句踐之奇英,人之傑矣),夷陵大戰中,立下奇功的陸遜最終的慘死,就證明了這一點。

但對周瑜,孫權不至於暗下毒手害死,但必是給周瑜造成了極大的壓力,使得周瑜認為,若再堅持這個大戰略,死得就是自己,而不堅持這個大戰略,照樣也被猜忌沒有好結果,而此刻若反了孫權,周瑜又根本沒著想法,最終心如死灰,一病成仁。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942.html

“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 的相關文章

霍去病都能找到匈奴 李廣為何多次迷路

霍去病都能找到匈奴 李廣為何多次迷路

對古代沒有衛星定位,李廣曾多次迷路,為何衛青霍去病能找到匈奴?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相信對漢朝曆史有所了解的讀者,對李廣這個人一定是不陌生的。曾有詩雲“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說的便是飛將軍李廣。身為西漢時期的著名大將,李廣的一生可以說是十分坎坷。年少便因...

高光:西晉時期官員,於八王之亂時盡心侍奉晉惠帝

高光:西晉時期官員,於八王之亂時盡心侍奉晉惠帝

高光(?—308年12月3日 ),字宣茂。陳留圉城人,西晉時期大臣,曹魏太尉高柔第三子。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高光出身世代法家,年少時就通曉家業,熟悉刑法理論。曆任太子舍人、尚書郎、幽州刺史、潁川太守、黃沙禦史、廷尉等職,後封延陵縣公。於八王之亂時盡心侍奉晉...

乾隆臨死前對嘉慶說不要殺和珅 嘉慶下手之後後悔了嗎

乾隆臨死前對嘉慶說不要殺和珅 嘉慶下手之後後悔了嗎

還不知道:乾隆告訴兒子不要殺和珅,可嘉慶卻不聽,15年後才明白父親的苦心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貪官汙吏在每一個時期和每一個國家都會出現,要說起我國古代曆史上最大的貪官,那一定是非和珅莫屬。和珅是清朝時期的大貪官,在乾隆皇帝死後,嘉慶皇帝將和珅滿門抄斬,並且將他所有...

楊洪: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平生忠清款亮,憂公如家

楊洪: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平生忠清款亮,憂公如家

楊洪(?~228年),字季休,犍為武陽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員。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劉璋時,楊洪曆任諸郡吏。劉備定蜀,任楊洪為功曹。諸葛亮向楊洪征詢意見,他認為漢中為益州咽喉,無漢中則無蜀,甚合亮意,擢為蜀郡太守,又轉益州治中從事。劉備征吳失利,漢嘉太守黃元舉兵反...

曆史上鐵鉉為何會死於靖難之役?發生了什麼?

曆史上鐵鉉為何會死於靖難之役?發生了什麼?

“靖難之役”是明朝曆史上第一場皇帝和藩王之間 的內戰。曆史網小編整理了一下,現在給大家詳細說明,快點來看看吧。鐵鉉,又被人們尊稱為“鐵公”。鐵鉉在“靖難之役”中,成功地抵禦了燕王朱棣的多次進攻。鐵鉉的輔政,對於鞏固建文帝朱允炆的統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雖然他最後兵敗被俘,但其表現出來的忠君事主、寧死...

田穰苴有哪些成就,能讓太史公為他立傳?

田穰苴有哪些成就,能讓太史公為他立傳?

此人在曆史上曾經赫赫威名。在唐朝和宋朝時期都被供奉於武廟之內,他是誰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田穰苴。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田穰苴,別名叫作司馬穰苴。人家可是有一名有一部著作留於世的,當然剩下來的也是殘篇了,畢竟,時間這麼長了,總有一些無法保存了,但不可否認它在中國的地位...

孔有德是什麼人?他能受到重用靠的是什麼?

孔有德是什麼人?他能受到重用靠的是什麼?

孔有德,明末清初將領。原為毛文龍部將,今天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這篇文章,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孔有德生於萬曆年間,遼東蓋州衛人,祖籍山東。孔有德是礦工出身,雖不識字,但“長於弓馬”。所以當遼東一帶被後金占領後,他便應征入伍,投在明將毛文龍的麾下。由於孔有德“驍勇善鬥,臨陣先登,為諸將冠”,因此得到毛...

董仲舒是如何走上儒學道路的?他的學說為何被推廣?

董仲舒是如何走上儒學道路的?他的學說為何被推廣?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廣川人,西漢哲學家。董仲舒一生曆經三朝,度過了西漢王朝的極盛時期。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首先說一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發出的政令,並不是董仲舒提出的。董仲舒提出的是“大一統”,“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等儒家理論,推崇以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