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陳獨秀臨終前,告訴小29歲的妻子:你可從速改嫁,但有一事莫去做

    中國曆史3天前3

    陳獨秀臨終前,告訴小29歲的妻子:你可從速改嫁,但有一事莫去做。這句話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呢?一位民國時期的思想巨人,在人生的最後時刻對年輕妻子說出這樣一番話,到底經曆了怎樣的人生際遇?他又是怎樣走過了這一生的愛恨情仇?難道他並非一直是一個固步自封的傳統學者,而是擁抱了新思想,追求個人自由?年輕妻子又是怎樣一個女子,能夠得到如此厚愛?他們之間的故事,又將如何上演?讓我們一探究竟。

    陳獨秀的前半生:書香門第中的新思想火種

    光緒年間,陳獨秀誕生於江西南昌縣城,父親陳廣平是當地有名的秀才。陳廣平對兒子的教育十分重視,五歲那年,陳獨秀就開始背誦四書五經。七歲時,陳廣平請了私家先生為其講解經書,從字、詞、句無不斲珠沉漿,循序漸進。

    到了十二歲那年,陳獨秀已能熟讀聖賢書,作文章時清新流暢,字裏行間透著濃濃儒雅氣息。不過陳廣平覺得僅僅掌握了中國傳統文化還遠遠不夠,於是在陳獨秀十四歲那年,送其入讀江西發祥的"南學"。

    "南學"係近代中西合璧的新型學堂,課程中融入了西方的數理化知識。陳獨秀從民師那裏學習了解析幾何、代數、物理、化學,並係統地接受了西方的思想文化熏陶,開始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懷疑和反思。

    躊躇滿誌的陳獨秀在1898年考入京師大學堂,從此踏上了理想追求的道路。在那裏,他不但加深了對西方文明的認識,還結識了一批誌同道合的朋友,如蔡元培、陳寅恪等,共同醞釀著思想的覺醒。

    1902年,陳獨秀在京師大學堂畢業,懷揣理想主義的理念回到南昌,成為南昌高等學堂的教師。可是他的進步思想在豪紳市紳麵前備受冷落,於是他辭去教職,在上海寓居下來。從此,他以文字為武器,終日筆耕不輟,為中國社會的變革而孜孜以求。

    由於對清廷腐朽統治的不滿和對資產階級民主自由的向往,陳獨秀逐漸成為維新運動的重要參與者。1915年,他在上海創辦了進步刊物《青年雜誌》,團結了陳源衷、李大釗等一大批誌同道合的革命者,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新文化運動。

    陳獨秀直接向封建思想宣戰,提倡民主與科學,要求徹底肅清專製舊文化,廓清社會蕭條空氣。在他的號召下,五四運動如燎原野火般在全國蔓延開來,標誌著中國思想界向反傳統、讚新文化的方向大踏步前進。

    從此,陳獨秀名揚海內外,被推為五四運動的重要領導人物。然而就在五四運動如火如荼之際,1919年"5.4"運動爆發,群情激憤的學生 *** *** ,震驚了整個社會。陳獨秀以其敏銳的眼光看到,中國人民需要一種全新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從而擁護了共產主義。於是,在大革命運動中,他又成為重要的革命理論家和組織者。可惜,大革命後期遭到了嚴厲的鎮壓。

    恩愛繾綣的之一段婚姻生活

    年少有為的陳獨秀學識淵博,思想開明,加之風流倜儻的相貌,自然在京城受到不少青睞。1900年,他結識了當時的京城名門閨秀高曉嵐。

    高曉嵐出身書香門第,父親高登科是當年的狀元郎。按照舊式教育,高曉嵐從小隻讀了一些閨閣女訓,如《列女傳》《女兒經》之類,卻也因家學淵源,秉性溫良恭順,對陳獨秀這位進步青年一見傾心。

    兩人經過一番書信往返,互訴衷腸後,最終喜結良緣。按照當時的習俗,陳獨秀娶高曉嵐為妻,在她父親高登科的衷衷盼望下,組建了一個全新的家庭。

    新婚之初,陳獨秀對妻子高曉嵐十分寵愛。不僅在家中體貼入微,照料生活起居,還會為她修書作對,苦心撰寫〈玉釵吟〉等佚文小賦,歌頌妻子的美德。兩人恩愛有加,朝夕相伴,儼然是諧趣盎然的錦繡佳偶。

    隨著時間推移,夫妻倆先後育有數子。陳獨秀懷抱家國理想,勤於進取,希望子女能振衰起綏。他日夜操勞於思想事業,為了革新中華文明,嘔心瀝血。高曉嵐雖無太多才學,卻也盡妻職,侍奉丈夫左右,為陳獨秀創造了一個安穩祥和的家園環境。

    就這樣,一度佳偶天成的兩人漸漸邁入人生的新階段。一邊是激昂慷慨、渴望改革的陳獨秀,一邊是循規蹈矩、安於現狀的高曉嵐。思想認知的鴻溝,導致夫妻生活日趨疏遠。

    陳獨秀每每外出諮商革命大計,回到家中,與妻子便隻能聊些家常瑣事,大多時候隻能對視無語。高曉嵐那種世俗的婦德觀念,與陳獨秀開放的思想格格不入。兩人漸漸生分,難以走到一起。

    雖然生活仍能維持表麵的和順,但內心已漸行漸遠。陳獨秀時常感到妻子高曉嵐根本無法理解自己追求的是怎樣的崇高理想,這使得他日益向往一位可以與自己心心相印的知心人。正所謂"相識恨晚",再好的姻緣也難免會陷入困頓。

    從前在新婚燕爾的時候,夫妻傾心隻道是地久天長。可當生活的糖衣漸漸剝落,內核的矛盾也就暴露無遺。陳獨秀年少意氣的 *** 慢慢熄滅,取而代之的是對真正知己的渴望和追尋。有了這樣的心理動因,陳獨秀的愛情生活也就踏上了新的征程。

    大膽革新的"娜拉式出走"

    陳獨秀與高曉嵐的婚姻生活日漸疏遠,這讓他倍感壓抑和彷徨。就在這個階段,高君曼這個生機勃勃的年輕女子出現在了他的生命裏,給予他全新的靈感和動力。

    高君曼是高曉嵐的親妹妹,同出於書香門第。但與姐姐不同的是,她自幼就飽讀新學,接受了新式教育。高君曼不僅通曉中國古典文化,還涉獵了西方的科學知識和思想觀念。她心懷開放和進步,渴望改變舊社會的陋習,這與陳獨秀的理想不謀而合。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了《青年雜誌》,號召新文化運動。高君曼對此誌同道合,毅然投身到運動中來,成為雜誌的重要撰稿人之一。兩人由此結下了師生般的親密關係。

    隨著相處日深,高君曼對陳獨秀生發出別樣的心思。她欣賞這位老師追求真理、勇於革新的進步品格,也被其睿智才華、風流儒雅所折服。反觀陳獨秀,也對這位才色兼備的年輕學生青睞有加。

    兩人暗生情愫,但彼時婚姻大事皆由父母作主,陳獨秀已有高曉嵐這門親事,而高君曼也早在繈褓之中就訂了親事。眼見形勢危殆,高君曼毅然做出了大膽的決定——私奔!

    1920年的一個清晨,高君曼悄然離家來到上海,與陳獨秀彙合。兩人遁逃至虹口,暫作蝸居。這一出"娜拉式出走"的戲碼,使雙方父母大為震驚,更是引發了軒然 *** 。

    陳獨秀為了表明決心,當即寫下斷絕舊俗的宣言,公開聲援私奔行為。高君曼的家人則怒氣衝衝找上門來,要將她綁回去。雙方僵持不下,最終靠警方調停才化解了這起家醜。

    陳獨秀和高君曼在此後長期同居生活。私奔之舉雖然有違常規,卻也符合了二人推陳出新的理念。有識之士紛紛為二人喝彩,認為他們率先打破了舊有婚戀觀念的桎梏。

    與高君曼的結合,無疑為陳獨秀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們彼此心心相印,高君曼不但成為陳獨秀的精神伴侶,更是《青年雜誌》的幕後功臣。二人攜手同心,共同推動新文化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

    這段關係也被陳獨秀的親友們認為是"革命相戀",充滿了濃濃的革命色彩。不料,就在二人的事業正如日中天之際,大革命運動遭到了殘酷的鎮壓。陳獨秀不得不蝸居隱逸,私生活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然而和高君曼的感情卻一直是他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被捕入獄與重拾新歡

    大革命運動失敗後,形勢一度陷入低迷。作為革命理論家和組織者的陳獨秀,更是首當其衝,遭到了當局的嚴厲打擊。

    1927年的一個夜晚,蔣介石統治下的 *** 特務突然闖入陳獨秀和高君曼的住所,將兩人人贓俱獲。在沒有任何審理的情況下,陳獨秀就這樣被關押了起來。

    獄中生活艱難困苦,陳獨秀備受摧殘。唯一的慰藉,就是高君曼不時前來探視,為他送來衣物和食品。兩人就這樣用一葉扁舟渡過了漫長的監獄歲月。

    直到1937年,陳獨秀終於重獲自由。出獄後,他與高君曼一起在上海落腳,過起了頗為清貧的生活。由於之前在獄中受盡 *** ,陳獨秀的身體每況愈下,難以大展宏圖。這段時間,高君曼更是像一個忠實的妻子一般,侍奉在側,盡自己更大的努力照拂著他的生活起居。

    但由於年齡差距太大,高君曼已漸行漸老。麵對垂垂老矣的愛侶,陳獨秀也開始向往年輕貌美的新鮮血液。就在這時,一位年輕女子闖入了他們的生活。

    她便是當時陳獨秀寓所的女兒,名叫胡冰瑜。這位溫柔嫻靜的姑娘,不但才藝雙全,對陳獨秀也另眼相待,孺慕有加。

    隨著時間推移,胡冰瑜漸漸接手了照顧陳獨秀的重任。在獄中受盡折磨的陳獨秀,就這樣得到了這位天仙般女子的愛護和嗬護。兩人相視而笑,朝夕相伴,形影不離。

    高君曼看在眼裏,雖有些吃味,卻也無可奈何。她畢竟年邁體衰,早已無法像昔日那般貼身侍奉。況且,她和陳獨秀之間一直是一種自由戀愛關係,彼此的感情從不受任何約束。

    就這樣,陳獨秀的愛情生活重新開啟了新的篇章。胡冰瑜出現後,陳獨秀又恢複了生機,重新展露了昔日風采。三人形成了一段有些別樣的"三角戀",卻也讓陳獨秀的晚年生活平添了幾分歡樂和顏色。

    這一度被視為"革命相戀"的陳獨秀愛情生活,終究還是難逃七老八十的無奈。麵對愛侶的老去,他不得不轉而尋求新的慰藉。但不管怎樣,愛情對於陳獨秀來說,始終是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

    晚年生活與人生謝幕

    隨著歲月流逝,陳獨秀的生命也漸行將終。在他的晚年,幾段戀情變遷的故事終於走向了尾聲。

    高君曼這一生幾乎都奉獻給了陳獨秀。即便在他另尋新歡之際,她也從未真正離開過他的身邊。直到1944年,高君曼在上海與世長辭,離世時陳獨秀仍然在側。

    失去了這位知心愛侶,陳獨秀的生活頓時陷入了一片黯淡。幸運的是,胡冰瑜仍然時刻相伴在側,替高君曼盡最後一點孝道。她成為了陳獨秀晚年最重要的精神寄托。

    由於年事已高,陳獨秀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1946年,他被查出患有肺癌晚期。在朋友的資助下,他輾轉於上海和南京之間,四處求醫問藥。但惡疾終究難除,已經到了不治之症的地步。

    就在這最後的幾年裏,胡冰瑜更是像一個孺子牛般,日夜侍奉在陳獨秀的床前。她不僅照料起居,更是盡心竭力為他治療尋醫。兩人相伴度過了那些艱難的日子,直到1947年,陳獨秀的生命終於走到了盡頭。

    臨終前,陳獨秀托付了遺囑,將家中所剩無幾的家產都留給了胡冰瑜。這也是他對這位愛侶的最後一點心意。

    1947年4月7日,68歲的陳獨秀就這樣在上海離世。他走時正值國共內戰最為激烈的時期,國家也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但在那個動蕩年代,他仍然得到了有尊有禮的喪葬。

    為了紀念這位偉人,許多文人墨客都獻上了挽聯和祭文。就連曾與他水火不容的蔣介石政權,也給予了陳獨秀相當的尊重,派員主持了喪禮。

    如此隆重的治喪禮節,也反映出陳獨秀在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他一生追求革新,推動新文化運動,為中國思想解放做出了卓越貢獻。而在愛情生活上,他更是大膽創新,打破了舊禮教的禁錮,樹立了一種自由開放的新風尚。

    就這樣,一個曾經 *** 燃燒、思想前衛的時代,就在陳獨秀的離世之後,徹底黯然落幕。但他的一生經曆,特別是在愛情方麵的大膽革新,卻將永遠銘刻在中國現代史的豐碑之上。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405/595139.html

    “陳獨秀臨終前,告訴小29歲的妻子:你可從速改嫁,但有一事莫去做” 的相關文章

    朱元璋為何在選擇繼承人時一意孤行?原因是什麼

    朱元璋為何在選擇繼承人時一意孤行?原因是什麼

    朱元璋,中國明朝開國皇帝,俗稱洪武帝。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元璋在確立朱允炆為皇位繼承人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明白日後有人會反對朱允炆了。那麼,朱元璋既然已經知道有人會反對朱允炆,他為什麼還要立朱允炆為帝呢?我們說朱元璋料定有人會反對朱允炆,這個話是有充分證據的。最重要的...

    曆史上伍子胥是什麼出身?他與楚平王之間有何故事?

    曆史上伍子胥是什麼出身?他與楚平王之間有何故事?

    伍子胥的人生是波瀾壯闊的,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來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欣賞。《史記·伍子胥列傳》中對伍子胥掘墓鞭屍有著這樣的記載:“及吳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然後已。”這件事發生在公元前506年,當吳國大軍攻破楚國郢都後,伍子胥得知楚平王已去世多年,就請求吳王闔閭...

    張裔:三國時期蜀漢官員,他擔任過哪些職位?

    張裔:三國時期蜀漢官員,他擔任過哪些職位?

    張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人,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蜀漢官員。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張裔研涉史書,劉璋時,被舉為孝廉,任魚複縣長,回州任州署從事,兼帳下司馬。張飛入蜀地,劉璋授張裔軍隊,命其抵禦張飛,結果張裔兵敗,退回成都。作為劉璋信使前往會見劉備...

    朱元璋為什麼要費盡心思大辦空印案?背後心思不簡單

    朱元璋為什麼要費盡心思大辦空印案?背後心思不簡單

    眾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曾經辦過一起非常大的案子,就是空印案,涉案人數多達幾萬人,很多人都覺得這就是一起冤假錯案,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朱元璋為什麼要費盡心思大辦空印案?今天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明朝初期,地方官員每年都要向當時的首都南京報告地區的財政收入。但是朱元璋發現,所有的地方官員都是帶著...

    康熙的兒子在進行九子奪嫡的時候 康熙的女兒們又在做什麼

    康熙的兒子在進行九子奪嫡的時候 康熙的女兒們又在做什麼

    還不知道:康熙的兒子九子奪嫡的時候,女兒們都在幹嘛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康熙作為清朝最能生的皇帝,除了生了35個兒子以外,還生了20個女兒。為什麼說康熙是清朝最能生的呢?根據史料記載,被記錄在冊的清朝皇子一共80人,皇女一共60人。大清十二帝,總共生了140個孩子...

    李世民和趙光義都奪位了 兩人風評為何天差地別

    李世民和趙光義都奪位了 兩人風評為何天差地別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同樣是奪位,為什麼李世民萬古流芳,趙光義卻風評很差?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玄武門事變”是中國古代史上家喻戶曉的一樁大事,李世民通過血腥的政變成功以非嫡長子的身份上位。而宋太宗趙光義雖然史書記載是趙匡胤傳位給他,但一直有不少的疑問,更有“燭影斧聲”...

    劉恒被擁立稱帝後,是如何抓穩權力免於被權臣架空的?

    劉恒被擁立稱帝後,是如何抓穩權力免於被權臣架空的?

    漢文帝劉恒(前203年~前157年7月6日),西漢第五位皇帝,漢高帝劉邦第四子,漢惠帝劉盈異母弟,母為薄姬。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公元前180年,身為代王的劉恒,終於抵達了長安城外。望著眼前巍峨的長安城,劉恒不禁心生感慨。十五年前,他離開長安城的時候,僅僅隻有八歲。當時還...

    都是一方霸主 曹操為什麼對孫權如此佩服

    都是一方霸主 曹操為什麼對孫權如此佩服

    對曹操為何那麼佩服孫權?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公元212年,曹操為報赤壁戰敗之仇,親率大軍40萬與孫權對峙於安徽省濡須口。可是曹操看到孫權兵船上刀槍耀眼,防守森嚴,士氣旺盛,找不出一點兒破綻,於是發出了他那句著名的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的感慨傳到了長子曹丕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