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1947年軍事禁區,戰士:大娘你找誰?大娘:我找我兒子,他是領導

中國曆史1周前 (04-26)7

【引言】:

讓我們回到1947年的寒冬,新田鋪村在薄霧中若隱若現,一個藏在山溝溝的小村子,那裏曾是部隊的駐紮地。這會兒,一位穿著粗布衣服、年紀八旬的老太太,坐著一輛簡陋的手推車,被一個小夥子搖搖晃晃地推著,朝著村口的哨卡走來。哨卡的戰士們瞧見這情景,既警惕又好奇,心想:“這位老太太,跑到軍事禁區來幹啥呢?”

【正文】:

【母愛如山,尋子心切】

“大娘,這裏是軍事重地,您有什麼事兒?”一個戰士禮貌地問。他留意到老太太雖然穿著破舊,但眼神卻格外堅定且焦急。

老太太急切地答道:“同誌,我要找我兒子,他叫陳錫聯。”這話一出,戰士們麵麵相覷,其中一個忍不住驚呼:“陳錫聯?那不是咱們陳司令嗎?”

一時間,緊張的氣氛瞬間變成了驚訝和敬意。戰士們趕緊把老太太扶下車,火速通知正在司令部忙活的陳錫聯。陳錫聯一聽,眼淚都快掉下來了,趕緊放下手頭的事,快步朝村口走去。

【心酸的童年】

陳錫聯的童年,跟別的小孩兒比起來,那可真是一段苦日子。1915年,他剛出生不久,家裏頂梁柱的老爸就得了重病,家裏窮得叮當響,就靠那幾畝薄田過日子。老爸臥床不起,家裏錢花光了,老媽白天在村裏給人打工,晚上守在床邊,而小陳錫聯隻能天天陪在老爸身邊,手裏抱著本破書,眼巴巴地看著老爸一天不如一天。

到了老爸臨終的時候,家裏已經窮得揭不開鍋,老爸心知肚明,為了家裏人能活下去,他忍痛讓老媽賣掉小女兒。陳錫聯一聽,急得哭天喊地,但殘酷的現實讓這個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離的痛苦。老爸去世後,老媽含淚把女兒送走了,帶著陳錫聯四處流浪,討飯為生。

【苦難中的成長】

盡管日子過得苦,但母子倆都沒有被打垮。陳錫聯還曾在炎炎夏日去地主家當長工,累得不行,直接暈倒在路邊,醒過來卻被地主家的少爺一頓狠揍。這頓羞辱,讓陳錫聯對壓迫產生了深深的反感。

到了1927年,革命的春風吹到了他們那塊兒,陳錫聯被紅軍遊擊隊的英勇故事迷住了,決定去參加革命,給自己找個出路。不過,老媽知道打仗有多危險,堅決不讓兒子去。但陳錫聯鐵了心,1929年的一個早晨,趁老媽不注意,偷偷溜出了家門,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打鬼子,一戰成名】

加入革命隊伍後,陳錫聯憑借一身膽識和智慧,很快就成了個響當當的人物。在抗日戰爭中,他當上了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五旅七六九團團長,那時候他才22歲,是最年輕的團長之一。1937年,他帶著隊伍夜襲陽明堡機場,炸毀了敵人二十多架飛機,打死一百多人,一下子成了名人。這個消息傳到老家,老媽知道了兒子的英勇事跡,又是高興又是難過,終於有了兒子的消息。

【十八年離別,終於團聚】

1947年,經過十八年的分離,母子倆終於在新田鋪村相見了。陳錫聯一見到老媽,心裏五味雜陳,緊緊地抱住老媽。老媽眼淚嘩嘩地流,手摸著兒子的臉,輕輕地說:“兒啊,我這把老骨頭,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這段母子情深,經曆了那麼多苦難,離別了那麼久,終於在烽火中重逢。可是,團聚的時間總是那麼短,戰爭的腳步催人離開。新中國成立後,陳錫聯身居高位,卻擋不住老媽被病魔奪走生命。1954年冬天,老媽病重去世,陳錫聯沒能見上最後一麵,留下了深深的遺憾和愧疚。

在老媽的墳前,這位曾經在戰場上威風凜凜的將軍,如今卻哭得像個孩子。他痛哭著說:“娘啊,我想您啊,娘,我來看您來了。兒子不孝,這一輩子您為我受了太多苦,把我養大,可我還來不及孝敬您,您怎麼就走了啊!”

【結尾】:

陳錫聯的故事,就像很多普通家庭在戰爭年代的寫照。他們的生活被戰爭打亂,母子之情卻因此變得更加堅韌。

無論戰爭如何殘酷,母愛都能穿越炮火,照亮回家的路,成為人們挺過黑暗的力量。這份深情厚誼,讓我們感慨母愛的偉大,也提醒我們銘記曆史,珍愛和平,感恩那些為我們付出的人。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404/593019.html

“1947年軍事禁區,戰士:大娘你找誰?大娘:我找我兒子,他是領導” 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