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揭秘慈禧和光緒的母子恩怨內幕

中國曆史4年前 (2020-02-25)16

慈禧、光緒這一對母子冤家恩仇愛恨、改良保守、權位是非,如水如火,纏夾不清。他們分率後黨、帝黨交替影響著晚清的曆史進程,卻突然在本年(1908年)的兩日之內接連逝去,堪為稱奇。

帝、後皆崩

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病逝,終年三十七歲,在位三十四年,諡孝景帝,廟號德宗。事隔不到二十四小時,慈禧太後亦病逝,終年七十四歲,執政四十七年,諡孝欽顯皇後。事前,即11月7日,慈禧太後命奕劻去東陵驗收其“萬年吉地”工程;13日,以光緒帝名義命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在宮內教養,入上書房讀書,授載灃攝政王。14日光緒帝逝後,命載灃之子溥儀入承大統,為嗣皇帝,承繼穆宗為嗣,兼承大行皇帝之祧,以攝政王載灃為監國。諭旨稱:

前因穆宗毅皇帝未有儲貳,曾於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降旨,大行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祧穆宗毅皇帝為嗣。現在大行皇帝龍馭上賓,亦未有儲貳,不得已以攝政王載灃之子溥儀,承繼穆宗毅皇帝為嗣,並兼承大行皇帝之祧。

現值時事多艱,嗣皇帝尚在衝齡,正宜專心典學。著攝政王載灃為監國,所有軍國政事,悉秉予之訓示,裁度施行。俟嗣皇帝年歲漸長,學業有成,再由嗣皇帝親裁政事。

15日,慈禧太後頒發懿旨:“予病勢危篤,恐將不起。嗣後軍國政事,均由攝政王裁定,嗣後所有軍國政事,均由監國攝政王裁定。”隨即崩逝。

1908年12月2日,年僅三歲的愛新覺羅·溥儀即位,頒布即位詔書,王公大臣皆得封賞,文武官員俱加一級。

內幕之一:光緒帝猝死之謎

光緒帝英年猝死,且與慈禧之死僅相差一天。其死因引起世人種種猜測,成為清末重大疑案。關於光緒的死因,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正常死亡”說。認為光緒帝是患重病而死。

《清德宗實錄》、《清史稿》、《光緒朝東華錄》等官書均記載光緒帝久病體虛,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病入膏肓,最後駕崩。又,據之一曆史檔案館專家介紹:1980年清西陵文物管理處在清理崇陵地宮時,發現光緒帝遺體完整,體長1.64米,無刃器傷痕。通過化驗頸椎和頭發,也無中毒現象,與清史檔案專家、醫學專家的分析判斷相吻合,應該說光緒屬正常死亡的結論是正確的。至於為什麼光緒帝僅比慈禧早死一天,此觀點認為“是偶然的巧合”。

 揭秘慈禧和光緒的母子恩怨內幕

*** 配圖

事實上,光緒帝的確自幼體弱多病。他名為皇帝,實為傀儡,政治抱負難以實現,日久天長,精神抑鬱。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後曾欲廢光緒帝而另立他人,雖因種種原因未能實現,被囚瀛台十年的光緒帝卻處於前途絕望、日夜憂懼、坐以待斃的境地。他曾仰天長歎:我還不如漢獻帝啊!病勢日漸加重,自不待言。其間更有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倉皇出逃前令太監崔玉貴把珍妃推到寧壽宮外井中害死之事。光緒帝得知珍妃死訊,精神徹底崩潰,舊病複發,日趨沉重,再也無法康複。

光緒帝的病狀屬於虛癆之病日久,加之長期精神抑鬱,造成嚴重的氣血兩虧。他遺精頻繁,有時一月達十幾次,到最後腎虧嚴重得已排不出精血。而舊有的結核症又波及肺、胃及其他器官,五髒俱病,六腑皆損,引發了諸多綜合病症,終以陽散陰固、陰陽離決而亡。直接的死亡原因,可能是心肺功能衰竭,合並急性感染所造成。

據清宮醫檔、脈案及當年申報記載,光緒帝發病在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初,時他“肝氣大發,以手扭太監頂戴,以足踢翻電燈”。6月以後,病情日漸加重,臥床不起。宮中禦醫束手無策,清廷急征江蘇名醫陳秉鈞、曹元恒入宮診視。6月6日,軍機處又電命各省督撫選名醫,迅速來京。曾有杜鍾駿等六位名醫參加會診,均認為病入膏肓,已屬不治,所開藥方無非靜養補身而已。11月初病勢增劇,用藥由慶、醇兩親王商酌,可見病入沉屙,已處危殆之中。

11月3日,慈禧太後患了痢疾。太監崔玉貴等曾向慈禧太後進讒言,誣告光緒帝聽說慈禧太後有病麵露喜色。慈禧太後已知“光緒不治、不過捱時日”的診斷結果,搖頭淒然道:“隻怕皇帝要走在老身前頭了。”果然,13日光緒帝咳血不止,14日去世。

光緒帝的死,應該對慈禧有所衝擊。同治死後,她將母愛全給了光緒,一手撫養他長大。現在最親的兒子和最恨的對手均化為烏有,她忽覺失去生命所依。15日,慈禧在儀鸞殿從容交代後事,宣醇親王載灃子溥儀入宮嗣位,由光緒皇後葉赫那拉氏監護,攝政王載灃監國。之後,亦故去。

二、“非正常死亡”說。此說認為光緒帝是被害而死。

曾經是清宮禦醫的屈貴庭在《逸經》雜誌二十九期發表《診治光緒皇帝秘記》說,在光緒臨死的前三天,他最後一次進宮為皇上看病,發現光緒本已逐漸好轉的病情突然惡化,在床上亂滾,大叫肚子疼,臉頰發暗,舌頭又黃又黑,不是所患之病應有症狀。溥儀《我的前半生》中說,他從一個名叫李長安的老太監和內務府某大臣一位後人那裏聽說,光緒帝死前,不過是一般的感冒,脈案中脈象極平常。死前一天還是好好的,有人見到他像好人一樣。病重消息傳出不過兩個時辰,就聽說已經“晏駕”了。當時擔任起居注官而能接近光緒帝的惲毓鼎,寫了一部《崇陵存信錄》(又名《光緒外傳》),中有:

1908年忽然傳出光緒帝病重消息,召京外名醫入宮診視。診脈時,光緒帝靜靜將雙手置於案上,自己寫出病情。入診者都說光緒帝身體尚健。11月3日,適逢慈禧萬壽節(生日),光緒出瀛台替太後祝壽,有人看見他為準備跪拜而活動筋骨。12日,宮廷大亂,增加侍衛,稽查出入,傳言光緒駕崩。次日,宮中恢複了寧靜,午後,傳載灃監國、溥儀入宮教養之命。14日,皇後入瀛台探視,光緒帝早已氣絕身亡。太後聞此,僅歎息幾聲。

那麼,是誰害死了光緒帝呢?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慈禧太後謀害了光緒帝

《清稗類鈔》、《崇陵存信錄》等均持此種觀點。此種觀點認為,光緒帝雖然長期被囚,卻是保皇黨、立憲派的一麵旗幟。光緒帝自己也沒有放棄再度執政的想法,一直進行著準備,他暗暗關注並認真思考國家和世界大勢,努力學習英文,了解世界各國風土人情、政治製度、國家間相互關係等,似乎是以三十多歲的年華為唯一資本,與七十多歲的慈禧太後進行生命的賭賽。他是在默默等待重新執政的那一天。生性敏感、老謀深算的慈禧太後,又何嚐想不到這一層?依慈禧太後的秉性和一貫做法,她絕不甘心、也絕不能容忍給已被她擊敗的對手——光緒帝留下任何翻身的機會,她要保持永遠的勝利者的位置,否則死不瞑目。慈禧太後自知己病不治,本不願光緒帝重掌大權,又聽說光緒帝為己病麵露喜色,便咬牙切齒道:不能死在光緒帝之前。遂密令親信太監害死了光緒帝。

一位史家分析:“正常死亡”說主要依據的是清宮遺檔、脈案。但不容忽視的是,光緒帝整個治療過程,全部掌握在慈禧太後手中。時奕劻主持光緒帝治病事宜,未經批準任何醫生不準進入瀛台光緒帝寢宮,開出的處方,也須奕劻過目。而奕劻正是慈禧太後最得力的親信大臣。若偽造“脈案”,實在是很容易的事。事實是光緒確患重病,但病情不至於導致突然逝世。再有,11月13日,慈禧太後以光緒帝名義頒發了兩道諭旨,一是命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入宮教養,在上書房讀書;一是授載灃為攝政王。也就是說,那時慈禧太後即已預先知道,光緒帝會死在她的前麵。唯一可以解釋的,正是她本人決定和操縱著光緒帝的死期。

至於光緒帝遺體無刃器傷痕,也無中毒現象,此觀點一說是慈禧太後令親信太監將光緒帝“扼斃”;一說是將光緒帝“餓斃”。清宮太監回憶錄《清宮瑣談》有:

光緒帝本無大病,諸醫開方皆以平和之劑為藥,然而,太監們在光緒帝死前已得到光緒帝駕崩的消息。當時在瀛台侍疾者共六名,其中兩人餓死,剩下幾人食不果腹,“因餓失血者又凡三人”。光緒帝死前,在床上召喚醫生周某,他兩眼瞪大,四次用手指口,周某知帝餓急,但實在是沒有吃的,就連他本人也三天未進食了。後來,光緒帝便漸無聲息了。不久,醇親王入見,周報告說皇上已去世,醇親王用鏡子試皇上氣息,確信其已死亡,於是匆匆而去。一會兒,皇後趕來探視,隨後便把皇上駕崩的消息公之於世。

此外還有一說,啟功曾談到他的曾祖溥良的一件往事:

光緒帝和慈禧太後先後“駕崩”時,溥良正任禮部尚書。作為主管禮儀、祭祀之事的更高官員,慈禧太後臨終前要晝夜守候在她的寢宮之外。其他在京、夠級別的大臣也不例外。大臣們都惶惶不可終日,就等著屋裏一哭,外邊好舉哀發喪。慈禧太後得的是痢疾,從病危到彌留的時間拉得比較長,守候的大臣們都有些體力不支,便紛紛坐在台階上,哪兒哪兒都是,情景非常狼狽。就在宣布慈禧太後“駕崩”前,我曾祖父看見一太監端著一個蓋碗從寢宮出來,出於職責,問這太監端的是什麼,太監答道:“是老佛爺賞給萬歲爺的塌喇。”“塌喇”在滿語中是“酸奶”的意思。當時光緒被軟禁在 *** 的瀛台,之前也從沒聽說過他有什麼急症大病,隆裕皇後也始終在慈禧這邊忙活。但送後不久,就由隆裕皇後的太監小德張(張蘭德)向太醫院正堂宣布光緒帝駕崩了。接著這邊屋裏才哭了起來,表明太後已死,裏外跟著哭成一片,在我曾祖父參與主持下舉行哀禮。其實,誰也說不清太後到底是什麼時候怎麼死的,也許她真的挺到光緒帝死後,也許早就死了,隻是密不發喪,隻有等到宣布光緒帝死後才發喪。這已成了千古疑案,查太醫院的任何檔案也不會有真實的記載。但光緒帝在死之前,西太後曾親賜他一碗“塌喇”,確是我曾祖親見親問過的。這顯然是一碗毒藥。而那位太醫院正堂姓張,後來我們家人有病還常請他來看,我們管他叫張大人。

 揭秘慈禧和光緒的母子恩怨內幕

*** 配圖

(二)李蓮英或者袁世凱謀害了光緒帝

《清室外紀》、《瀛台泣血記》、《我的前半生》等書,或說是李蓮英或說是袁世凱,怕慈禧太後先死,光緒帝掌權後與自己算賬,而先下手為強,害死了光緒帝。曾在宮中擔任女官的德齡女士,在《清宮二年記》、《瀛台泣血記》等書中,明確指明李蓮英下毒害死了光緒帝。

然而李蓮英與光緒帝的關係似乎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光緒帝從小就受李蓮英看護,叫他“諳達”,誇他“忠心事主”。光緒帝被囚瀛台,李蓮英多方照顧,經常到瀛台與光緒帝拆裝鍾表消遣。清代文人、著名維新派人士王小航曾講述一個故事:

庚子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率光緒和王公大臣出逃,第二年回京在保定駐蹕。慈禧臨時寢宮被褥鋪陳潔淨華美,李蓮英住得也不錯,而光緒帝如何呢?李蓮英侍候慈禧太後睡下後,前來光緒住處探望,見光緒在燈前孤坐,無一太監值班。李蓮英一看,十分驚訝:光緒帝竟然沒有鋪蓋。時值隆冬季節,天寒地凍,無法入睡。李蓮英立即跪下,抱著光緒帝的腿痛哭道:“奴才們罪該萬死!”親自把自己住處的被褥抱過來供光緒帝使用。光緒帝後回憶西逃的苦楚時曾說:“若無李諳達,我活不到今天。”

而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則談到,袁世凱在戊戌變法時辜負了光緒的信任,在關鍵時刻出賣了皇上。袁世凱擔心一旦慈禧死去,光緒帝決不會輕饒了他,所以就借進藥的機會,暗中下毒,將光緒帝毒死。電視劇《走向共和》即采用此說。

不論此說是否成立,光緒帝因戊戌變法中袁世凱告密恨他入骨,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光緒帝在囚禁中,每天在紙上畫大頭長身各式鬼形,寫上“袁世凱”三字,然後撕成碎片。又經常畫一烏龜,龜背寫著“袁世凱”三個字,貼在牆上,用小竹弓向之射擊,射爛了還不解氣,再取下來剪碎,“令片片作蝴蝶飛”。又說他臨死囑隆裕皇後、醇親王載灃殺袁世凱,為他報仇;有說他臨死一言不發,唯用手在空中寫“斬袁”兩字。

內幕之二:光緒、慈禧的恩怨

應該說,慈禧對光緒有母子真情和養育深恩。同治死後,慈禧非常悲痛,她曾說:“自此我之境遇大變,希望皆絕。”正於此時,瘦弱、敏感、年僅四歲的光緒進宮。光緒是她親妹妹的孩子,長相氣質很可能會有與她相似的特征,使她感到親切。她將早年未曾給予幼年同治的母愛,盡心盡力給予了光緒。

光緒進宮不久,慈禧便親自包攬了他穿衣、吃飯、洗澡、睡覺等生活瑣事。光緒肚臍有病,慈禧天天給他擦洗身子,衣服一日三換;光緒身體瘦弱,慈禧命禦膳房葷素合理搭配,每日改換花樣,少食多餐;光緒怕雷,每當閃電響雷,慈禧便讓他鑽入自己懷中,緊緊摟抱著他,拍他入睡……光緒五歲時,慈禧親自為他啟蒙,寫紙片教識字,並口授四書五經。後經反複挑選,最終確定書法、學問聞名遐邇的翁同龢為光緒師傅。翁同龢為光緒授課時慈禧多次親臨視察;光緒放學後之一件事須到慈禧宮中向她背誦當日功課。光緒把慈禧當做實際的父母;慈禧把光緒當做寵兒。

然而慈禧至高無上的威權,粗暴性急想製服光緒的專橫,對光緒不合己意時的譏諷、嗬斥甚至責打,損毀了光緒的自信心,扭曲了他的性格。與同治一樣,慈禧的陰影籠罩了光緒的一生;也與同治一樣,光緒心中以慈禧為有恩於己的母親,負有原罪感,因而時常失魂落魄,受到恐懼感和內疚感的衝擊。據心理學家的說法,兒童每當想到自己被父母譏笑、虐待的行為時,會產生一種逆反心理,但這種逆反心理又誘發了內疚感,他會覺得對不起父母,繼而否定自己的行為,長此以往,確立不了自信,行動起來總是猶豫不決,甚至猝然中止。

有學者認為光緒正是如此。自卑、缺乏能力、沒有自信伴隨了他一生。他以發奮讀書、成為有道明君的方式反抗慈禧的虐待和摧殘,但同時又產生對慈禧深重的內疚——不自信、猶豫不決、行為猝然中止。他始終底氣不足,做不到使自己力量強大到可以和慈禧一決雌雄、至少構成反向威脅的地步。這樣,他就不自覺地用消極反抗來作補充,總是與慈禧對著幹,找別扭。慈禧生日唱戲七天,他回去讀書;見慈禧時總是一臉死相,讓慈禧掃興。光緒與慈禧就是這種誰也別想安寧、別想愉快,彼此是對方噩夢的關係。

在後宮生活中,慈禧為了政治需要和永遠控製光緒,粗暴地將自己弟弟桂祥的女兒強行嫁給光緒,立為皇後。立後過程,眾所周知。這一過程再次驗證了光緒扭曲的心理人格,使他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又一次遭到了毫無道理的挫敗。

比光緒大三歲的皇後閱曆多,見識廣,初夜不諧,有充分理由看不起光緒。光緒則不能不對皇後采取冷淡態度,他逐漸愛上了健康活潑的珍妃。慈禧最初不以為然。但光緒親政後,慈禧最不願看到的事情發生了,光緒周圍逐步形成了敢於同自己分庭抗禮的政治勢力——帝黨。而珍妃的胞兄誌銳、老師文廷式,恰恰是前期帝黨中的活躍人物。慈禧深知光緒的性格特點,於是首先從後宮狠下辣手。光緒二十年(1894)十月二十日,慈禧以不遵家法、幹預朝政、賣官鬻爵諸罪,痛責珍妃。從所存二十八日一份完整的珍妃病案,可知珍妃受責後“人事不省”、“六脈沉伏不見”、“抽搐氣閉,牙關緊咬,周身筋脈顫動”、“痰中帶血”,二十餘天方才逐漸恢複。同時,慈禧嚴懲光緒、珍妃手下的親信太監。為光緒、珍妃收受請托牽線的太監高萬枝交內務府慎刑司“撲殺”;奏事處總管太監郭小車子、奏事太監文瀾亭、光緒禦前太監人稱“對兒楊”的楊姓孿生兄弟等交內務府慎刑司立斃杖下;原珍妃景仁宮三十餘名首領太監幾乎無一幸免遭受了殘忍的“氣斃”之刑(即以浸濕的七層綿紙封堵七竅後施杖刑,直至杖斃)。據說先後死於此案的太監達六十餘名。原珍妃宮女也被逐減大半。珍妃之兄誌銳被撤差,貶斥烏裏雅蘇台,另一兄誌錡逃亡上海;珍妃之師文廷式托病告假、避禍出京,第二年回京銷假時被革職逐回原籍,永不敘用。

慈禧發動這場宮廷大難,完全是借題發揮,其重點在於以殘酷手段打擊帝黨,將其扼殺在搖籃中;教訓光緒,讓他痛徹骨髓地認識到:不可無視她的存在,動搖她的地位,覬覦她的權力。同時捎帶整肅宮闈,捍衛代表她的侄女——皇後的崇高地位和絕對權威。慈禧的目的基本達到。

 揭秘慈禧和光緒的母子恩怨內幕

*** 配圖

有人說,“光緒一生,無母子之親,無夫婦、昆季之愛,無臣下侍從宴遊暇豫之樂”。其中無夫婦之愛,對光緒的打擊更大。一個人夫婦生活的失敗和家庭生活的坎坷,預示著他在其他方麵成功的艱難。慈禧將光緒培育成為一個人格心理有嚴重缺陷的人,突出表現為懦弱自卑、猶豫不決、依賴性強、難以獨當大任。慈禧一手造成光緒傀儡皇帝的地位和個人生活的失意,更加強化了他上述人格心理所具有的嚴重缺陷。當他開始進行寄托著他無限希望的事業時,中途陷入停頓、敗北,從人格心理發展的角度,幾乎是必然的。而作為主持維新變法的皇帝,這一次失敗遠遠超出了光緒個人挫折的範圍,其影響所及,直接造成了中華民族更為深重的災難。

內幕之三:慈禧太後定溥儀繼位始末

關於慈禧太後定溥儀繼位的經過,時人有記,雲:

慈禧太後病危,張之洞請定大計,太後微微頷首。

翌日,太後派奕劻去易州勘察陵寢工程,密召世續及張之洞入內,諭以立溥儀為穆宗(同治帝)之嗣。

溥儀,醇親王載灃子也,時僅三歲,比光緒嗣位時還小。世續、張之洞恐光緒皇後再出垂簾,因共同奏稱:“國有長君,社稷之福,不如直接立載灃。”太後戚然道:“卿言誠是,但不為穆宗立後,終無以對死者。今立溥儀,仍令載灃主持國政,如此公義私情兩無所憾。”張之洞道:“既如此,宜正其名。”太後道:“古有前例嗎?”張之洞道:“前明有監國之號,國初有攝政王之名,皆可援以為例。”太後道:“善,可兩用之。”

張之洞又道:“皇帝臨禦三十餘載,不可使之無後,古有兼祧之製,似可仿行。”當時光緒還未死,太後默而不言,良久,以眼盯著張之洞道:“凡事不必泥古,此事姑且按你說的辦,可即擬旨以進。”

大計既定,太後電召奕劻回京告之。奕劻叩頭稱善,遂於11月13日頒詔明告天下。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002/301471.html

“ 揭秘慈禧和光緒的母子恩怨內幕” 的相關文章

劉備是如何從孫權手上借到荊州的?

劉備是如何從孫權手上借到荊州的?

一部三國史,半部荊州史。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東漢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東吳南郡太守周瑜病逝,他死後,孫權在魯肅的建議下,把周瑜生前鎮守的半個南郡借給了劉備。自此,劉備擁有了荊州的南郡和荊南四郡,共計五個郡,占據了大半個荊州(南陽郡和江夏郡還在曹操和孫權手...

三國時期蜀漢本土的士族、豪門與劉備的關係怎麼樣?

三國時期蜀漢本土的士族、豪門與劉備的關係怎麼樣?

劉備,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俗話說得好“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是指三國時期的蜀漢政權,在中後期已經無人才可用,隻能用廖化這樣的老將來衝鋒陷陣。這種現象在三國時期,也是蜀漢政權特有的,人才更迭青黃不接。和...

襄樊之戰徐晃是如何打敗關羽的?

襄樊之戰徐晃是如何打敗關羽的?

徐晃,字公明,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襄樊之戰前期,關羽擊敗曹仁,曹操派於禁救援,因為秋雨導致漢水暴漲,於禁全軍覆沒,也被關羽擊敗,關羽取得輝煌勝利。襄樊之戰後期,曹操派徐晃救援,徐晃到來之後,與關羽交戰,隨即擊敗了關羽。徐晃擊敗關羽,徐晃被抬的很高...

有哪些與張佳胤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有哪些與張佳胤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張佳胤(1526年8月12日-1588年8月7日),避雍正帝諱,又作佳印、佳允,字肖甫、肖夫、肖父,初號瀘山,號崌崍山人(一作居來山人),四川布政使司重慶府銅梁縣人。明朝大臣、文學家。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太保。萬曆...

楚漢戰爭打了三年多的時間 劉邦是怎麼戰勝項羽的

楚漢戰爭打了三年多的時間 劉邦是怎麼戰勝項羽的

對劉邦為何隻花了4年時間,就戰勝了項羽?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劉邦從蜀地出來,是在公元前206年11月份,這一年也是漢元年,劉邦被封為漢王的第一年,也是大漢王朝的開端。項羽兵敗垓下的時候,是在公元前202年1月份。這一年是漢四年,劉邦帶領70萬聯軍消滅了10萬楚軍,...

良妃是什麼出身?她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良妃是什麼出身?她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良妃衛氏,滿洲正黃旗人,內管領阿布鼐女,康熙帝妃嬪。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著往下看吧~康熙是一位癡情的皇帝,愛江山也愛美人。他一生的摯愛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但良妃衛氏確實是他後宮寵妃裏一個特殊的存在。在良妃身上,有兩個顯著的標簽:一個是皇八子胤禩的生母;一個是出身包衣組織即辛者庫。...

劉備死後諸葛亮是怎麼掌握大權的 諸葛亮為什麼不輔佐劉禪

劉備死後諸葛亮是怎麼掌握大權的 諸葛亮為什麼不輔佐劉禪

對劉備死後,為什麼諸葛亮獨攬國家大權,而不是輔佐劉禪呢?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說起三國誰的謀略最高,恐怕首推諸葛亮了在,這個絕對沒有人會反對的吧。然而公元223年,劉禪登基,蜀中大權全部落入諸葛亮手中。在諸葛亮的政策之下,蜀國的國力日益昌盛,倉庫的糧食儲備糧已經達到...

西晉滅亡之後 司馬家族的下場到底有多慘

西晉滅亡之後 司馬家族的下場到底有多慘

對西晉的司馬氏家族結局如何?幾乎全部被滅,遠不及曹魏安全下台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東漢末年分三國,魏蜀吳經營多年都不能完成統一,最後竟然被西晉撿了大便宜。本以為這樣的統一大國承接了三國的實力,應該非常強悍,統治的時間也會更為長久,但誰也沒想到西晉居然是個短命王朝,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