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乾隆繼位後,是如何治理國家的?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22)124

弘曆,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年號“乾隆”。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清朝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二月,康熙皇帝幸圓明園,時年十一歲的皇孫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受父命謁見康熙。

康熙見到乾隆後,異常喜愛,不但馬上將其接進皇宮養育,還親自為其授課,對他的態度更是:“朝夕訓迪,過於諸皇孫”。

此後,乾隆在康熙人生的最後幾個月裏,一直“朝夕隨侍”,受到康熙的精心培養。

這也是某些曆史小說或曆史電視劇裏描述的,康熙皇帝因看重皇孫弘曆,故而將皇位傳給雍正皇帝的由來,

實際上,乾隆被康熙看重並培養時,距離康熙駕崩僅不到九個月,或許,康熙傳位的遺詔早就寫好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不是雍正父憑子貴,而是康熙在確定了皇位繼承人後,刻意的幫助雍正培養下一代,還是子憑父貴。

當然,康熙遺詔到底是什麼時候寫的,誰也不知道,也有可能是臨終前才寫,那會才決定誰做繼承人,也有可能確實是看三代而定。

不管怎麼說,康熙皇帝在自己的一百多個孫子裏麵,對乾隆的特別欣賞及寵愛,確實對乾隆此後的政治經曆,產生了相當的影響。

就連雍正遺詔中都表示:“寶親王皇四子弘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聖祖皇考於諸孫之中,最為鍾愛,撫養宮中,恩逾常格。”

乾隆繼位後,是如何治理國家的?

也因此,雍正登基後沒多久,於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八月,就秘密的冊立乾隆為皇儲。

雖然是秘密建儲,但在當時,卻是一種幾近公開的秘密。

比如,雍正八年時,乾隆以皇子身份修纂完成《樂善堂全集》(書中很多觀點跟雍正是相悖的),當時的宗室親王、朝堂大學士、軍機大臣們,紛紛主動為其作序。

這種公開巴結、親近某個皇子的態度,在任何時候,都是被皇帝所忌憚的。

但雍正這個刻薄皇帝對此毫無幹涉和批評,任由臣子們以對待太子的態度親近乾隆,由此可見一斑。

所以,乾隆身為皇子時,在政治地位上的不同,受康熙的影響和恩惠很大,他對待祖父康熙的心態,是絕對心存感激的。

加上康熙在位時的功績突出,超過了至乾隆繼位時,此前所有的清朝皇帝,乾隆對康熙除了感激之外,又多了一種崇拜之情。

並且,乾隆繼位後,在政治態度上,治理國家的方式上,以及對待官僚、臣民的 *** 上,很多都是學習的康熙。

康熙講寬仁治國、治吏、治民,乾隆也大致如此,表示:“治天下之道,當以仁為本”。

康熙講人君應仁慈、包容,乾隆也表示人君要有博大之胸懷,使“眾皆有所托命”。

康熙講君臣相交當“君臣誼均一體”,乾隆雖然更強調尊卑,但也表示:“上下一心,君臣想得則治,反之則亂,合若符節,信如音響”。

雖然,乾隆皇帝在執政時,因國內形勢的某些變化,如農民起義、官員貪腐等,經常會把執政態度由寬變嚴,但大體上,還是以康熙朝的執政理念為主。

乾隆對康熙的學習和模範,一直貫穿他的整個執政生涯,其尊敬祖父康熙,甚於尊敬父親雍正。

乾隆甚至於連在位時間,都不敢超過康熙的六十一年,到六十年就趕緊退位。

不過,乾隆雖然喜歡學習康熙,但並非隻學習和模仿康熙,自古以來的皇帝中,政績特別突出的皇帝,都在他的學習之列。

其中,唐太宗李世民,是乾隆除祖父康熙之外,最推崇,且最願意學習的皇帝。

這是因為,“貞觀之治”時的某些寬仁為政的理念,以及唐太宗李世民虛心納諫,和絕大多數臣子們的和諧關係,都契合乾隆希望實現或遵從的執政理念。

另外,在康熙皇帝的《聖祖禦製詩》中,之一集的之一首就是講《貞觀政要》,康熙都推崇的皇帝,乾隆自然也會重點研究。

乾隆繼位後,是如何治理國家的?

乾隆還是皇子時,就在詳讀《貞觀政要》後對李世民表示推崇:

餘嚐讀此書,想其時,未嚐不三複而歎曰:貞觀之治盛矣。。。。。。人君當上法堯舜,遠接湯武,固不當以三代以下自畫,然觀爾日君臣之所以持盈保泰,行仁義,薄法術,太宗之虛己受言,諸臣之論思啟沃,亦庶幾乎都俞籲咈(意君臣和諧)之風矣。

繼位後,乾隆也經常從《貞觀政要》中尋找治國理政的 *** ,還專門為《貞觀政要》寫詩一首:

懿德嘉言在簡編,憂勤想見廿三年。

燭情已自同懸鏡,從諫端知勝轉圜。

房杜有容能讓直,魏王無事不繩愆。

高山景仰心何限,宇字香生翰墨筵。

乾隆執政時,搞出的所謂“十全武功”,除了想緊追祖父康熙的功勳外,未嚐不是想重現“天可汗”李世民的輝煌。

故而,乾隆一生,對他影響更大的帝王,除祖父康熙外,還有唐太宗李世民。

乾隆學習也好,模仿也好,去劣存優也好,其執政理念,基本都是從康熙和李世民的經驗中而來。

至於效果,就需要後人根據乾隆執政時的實際情況去分析判斷了。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698.html

“乾隆繼位後,是如何治理國家的?” 的相關文章

馮太後為何會進入北魏的後宮?都發生了什麼?

馮太後為何會進入北魏的後宮?都發生了什麼?

馮太後,北魏文成帝的皇後,是北魏實際執政時間較長、治理功績非常突出的一位賢後。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說的故事,歡迎關注哦。馮太後是十六國中的北燕皇室的後人。北魏在統一戰爭中,滅掉了北燕,馮氏便作為俘虜,被擄進北魏的後宮之中,成了一個婢女。不僅如此,由於擔心北燕後人造反,北魏皇帝太武帝還殺掉了馮氏的...

曆史上劉希夷的死與宋之問有關?

曆史上劉希夷的死與宋之問有關?

唐朝,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宋之問和劉希夷,都是唐朝有名的詩人,兩人不但才華橫溢,俊美風流,器宇軒昂,還是舅甥關係。宋之問和當時的杜審言、沈佺期、陳子昂等人齊名,還和沈佺期並稱為“沈宋”。他尤其擅長五言詩,《舊...

乾隆為何要舉行千叟宴?之後都發生了什麼?

乾隆為何要舉行千叟宴?之後都發生了什麼?

乾隆,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的年號,清朝第六位皇帝,還不知道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說到“千叟宴”,一定要說清朝康熙皇帝。為了體現仁孝天下,更為了籠絡人心,鞏固自己的統治,康熙皇帝幹了一件事:宴請65歲以上的老人。時值康熙六十大壽,他突發奇想,為了與民同慶,他與眾大...

關羽敗走麥城時路過馬超封地 馬超為何沒有出手救人

關羽敗走麥城時路過馬超封地 馬超為何沒有出手救人

對當年關羽敗走麥城,恰好路過馬超的封地,為啥馬超不救他?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說到英雄好漢,便要提到一本名著了,沒錯,那就是《三國演義》。書中雖說在描述戰爭的情節占比很大,但也側麵描繪和突出了三國各路好漢的英雄形象,比如劉備、張飛、周瑜、諸葛亮、司馬懿等這些人物,他...

三藩之亂被平定的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三藩之亂被平定的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三藩之亂是清朝初期三個藩鎮王發起的反清事件。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1644年4月15日,清攝政王多爾袞接到了這樣一封書信:……流寇逆天犯闕……先帝不幸,九廟灰燼……三桂受國厚恩,憫斯民之罹難,拒守之邊門,欲興師問罪,以慰人心,奈京東地上,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我國與北朝通好,二百餘年,...

嘉靖皇帝的一生中有過幾次皇後?分別都是誰?

嘉靖皇帝的一生中有過幾次皇後?分別都是誰?

嘉靖皇帝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四十五年。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著往下看吧~明世宗的三位皇後都沒有得到善終,各自命運多舛。陳後心胸狹窄,張後沒有贏得歡心,方後死於非命。她們三位在曆史上雖然沒有被淪為政治犧牲品,可淒慘的結局總不免讓人覺得些許惋惜。撥開曆史迷霧,一起走進那個王朝。...

南宋學者黃震留下了哪些著作?他還有哪些成就?

南宋學者黃震留下了哪些著作?他還有哪些成就?

黃震,字東發,號文潔,慈溪(今屬浙江)人。南宋學者。寶祐四年進士,曆仕史館檢閱、廣德軍通判,有文集。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主要成就創東發學派黃震為學宗朱熹,兼綜葉適“功利之學”,主張經世致用,反對空談義理,批判“心即天”和道器為二物觀點,認為天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界...

楊大眼是什麼人?他去世之後兒子做了什麼事情?

楊大眼是什麼人?他去世之後兒子做了什麼事情?

楊大眼,中國北魏名將。世居仇池,生卒不詳。下麵由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接著往下看吧。南北朝時期,北魏境內發生過一件奇葩事,因父親死後,三個兒子跟繼母爭奪家產和爵祿未遂,一怒之下,三個兒子帶著父親的屍體投奔敵國南梁。死去的這位父親並非默默無聞,他叫楊大眼,生前是讓北魏的敵人膽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