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古代科舉考試為什麼要考九天六夜

中國曆史1年前 (2022-12-03)296

在古代時,高考被稱作是鄉試,參加鄉試的考生一共要考三場試,要用整整九天六夜,才能把一次鄉試進行完。剛剛說了鄉試,就相當於現在的高考,所以對考生來說絕對是大事,十年寒窗就是為了此時,朝廷對此也是非常重視的。就像我們高考時,連路都要被封掉。古代高考從開考那一刻開始,考生就被鎖在了屋子裏,直到考試結束才能被放出來。在考試中,就算天塌了,門也不能打開。

古代科舉考試為什麼要考九天六夜

鄉試主要考三個內容,一是八股文,二是官場應用文,第三是論述題,看看這個人有沒有一個做官的思維。因為在考試中,考生不能出來,所以朝廷就準備了燈和水等很多日常用品。但是在考試的時候,考生要自己帶幹糧來,因為考試時間太長,人來自全國各地,飲食習慣不同,所以考生一般都自備夥食。

古代科舉考試很繁瑣,它完整的程序是:鄉試,會試,廷試,其實就是從地方逐步到中央的順序。其中鄉試就是全省的考生在一起考試,也就是像我們的高考,鄉試通過的考生就成為了舉人。在古代,鄉試不是每個人都能參加的,想要參加鄉試可以說是要過五關斬六將,先參加完前麵大大小小的考試,才能夠有資格去參加這種全省級別,難度又很大的鄉試。如果鄉試之前的考試沒有通過,有一次彌補的機會,考生可以再去考一次,考生考完了鄉試,並且成功成為舉人,才可以去參加會試。

古代科舉考試為什麼要考九天六夜

這個會試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考生進京趕考的那個考試,因為會試都是在京城,所以才有了這個說法,要是發揮正常,運氣再好,會試也過了的話,就有機會參加廷試了,也稱殿試。廷試就是通往勝利的最後一關了。一般參加廷試的考生,前途基本就已經定下來了。不管考得怎麼樣,都能成為國家棟梁,也對得起自己的十年寒窗苦讀。

在古代的高考中,有一個現象很奇怪,就是經常發生考生意外死亡的事件。要說起原因,還真是挺多的。古代的考場非常簡陋,晚上睡覺的時候,他們就睡在答題的桌板上,答題的房間本來就小,桌板就更是小的不得了。晚上睡覺的時候,他們腿都伸不直。我們現在有時候會聽到一些老年人說出恭,其實就是上廁所的意思。這個出恭,也是由科舉考試得來的。在古代考試的時候,他們會給每個考生發個牌子,一麵寫著入敬,一麵寫著出恭,這個牌子的用處就是用來上廁所的。因為規定考試的時候不能說話,所以他們就隻能拿著這個牌子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在那種很小的考場上,考生們每天吃住都在裏麵,考試又正處炎熱的天氣,這就很容易造成很多考生中暑或者食物中毒,更可怕的是有些考生被考場裏的毒蛇給咬死,那真是倒黴透頂了。

古代科舉考試為什麼要考九天六夜

與我們現在高考不一樣的是,古代高考對考生的年齡是沒有要求,不管你是小孩還是老人,隻要你有能力就可以參加考試,但是當時的考試挺難的,所以很少有小孩子能去參加,那種傳說的神通畢竟是少之又少,但是年齡大的考生卻很常見,比如範進。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的誘惑,才會有前赴後繼的人去參加科舉考試。而且古代,普通人想要飛黃騰達,幾乎就隻有這一條科舉的路好走。所以才造就了像範進這樣的人終生成迷於科舉考試,可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像範進一樣,金榜題名,榮華富貴一生的,更多的是籍籍無名,抱憾終生的。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212/476476.html

“古代科舉考試為什麼要考九天六夜” 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