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秦始皇能夠滅六國征百越 秦始皇為何沒有對匈奴趕盡殺絕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18)105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秦始皇,滅六國征百越,為何沒有對匈奴趕盡殺絕?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

眾所周知,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中國古代曆史上之一位皇帝,他戰功卓越,橫掃六國,堪稱天下無敵手。

不僅如此,在成功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還組織遠征軍討伐南部的百越,大獲全勝,將秦帝國的統治範圍向中國南部地區大大推進。

但是,這樣一位雄才偉略的君主,卻未能舉全國之力一舉消滅匈奴,僅僅派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將匈奴趕出河南地,向北遷徙。與此同時,秦朝將六國長城相連,建設了舉世聞名的萬裏長城。

軍力強盛的秦朝為何沒有對匈奴趕盡殺絕,以至於此後西漢一代飽受匈奴侵擾,個中原因有待細細探討。

一、此匈奴非彼匈奴

1。 秦漢匈奴差異

西漢時期的匈奴極為強盛,漢高祖劉邦都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依靠陳平的計策方才得以平安脫險。

此後,劉敬上奏漢高祖,提出“彼(匈奴)知漢適女送厚,蠻夷必慕以為閼氏”(《漢書》)。

也就是說,劉敬認為,如果將宗室女送給單於和親,並附贈大量的禮物,那麼這群蠻夷就會知道漢朝宗室女的貴重,會珍惜宗室女,將其冊立為匈奴閼氏(相當於皇後)。如此一來,宗室女的兒子就會成為太子,變成以後的匈奴單於。

秦始皇能夠滅六國征百越 秦始皇為何沒有對匈奴趕盡殺絕

從中不難看出,西漢君臣對匈奴極為忌憚,以至於要用和親來換取和平。

但是,秦朝時期麵對的匈奴,實力遠不及西漢的匈奴。

此時的匈奴首領是頭曼單於,他是匈奴曆史上之一位單於。此時的匈奴尚未組建嚴密的軍事組織。據《史記》記載,當時的匈奴部落“時大時小,別散分離”。

也就是說,秦朝的匈奴仍然處於一個聚合離散、時大時小的部落聯盟發展階段,尚未形成嚴密的國家政權體係。既然缺乏嚴密的國家體係,那自然無法對抗建立君主專製的秦朝,無法對秦朝邊界產生重大威脅。

此外,從戰國後期趙國大將李牧對匈奴的征伐情況來看,當時的匈奴國力最多與戰國七雄中的一個國家國力相當,完全無法與統一六國的秦朝相提並論。

當時的李牧已經能夠“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單於奔走”。僅僅憑借趙國一個國家的軍隊就能大破匈奴,打得匈奴單於抱頭鼠竄,可見當時匈奴力量之弱小。

如此看來,秦朝北部邊境的匈奴從未被秦朝視作重大威脅,最多算是邊境的一股中大型勢力,那麼,秦朝自然不會急著徹底消滅匈奴部落。

2。 北擊匈奴建立緩衝區

當然,秦始皇的戰略意識極為超前,臥榻之側其容他人酣睡,即便匈奴對秦朝無法構成致命威脅,秦始皇還是派遣蒙恬北擊匈奴,試圖迫使匈奴向北遷徙,建立一個和平緩衝區。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使蒙恬將十萬之眾北擊胡,悉收河南地”。

秦始皇能夠滅六國征百越 秦始皇為何沒有對匈奴趕盡殺絕

此處的“河南地”主要是指今天的內蒙古鄂爾多斯一帶。這一代一直處於旱地農業和畜牧業的經濟交錯地帶,氣候環境較為惡劣,主要適合遊牧民族生存。

如此一來,秦始皇讓蒙恬奪取河南地顯然不是為了開疆拓土,而是為了在匈奴和秦朝之間建立一個安全緩衝區,加大秦朝的戰略縱深。

這種建立緩衝區的戰略企圖和秦始皇修建萬裏長城的企圖基本一致,都是用最少的機動兵力達到防守邊疆的效果。

可是,我們還是有所疑惑,為什麼蒙恬不是全滅匈奴,而是將匈奴趕出河南地呢?

二、秦朝心有餘而力不足

1。 秦朝的內部困境

實際上,即便秦朝想要將匈奴趕盡殺絕,在當時的條件下也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秦始皇能夠滅六國征百越 秦始皇為何沒有對匈奴趕盡殺絕

因為,秦朝的統一並沒有給大規模進攻匈奴創造有利條件。

秦朝的統一是以大量人口的犧牲為代價的。根據秦漢史專家林劍鳴的統計,從秦孝公八年(公元前354年)到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國在與六國的戰爭中,殺傷人數就高達130多萬,在秦始皇征服天下的過程中,這個數字隻多不少。

如此一來,秦始皇統一後的天下並非繁盛的天下,反而是一個老弱病殘遍布,人口急劇減少的天下。

此外,當時的秦朝百姓普遍渴望和平,希望秦朝能夠減少戰事。因此,對於秦始皇來說,如果想要鞏固統一成果,盡量地減少戰爭、發展生產才是最緊要的政務,對遠在北部且對秦朝沒有致命威脅的匈奴不值得發動全麵戰爭。

除了人口減少、人心思安等原因外,秦朝的財政狀況也不足以支撐一場與匈奴的全麵戰爭。

長期的兼並與統一戰爭,極大地消耗了秦國的人力、財力。而北擊匈奴又自有其特殊性,不同於以往征服六國,秦朝無法從匈奴周邊就近獲得人員、軍糧和軍事裝備的補給。

也就是說,如果秦朝意圖徹底消滅匈奴,那麼秦朝必須要承擔從中原地區越過農業區深入草原、荒漠的補給線的消耗。

而寒冷的塞外、遙遠的路途無疑又會給補給線的建立帶來大量額外損耗。

在古代主要依靠人力、畜力的原始交通條件下,軍事補給線過於遙遠往往會給國內財產、普通百姓帶來沉重負擔。

秦始皇能夠滅六國征百越 秦始皇為何沒有對匈奴趕盡殺絕

而且,即使這些補給從內部運到了前線,往往也是十不存一。正如《史記》記載:“率三十鍾而致一石”。戰爭補給的損耗率達到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

即使不說全麵戰爭,僅僅是秦始皇動員三十萬大軍驅趕匈奴一事,已經搞得秦朝內地民怨沸騰,“道路死者相望”(《史記》)。這種情況下,秦朝又怎麼可能再進一步加大兵力投入,與匈奴展開一場全麵戰爭呢。

2。 戰爭的實際考量

從戰爭的利弊來看,秦朝實際上也缺乏足夠的動力去全滅匈奴。

一方麵,秦朝缺乏對付遊牧民族的戰馬裝備和戰爭經驗。

作為遊牧民族,匈奴“衣皮毛……如飛鳥走獸於廣野,美草甘水則止……往來轉徙”(《漢書》)。

也就是說,匈奴能夠大範圍遷徙,沒有固定的處所,機動性強。

此外,匈奴部落還有全民皆兵的傳統,據《漢書》記載:“(匈奴人)盡為甲騎”。

換言之,匈奴人能夠舉全族之力與 *** 交戰,他們能夠在廣闊的草原上長途奔襲,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

秦朝長期和中原王國作戰,也缺乏與匈奴人作戰的經驗,這也是製約秦朝全滅匈奴的一大原因。

另一方麵,秦朝與匈奴作戰弊大於利。盡管後世對於秦朝北擊匈奴稱頌頗多,如賈誼說道,秦朝派遣蒙恬北擊匈奴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漢書》)。

秦始皇能夠滅六國征百越 秦始皇為何沒有對匈奴趕盡殺絕

但是,實際上,北擊匈奴給秦朝帶來的實際利益極其有限,反而將秦朝拉入一場巨大的消耗戰爭中,削弱了秦朝對全國的控製能力,加速了秦朝滅亡的步伐。

與匈奴作戰不同於秦軍以往攻滅六國的戰鬥。在攻滅六國的過程中,秦軍每攻下一座城池,總能獲得大量糧食、人口和財富,從而壯大秦軍勢力。而攻打匈奴完全是一場消耗戰爭。

相對於農耕的中原地區,匈奴人的草原環境惡劣,不利於農業開發,許多遠征的士兵也無法適應荒漠的水土條件,沒有戰鬥前就悲慘地死去。

再者說,秦朝即使打敗了匈奴,也未曾俘獲多少匈奴人口、牲畜。據《漢書》記載,匈奴擅長運動戰,他們往往“利則進,不利則退”,來去如風,無法捉摸。

如此一來,麵對蒙恬的三十萬大軍,匈奴自然而然地選擇暫避鋒芒,遠遁到大漠以北避免損失。

秦始皇能夠滅六國征百越 秦始皇為何沒有對匈奴趕盡殺絕

反觀秦朝,為了鞏固新獲得的河南地,他們必然要開發新的交通運輸線,派遣士兵駐守。所以,這注定是一場無休止的、無底洞式的戰爭。

這樣就是為什麼,秦朝滅亡後,匈奴能夠迅速返回河南故地趕走秦朝派遣的士民。這也說明,秦朝實際上沒有給予匈奴致命打擊。否則,匈奴也不會在西漢初年迅速發展,威脅到漢高祖劉邦。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北伐匈奴動用三十萬軍隊實際上已經是秦朝北伐軍力的上限。如此龐大的軍隊駐守在北地極大地影響了國內穩定。

以至於在陳勝吳廣起義之後,秦國的軍隊一度匱乏,精銳軍隊處於北方邊境,鞭長莫及,隻好釋放修築驪山陵墓的囚徒,發給他們武器,用於鎮壓起義軍。

這對於曾經雄霸天下的秦國而言是難以想象的,由此可見,秦國抽出三十萬兵力北伐匈奴已經是極限,沒有可能再出動更多兵力徹底剿滅匈奴。

總結

統一六國的秦朝擁有舉世無雙的兵力,但是,秦朝並沒有選擇徹底剿滅匈奴,而是派遣蒙恬將匈奴驅趕至大漠以北。這種奇怪的曆史現象既有匈奴方麵的原因也有秦朝自身困境作祟。

一方麵,秦朝的匈奴暫時不夠強大,與西漢的匈奴強大到威脅漢朝首都不同,秦朝的匈奴不足以對秦朝構成致命威脅,如此一來,秦軍就沒有徹底剿滅匈奴的動力。

秦始皇能夠滅六國征百越 秦始皇為何沒有對匈奴趕盡殺絕

另一方麵,秦軍在統一六國後陷入財政、人口衰竭的困境,無力支撐一場與遊牧民族的全麵戰爭。

另外,秦軍並不擅長剿滅機動能力極強的匈奴騎兵,匈奴騎兵往往采取暫避鋒芒的策略,使得秦軍無從下手,這也是匈奴始終無法被秦軍剿滅的一大原因。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119.html

“秦始皇能夠滅六國征百越 秦始皇為何沒有對匈奴趕盡殺絕” 的相關文章

諸葛恪是什麼人?他身死族滅的下場是如何造成的?

諸葛恪是什麼人?他身死族滅的下場是如何造成的?

諸葛恪出身琅琊諸葛氏,是東吳大將軍諸葛瑾之子,下麵由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著往下看諸葛家族,為漢末三國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筆跡。諸葛亮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流芳千古;諸葛瑾在東吳官至大將軍,深受孫權信任;諸葛誕在曹魏官至征東將軍,鎮守淮南。今天我們來聊聊,諸葛家二代的代表人...

朱治、朱然、朱桓、朱據幾人是什麼關係?在東吳是是什麼地位?

朱治、朱然、朱桓、朱據幾人是什麼關係?在東吳是是什麼地位?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說的故事,歡迎關注哦。我們讀三國,經常會對一些人物有些模糊不清的感覺。比如潁川荀氏的荀彧、荀攸、荀諶、荀悅等子弟,之前我專門寫過一篇文章進行了介紹。今天我們再來介紹一下,東吳朱氏的大將們,朱治、朱然、朱桓、朱據。朱治——孫堅舊將,三朝元老朱治,字君理,丹楊郡...

張先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張先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張先 宋代詩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說到這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張先是烏程人,出生於北宋建國三十年。那是個好時代喲,讀書人最受歡迎,文人最被受尊重,據說犯了該殺頭的重罪,也可以刀下留人。那個時代開啟了中國古代經濟最繁榮、文化最發達的時代。張先的家境比較貧困,父親張維被迫放棄求仕之路,...

在學術方麵,葉適有哪些成就與影響?他還有哪些成就?

在學術方麵,葉適有哪些成就與影響?他還有哪些成就?

葉適(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字正則,號水心居士。溫州永嘉人,南宋思想家、文學家、政論家、官員。生於瑞安,後居於永嘉水心村,世稱水心先生。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淳熙五年(1178年),葉適中榜眼。曆仕孝宗、光宗、寧宗三朝,曆官平江府觀察推...

雍正上位後都沒有對兄弟下手 雍正為什麼先殺老爹的心腹

雍正上位後都沒有對兄弟下手 雍正為什麼先殺老爹的心腹

對雍正皇帝登基,沒有著急處理奪位的皇子,卻把康熙的心腹給殺了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清朝最勤勉,當政時間最長的皇帝恐怕除了康熙大帝之外沒有人能勝過他的了,就連影視劇和小說傳奇故事也特別熱衷這段曆史。尤其是關於康熙皇帝的繼承人問題,更是帶有很多謎團,至今也沒有明確的答案...

明朝末年,投降李自成與清朝的第一個明朝總兵是誰?

明朝末年,投降李自成與清朝的第一個明朝總兵是誰?

明朝,中國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明末清初,明朝軍隊、清朝(後金)軍隊、農民起義軍三方大混戰。戰爭期間,三方互相之間的招降納叛一直都沒有停過。至明末,總兵已經成為明朝鎮守地方的最高級別武將,也是明軍跟農民起義軍、清軍...

作為清朝開國宰輔,範文程做了哪些事?

作為清朝開國宰輔,範文程做了哪些事?

作為清朝開國宰輔,範文程做了哪些事?他創造性地提出:“官來歸,複其職;民來歸,複其業”,安定了士心、穩住了民心,填平了滿漢之間的民族鴻溝,使清朝得以在中原站住腳跟。政治完善官製雖然文館至天聰十年(1636年)三月才改為內三院正式設立大學士,但在此之前,範文程實際上已被皇太極當作類似此職之親信內臣來使...

安祿山一人之力就毀掉了半個盛唐 安祿山晚年為何死在兒子手裏

安祿山一人之力就毀掉了半個盛唐 安祿山晚年為何死在兒子手裏

對唐朝的風雲將領安祿山,為何晚年死在了自己兒子手中?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說起唐朝的風雲將領,安祿山是不得不提的一位。出身西域的安祿山長得人高馬大,很能打仗,且一人精通六國語言,不要說放在那個時候,就算是放在今天那也是個不折不扣的人才。讓人唏噓的是,這樣一個幾乎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