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北宋的滅亡與宋高宗有何關係?真相是什麼?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23)91

北宋是中國曆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現在一般都以“靖康之變”(公元1127年1月至3月)發生之時,當成北宋滅亡的日期,但實際上從國土的淪陷範圍來說,“靖康之變”後,北宋並沒有亡。

從曆史記載看,金軍帶著宋徽宗、宋欽宗從開封撤軍時,是撤得比較徹底的,山西方向撤到了太原,河北方向撤到了真定。

因此,金國在“靖康之變”後,隻占據了原屬北宋的,太原以北和真定以北的區域,加起來還沒有一個省(宋時稱省級單位為路)。

這些地方其實就是金軍於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2月)之一次南侵時,北宋被迫通過和議割讓給金國的國土。

也就是說,金軍在“靖康之變”發生的這一年,隻搶了開封的財物和部分人口(主要是皇族、官吏、工匠、女性),沒有占領多少北宋的國土(太原是當年才被金軍攻破,但早在一年前,已經割讓給金國了)。

長江以北的廣袤國土中,太原以南,真定以南的區域,還都在宋朝手中。

陝西、半個山西、半個河北、山東,河南,淮南等長江以北的所有國土都還在,北宋的四京(東京開封、西京洛陽、南京應天、北京大名),也一個沒丟。

金軍這麼大方的原因當然是他們沒辦法統治這龐大的區域,金國女真族人口太少,可提供的官吏及兵員不足。

而且,金國撤走時,強立了一個張邦昌當皇帝,試圖讓張邦昌來整合金國無法直接統治的地區,然後變成金國的兒政權。

北宋的滅亡與宋高宗有何關係?真相是什麼?

但張邦昌沒那本事整合,他空有名義,卻無錢、無兵、無勢,當了三十來天皇帝後,就趕緊退位,把一切都交還給了宋高宗趙構。

因此,到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也是靖康二年)五月,宋高宗趙構在南京應天(今河南商丘)登基稱帝時,從國土範圍上來看,宋朝還基本完整。

比如,當年八月,嶽飛投奔張所帳下時,去的是河北大名府,當時的抗金前線已經推進到了那裏,和在真定一線的金軍對峙。

如果宋高宗能還都開封,組織力量抗金的話,北宋估計還是北宋,就不會如後來那樣,被稱為南宋了。

就算擔心開封的危險性,也可以去洛陽或京兆府(長安),有足夠的防禦縱深,最重要的是,不能離開北方。

其實,守在開封,危險性很小,即使金軍再打過來,也未必就能攻破開封。

如金軍之一次南侵時,李綱就能守住開封,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時,宗澤同樣守住了開封,還把金軍打得比較疼。

開封是當時更大的城市,也是防禦體係最強的城市,幾乎沒有之一。

但宋高宗不敢賭,他害怕,或許還有當時的主和派大臣汪伯彥、黃潛善的慫恿,於是,他在登基五個月後,就大踏步地撤退到了淮南的揚州。

而在他撤退到揚州的兩個月前,主戰派大臣李綱就被趙構罷免了。

罷免李綱加上把行在撤到揚州,意味著宋高宗徹底放棄了和金國繼續爭奪黃河以北國土,這對宋朝的抗金士氣,打擊相當大。

並且,這並不是宋高宗南撤的終點。

建炎二年時,宗澤打贏了“開封保衛戰”,史載:“金人自是不複犯東京。”

可這樣的勝利,並沒有給宋高宗帶去勇氣,他依舊不敢還都開封,反而時刻準備著繼續往南跑。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二月,金軍奔襲揚州,宋高宗再大踏步跑到杭州,建炎三年九月,金軍渡江,他更是亡奔海上。

並且,在當年六月,他就已經下令接替宗澤(病故)的東京留守杜充放棄開封,把大軍全部撤退到長江以南。

北宋的滅亡與宋高宗有何關係?真相是什麼?

至此,宋高宗通過兩次行在南移,把宋朝變成了南宋,幾乎不戰而徹底放棄了長江以北的所有國土。

嶽飛曾在杜充準備放棄汴京時懇求:“中原地尺寸不可棄,今一舉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複取之,非數十萬眾不可。”

可當初宗澤都勸不動宋高宗,嶽飛又哪能勸得動杜充?

都說“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可當皇帝無能時,危害到的何止是三軍?

“靖康之變”後,宋高宗麵臨的局麵並不差,可比東晉南遷和南明時強太多,國土、民心都在,士氣也絕不缺,金國怎麼說都是異族。

當他跑到杭州時,甚至亡奔海上時,金國都還無力或沒有那個心思統治北方,他們要顧及的,還有草原上。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金國冊封劉豫為“大齊”皇帝,這個時候,金國也沒有直接統治北宋丟棄國土的心思。

直到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金國看著劉豫實在太無能,又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準備,才決定廢掉劉豫,自己下場統治原北宋淪陷區。

所以,北宋的滅亡不在“靖康之變”時,而在宋高宗南逃到杭州之後。

“靖康之變”隻是讓宋朝沒了兩個皇帝,宋高宗兩次南逃,主動放棄了廣袤的國土,才真正讓北宋變成了南宋。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917.html

“北宋的滅亡與宋高宗有何關係?真相是什麼?” 的相關文章

在思想 、理學等方麵,周敦頤為後世做出了哪些貢獻?

在思想 、理學等方麵,周敦頤為後世做出了哪些貢獻?

周敦頤(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實,字茂叔,號濂溪,諡號元公,道州營道樓田保人,世稱濂溪先生。周敦頤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文學家、哲學家。著有《周元公集》《愛蓮說》《太極圖說》《通書》(後人整編進《周元公集》)。周敦頤所提出的無極、太極、陰陽...

李自成的三個妻子兩個出軌 她們的結局是什麼

李自成的三個妻子兩個出軌 她們的結局是什麼

後院常起火的李自成,為何三任妻子兩個都出軌,她們結局又是如何,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提到明末曆史,李自成可以說是個繞不開的人物,然而一直以來更多集中於李自成和他的大順政權,而對於其妻妾的討論卻相對較少。之所以如此,主要源於官方史料對於這些女子的記...

王濬:西晉時期名將,促成了西晉滅東吳之戰

王濬:西晉時期名將,促成了西晉滅東吳之戰

王濬(207年~286年) ,字士治,小名阿童,弘農郡湖縣人。西晉時期名將。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王濬出身世家,博學多聞,容顏英俊,多謀善戰。舉秀才出身,起家河東郡從事。泰始八年(272年),擔任廣漢太守,平定益州叛亂,遷益州刺史。利用長江上遊地勢之利,修造...

作為蜀漢四相之一的董允,有哪些看家本領?

作為蜀漢四相之一的董允,有哪些看家本領?

曆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曆史人物,在曆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帶您走進蜀漢“四相”之一董允的故事。董允也算官宦之家,因為祖上曾是益州巴郡江州人,所以父親董和舉家從荊州南郡枝江搬遷到益州。起初跟隨劉璋在他手下做事,劉備奪取益州之後依然重用董和,官居掌軍中郎將。他少年就和後來...

孫尚香回到東吳後守寡了嗎 她有沒有改嫁別人

孫尚香回到東吳後守寡了嗎 她有沒有改嫁別人

還不知道:劉備的妻子孫尚香,回到東吳之後嫁給了誰?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三國時期,天下三分,局勢不是那麼的穩定,這時候政治家們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聯姻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公元208年的冬天,孫權為了鞏固聯盟,將自己的妹妹孫尚香嫁給了劉備。當然一般政治聯姻都是男不情...

有哪些與王夫之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有哪些與王夫之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農,號薑齋,人稱“船山先生”,湖廣衡陽縣人,明遺民,明末清初思想家,與顧炎武、黃宗羲、唐甄並稱“明末清初四大啟蒙思想家”,學者王朝聘的兒子。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崇禎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組織“行社”、“匡...

鼇拜被抓後康熙是如何對待他的?

鼇拜被抓後康熙是如何對待他的?

在康熙登基之前,鼇拜是當之無愧的能臣、忠臣。不知道沒關係,曆史網小編告訴你。康熙在扳倒鼇拜,處理鼇拜事件的時候,有一件事情顯得非常奇怪。就是他對作為主謀的鼇拜,比較善待,隻是把鼇拜抓來關了起來,並沒有進一步的打擊。後來,在康熙五十二年的時候,康熙賜予了鼇拜一等男爵,算是給了他一個優待。不過,康熙對鼇...

三國時期孫權統治基礎最穩 孫權為何是稱帝最晚的一個

三國時期孫權統治基礎最穩 孫權為何是稱帝最晚的一個

還不知道:為什麼統治基礎最穩固的孫權,偏偏是三國中稱帝最晚的那個?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赤壁之戰後,三足鼎立已經初見雛形,從父兄手中繼承家業孫權鞏固了自己在江東的統治,可謂是誌得意滿,坐斷東南。江東世族們也從抵抗、反對孫權的統治,變成了合作、支持,在淮泗將領與江東...